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
《2010-2011年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1年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2011年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2分) ( 1) _, _,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 师说) (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 3)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赤壁赋) ( 4)西当太白有鸟道, 。 地崩山摧壮士死, 。(蜀道难) ( 5)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 。(离骚) ( 6) , ,一片神鸦社鼓。(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案: (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2)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 3)取之无禁
2、,用之不竭 (4)可以横绝峨眉巅,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5) 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6)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选择题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蒙故业,因遗策蒙:继承。 B臣请完璧归赵完:完整的。 C置币遗单于币:货币。 D衡下车治威严下车:从车上下来。 答案: A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反欲斗 两主,观祸败 B且庸人尚羞之 C外连衡而斗诸侯 D却匈奴七百余里 答案: B 下列句子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A B C D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 (熟语 )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如果他自己都没有搞好学习的愿望,即使请专家来辅导,也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B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道理人人都懂,可在生活当中很多人总喜欢颐指气使,不顾及别人尊严。 C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D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出来,我们一定鼎立相助。 答案: B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大会以后,很多企业领导端正了认识,围绕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大了整顿的力度。 B经考古专家 20 多年的整理、研究和发掘,被学
4、术界评定为我国 20 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 址考古获得 系列重大成果。 C李少康在师院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下,他四处搜集和研读有关自动化控制的各种资料,运用最新的技术改革了放映设备。 D广东国投破产事件暴露了中国金融业的风险隐患,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提供了教训,向我国金融业敲响了警钟。 答案: D 填入下面语段空缺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 ) 在晚清那个思想动荡的年代里,王国维投湖自尽的原因应该说是落在了一个愚忠上。 在极度的矛盾痛苦中,他只能紧急刹车,用生命作代价,画上了自己人生和思想的句号。郭沫若说王国维头脑是近代式的,而感情却是封建式 的,这话不无道理。 A作为一个
5、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他能够看清大清帝国即将灭亡的历史必然性;但作为一个大智者,他又不能跳出儒家的道德价值体系。 B作为一个大智者,他能够跳出儒家的道德价值体系;但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他又不能看清大清帝国即将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C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他不能跳出儒家的道德价值体系;但作为一个大智者,他又能够看清大帝国即将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D作为一个大智者,他能够看清大清帝国即将灭亡的历史必然性;但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他又不能跳出儒家的道德价值体系。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21分) 生命的出口 林清玄 坐在窗边喝茶看报纸,读到一则消息:一个高中女生为情跳楼自尽,
6、第二天,她的男友从桥上跳入河心,也自杀了。 这时候一只小黄蜂从窗外飞进来,在室内绕了两圈,再回到原来的窗户,竟然就飞不出去了。可怜的小黄蜂不知道世上竟有 “玻璃 ”这种东西,明明看见屋外的山,却飞不出去,在玻璃窗上撞得咚咚作响。 忙了一阵子,眼看无路可走了,它停在玻璃窗上踱步,好像在思考一样,想了半天,小黄蜂忽然飞起来,绕了一圈,从它闯进来的纱窗缝隙飞了出去,消失在空中。小黄蜂的举动 使我感到惊异,原来黄蜂是会思考的,在无路可出之际,它会往后回旋,寻找出路。对照起来,人的痴迷使我感到迷茫了。 对于陷入情感里的男女,是不是正像闯入一个房子的小黄蜂,等到要飞出时已找不到进入的路口?是不是隔在人与生
7、活中的情感玻璃使我们陷入绝境呢?隔着玻璃看见的山水和没有玻璃隔着的山水是一样的,但为什么就走不出去呢? 在这样的绝境,为什么人不会像小黄蜂退回原来的位置,绕室内一圈来寻找生命的出口呢?是不是人在情感上比小黄蜂还要冲动? 是不是由于人的结构更精密,所以失去像小黄蜂一样单纯的思维? 是不是一只小黄蜂也比 人更加珍惜生命呢? 对这一层层涌起的问题,我也无力回答,我只知道人在身陷绝境时,更应该懂得静心,懂得冷静思维。在生命找不到出路时,更要退后一步,关照全局。或者就在静心与关照时,生命的出路就显现出来了。 昨日当我们年轻时,在情感挫折的时候,都会想过了结生命,以解决一切的苦痛与纠葛。但今日回观,并没有
8、必死之理,那是因为情感的发展,只是一个过程接一个过程,乃是姻缘的幻灭,如果情爱受挫就要自尽,这世上的人类早就灭绝了。 何况,活着或者死去,世界并不会有什么改变,情感也不会变得更深刻,反而失去再创造再发展的生机,岂不可惜复可怜? 正如一只山上飞来的黄蜂,如果刚刚撞玻璃而死,山林又有什么改变呢?现在它飞走了,整个山林都是它的,它可飞或者不飞,它可以跳舞或者不跳舞 .它可以有生命的许多选择,它的每一个选择都比死亡更生动有趣啊! 第一次情感失败没有死的人,可能找到更深刻的情感。 第二次情感受挫而没有死的人,可能找到更幸福的人生。 许多次在情感里困苦受难的人,如果有体验,一定更触及灵性的深度。 我这样想
9、着,但是我并不谴责那些 殉情的人,而在于感到遗憾,他们自己斩断了一切幸福的可能。我的心里有深深的祝福,祝福真有来生,可以了却他们的爱恋痴心。 可叹的是,幸福的可能是今生随时可以创造的,而来生,谁知道呢? ( 1)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本文由高中女生跳楼自杀写起,从第二段开始又自然地过渡到了小黄蜂,写小黄蜂的目的是和人类进行对照,劝诫人们在陷入绝境时要冷静思考,不要轻易放弃生命。 B从全文来看,整篇文章委婉含蓄,作者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小黄蜂来寻找生命的窗口,浅显易懂。 C作者对小黄 蜂陷入绝境时的举动细加描绘,可见作者观察的认真仔细,是为了使文章的描
10、写细致入微,显示出作者独特的写作笔法。 D “现在它飞走了,整个山林都是它的。 ”作者意在说明小黄蜂从绝境中出去了,就会有生命的许多选择。 E、作者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和读者对话,娓娓道来,言语中透出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类的祝福。 ( 2)小黄蜂的什么举动使作者感到惊奇?作者为什么感到惊奇?( 6分) ( 3)作者在文中说 “但是今日回观,并没有必死之理 ”,联系全文,请分类说说作者认为没有必死之理的原因是什么?( 4分) ( 4)请解释 “幸福的可能是今生随 时可以创造的,而来生,谁能知道呢? ”这句话的内涵?你从中得到了那些启示?( 6分) 答案: ( 1) B C ( 2) 小黄蜂在玻璃上瞎撞
11、了一阵子后,在玻璃上踱步,像是在思考,最终从纱窗缝隙飞了出去。 黄蜂是会思考的,在无路可出之际,它会往后回旋,寻找出路。(每点 3分) ( 3) 情感的发展只是一个过程接一个过程,没有必要因为一点姻缘不如意就自杀。 不管活着还是死去,世界并不会有什么改变,情感也不会变得深刻,反而失去再创造、再发展的机会,斩断了一切幸福的可能。 生命可以有多种选择,每一种选择都比死亡更生动有趣 。 多体验失败可能找到更深刻的情感,更幸福的人生,更触及灵性的深度。 并没有想象中的来生。(答出 1点给 1分) ( 4)告诫人们珍惜生命,把握今生,不要把美好的生活寄托在虚无缥缈的来生。(意思对即可,启示言之成理即可酌
12、情给分)(内涵 2分,启示 2分,分析 2分) 文言文阅读 吕元膺,字景夫,郓州东平人。质度瑰伟,有公侯之器。出为蕲州刺史,颇著恩信。尝岁终阅郡狱囚,囚有自告者曰: “某有父母在,明日元正不得相见。 ”因泣下。元膺悯焉,尽脱其械纵之,与为期。守吏曰: “贼不可纵。 ”元膺曰: “吾以忠信待之。 ”及期,无后到者。由是群盗感义,相引而去。 元和初,迁谏议大夫、给事中。规谏驳议,大举其职。及镇州王承宗之叛,宪宗将以内臣吐突丞璀为招讨处置使。元膺与给事中穆质等八人抗论不可。指谕明切,宪宗纳之,为改使号,然犹专戎柄,无功而还。出为同州刺史,及中谢,上问时政得失,元膺论奏,辞气激切,上嘉 之。翌日谓宰相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2011 黑龙江省 牡丹江 中高 一下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