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下列条件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缩小容器的容积),容积内的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但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B升高温度,容积内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所以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C加入反应物,容积内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所以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D使用催化剂,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则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增大压强,缩小体积,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因而反应速率加快 ,A正确; B 升高温度,可增加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2、,使反应速率增大, B 正确; C 加入的反应物若是固体,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C错误; D 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物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反应速率增大, D正确;选 C。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 A和 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 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30 min时降低温度, 40 min时升高温度 B反应方程式中的 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 8 min前 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 08 D 30 min 40 min间该反应一定使用了催化剂 答案:
3、 C 试题分析: A 30min 时只有反应速率降低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瞬时降低,反应仍处于平衡状态,故不能是温度变化,而是降低了压强, 40min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向逆向进行,应是升高温度, A错误; B 反应方程式中的 x 1, 40min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向逆向进行,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应是升高温度,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错误; C 0 8min内 A的浓度减少了 0 64mol/L,故 v( A) =0 64/8=0 08mol/( L min), C正确; D 由图象可知,由开始到达到平衡, A、
4、 B的浓度减少的量相同,由此可知 X=1, 30 min 40 min 间,化学反应速率降低,但平衡没有移动, ABC 的浓度都在降低,只能是降低压强导致, D错误;选 C。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或 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如下图所示可逆反应: ,在不同温度、 压强下反应物 A的转化率的变化情况。下列对于反应的热效应 Q和反应方程式 A、 B、 C的 化学计量数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随着温度升高, A的转化率逐渐减小,即正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压强增大, A 的转化率增大,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反应,即 m+nx,选 D。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某反应过程中
5、体系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B E1为反应物的平均能量与过渡态的能量差,称为正 反应的活化能 C正反应的热效应为 ,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此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 ,为吸热反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由图象可知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A+BC(反应物) ABC(过渡态) AB+C (产物), A 正确; B反应物吸收一定能量成为活化分子,E1为正反应的活化能, B正确; C正反应的热效应为 H=E1-E2,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则正反应放热, C正确; D此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 H=E2-E1,为吸热反应, D错误;选 D。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能量图像。 一
6、定条件下,在体积为 10L的密闭容器中, 1molX和 1 molY进行反应: ,经 60 s达到平衡,生成 0 3 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 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 001 mol B将容器体积变为 20L, 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 1/2 C若升高温度 Y的转化率减小,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达到平衡时, X与 Y的浓度相等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以 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 3mol2)10L60s=0 001mol (L s),A 正确; B反应进行 60s 时达到平衡,将容器体积变为 20L,平衡逆向移动 z的平衡浓度小于原来的 1/2, B错误;C若升高温
7、度, Y的转化率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错误; D由方程式 2X(g)+Y(g) Z(g)可知在反应进行 60s达到平衡时生成 0 3molZ,则消耗 0 6molX和 0 3mol Y还有0 4molX;0 7molY;0 3molZ因为容器的容积相同,所以物质的量的比就是它们的浓度的比,反应进行 60s时, X、 Y、 Z的浓度并不相等 ,D错误,选 A。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中的不同物质的速率及物质浓度关系的知识。 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时,平衡则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
8、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不会发生移动 已达平衡的反应 C( s) +H2O( g) CO( g) +H2( 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已达平衡的反应 N2( g) +3H2( g) 2NH3( g),当增大 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H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时,平衡则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错误; 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则容器的体积必然增大,所以平衡不一定不移动,错误; 已达平衡的反应 C( s) +H2O( g) CO( g) +H2( g),
9、当增加反应物碳的物质的量时,平衡不移动,错误; 已达平衡的反应 N2( g) +3H2( g) 2NH3( g),当增大 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H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正确,选 B。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在 2L密闭容器内充入 5molA和 2 5 molB使之发生反应: ,经过 5 min反应达到平衡经测定 C的平均反应速率 0 1mol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恢复至原温度,容器内压强增大 B达到平衡时, B比 A的转化率小 C 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 1 D B的平衡浓度为 0 25 mol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该反应向气体系数减小的方向进行,所以恢复至原温度
10、,容器内压强减小, A错误; B 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 1mol ,则生成 C的物质的量为0 1x5x2=1moL,根据三段式可得 3A( g) +B( g) C( g) +2D( g) 开 始 5 2 5 0 0 变化 3 1 1 2 平衡 2 1 5 1 2 可知,参加反应的 B的物质的量为 2mol, B的转化率为 1/2 5100%=40%,平衡时 A的转化率为 3/5100%=60%, B正确; C 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2x5)=0 3 mol C错误; D B的平衡浓度为 1 5/2=0 75 mol , D错误;选 B。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一定条件下,下列反
11、应呈平衡状态时的平衡常数: 答案: B 试题分析: N2( g+3H2( g) 2NH3( g)的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 K1,相同温度时反应 2NH3( g) N2( g) +3H2( g)化学平衡常数为 K=1/K1,相同温度时反应NH3( g) 3/2H2( g) +1/2N2( g)化学平衡常数为 K2=K , K22=1/K1,选 B。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 。向 1L0 5mo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 稀醋酸 浓硫酸 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 的关系正确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
12、 H+( aq) +OH-( aq)=H2O H=一 57 3kJ/mol,分别向 1L 0 5mol/L的 NaOH溶液中加入: 稀醋酸; 浓 H2SO4; 稀硝酸,醋酸的电离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则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放出的热量为 ,所以 H1 H2 H3,选 D。 考点:考查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某化学反应其 ,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答案: A 试题分析:反应自发进行需要满足, H-T S 0:依据题干条件计算判断, H-T S=-122kJ mol-1-T23110-3KJ
13、mol-1 K-1 0,所以该反应一定是自发进行的反应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选 A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的方向。 对于反应 2SO2(g) O2(g) 2SO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A增大容器容积 B通入大量 O2 C移去部分 SO3 D降低体系温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要增大正反应速率,必须增大浓度、升高温度、增大压强(缩小容器体积)或使用催化剂,只有 B符合题意,选 B。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当可逆反应 到达平衡后,通入 气体,再次到达平衡时 存在于 A SO2、 O2中 B SO2、 SO3中 C SO3中 D SO2、 SO3、 O2中 答案: D
14、 试题分析:在原平衡状态中加入 18O2,原平衡状态会因增大反应物浓度而被破坏,然后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状态。由于化学平衡状态的本质是 v(正)=v(逆) 0,一方面 18O2要转化成 SO3,使 SO3中含有 18O,同时 SO3又要分解成 O2和 SO2,因此 SO2、 O2中均含有 18O原子,选 D。 考点:考查可逆反应的特征。 1 molC与 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 l mol CO和 1 mol H2,需要吸收 131 5 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反应热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 1molC与 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 1mol CO和 1mol H2,吸收 131 5kJ的热量,
15、则热化学方程式为: C( S) +H2O( g) CO( g) +H2( g) H=+131 5kJ mol-1,选 C。 考点:考查反应热的计算。 在 101 kPa和 25 时,有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H2(g) + 1/2O2(g) =H2O(g) H=-241.8kJ/mol, H2(g) + 1/2O2(g) =H2O(1) H=-285.8kJ/mol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H2燃烧生成 1mol H2O (g)时,放出 241 8 kJ的热量 B H2的燃烧热为 -285 8 kJ C O2前面的 1/2表示参加反应的 O2的物质的量 D 1 mol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时吸收 44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天津市 和平区 高二上 学期 期中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