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0届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届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届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柴燃烧 B西瓜榨汁 C冰雪融化 D铁丝折弯 答案: A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A、木柴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B、西瓜榨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铁丝折弯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 A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
2、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日常生活中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 “碘 ”和 “钙 ”是指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日常生活中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 “碘 ”和 “钙 ”的存在形式来分析解答。 A、加碘食盐中的碘是以碘酸钾存在的,不能以单质存在,单质不利于人体吸收,故 A错误; B、不存在钙分子,有碘分子的存在,但不利于吸收,故 B错误; C、 原子不能单独存在于物质中,也并不符合题意,故 C错误; D、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 “碘 ”和 “钙 ”存在于无机盐中,则指的是元素,故 D正确;故选 D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中
3、的元素,学生应明确人类从食物中获取营养元素的主要形式,了解常见生活用品中的物质。 取四朵用石蕊试剂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进行如下操作,能够观察到纸花变红的是 A喷石灰水 B直接喷水 C直接放入 CO2中 D喷水后放入 CO2中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分析判断。 A、石灰水显碱性,使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故错误; B、水显中性,紫色石蕊遇水不变色,故错误; C、二氧化碳不显酸碱性,所以也不会使石蕊变色,故错误; 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可以使石蕊试液显红色,故正确。故选 D 考点:酸碱指示剂的使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点评:解答本题一定
4、要注意区分,二氧化碳本身不显酸碱性,二氧化碳水溶液显酸性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而碳酸显酸性。 下列物质中,不需密封保存的是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大理石 D澄清石灰水 答案: C 试题分 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被稀释,所以错误; B、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潮解,且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变质,所以错误; C、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与空气中的成分不反应,也不会吸水潮解,所以正确; D、澄清的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而变质,所以错误。故选 C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
5、的稀释,碱的化学性质,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点评:保存药品时,要了解药品的性质,如挥发性、吸水性、氧化性、与空气中 的成分是否反应等,根据性质不同分类保存。 实验室从海藻中提取碘单质的反应方程式为 2NaI Cl2=2NaCl I2,它属于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反应方程式为 2NaI Cl2=2NaCl I2可知,碘化钠、氯化钠等物质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氯气、碘等物质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 A 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
6、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反应类型做出正确的判断。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B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解答。 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所以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的快,正确; B、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香味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被人嗅到,正确; C、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说明分子运动速度随温度升高
7、而增大,分子的能量增大,但分子本身的体积不变,错误; 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随着压力的增大,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正确。故选 C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和熟练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并能利用分子或原子的基本性质来解释一些日常现象,特别是粒子的运动和粒子间的间隔的问题。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右图是 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0 B该元素中子数为 40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20个电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0.08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
8、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分析。 A、其中原子序数 =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 =20,正确; B、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40-20=20,错误; C、其中原子序数 =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 =20,正确; D、相对原子质量为 40.08,正确。故选 B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点评:解答本题就要具有能根据 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所以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卟啉铁 (C34H32ClFeN4O4)对缺铁性贫血有显著疗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卟啉铁中含有 5种元素 B 1个卟啉铁分子中含有 76个原子 C卟啉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9、D人体补铁的唯一方法是服用卟啉铁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卟啉铁的化学式 (C34H32ClFeN4O4)分析判断。 A、卟啉铁( C34H32ClFeN4O4)含有 C、 H、 Cl、 Fe、 N、 O等 6种元素,错误; B、 1个卟啉铁分子中含有 34+32+1+1+4+4=76个原子,正确; C、卟啉铁( C34H32ClFeN4O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错误; D、人体补铁的方法是很多种的,其中服用卟啉铁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错误。故选 B 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物质的元素组成,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 点评:本题是考查学生掌握化学式的意义情
10、况和根据化学式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其中根据化学式可以判断出该物质含有哪几种元素,每种原子的个数,每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等等;此类型的题目较容易,也是比较基础性 的内容,应该重点掌握。 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 “纳米车 ”(如右图 ),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下列有关 “纳米车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纳米车 ”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 B “纳米车 ”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C “纳米车 ”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 D “纳米车 ”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结合题意分析。 A、分子
11、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故 A错误; B、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纳米车 ”的研制成功说 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能按照人规定的线路运动,并不是说必须在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故 B错误;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用肉眼是看不到的,故 C错误; D、 “纳米车 ”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在外力作用下能按照人规定的线路运动,说明了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故 D正确。故选 D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点评:理解和掌握分子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另外,还有注意审题,要能读懂题意,并从中找出有用的信息。 印刷铜制电路板的 “腐蚀液 ”为 FeCl3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 FeCl3溶液反
12、应,反应方程式分 别为: Cu+2FeCl3=2FeCl2+CuCl2, Fe+2FeCl3=3FeCl2。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 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含 FeCl2,固体一定含铜 B溶液中一定含 FeCl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C溶液中一定含 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D溶液中一定含 FeCl2、 CuCl2,固体一定含铜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 FeCl3溶液的烧杯中,能发生的反应有 Cu+2FeCl3=2FeCl2+CuCl2, Fe+2FeCl3=
13、3FeCl2;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还有铁和生成的 CuCl2的反应,即 Fe+CuCl2FeCl2+Cu。 由于铜和铁都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亚铁;充分反应后仍有少量固体,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一定含有铜;由于铁的量不确定,故可能含有铁;有铜存在,则不可能含有氯化铁;而 CuCl2可能被铁完全置换,也可能有剩余,故选 A。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点评 :理解和熟练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在本题中考查的是常见金属与盐溶液间的反应,因此尤其要熟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
14、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A CaO固体 CaCO3固体 加入水,过滤 B Fe Cu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 C CO2气体 水蒸气 通过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干燥管 D NaCl溶液 NaOH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答案: D 试题分析: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时,所选择的试剂应只能与杂质反应而不能与主要成分发生反应,并且在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混有少量碳酸钙的氧化钙,加入水后,水可以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 A不正确; B、混有少量铜粉的铁粉,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稀盐酸不能与铜发生反
15、应,但却可以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反应后过滤得到的是铜而不是铁,故 B 不正确; C、混有少量水蒸气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干燥管时,氢氧化钠固体不仅吸收水,还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 C不正确; D、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钠,使用适量的稀盐 酸不仅能使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主要物质氯化钠,且盐酸不剩余,即不会带入新杂质,能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故 D正确。故选 D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能根据物质的性质,充分理解各种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反应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在放置过程中会缓慢分解。某 100g30%的双氧水
16、放置一段时间后,经实验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 25%,则分解掉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 A 5 g B 5.3 g C 5.67 g B 6.56g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过氧化氢 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H2O2 2H2O+O2可知,由于分解,溶液中溶质 H2O2减少,由于放出氧气溶液的质量减少;故可假设分解掉溶质的质量,分析找出所剩余的溶质质量、溶液质量,然后利用剩余溶质质量与剩余溶液质量的比等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5%,来计算分解掉的过氧化氢的质量。 解:设分解掉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x,放出氧气的质量为 m 2H2O2 2H2O+O2 68 32 x m 68: 32 = x: m 解得
17、, m= 则 100%=25% 解得, x5.67g,故选 C。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能根据题意,结合质量质量守恒定律,找出其中主要的等量关系,即反应后溶液质量 =原过氧化氢溶液质量 -分解所放出氧气的质量。 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 H B H2O C H2 D 2H 答案: C 试题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其中分子是保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物质,则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氢分子,故选 C。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 分子的性质方面
18、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了解物质到底是由分子还是原子或者离子构成的。 钛酸亚铁( FeTiO3)可用来冶炼金属钛 ,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 A -4 B -2 C +4 D +2 答案: C 试题分析:钛酸亚铁的化学式为 FeTiO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而亚铁为 +2价,氧为 -2价,可设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x,则有( +2) +x+( -2) 3=0,解得 x=+4,故选 C。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点评:在化合价的计算中,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抓住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的计算依据 。 空气中体积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 CO2 B H2O C O2 D N2
19、 答案: D 试题分析: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 0.03%,水蒸气和杂质 0.03%。故选 D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点评:熟记空气的成分以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到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 B蔗糖 C植物油 D纯碱 答案: C 试题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据此分析判断。 A、食盐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够和水形成溶液; B、蔗糖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够和水形成溶液; C、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0、,即不能和水形成溶液; D、纯碱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够和水形成溶液。故选 C 考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只有溶于水的物质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够形成溶液;不溶于水的物质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和水形成溶液。 下列图 标中,表示 “禁止烟火 ”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几种常见的图标含义判断。 A、属于爆炸品的标志,故错误; B、属于禁止燃放鞭炮的标志,故错误; C、属于腐蚀品的标志,故错误; D、属于严禁烟火的标志,故正确。故选 D 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
21、图标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签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与元素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是原子的 A中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 D 试题分析: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所以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故选 D。 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 B铁丝 C氢气 D红磷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分析判断。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会发出白光,发出大量的热,但不能
22、产生白烟,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火星四射的现象,但不能产生白烟,错误;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水,不能产生白烟,错误;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五氧化二磷固体,固体小颗粒会迅速分散形成大量白烟,正确。故选 D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下列物质中 ,属于纯净物的是 A白酒 B加碘盐 C食用醋 D干冰 答案: D 试题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可以根据以上物质中的物质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A、白酒中含有酒精和水等
23、物质,属于混合物; B、加碘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C、食醋中含有醋酸和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D、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只有一种物质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故选 D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 的是 A KCl B NH4HCO3 C NH4Cl D Ca(H2PO4)2 答案: A 试题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北京市 大兴区 中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