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上学期12月调研测试历史卷.doc
《2011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上学期12月调研测试历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上学期12月调研测试历史卷.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上学期 12月调研测试历史卷 选择题 在世界古代文明中有一种文字: “以铁笔或泥锥书写在潮湿的泥板上,所写之物,如需永久保存者,写好后即晒干或烘干 ”。这种文字对应的古代文明的地理位置是: A B C D 答案: B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符合史实的是:答案: C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 “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 ”, “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西方列强获得这些特权的最初形式是: A建立殖民地 B设立租界 C抢占租借地 D划分势力范围 答案: B 国学大师章太炎曾作唱词: “地狱沉沉二
2、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 ” 他对洪、曾两人的评价着眼于: A民族意识是否坚定 B阶级立场是否先进 C是否提倡男女平权 D是否弘扬传统文化 答案: A 梁启超批评近代中国某一派别: “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 而不知有国务 ”。文中的 “”应是: A洋务 B政务 C时务 D事务 答案: A 陈旭麓先生说: “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 1860年)比 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 ”。这里的 “新陈代谢 ”是指: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 B清朝统治阶级内觉醒出现 “变局论 ” C中国开启了现代化的大门 D形成近
3、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答案: B 宋庆龄曾回忆说: “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 ”。这里的 “国际局势 ”是指: A一次大战结束 B十月革命胜利 C巴黎和会召开 D日本出兵山东 答案: B 某历史教科书中写到: “会议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该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中共三大 C中共八大 D八七会议 答案: A 某诗人在 1956年写道: “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 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在清朗的日子闪射着辉煌的阳光! ”该诗句表达了:
4、A对解放战争胜利的美好祝愿 B “大跃进 ”开始初期的信心 C对未来中国全面开放的期待 D三大改造完成背景下的欣喜 答案: D 电视剧鸽子哨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有: “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 ” 。歌词中的 “大会 ”是: A中共七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九大 D十三届二中全会 答案: B 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中说 “当交战双方战得难解难分时, 潘兴( 18601948 年,美国将军)率军到法国, 我们来了! 一句,表示了美国报答法国帮助其独立之恩,这是美国成为世界巨强的第一次啼声 ”。潘兴率军到来加速
5、了: A克里木战争结束 B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C普法战争结束 D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答案: B 震撼世界的十天里写道: “布尔什维克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 ”。文中 “纯真而简单的愿望 ”当指: A财富与权力 B平等与自由 C面包与和平 D公正与法制 答案: C 地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发生于: A英法百年战争之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美苏的冷战结束后 答案: C 下表为美国于某段时间援助欧洲各国每人的美元金额,对此表格最合理的解释是: A欧洲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经济残破,美国给予贷款援助 B美国援助欧洲各国是与社会主义势力的兴
6、起与发展相关联 C此援助帮助欧洲复兴,助长了德、意、日等轴心国的势力 D美国经济援助西欧是希望完全以经济手段来解决战后问题 答案: B 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追求。以下属于德意志帝国国歌的应是: A统一、权力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B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 C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D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答案: A 1851年 5月 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以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信前往水晶宫为万国博览会剪彩,女王当时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
7、女王的自信和骄傲主要来自: A “光荣革命 ”成功 B君主立宪制度的完善 C日不落帝国建立 D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 答案: D “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 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最终赢得了独立 ”。材料描述的是: A拿破仑战争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兰西内战 D德意志统一战争 答案: B “他登基伊始,就开始让人设计修建他的陵墓。由于修建陵墓的地方吉萨,周围只有沙漠,所以必须从遥远的采石场运来石料,总数大约有二百万块,每块最大达三吨重 ”。 文中的 “他 ”当指: A秦始皇 B汉穆拉比 C汉武帝 D埃及法老 答案: D “一个等级的成员一
8、生都不改变 而且他们的子孙后代也是一脉相传。他们也不允许和另外等级的姑娘联姻,不允许和另外等级的人交友 ”。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A封建制度 B种姓制度 C门阀制度 D奴隶制度 答案: B 史学家顾准曾说: “唯一行得通的办法,是使行政权不得成为独占的,是有人在旁边 觊觎 的,而且这种 觊觎 是合法的,决定 觊觎 者能否达到取而代之的,不是谁掌握的武装力量比谁大 ”。符合这一理念的政治体制是: A伯里克利时期的雅典 B 19世纪下半叶的德国 C法老时代的古代埃及 D明治维新时期 的日本 答案: A 乔尔 科特金在全球城市史中说: “城市商人和手工业者躲在安全的城墙后面,他们享受到的独立性是东方城
9、市居民所无法想象的。这里既没有皇帝、哈里发和苏丹限制私有财产权,也没有商人阶层的行业协会特权 ”。材料所述现象最早当发生于: A中世纪初期的西欧 B中世纪初期的东欧 C中世纪后期的西欧 D中世纪后期的东欧 答案: C 图是牧野之战想象图。要想复原牧野之战的真实情形,专家可资凭借的价值最高的材料是: A周初 “利簋 ”铭文 B史记 周本纪 C小说封神演义 D电视剧封神榜 答案: A 全球通史这样描述中国的 “第一个王朝 ”: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 。依材料推断,中国的 “第一个王朝 ”应是: A夏 B商 C周
10、 D秦 答案: B 唐元和年间,主管财政的宰相奏请减少内外官俸,但被大臣崔 驳回。崔 任职的机构应是: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御史台 答案: C 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折射出唐朝: A农业生产的发达 B泉州口岸的开放 C西域都护的作用 D对外交流的繁荣 答案: D 契丹人建立的政权在图的: A A处 B B处 C C 处 D D处 答案: B 元史载某一机构的职能: “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 该机构应是: A宣政院 B吏部 C中书省 D行省 答案: D 中国历史上某朝 “罢丞相不设,
11、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该朝是: A秦朝 B汉朝 C宋朝 D明朝 答案: D “1492年 10月 12日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传遍整个西班牙以后,他便成了闻名全国的英雄。当他返回西班牙时,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并在宫内设宴招待 ” 。文中的 “英雄 ”是指: A迪亚斯 B达 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答案: C 16世纪的一位著名作家常征引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论述,来反思、探索人类的问题,强调每个人都可以创造自己的命运。这位作家代表的思潮是: A文艺复兴 B马克思主义 C启蒙运动 D乌托邦思想 答案: A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 17分) 英国诗人艾尔弗雷德 丁尼生( 18091892 )曾于 1842年写过一首预言诗:洛克斯利田庄,以下是这首诗的部分诗句: 因为我曾对未来作过考察,凭人的眼睛极力远眺, 见到世界的远景,见到将会出现的种种神奇精妙; 看到天空里贸易不断,神异玄妙的航队来往频频, 驾紫色暮霭的飞行者纷纷降落,带来昂贵的货品; 我听到天上充满了呐喊,而交战各国的空中舰队在蓝天的中央厮杀, 降下了一阵令人惊怖的露水; 同时,在遍及全世界的暖暖南风劲吹的飒飒声中, 在雷电的轰鸣声中,各个民族的军旗只顾往前冲; 直到战鼓不再咚咚地敲得人心惊肉跳, 直到战旗在全人类的议会里卷起,在全世界的联邦里卷起。 ( 1)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上海市 奉贤区 高三上 学期 12 调研 测试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