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云南腾冲六中高一上期质量综合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云南腾冲六中高一上期质量综合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云南腾冲六中高一上期质量综合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云南腾冲六中高一上期质量综合检测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 “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此大臣的主张 A反对郡县制 B主张郡县制 C反对宗法制 D主张宗法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题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加以提炼的能力。“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 ”可知该大臣认为商周延续千年是因为分封子弟。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何以相救哉 ”意思是不分封子弟,子弟为匹夫则一旦中央出叛乱无以相救。
2、“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可见他主张复古,即分封制,反对郡县制。故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天津条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难度较低。根据教材基本知识可知 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是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故选 A项。 B项是 1860年。 C项是 1895年。 D项是 1858年。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南京条约 下列有关太平天国东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3、要推翻清朝 B要巩固天国 C断绝清朝的财源 D此项行动,东王杨秀清的统一指挥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太平天国成立 后进行了北伐、东征和西征,北伐目的是推翻清政府,西征目的是巩固天京大本营,东征目的是切断清政府财源。故选 C项。 D项东征不是杨秀清的统一指挥。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东征 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 )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力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殖民势力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
4、生历史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此题属于最优选择,四个选项都是辛亥革命的成果,需要根据已有知识进行甄别。 A项是辛亥革命在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方面的重大变革,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中国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B项不突出,戊戌变法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清朝预备立宪也有民主方面的规定。 C项也不是最突出的,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的事早就有,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保路运动等。 D项不明显。故选 A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成 果 1942年初,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到缅甸的直接目的是( ) A确保滇缅公路的畅通 B解救被困的日军
5、 C解救被困美军 D确保云南安全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基本知识的掌握,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到缅甸属于冷僻知识点,但只要认真考虑排除即可选出正确选项。 B 项是打击日军,岂能解救日军。 C项主要是帮助英军。 D项主要是确保广西对外通道。联系到当时中国处于抗战的困难时期,需要外援物资,为保障滇缅公路的畅通,派遣远征军入缅作战。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入缅作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方针 C国民政府对日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D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答案: A
6、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所谓 “根本原因 ”是能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起决定性的因素,能将各种因素集合到一块的因素。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包含着各种政治力量,不是一种政治力量所能完成的。 B、 C两项是单一政治力量。 D项只是一个事件,之前还有九一八、一二八、热河事变、华北事变等,怎么没有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以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要矛盾。故选 A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 ) 徐州会战 太原会战 凇沪会战 武汉会战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
7、查学生历史基本知识的掌握。依据教材知识即可作答。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最先组织淞沪会战,然后太原会战, 1938年春徐州会战, 1938年 10月武汉会战。故选 B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 马克思说 “俄国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的事实应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并运用历史基本知识进行判断的能力。题干信息可知在这次战争中俄国不是参战国,排除 C项。 A项鸦片战争俄国
8、并未参与。 D项获利最大的 是日本。 B项参战国是英法,俄国是调停者的身份,是帮凶,却获得中国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故选 B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侵占中国领土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 “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其中对 “煮豆燃萁 ”的评述不正确的 A是指 “天京变乱 ” B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到衰的转折 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D作者认为:因为 “煮豆燃萁 ”所以对洪秀全的评价难以定论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并运用历史基
9、本知识进行判断的能力。题干材料中关键词是 “煮豆燃萁 ”,即太平天国内部兄弟们自相残杀,可见是 “天京变乱 ”,它导致许多优秀将领被杀,石达开出走,元气大伤,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到衰的转折,也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能形成统一的领导核心。 “煮豆燃萁 ”罪魁是杨秀清,故 D项不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 “天京变乱 ” 下图反映的侵华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历史影响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B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C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 B
10、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图片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并运用历史基本知识进行判断的能力。图片中的文字是 “火烧圆明园 ”可知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其对中国的影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A项指鸦片战争。 C项指甲午战争。 D项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选 B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出现两个纲领性文件,即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下列有关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前者突出了农民要求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理想社会的愿望 后者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主张私有制 两者都能调动农民参加革命斗争的积极性 两者都
11、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潮流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并对历史现象比较的能力。注意题干中的 “不正确 ”三个字,本题是否定选择题。比较太平天国前后期两个不同的革命纲领, 、 是符合史实的,天朝 田亩制度要求建立四有一无的理想社会。资政新篇提倡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的向往。 、 错误,资政新篇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涉及土地问题,没有调动农民参加革命斗争的积极性。天朝田亩制度是对自然经济的留恋,没有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潮流。故选 B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革命纲领 甲午中
12、日战争的爆发具有必然性,根本原因在于: A西方列强纵容、不干涉日本侵华,国际环境有利 B清政府寄希望于调停,避战求和,给予日本可乘之机 C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需要对外扩张,并制定了大陆政策 D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日本抓住有利时机挑起战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并对历史基本发展规律的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具有必然性,根源在于日本,就像鸦片战争根源在于英国一样。 A、 B、 D三项只是其发动战争的有利条件。根源是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急需海外市场和原料,转嫁发展道路上的危机。故选 C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
13、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中日战争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的共同点有 割占中国领土 清政府巨额赔款 开埠通商 划定使馆界 允许在通商口岸租地设厂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并对相似历史现象比较的能力。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三个条约内容需要牢记。通过基本知识,可知割占中国领土辛丑条约没有。开埠通商辛丑条约没有。划定使馆界南京条约、马关条约没有。清政府巨额赔 款都有。故选 D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不平等条约 在学习了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有五位同学表达了各自
14、对这场革命的看法 .,其中哪些同学的观点符合辛亥革命的实际情况 甲: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干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乙: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势力 丙: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丁:辛亥革命用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人民群众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戊:辛亥革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A甲乙丙丁戊 B甲乙丙戊 C甲乙丙丁 D甲乙丁戊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的能力。依据教材知识即可。甲、乙、丙、丁符合史实。戊符合史实,辛亥革命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依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上徘徊,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才完成了反帝反封
15、建的革命任务。故选 C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意义 中国历代王朝一向把外国视为夷狄,而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 “荒服之外,无非藩属,悉我从仆 ”,造成这种心态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是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周边民族尚未开化 B周边民族是游牧文明,中国农业文明优于其他文明 C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小农经济造成自大心态 D这是客观现实的、直接的、真实的反映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对历史基本发展规律掌握。题干的核心观点是古代王朝始终以天朝上国自居,是一种自高自大、唯我独尊的心态。先用排除法, A项不符合史实,因为直到清朝仍是这种心态,而英
16、国早已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并进行工业革命。 B项只涉及中国周边民族,而题干还包括外国。 D项显然错误。这种心态恰恰是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小农经济造成的,统治者不了解外部形势,盲目自大。故选 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闭关政策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 ) A内阁的设置 B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设置 C南书房的设置 D军机处的设置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难度较低。根据教材基本知识可知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皇权达到极致,官员只是顺从皇帝的奴仆。故选 D项。 考
17、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军机处 元朝时,不属于行中书省管辖的地区是( ) A陕西 B云南 C河北 D河南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基本概念的准确理解和对教材基本知识的掌握。此题考查行省制度。根据基本知识,行中书省是中央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而中书省也管辖一些地盘,包括今天的河北。 A项属于陕西行省, B项属于云南行省, D项属于河南江北行省,故选 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行省制度 家(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
18、订家谱,最可能是受到 A古代宗法制的影响 B古代禅让制的影响 C古代分封制的影响 D传统美德的影响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题干中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并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掌握。题干关键词是 “血缘关系 ”、 “ 家(族)谱 ”,可见与此相关的是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是血缘政治,影响到民间则是家庭。故选 A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 法制 西周一诸侯的妻室和子嗣状况见下表,能继承诸侯位的应是 妻 室 子嗣 妻(正配) A二哥( 20岁) B.四哥( 15岁) 妾一(侧室) C. 大哥( 23岁) 妾二(侧室) D. 三哥 ( 18岁)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
19、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基本概念的准确理解。此题考查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就是王(或诸侯)的正配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即便妾生的儿子年龄大(题中大哥),也不是嫡长子,不具备王位继承权。所以,本题的二哥是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有继承权。故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嫡长子继承制 “陛下 ”本是对人的尊称, “陛 ”是台阶,称人 “陛下 ”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 “陛下 ”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 A皇位世袭 B皇帝独尊 C君权神授 D家天下色彩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题干中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并对
20、历史概念的理解掌握。题干关键词 “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 ”,表示地位的悬殊。 “陛下 一词只能专称皇帝 ”,表明别人不能用,体现唯我独尊的特点。此题考查的历史 概念是皇帝制。四项都是特点,但 A 项未涉及皇位如何传承。 C、 D 项材料未涉及。故选 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 下列历史论文的标题中,出现明显科学性错误的一项是 A浅议我国世袭制度的创立者 黄帝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谈谈清雍正帝与军机处的设置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基本知识的掌握。 A项黄帝时代处于原始社会后期,之后的尧舜禹时代开始禅让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云南 腾冲 中高 上期 质量 综合 检测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