2015届江西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江西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江西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江西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商朝的王位继承,自第二代以下,以兄终弟及为主,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这一继承制度: A使政权趋向严密 B易导致权力纷争 C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D有利于社会稳定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 “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 ”“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 ”可以看出商代的王位继承尚未形成比较规范的制度,王子不分嫡庶,都有继位的资格,弟弟也有继位资格,因此容易造成统治集团的权力纷争,故 B项正确, AD项错误;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材料中嫡长子继承制还没有
2、确立,故 C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商代政治制度 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进程中,经济的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国家分裂阻碍了 政治的民主化 B经济的发展消除了政治改革的诉求 C对外战争影响了国内民主的进程 D皇权和贵族结盟掌握国家政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19世纪晚期,德国已实现国家统一,故 A项错误;经济的发展会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故 B项错误;对外战争不符合 19世纪晚期德国的史实,故 C项错误;政治民主发展滞后是因为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容
3、克贵族地主在国家统一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统一后的德国专制色彩浓厚,皇权和贵族结盟掌握国家政权,故 D项正确。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0世纪初,孙中山当时公开号召同盟会会员宣传太平天国,宣传洪秀全,甚至自己以 “洪秀全第二 ”自居,他还褒称太平天国诸领袖为民族英雄,老革命党。这是因为: A二者革命前途上有共性 B二者革命任务上是一致的 C二者革命纲领上有共性 D二者的革命的主体是一致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太平天国运动属于农民阶级的革命运动,而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因此他们的革命前途,
4、革命纲领,革命的主 体是有明显差异的,故 ACD项错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因此二者在革命任务上是一致的,故B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孙中山 鸦片战争战争后,清政府的官僚体系内发生了一系变化,出现了 “五口通商大臣 ”、 “总税务司 ”、 “总理衙门 ”等官职或机构。这些变化: A说明原有的官僚体系遭到否定 B是殖民主义冲击专制主义禁锢的结果 C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表现 D无益于中国近代的发展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五口通商大臣 ”、 “总税务司 ”、 “总理衙门 ”这些机构得出现都是西方侵
5、略的产物,是近代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的表现,故 B项正确, C项错误; A项不符合史实,原有的官僚体系仍然存在,这些机构的出现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的近代化,故 A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 鸦片战争的影响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 吐温在我也是义和团一文中提出: “外国人不需要中国人,中国人也不需要外国人,在这一点上,我任何时候都是和义和团站在一起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也发生了义和团运动 B西方与中国应彼此不相往来 C中美两国义和团的立场是一致的 D义和团抗击外国侵略是正义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马克吐温认为
6、义和团抗击西方列强的侵略,是正义的反侵略斗争,是爱国的,所以他说 “我任何时候都是和义和团站在一起的。 ”,故 D项正确, AC项明显 错误,排除; B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义和团运动 湖北军政府成立后,公布了江夏临时审判所条例,它规定: “本所为图司法独立,特提前办理,以为各属之先导 ”, “本所民事,行事两庭均用合议制组织 ”。此条例表明: A此时中国已经是民主共和国 B湖北军政府为反动势力所控制 C三权分立的思想被引入到地方政治制度中来 D湖北军政府只是司法改革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
7、题的能力,武昌起义胜利后,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此时中华民国还没有建立,故 A项错误; BD项表述错误,排除;从 “江夏临时审判所条例 ”和 “本所为图司法独立 ”的信息可得出三权分立的思想被引入到地方政治制度中来,故 B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湖北军政府 有人说, “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中国并非黑暗一片,中国社会还在进步。 ”下列不能证实这一观点的是: A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B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C中国社会稳定,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种因素不断成长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北洋军阀政府统治
8、 时期对内专制独裁,对外卖国,因此 C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C项;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民族工业迎来了短暂发展的春天,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故 ABD项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北洋军阀的统治 1925年纽约时报特派记者警告说: “激进党 ”(国民党)决心废除 “所有外国特殊地位、特权和治外法权 ”。据此可知当时国民党的激进表现是: A推翻北洋政府统治 B彻底实现民生主义 C极力破坏国共合作 D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 “废除所有外国特殊地位、特权
9、和治外法权 ”的信息可以看出,此时的国民党明确了反帝的要求,属于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故 D项正确; ABC 三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的两种梦想推动的:一是爱国主义者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社会底层的农民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的是在: A土地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应该是指实现民族独立,结束半
10、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提高社会底层的农民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应该指的是人民当家作主,实现这两个梦想是新中国的成立,因此最接近这两个梦想的实现应该是解放战争时期,故 C项正确; ABD项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放战争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下表中体现的共同的政治理念是: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 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 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 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D因地制宜,民
11、族平等,共同繁荣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设立民族自治区,是考虑到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的国情,也是从我国各民族历史实际情况出发的产物,设立经济特区是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开放的产物,体现了从实际出发,设立特别行政区是充分考虑了港澳台地区的实际情况,因此他们体现的共同的政治理念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故 B项正确; AC项与题干中的做法无关,排除; D项符合民族自治区的特点,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世纪 60、 70年代,我国教科书里的西方人,侵略者 、压迫者的形象居多;80年代,比较友善的形象明
12、显增加。这一变化: A折射出中国外交形势趋向缓和 B表明中国对西方的价值观念完全认同 C体现了中国对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入 D表明中国经济与西方经济全面接轨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 20 世纪 60、 70 年代,我国教科书里的西方人,侵略者、压迫者的形象居多,是因为这一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 80年代,比较友善的形象明显增加,是因为这一时期,中西方关系得到改善,故 A 项正确; BD 项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 C项与 “侵略者、压迫者的形象居多 ”的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关
13、系正常化 法国前总统吉斯尔 德斯坦宣称: “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在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 ”其意图在于: A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欧洲 B重新确立欧洲国际政治、经济中心地位 C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 D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信息 “反对 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 ”“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 ”,这表明其既反对美国控制欧洲,也主张与美国保持良好的关系,不要过分反对美国,即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故 D项正确; ABC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
14、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欧洲的崛起 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将出现 “8642” 的发展格局,具体而言: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将年平均增长 8,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将平均增长 6,世界经济将平均增长 4,发达国家将平均增长 2,亚洲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 世界经济的 “火车头 ”。这一发展趋势: A体现了世界经济多极格局的初步形成 B得益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瓦解 C是世界经济重心转向亚洲的必然结果 D将进一步动摇世界经济现有格局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可知,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和其他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亚洲的
15、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 “火车头 ”,表明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正在不断加强,将进一步动摇世界经济现有格局,故 D项正确; ABC项表述不准确,故排除。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哈佛大学教授弗格森将 1989年 11月 9日柏林墙的塌陷视为 “世界经济的转折点 ”。其主要依据是: A不诉诸武力的冷战方式保障了经济的安全 B德国的再次统一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C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D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柏林墙的塌陷意味着美苏冷战的结
16、束,美苏冷战使全球经济一体化受到严重影响,而两级格局的结束推动了经 济全球化的进程,因此被称为 “世界经济的转折点 ”,故 D项正确;ABC项理解不准确,故排除。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两极格局瓦解 “巴黎公社是由巴黎各区普选的城市代表组成的,这些代表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撤换。其中大多数都是工人,或者公认的工人阶级代表,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同时兼行政和立法工作机关。 ”由此可见巴黎公社政治体制的创新之处是: A实行直接民主 B实行议行合一 C实行普选制 D实行议会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 “
17、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同时兼行政和立法工作机关 ”的信息可以看出,巴黎公社的政治体制具有议行合一的特点,故 B项正确;巴黎公社是由巴黎各区普选的城市代表组成的,说明其实行代议制,故 A项错误; CD项不属于创新之处,排除。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的特点 根据 1871年德意帝国宪法,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定不利于它的议案,但是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甚至只要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符 腾堡三个邦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对其不利的方案。这反映德意志帝国: A分裂割据的态势还未完全消除 B由各邦分享军事、外交权 C组织形
18、式上呈现联邦主义的性质 D体现了普鲁士专制主义的传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 “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 ”和 “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符腾堡三个邦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对其不利的方案 ”的信息可以看出,德意志帝国实行联邦制,故 C项正确; 1871年德意帝国宪法颁布时,德国已完成了国家统一,故 A项错误; B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71年宪法 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 “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
19、产生 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内阁只对总统负责 B实行民主共和制 C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 D奉行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1875年法国宪法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项议会负责,故 A项理解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A项;从题干信息中 “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 ”“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选举 ”的信息可得出 BCD理解正确,故排除。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875年宪法 战国时期,吴起在楚国的变法主要针对旧贵族,认为楚国的弊端是 “大臣太重,封君太众 ”,必须清除。商鞅在秦国变
20、法时,规定 “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 ”。这些改革措施从根本上是为了: A消灭旧贵族 B加强中央集权 C实行以法治国 D废除分封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 料信息的能力,必须清除 “大臣太重,封君太众 ”的情况强调了加强王权和中央集权的重要性, “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 ”强调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其目的也在于加强中央集权制度,故 B项正确;题干中的做法是削弱了旧贵族的权力,不是消灭贵族,故 A项错误; CD 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吴起变法、
21、商鞅变法 秦朝的文化政策,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废除分封行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B “一法度衡石丈尺 ”,促进经济发展 C “禁毁诗书,以吏为师 ”统一思想 D “书同文 ”,提升了民族的认同感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项分别是政治方面和经济方面,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项用法家思想来统一思想,而后世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故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因此答案:为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统一的措施 梭伦改革的解负令、罗马万民法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都保护了自由民的私有财产 B都扩大了统治基础 C都加强了中
22、央集权 D都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负令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扩大了阶级基础,罗马万民法保护了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自由民,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为中下层知识份子参政提供了条件,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故 B项正确; A是罗马法, C是科举制, D是解负令,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 北宋的 “三司使 ”的职责是: A总管中央行政事务 B掌管国家监察事务 C负责转动地方赋税 D掌管中央财 政事务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江西 奉新县 第一 中学 上期 第一次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