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十校联谊中考二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十校联谊中考二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十校联谊中考二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十校联谊中考二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商鞅变法中主要为了加强君主权力的是: A建立县制 B奖励生产 C奖励军功 D加强刑法 答案: A 试题分析:商鞅变法中主要为了加强君主权力的是建立县制,因为县的长官是县令,由国君任命。这一措施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 点评:本题难度较易,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关于商鞅变法,学生还要知道,改革的时间是公元前 356年,国君是秦孝公;改革的内容除了推行县制外,还包括: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统一度量衡。商鞅变法的作用:实现了秦国的富国强兵,国力大
2、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是: 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矛头指向天主教会,歌颂理性 倡导建立民主共和制 是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反映 、 、 、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是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矛头指向天主教会,歌颂理性;倡导建立民主共 和制。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都是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反映,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分析能力。学生还要知道,文艺复兴的时间是 1417 世纪,首先兴起于意大利;启蒙运动的时间是 1718
3、 世纪,兴起于法国。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有但丁、达 芬奇、莎士比亚;启蒙运动的代表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启蒙 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在世界古代史上充当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介角色,并为东西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是: A印度人 B阿摩利人 C阿拉伯人 D犹太人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世界古代史上充当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介角色,并为东西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是阿拉伯人,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古代史上阿拉伯人的贡献 点评:本题难度较易,
4、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阿拉伯人的具体贡献包括:把古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传播到欧洲;将中国发明的指南针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中国发明的火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巨大的震动。 下图是为保证国家工业复兴法的实施,美国政府实行 “蓝鹰行动 ”标志。它体现了美国政府: A加强对经济实行干预 B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 C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 D做反法西斯战争的准备 答案: A 试题分析:罗斯福新政时期,为保证国家工业复兴法的实施,美国政府实行 “蓝鹰行动 ”标志。它体现了美国政府加强对经济实行干预,对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作日时数等进行严格限制,
5、防止企业盲目扩大生产,导致生产过剩,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 点评:关于罗斯福新政,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包括:时间是 1933 年;金融方面,整顿银行,恢复信用;农业方面,压缩农产品产量,稳定价格;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进行社会救济,稳定社会秩序。特点: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指导;作用: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 使美国渡过了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巩固了美国的资产阶级统治。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是: 爱国的,进步的 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政治上挽救民族危亡 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爱国的,进步的;
6、两者在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政治上挽救民族危亡;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所以 都是它们的相同点,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比较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分析能力。学生还要知道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不同点:戊戌变法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辛亥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是康有为、梁启超;辛亥革命的代表人物是孙中山。 俄罗斯小姑娘娜塔莎出生于 1905年。在她 15岁时,她给生活在英国的叔叔写了一封信。她在信封寄出地址栏应该
7、注上国家的名称是: A沙俄 B苏联 C俄罗斯 D苏俄 答案: D 试题分析: 1917年 3月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俄的统治; 1917年 11月的十月革命后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俄罗斯小姑娘娜塔莎出生于 1905年。在她 15岁时应为 1920年,当时俄国的名称还是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苏联成立的时间是 1922年,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国称为俄罗斯,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俄国的历史发展进程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分析、理解能力。关于俄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史实,学生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沙俄时期的俄国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苏俄时
8、期的 1921年列宁实 施的新经济政策,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苏联实行的斯大林模式,又称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长期阻碍苏联经济发展,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当今的俄罗斯是世界一极,是世界政治多极化的体现。 英国一家杂志评论说: “多年以来,我们都被一个精心的阴谋所操纵 ,(我们)将有一个傀儡议会、一个欧盟军队、一种统一货币 降下大英米字旗,开上那有黄星的蓝色抹布,大家高唱盟歌 快乐颂 曲调,歌词的意思其实是 永别了,不列颠 ”,这一评论的矛头指向: A欧洲一体化 B经济全球化 C政治多极化 D贸易自由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上述评论中的 “统一货币 ”指欧元, “有黄星的蓝色
9、抹布 ”指欧盟的旗帜。这一评论的矛头指向欧洲的政治经济一体化,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欧洲的联合 点评:关于欧洲的联合,学生还要知道, 1967年 “欧洲经济共同体 ”、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和 “欧洲煤钢共同体 ”合并,成立了 “欧洲共同体 ”。 1991年底, 12个欧共体成员国通过欧洲联盟条约。 1993年 “马约 ”生效,欧洲联盟成立。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 欧元正式启用。 2004年欧盟成员国达到 25个。欧洲正朝着经济政治一体化目标迈进。欧洲的联合,促 进欧洲各国的共同发展,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在法国实行: A封建军事独裁统治 B资产阶级帝制
10、 C资产阶级共和国 D封建专制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 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成立,在法国实行资产阶级帝制,拿破仑成为资产阶级皇帝,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成立 点评:本题难度较易,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学生要重点掌握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颁布的民法典,又称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废除贵族 特权、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和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并吸收了大革命以来的各种社会立法和理论上的成果。它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的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 扬州人民有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也有
11、着发展对外友好的高尚情怀。下列人物中,跟扬州颇有渊源的外国人有: 马可 波罗 鉴真 张若虚 崔致远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跟扬州颇有渊源的外国人有马可 波罗、崔致远。意大利人马可 波罗曾游历过扬州,崔致远是高丽人,唐朝时期曾入幕扬州高骈门下做过官。鉴真、张若虚不是外国人,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跟扬州有关的古代名人 点评:学生还要知道的扬州名人有:张若虚,唐代诗人,扬州人,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 “吴中四士 ”。代表作有春江花月夜、代答闺梦还。鉴真,扬州人,晚年受日僧请求,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日本奈良。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 近
12、代扬州著名学者、文学家有渊博的学识,又 有崇高的民族气节,晚年在北京清华大学时期,粮食缺乏,宁可挨饿,拒绝吃美帝国主义的 “美援面粉 ”,他是: A郑板桥 B吴征镒 C何祚 D朱自清 答案: D 试题分析:近代扬州著名学者、文学家朱自清有渊博的学识,又有崇高的民族气节,晚年在北京清华大学时期,粮食缺乏,宁可挨饿,拒绝吃美帝国主义的“美援面粉 ”,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关朱自清的史实 点评:有关朱自清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的内容包括: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他长大于江苏扬州,故自称 “我是扬州人 ”。朱自清是现代著名散文家、 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
13、郁、语言洗炼、文笔生动、极富有真情实感。朱自清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主要作品有背影、踪迹、春、你我等。 1995年,江泽民出访欧洲,在同中国驻外使馆同志说话时回忆说起了扬州的一位历史英雄。而 “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 ”的楹联就是对他的崇高的民族气节的称赞。 “他 ”是指: A史可法 B李庭芝 C姜才 D韩世忠 答案: A 试题分析: 1995年,江泽民出访欧洲,在同中国驻外使馆同志说话时回忆说起了扬州的一位历 史英雄。而 “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 ”的楹联就是对他的崇高的民族气节的称赞。 “他 ”是指史可法,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史
14、可法的史实 点评:关于史可法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他是明末政治家,军事统帅。字宪之,又字道邻,今河南开封人。明朝南京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主要成就是扬州十日保卫战。因抗清被俘,不屈而死,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南明朝廷谥之忠靖。清高宗追谥忠正。其后人收其著作,编为史忠正公集。 现代工业崛起的标志是: A新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B新交通工具的出现 C电的发现和广泛应用 D电气化和钢铁时代的到来 答案: D 试题分析:现代工业崛起的标志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气化和钢铁时代的到来,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点评:本题难度较易,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学生还要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开
15、始的时间是 19 世纪 70 年代,开始的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社会带入了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爱迪生的发明成果有:电灯、油印机、蜡纸、留声机等。发明的动力机械是电动机、内燃机。 1885年德国人卡尔 本茨以汽油内燃机为动力机械,发明了汽车; 1903年美国人莱 特兄弟发明了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出现了垄断和垄断组织。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交战双方都帝国主义国家 B英德矛盾是导致战争的主要矛盾 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D新兴的帝国主义要压倒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 答案: C 试题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
16、主义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点评: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一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一战开始的标 志是 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的双方是同盟国阵营和协约国阵营;一战的主要战场是欧洲,主要战线是西线。一战的最残酷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法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1918年一战以同盟国的战败而告终。一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给我们的启示是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1945 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次大会上被确
17、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A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45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次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毛泽东思想,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中共七大 点评:本题难度较易,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关于中共七大,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包括:召开的时间是 1945年,地点在延安;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大会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使党在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这次大会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
18、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 ,以 “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载入党的史册。 明朝状元赵秉忠在状元卷中提出 “天民说 ”,认为皇帝必须爱护人民,否则就违背天意。这一观点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 A道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墨家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 “天民说 ”认为皇帝必须爱护人民,否则就违背天意。这一观点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是 “民贵君轻 ”思想的体现,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其思想核心是 “仁 ”和 “礼 ”。政治方面,孔子主张 “为政以德 ”;教育方面,孔子
19、主张 “有教无类 ”、 “因材施教 ”、 “当仁不让于师 ”等。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主要思想包括 “施行仁政 ”、 “民贵君轻 ”、 “富国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我国远古经济重心长期在黄河流域,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的经济重心早就转移到南方。完成这一变化最早是在下列哪一时期? A秦汉时期 B两宋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 B 试题分析:我国古代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南宋时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点评:本题难度较易,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关于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学生还要知道,
20、促进经济重心南移的因素有: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南方优越的自然环境;南方社会的相对安定。 “苏湖熟,天下足 ”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隋唐盛世 ”表象上是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国力强大,实质是制度创新和推崇开放交流。是制度创新激发了社会活力。你认为隋唐时期最重要的制度创新应 该是: A创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B创立并完善科举制,用考试招录官员 C儒家思想的影响 D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 答案: B 试题分析:隋唐时期最重要的制度创新应该是创立并完善科举制,用考试招录官员,创造了相对平
21、等的竞争机会,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隋唐科举制度 点评:关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学生还要掌握的内容包括:隋炀帝创立科举制度;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是明经和进士。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策问以解 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查治理政事的能力。唐朝完善科举制度的表现是唐玄宗时期杂文专考诗赋,武则天创立殿试、武举。 新疆和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国最早在这两地开始有效管辖的朝代分别是: A西汉和元朝 B西汉和唐朝 C东汉和元朝 D东汉和唐朝 答案: A 试题分析:公元前 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标志
22、着今新疆地区正式成为中央管辖的开始;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专门管理藏族地区的事务,标志着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政府对新疆、西藏的管辖 点评:本题难度较易,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学生还要知道,清朝政府加强对新疆的管辖的历史事件包括: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左宗棠收复新疆、设立伊犁将军等。古代有关西藏地区的史实还有: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清朝册封达赖、班禅,雍正设驻藏大臣。新中国成立后, 1951年 10月西藏和平解放。中央人民政府对新疆、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20世纪来临时,西方列强给中国带来了一份 “大餐
23、”,让中国人吃不了兜着走。这份 “大餐 ”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答案: C 试题分析: 20世纪来临时,西方列强给中国带来了一份 “大餐 ”是指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 “洋人的朝廷 ”,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辛丑条约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关于辛丑条约,学生还要知道,它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签订者是李鸿章。辛丑条约的内容:赔款白银 4.5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扎,不允许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 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扬州市 江都 区十校 联谊 中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