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 78%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答案: A 试题分析: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 78% 、氧气 21%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 0.03% 、水蒸气和杂质 0.03%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铝具有导电性 B碳酸具有不稳定性 C氯化钠是白色固体 D氮气难溶于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铝具有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 A错; B、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所以碳酸具有
2、不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 B正确; C、氯化钠是白色固体是物质的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 C错; D、氮气难溶于水属于物质的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 D错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图提到的 “低碳生活 ”是指生活中要减少能量消耗,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做法不属于 “低碳生活 ”方式的是( ) A大量使用节能技术和节 能用具 B汽车使用乙醇等清洁燃料 C多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D广泛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大量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能减少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 “低碳生
3、活 ”理念 B、汽车使用乙醇等清洁燃料,可以节约化石燃料,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故选项符合 “低碳生活 ”理念 C、多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能增大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不符合 “低碳生活 ”理念 D、广泛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 “低碳生活 ”理念 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次氯酸钠( NaClO)是某种家用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1 B +1 C +3 D +5 答案: B 试题分析:钠元素显 +1价,氧元素显 -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 +x+( -2) =0,则
4、 x=+1价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 4Fe+3O2 2Fe2O3 B 2H2O 2H2 +O2 C 2H2O2 2H2O+O2 D Fe+2HClFeCl2 +H2O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Fe3O4 B、该化学方程式中,氢气、氧气后面没有标注 ,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2H2 +O2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D、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Fe+2HClFeCl2 +H2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配制 50g溶质
5、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称量 -计算 -量取 -溶解 B计算 -称量 -量取 -溶解 C计算 -称量 -溶解 -量取 D量取 -计算 -称量 -溶解 答案: B 试题分析:要配制 50g溶质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操作步骤是首先计算需要氯化钠: 50g6%=3g,和水的量为 47g,合 47mL、然后称量氯化钠固体、量取水、并混合溶解;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下列物质久置敞口容器中,质量会减少的是( )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食盐 D浓盐酸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在空气中易吸水而使质量增加,故错误; B、氢氧化
6、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能吸水,且能和二氧化碳反应而使质量增加,故错误; C、食盐露置在空气中很稳定,质量不变,故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质量减小,故正确; 考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稀土元素铕( Eu)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材料已知氯化铕的化学式为 EuCl3,则氧化铕的化学式为( ) A EuO B Eu2O3 C Eu3O2 D EuO3 答案: B 试题分析:氯化铕的化学式为 EuCl3,氯元素显 -1价,设铕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 代数和为零,可得: x+( -1) 3=0,则 x=+3价氧化铕中铕元素显 +3价,氧
7、元素显 -2价,其化学式为 Eu2O3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目的 鉴别 CaCO3和 Na2CO3 鉴别盐酸、 NaCl溶液、 Ca( OH) 2溶液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除去 CO2中的少量水蒸气 方案 1 加水 滴加碳酸钠溶液 滴加适量 Na2CO3溶液 通过浓硫酸 方案 2 滴加盐酸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滴加适量 NaOH溶液 通过 NaOH溶液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碳酸钠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水鉴别两者,但两者均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现象相同无法鉴别; B、盐酸
8、和碳酸钠能够生成二氧化碳,氢氧化钙能够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钠和氯化钠不反应,所以加碳酸钠可以区分三者,盐酸、 NaCl溶液、 Ca( OH) 2溶液分别呈酸性、中性和碱性,滴加无色酚酞后颜色分别是无色、无色和红色,现象存在相同,无法鉴别; C、由于盐酸能和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反应后都是生成氯化钠,所以利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除去盐酸时不会引入新的杂质,所以两种方 案均可以;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可以除掉除去 CO2 中的少量水蒸气,但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吸水且二氧化碳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不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除掉 CO2中的少量水蒸气;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向盛有一定质量
9、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锌粉,下列 4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稀硫酸为酸性溶液,开始时其 pH小于 7,故 A错误; B、烧杯中有稀硫酸,所以其质量不能为零,故 B错误; C、加入锌粉之后,锌和稀硫酸马上开始反应生成氢气,直至将稀硫酸消耗完全,生成氢气的质量不再改变,起点应从零点开始,故 C错误; D、加入锌粉之后,锌和稀硫酸马上开始反应生成硫酸锌,直至将稀硫酸消耗完全,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不再改变,故 D 正确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使反应容易进行,氢氧化钠本身并不被分解现用 118g溶质质量分数为 10
10、%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电解水的实验,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为 11.8%,下列数据计算正确的是( ) A产生氧气质量为 8g B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 为 18g C被电解的水的质量为 18g D反应后溶液质量为 90g 答案: C 试题分析: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是: 118g10%=11.8g,设电解的水的质量为x 118g10%=( 118g-x) 11.8% 得 x=18g 则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是 118g-18g=100g 设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y 2H2O 2H2+O2 36 32 18g y = x=16g 综上分析可知: ABD错误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己知汽车尾气中
11、的氮氧化物(以 NOx表示)是氮气与氧气在高温下反应产生的氮氧化物( NOx)等气体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稀薄燃烧发动机具有高效、经济、环保等优点,和普通汽车发动机对比如下: 发动机类型 发动机混合气中汽油与空气的质量比 发动机运转的温度 尾气中CO的含量 尾气中NOx的含量 普通发动机 1: 15 较高 较高 较高 稀薄燃烧发动机 1: 40 较低 较低 较低 汽车尾气净化装置里装有 Pd等催化剂,气体在催化剂表面作用的机理如图所示结合以上信息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稀薄 ”的含义是指发动机混合气中的汽油含量低 B稀薄燃烧发动机尾气中 NOx含量减少可能是因为温度低 C稀薄燃烧
12、发动机产生的尾气中 CO含量减少是因为燃烧不充分 D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O+O2 +4CO N2 +4CO2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表中第一列中数据可知稀薄燃料发动机混合气中的汽油含量比普通发动机的汽油含量低,所以稀薄 ”的含义是指发动机排出的混合气体中氮氧化物含量较低,故 A说法正确 B、稀薄燃烧发动机运转的温度比普通发动机的温度低,故 B说法正确 C、稀薄燃烧发动机产生的尾气中 CO含量减少是因为在汽车尾气净化装置里装有 Pd等催化剂,气体在催化剂表面作用下和空气中的氧气、一氧化碳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故该说法不正确 D、汽车尾气净化装置里装有 Pd等催化剂
13、,气体在催化剂表面作用下和空气中的氧气、一氧化碳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故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 +4CO N2 +4CO2正确 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观察气体的颜色 B插入燃着的木条 C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D倒入澄清石灰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检验二氧化碳用石灰水,因为二氧化碳可以使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方程式为: CO2+Ca( OH) 2=CaCO3+H2O,这是二氧化碳特有的性质 考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 A烧碱 B硝酸铵 C食盐 D干冰
14、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烧碱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故 A正确; 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 B错; C、食盐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故 C错; D、干冰放入水中,会吸热溶解,使溶液温度降低,故 D错 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铝 B铁 C氧 D硅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选项错误; B、铁元素在地壳中排第四位,故选项错误;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选项正确; D、硅元素在地壳中排第二位,故选项错误; 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下列燃料中,属于化石燃料的
15、是( ) A酒精 B一氧化碳 C氢气 D天然气 答案: D 试题分析: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可作燃料和化工原料的沉积矿产包括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等 A、酒精属于清洁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故选项错误; B、一氧化碳可以燃烧,但不是化石燃料,故选项错误; C、氢气可以人工制造,不属于化石燃料,故选项错误; D、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故选项正确; 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下列符号中,能表示 2个氧原子的是( ) A 2O B O2 C 2O2 D CO2 答案: A 试题分析: A、表示 2个氧原子; B、表示氧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1
16、个氧分子、 1个氧分子由 2个氧原子构成等; C、表示 2个氧分子 D、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O2 B CO2 C KCl D H2SO4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中只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故 A错; B中由两种元素,其一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 B正确; C中有两种元素,但是没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 C错; D中有三种元素,也含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属于酸,故 D错 考点:从组 成上识别氧化物 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每天应该摄入足够量的( ) A钙 B锌 C铁 D碘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17、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人体每天应摄入足够量的钙,故选项正确 B、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摄入锌不能防止骨质疏松,故选项错误 C、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摄入铁不能防止骨质疏松,故选项错误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摄入碘不能防止骨质疏松,故选项错误 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走进茶叶店就能闻到茶香,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答案:
18、 A 试题分析: A、分子在不断运动,茶叶中含有的香气分子通过不断的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茶叶的香味故 A正确; B、人们能够闻到茶香,与分子间有间隔无关故 B错误; C、人们能够闻到茶香,与分子由原子构成无关故 C错误 ; D、人们能够闻到茶香,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无关故D错误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缺氮的情况下,植物的生长发育迟缓或停滞这时应施用下列化肥中的( ) A KCl B K2CO3 C Ca( H2PO4) 2 D CO( NH2) 2 答案: D 试题分析:缺氮的情况下,植物的生长发育迟缓或停滞,应施用氮肥 A、 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B
19、、 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C、 Ca( H2PO4) 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D、 CO( NH2) 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大理石 B蒸馏水 C氧气 D氯化钠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蒸馏水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B错; C、氧气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C错; D、氯化钠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D错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 ) A盐酸用于除铁锈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纯碱用于
20、降低土壤酸性 D大理石用于建筑材料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盐酸用于除铁锈是利用盐酸与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发生反应,所以用途正确,故 A说法正确;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升华会吸收周围的热量,使空气中水蒸气冷凝成水滴,所以常用于人工降雨,故 B说法正确;C、熟石灰常用来降低土壤酸性,纯碱价格偏高不易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 C说法错误; D、大理石非常坚硬,常用于建筑材料,故 D说法正确 考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常用盐的用途 用洗涤剂能较好的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 A吸附作用 B乳化作用 C催化作用 D溶 解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21、,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冲走,故用洗涤剂能较好的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给液体加热 B稀释浓硫酸 C蒸发食盐水 D检查气密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
2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蒸发与蒸馏操作;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填空题 根据下图中的仪器和装置回答问题 (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取用高 锰酸钾时应该选用的仪器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若证明气体是否收集满,应采取的操作是 答案:( 1) B; D; 2KMnO4 K2MnO4+MnO2+O2;( 2)CaCO3+2HCl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北京市 石景山区 中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