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福建省漳州八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年福建省漳州八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年福建省漳州八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年福建省漳州八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如何打造 “健康的网络文化 ” 王君超 对当前文化生态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文化?是网络文化。 独特、开放、共享的网络文化,在促进民主、张扬人民的表达权等方面贡献甚巨。西方学术界借用 “第五等级 ”一词,指称互联网及其用户对社会的影响,用以区别被称为 “第四等级 ”的传统媒体。由于网络复制和呈现的是现实的社会关系,其文化形态呈现出一定的多元性、可塑性以及与其他文化的共融性。造就更为健康的网络文化,是当前文化建设的话题中应有之义。 健康的网络文化有赖于健康的传播内容。在 “关系为王 ”
2、日益凸显的社交网站时代, “内容为王 ” 仍然是网络传播的主旋律。网络能否一领媒体风骚,不仅取决于其旺盛的人气、独特的传播方式和弥漫的民 主、自由气息,更取决于其内容是否真实、可靠。由于网络即时发布、碎片化传播、把关弱化的特性,以及博客、微博等的 “自媒体 ”属性,使其在内容的真实性、教育性方面无法与传统媒体比肩。但是, “公民推客 ”通过不断的互动与刷新,可使网络努力呈现真实的事件与舆情;网民通过提高媒介素养,对谣言、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加以抵制,有利于保持网络文化的正气;网民通过上载、分享健康信息和有创意的文化产品,则有助于维护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和创新品质。 健康的网络文化需要创新的管理文化
3、。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人类的沟通方式和效率,使得 “网络民意 ”成 为时代的强音。但是,由于 “扭曲传播 ” 现象的存在,难免会使网络空间滋生乱象: “水军 ”、 “推手 ” 操纵舆论,骇客、病毒无孔不入, “推手造星 ”泛滥成灾,违法、不良信息屡禁不绝,从而使得网络文化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 “网络公民 ”在畅享 “信息高速公路 ”便利之时,个人隐私时有被侵犯之忧;信息超载和 “数字鸿沟 ”的客观存在,也使得网络秩序备受诟病。从全球来看,公众期待的 “网络公共领域 ”和 “理想的传播情景 ”依然只是愿景。因此,造就健康的网络文化需要科学、包容、创新的管理文化护航。网络管理贵在科学决策、艺术疏导。
4、健康的网络文 化需要崭新的 “粉丝文化 ”。曾几何时, “粉丝 ”这个网络亚文化现象,一跃成为网上最受关注的 “文化奇观 ”。 “粉丝 ”不仅是明星的拥趸,也是明星的社会符号。以往网络事件中的一些 “粉丝 ”,往往画地为牢、互相攻击,常让口水淹没了真相。须知 “粉丝 ”与明星的关系恰如水之于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造就健康的网络文化,需要构建崭新的 “粉丝文化 ”:不是唯我独尊、党同伐异;而是诉诸理性,彼此包容,尊重对方的表达权、质疑权和批评权。 网络文化植根于互联网,影响全社会。在一定程度上,网络文化构建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只有健康的网络文化,才能 让真诚与理性为伴,让民意健康生长。 (摘自人
5、民日报有删节) 【注】 扭曲传播指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层层扭曲,以至面目全非。 网络水军指受雇于网络公关公司,为他人发帖回帖造势的网络人员。网络推手,又名网络推客,指那些懂得网络推广并能应用的人。 【小题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决定网络能否引领媒体风骚的诸多因素中,内容的真实可靠比网络的人气、传播方式等更重要。 B虽然网络在内容的真实性等方面比不上传统媒体,但推客、网民可以通过一些积极的行动来弥补这些不足。 C以往有些 “粉丝 文化 ”是唯我独尊、党同伐异的,而崭新的 “粉丝文化 ”则要求理性,互相包容、尊重。 D网络文化构建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的原因在于网络文化植根
6、于互联网,影响了全社会。 【小题 2】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网络文化的特点。( 3分) 【小题 3】 “公众期待的 网络公共领域 和 理想的传播情景 ”怎样做才不至于“依然只是愿景 ”? ( 3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独特、开放、共享; 多元性、可塑性以及与其它文化的共融性; 在内容的真实性、教育性方面不如传统媒体; 一定的复杂性; 影响力大。(写任意 3 点 即可得满分) 【小题】 提高网民素质,改变 “扭转曲播 ”现象,杜绝网络空间乱象的滋生; 加强立法,保护网民的个人隐私不被侵犯; 提升技术,使信息传送更迅速,创建让网民满意的网络秩序。 需要科学、包容、创新的管理文化; 诉
7、诸理性,彼此包容,尊重网民的表达权、质疑权和批评权。(写到任意 3 点即可得满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网络文化构建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之前有表示限制的短语 “在一定程度上 ”。解答此类题时要逐项与原文比较,比较时一定要细致。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抓住第 2段中 “独特、开放、共享的网络文化,在促进民主、张扬人民的表达权等方面贡献甚巨 ”, “其文化形态呈现出一定的多元性、可塑性以及与其他文化的共融性 ”,第 3段中 “网络能否一领媒体风骚,不仅取决于其旺盛的人气、独特的传播方式和弥漫的民主、自由气息,更取决于其内容是否真实、可靠
8、 ”这些句子加以提炼概括即可。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找到上下文的语境,然后再筛选、整合重要信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根据文中第 2段中 “健康的网络文化有赖于健康的传播内容 ”,第 4段中 “健康的网络文化需要创新的管理文化 ”,第 5段中 “造就健康的网络文化,需要构建崭新的 粉丝文化 ” “造就健康的网络文化,需要构建崭新的 粉丝文化 :不是唯我独尊、党同伐异;而是诉诸理性,彼此包容,尊重对方的表达权、质疑权和批评权 ”这些句子来概括,要学会分条回答。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找到关键句子,然后再筛选、整合重要信息。表述时句子一定
9、要规范。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这篇小小说,完成后面题目。 伞 汤学春 徒儿功成,拜别师父下山。 师父送至山门。 风雨凄迷,山色空蒙。 山风拂动师傅银髯,撩起师父衣带。师父走了,就如山间一片飘零的黄叶。 这是师父最后一个徒儿,师父再也不会收徒了。师父潜心武功绝技 “天罡刀法 ”的修炼,终生不娶,因而没有子嗣,以后就只有师父一个人孤守寒山了。这也是师父一生中最疼爱的一个徒儿,聪明好学,伶俐精明,平日饮食起居待师父如同亲父。师父于是把毕生心血全都传给了他。此时此刻,师父望着徒儿踽踽而行的背影,心想以后他立足江湖,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因而孤寒凄苦的同时,心中也就
10、有了欣慰。 可是,就在这时候,徒儿回首了。 师父一怔。 徒儿不该回首, 这是武林中的规矩。徒儿回首意味着他对师父还有所求。可是,这位风烛残年的师父已经一无所有了。 是师徒情份实在难分难舍么? 师父想到这层,心中不快;似这等儿女情长,今后怎生成得大器?却又一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何况自己待他如同亲生,这孩子怎能丢舍得下也是人之常情。这么想着,又见那凄迷冷雨,徒儿可还是光着个脑袋呢!于是一阵心痛,慌忙回身找了把雨伞,给徒儿送去。 徒儿在前面断崖边的青石板小道上跪下了。 师父热泪盈眶,慌忙上前伸出双手,欲将徒儿扶起。 却是扶不起。 师父愕然。 一会儿心里明白了,师傅好容易冷静下来,说 : “天罡刀法
11、乃我平生绝技,于今你已经得到了,可以无敌于天下了,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 徒儿拜磕在地,说: “师傅曾教我,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相生,徒儿想这天罡刀法总有解法,望师父教我。 ” 师父说: “刀法乃精、气、神所致,实在五行之外。 ” “谢师父。 ”徒儿起来,拱手。然后背转身去,却是不走。横在小道上,如一截树桩。 “师父,天罡刀法就算无敌于天下,若是师父另传他人,徒儿与他也只是个平手。 ” 师父长叹,说: “为师已是风烛残年,你是我最后一个徒弟,这话可不是今天说的呵! ” “别怨徒儿放心不下。 ”徒儿说着,别 过脸拿眼睛向小道一边的断崖斜斜, “师父从这儿跳下去,就算说了真话。 ” 断崖
12、万丈,但见崖边烟缭雾绕。 师父心中打个寒噤,随即哈哈大笑。 师父说: “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家。 ” 徒儿想,他的刀法已经炉火纯青,这一点他自己心里绝对有把握;师父笑,说明这刀法果然有解。 “求师父指点。 ”徒儿又跪下了。 师傅把撑着的伞收拢,一边说: “何必如此多礼,起来吧。 ” 待徒儿起来,师父将那伞伸到他面前说: “你未必一刀能断得了它。 ” 徒儿知道江湖上有以伞为兵器的,并且巧藏机关,暗器伤人煞是厉害。但是师父所用兵器虽多,唯独没用 过伞;况且,这把普通的竹骨纸伞,还是他自己给师父买的,就在附近小镇上一家伞铺里买的。难道师父有什么神功一下子将它变成了铜针铁骨?即使是铜针铁骨,他
13、的天罡刀法只要斜削下去也能将它挥为两段。 徒儿于是想:好吧,就削了这伞,看你老东西还有什么说的!想罢,抽出刀来,运足平生功力,斜着照准那伞,一刀挥去。 这自然是一把极普通的伞,哪里需要许多功力。一刀下去,纸伞顿时骨散筋飞,老师父手里握着的只是一把竹匕。然而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徒儿用力躬身的一瞬,师父的竹匕也就从他的后脑直穿咽喉,把他钉在青石板上。 山雨凄迷,山风如诉 。 师父老泪纵横,一声长啸,扑下山崖。 (选自小小说十年宝典) 【小题 1】下面对小说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徒弟的本领真的没有学到家。只学到了用刀之法,却没有学到为人之道;不懂得学艺先学做人的道理,更不懂得 “刀
14、法乃精、气、神所致 ”的武术真谛。 B师父哈哈大笑,因为徒儿希望自己天下无敌,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师父很高兴。在心中决定要成全徒儿。 C师父说: “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家。 ”说明徒儿的天罡刀法还没有练成,确实有破法,但师父不想将破法教给徒儿。 D一把普通的伞,在师傅手中,能轻易化作一招毙命的利器,体现了师傅所说的 “刀法乃精、气、神所致 ”变化随心的刀法真谛 E结尾处的这场较量,其实已是人格武品的较量,通过师徒对伞的处理,高下已分。小说以伞为线索,以小见大,深化主题。 【小题 2】 “风雨凄迷,山色空 鳌保 淳凹蚪啵 苑治稣庖痪湫淳暗淖饔谩 分) 【小题 3】这篇小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道
15、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6 分) 答案: 【小题 1】 BC 【小题 2】为作品定下了悲剧的基调( 1分),预示了作品情节的扑朔迷离( 1分),也为师傅雨中送伞埋下了伏笔( 1分)。 【小题 3】( 6分)( 1)学艺要先学做人。徒儿成功,便要过河拆桥,算计师傅,岂料师父更有一手,将徒儿击毙,这就是高低之分。一个徒儿,只学武功,无人格可言,此人必败。学武功,首先要学会做人。历史上功成身败的例子还少吗?现代社会只,只重技能,不重人品,亦难立足社会。 ( 2)教徒应先教做人。老师傅功深德高,但教徒不力,使徒儿学了武艺却没有修得武德,也没有领会刀法真谛,被迫要亲手将爱徒击毙,这是为师的失败。
16、现代教育同样要警惕只教书不育人的错误倾向。 ( 3)哲学人格大于武功。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中国文化的芬芳。中国武术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击敌和自卫,更含深深的哲理和人生哲学。学中国武术岂能只学眼花缭乱的刀光剑影。只有哲理和武功结合学武功和学做人并重,才能学到真功夫,才能达到高境界。 ( 4)人不能失其本心。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望恩负义,没有 “感恩 ”之心的人,往往会失其本心,疯狂追名逐利,结果没有几个不身败名裂的。 (联系现实,看法正确即可。以上几点供参考,能不脱离文本,围绕其中一方面来解说,做到自圆其说即可。其它言之有理的答案:亦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 B徒
17、儿只重艺轻德,这样不仅不能修得真功夫,甚至会成为武林祸害,所以师父内心其实是十分担心,决定要惩治徒儿。 C师父说这句话是为引出后面 “削伞 ”的情节,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悲剧结局。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前提下分析每一项。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实质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解答时就应考虑到环境与人物、情节、小说主题的关系。具体答题时,还应想到交待故事发生的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场 景,营造了一定的氛围,为下文作铺垫或埋下了伏笔等这些常用的术语。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18、。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实质考查对作者创作意图的探讨。尽管一定程度上答题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一定要尊重文章本身的价值倾向。 “学会做人 ”是本篇小说阐述的主要道理,回答时不论从哪个角度切入,都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来作答。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奇零草自序 张煌言 余自舞象 ,辄好为诗歌。先 大夫虑废经史,屡以为戒,遂辍笔不谈,然犹时时窃为之。及登第后,与四方贤豪交益广,往来赠答,岁久盈箧。会国难频仍,余倡大义于江东,凡从前雕虫之技,散亡几尽矣。于是出筹军旅,入典制诰,尚得 于
19、余闲吟咏性情。及胡马渡江,而长篇短什,与疏草代言,一切皆付之兵燹中,是 诚 笔墨之不幸也。 余于丙戌始浮海,经今十有七年矣。其间忧国思家,悲穷悯乱,无时无事不足以响动心脾。或提师北伐,慷慨长歌,或避虏南征,寂寥短唱。即当风雨飘摇,波涛震荡,愈能令孤臣恋主,游子怀亲,岂曰亡国之音,庶几哀世之意。 乃丁亥春,舟覆于江,而丙戌所作 亡 矣 。戊子秋,节移于山,而丁亥所作亡矣。庚寅夏,率旅复入于海,而戊子、己丑所作又亡矣。迨辛卯昌国陷,而笥中草竟靡有孑遗。何笔墨之不幸,一至于此哉! 嗣是缀辑新旧篇章,稍稍成帙。丙申,昌国再陷,而亡什之三。戊戌,覆舟于羊山,而亡什之七,始知文字亦有阳九之厄也。 年来叹天
20、步之未 夷 ,虑河清之难俟,思借声诗 以 代年谱。遂索友朋所录,宾从所抄,次第之。而余性颇强记,又忆 其 可忆者,载诸楮端,共得若干首。不过如全鼎一脔耳。 嗟乎!国破家亡,余谬膺节钺,既不能讨贼复仇,岂欲以有韵 之 词,求 知 于后世哉! 但少陵当天宝之乱,流离蜀道,不 废风骚,后世至今,名为诗史。 陶靖节躬丁晋乱,解组归来,著书必题义熙 。夫亦其志可哀,其情诚可念也已。然则何以名奇零草?是帙零落凋亡,已非全豹,譬犹兵家握奇之余,亦云余行间之作也。时在永历十六年,岁在壬寅端阳后五日,张煌言自识。 注: 张煌言( 1620-1664),南明将领,诗人,民族英雄。 舞象:代指成童,成童即十五岁以上
21、。 义熙:晋安帝年号。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是 诚 笔墨之不幸也诚:实在 B而丙戌所作 亡 矣亡:逃亡 C年来叹天步之未 夷 夷:太平 D求 知 于后世哉知:了解 【小题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尚得 于 余闲吟咏性情 州司临门,急 于 星火 B又忆 其 可忆者,载诸楮端 实迷途 其 未远 C思借声诗 以 代年谱 处涸辙 以 犹欢 D岂欲以有韵 之 词 悦亲戚 之 情话 【小题 3】下列各句中,全都表现张煌言 “好为诗歌 ”的一组是( 2分) 然犹时时窃为之 往来赠答,岁久盈箧 尚得于余闲吟咏性情 无时无事不足以响
22、动心脾 嗣是缀辑新旧篇章,稍稍成帙 始知文字亦有阳九之厄也 A B C D 【小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十七年中写诗编集遇到多次厄运,接连不断的 “亡诗 ”记录,是诗的不幸,也是诗人的不幸,国家的不幸。 B作者靠 “索 ”“忆 ”只得了所有诗作的一部分,但他依然要编成诗集,这是因为作者青少年时期酷爱写诗,但诗稿很多都在战火中散失了。 C作者笔下的杜甫、陶潜等历史人物,都经历了激剧动荡的年代,遭受过厄运的打击,他们的志向和情操使作者深受感动。 D诗集之所以命名为 “奇零草 ”,是因为诗篇散落,已非全貌;还因为集中所收,都是作者在战斗岁月的间隙中写成
23、的。 【小题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 1)但少陵当天宝之乱,流离蜀道,不废风骚,后世至今,名为诗史。( 3 分) ( 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3 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B 【小题 4】 B 【小题 5】( 4分)然而,杜甫身逢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在入蜀途中颠沛流离,也不曾荒废写诗,直到今日,人称 “诗史 ”(或 “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 ”)。( “当 ”、 “废 ”、 “风骚 ”、 “名 ”,各 1分)( 2)( 3分)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办法活到今天;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没有办法度过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福建省 漳州 中高 上学 期期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