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有人认为: “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适其俗,修其理,施化易也。守宰(地方长官)者,苟其心,思迁其秩而已,何能理乎? ”下列引自柳宗元封建论中的言论,能驳斥该观点的是 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秦)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 (汉)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 (唐)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的意思是说分封制能够 “子其人,适其俗,修其理,施化易也 ”,即能够调动地方的积极性,更加有效的管理地方,是对分封制持有赞扬的态度。 项说周朝和汉朝因为实行分
2、封制维持了较长的时间,但是实行郡县制的秦朝却很快而亡; 项说秦朝的暴政,因此此两项无法反驳材料观点,故排除。 项说郡县制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是分封制容易造成叛乱, 项说唐代郡县制完全固定下来。因此 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1972年中美之间结束敌对状态、中日邦交正常化是求同存异原则的灵活运用。下列 选项体现了 “求同 ”的是 A淡化意识形态的分歧 B推动国际关系的发展 C谋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D平衡国际战略力量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 “求同 ”是指:面临的问题相同。中美之间关系的缓和是源于两级格局下苏联对美国的战略攻势以及中苏关系的恶化
3、;而中日邦交正常化则是在两极格局下寻求自我发展的要求。所以 1972年中美、中日关系的变化均是国际战略力量发展的结果,而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也起到平衡国际力量的作用。故选 D。 A项错误,求同并非要淡化意识形态,而是要坚定的信仰社会主义; BC项错误,明显不符合题意。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原因。 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 “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
4、行之第一步。 ”由此可见 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 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D实现民生主义 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以孙中山的论述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从 “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 ”可知,孙中山认为中国要防止出现西方国家类似的社会问题,必须要防微杜渐,实行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故本题选 C 项。材料中没有说明中国工商业不发达就不能实现民生主义,因此 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民族民主革命的问题,因此 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问题,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也不是孙中山这一时期的革命目标,因此
5、D 错误。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 民主义 民生主义。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 19世纪 40年代、 60年代和 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理解、运用能力。从材料的时间看出,考查近代史前期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特征。近代中国发展是 “冲击 嬗变 ”即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同时西方列强的入侵也冲击中国天
6、朝大国观念,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故答案:D符合题意。建立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不符合 19世纪 40年代、 60年代的特征,故排除 A项。当时中国最重要的任务是反侵略而不是批判中国传统,故 B项错误。发展资本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要求,是在 19世纪 90年代以 后,故 C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近代西方的侵略与西学东渐。 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 “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 ”。采用选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7、 C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把握历史事务本质特征的能力。属容易题。本题的重点落在洋务运动的民用工业上。材料中 “官总其大纲 ”说明企业由清政府总体管理, “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重商 ”说明企业的具体经营由商人董事会负责,有此可知这类企业的性质属于 “官督商办 ”。洋务运动时期属于这种性质的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属于洋务派民用企业,故选 B。江南制造总局属于官办的洋务派军事企业,发昌机器厂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耶松船厂则属于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因此 ACD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 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8、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 1851年与 1911年都是旧历辛亥年,在中国历史上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是 A都是在西方启蒙思想影响下发生的 B都缺乏先进的领导阶级和革命纲领 C发动者都曾用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 D都主张推翻清朝并变革封建土地制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 1851年和 l911年发生的革命运动分别是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前者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运动,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两者在革命过程中都采取了暴力这一手段。 A不符合太平天国运动; B不符合辛亥革命; C太平天国运动并没有用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太平天国运动颁布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辛
9、亥革命提出 “平均地权 ”, D为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目标。 牛顿说: “企图仅以祷告祈求上帝的祝福,来取代自己所该付出的努力,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是出于人性的懦弱 ”。材料反映了牛顿 A质疑上帝的作用 B思考人生的价值 C洋溢着人文主义的光芒 D强调对上帝要诚实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主张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幸福。这与牛顿的说法内涵一致,所以 C正确。 A项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不要依靠上帝,而是要依靠自己,
10、并非否定上帝的作用; B项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主张; D项材料并未体现。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人文主义精神。 1880年 7月法国政府规定: “凡 1880年 7月 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 ”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当时法国 A宪法规定 议会有特赦的权力 B希望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C国民议会中君主派力量强大 D欲借助工人力量建立共和政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抓住时间 “1880 年 ”这一信息分析问题,当时法国刚刚确立共和制,为了缓和社会矛盾而采取了以上政策。故选 B。 A项错误,总统有特赦的
11、权力; C 项错误,共和制确立后,民主派的力量超过了君主派的力量;D项错误,共和政体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不可能借助工人阶级的力量。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法国共和制的巩固。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 政治历史学家马基雅维利曾说: “习惯于受君主统治的人民,即使偶然获得了自由,也难阻维持 ”。这一观点可用于分析 英国 “光荣革命 ” 拿破仑帝国的建立 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 辛亥革命的失败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的意思是君主的统治及时结束,但是在长期受到专制制度统治的国家的人民,突然获得民主权利,会感到很不适应。很容易排除 项,美国美国君主
12、制度;英国虽然长期实行君主制度,但是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民主制就稳定了下来。排除 项,故选 C。法国共和制确立后出现了拿破仑的统治;中国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建立了专制统治。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维利的观点。 面对波斯人的入侵,雅典使节向斯巴达人保证说,他们绝不会背叛希腊人,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血缘和语言、共同的祭坛 在城邦危机时代, “泛希腊主义 的思想观念日益强烈。从表面上看,这种文化认同感的形成似有助于希腊世界的政治统一,但是希腊人的文化认同感植根于更深刻的层次。在他们看来,他们与非希腊人的本质区别正在于他们是生活在城邦里的,而非希腊人不是;他们作为 “城
13、邦动 物 的属性才构成希腊文化一致性的原初基点,其他的表征均衍生于此。该材料 A论述了希腊没有形成统一国家的原因 B体现了希腊人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 C说明了希腊城邦之间民族意识的形成 D解读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内涵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错误,材料明确说明希腊人一起对抗波斯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城邦制度,并非表明坚强的抵抗的决心; C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民族意识的问题,他们的抵抗仅仅是因为波斯人不是实行城邦制度; D项错误,民主制的内涵是公民集体参政,材料于此无关。故选 A。从材料 “他们作为 “城邦动物 的属性才构成希腊文化一致性的原初基点,其他的表征均衍生于此 ”即可分析的出来。 考点:古
14、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朱熹批评资治通鉴时说: “臣旧读资治通鉴,窃见其间周末诸侯潜称王而不正名。汉丞相(诸葛)亮出师讨贼而反书 入寇 。此类非一,殊不可晓。 ”下列选项与上文观点一致的是 A “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 ” B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 C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 D “天下为主,君为客 ” 答案: A 试题分析:朱熹批评资治通鉴存在的缺憾之一就是前后缺乏统一的 标准,也就是没有以天理的教条,对历史进行褒贬评论,故选 A。 B项讲的是读书时应有怀疑态度,与题意不符; C项属于心学的观点,心学认为 “天理 ”在心中,“心即理也 ”,不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甘肃省 兰州 中高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