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4109-2022 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pdf
《DB34 T 4109-2022 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4 T 4109-2022 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 CCS B 16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41092022 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integrated control of Exobasidium gracile on Camellia oleifera 2022-03-29 发布 2022-04-29 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34/T 4109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合肥
2、市林学会提出。本文件由安徽省林业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合肥市林学会、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合肥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巢湖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庐江县森保站、安徽德昌苗木有限公司、安徽环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汤宗斌、曹志华、项立升、邵健、吴炜、胡娟娟、王朝晖、詹文勇、周安云、黄绪翠、费鹏飞、袁坤。DB34/T 41092022 1 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油茶饼病的寄主与分布、病情监测和调查、防治措施、防治效果调查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油茶饼病的防治。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
3、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LY/T 2680 油茶主要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油茶饼病 Exobasidium gracile 又称油茶叶肿病、油茶茶苞病,由细丽外担菌 Exobasidium gracile(Shirai)Syd.所引起,主要危害油茶叶芽、嫩叶、花芽和幼果。3.2 茶耳、茶片 Diseased leaf like ear or slice 病叶增厚微皱呈肥耳状,俗称“茶耳”或“茶片”。3.3
4、 茶桃、茶苞 Diseased ovary like peach or bud 早春受害植株的子房迅速膨大,形如桃,中空,俗称“茶桃”或“茶苞”。3.4 发病形态 Diseased morphology 3.4.1 主要发病形态 Mainly diseased morphology 主要发病形态是指在病菌侵染的当年不发病,越夏后才发病,其症状表现为整体性,参见附录A 和附录B。3.4.2 次要发病形态 Second diseased morphology 次要发病形态是指在发病高峰后期,约在 3月下旬至 4月上旬出现,病菌侵染淡绿色向绿色过渡的叶片,当年引起发病,其症状表现常为局部性,参见附录
5、A 和附录B。DB34/T 41092022 2 4 寄主与分布 4.1 寄主 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小果油茶(C.meiocarpa)、越南油茶(C.vietnamensis)、博白大果油茶(C.gigantocarpa)等。4.2 分布 安徽主要分布于皖西、皖南山区的油茶林,该病在皖东油茶林尚未见发生。5 病情监测与调查 5.1 油茶饼病在不同年份、不同林分、甚至不同植株间发病程度差异较大,在防治前做好病情的本底调查,将不同地块或植株的病情划分为轻、中、重 3 个等级,以便确定防治重点区或植株。5.2 在油茶林选择发病较重的病株并标号,从油茶萌芽期(3 月中下旬)
6、开始,每隔 5 d 调查一次病情,将调查结果填入调查表见附录 C。6 防治措施 6.1 选用抗病良种 在不影响或极少影响产量的前提下,选用春季萌动迟的抗病(避病)品种。6.2 营林防治 保持合理密度,适当整枝修剪,保持林内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创造有利于植株叶片发育、不利于病菌侵染蔓延的环境条件;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6.3 人工防治 及时摘除表皮尚未破裂(担孢子尚未成熟飞散前)的茶桃、茶苞、茶片等病组织,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原。6.4 化学防治 6.4.1 防治时期 在病组织表皮未破裂的病害高峰期,3月下旬-4月上旬选择无雨时间开始;6.4.2 药剂选择 选择持效、耐雨水
7、冲刷类的药剂:a)12绿乳铜600 倍液1000 倍液;b)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 1500 倍液2000 倍液等,按照 GB/T 8321(所有部分)执行。6.4.3 施用方式 喷雾,重点喷叶背面。DB34/T 41092022 3 6.4.4 防治次数 6.4.4.1 对于只有主要发病形态的油茶林,选择合适时期喷药,每 10 天1 次,共喷 12 次。6.4.4.2 对于具有次要发病形态的油茶林,选择合适时期喷药,每 10 天1 次,共喷 23 次。7 防治效果调查 7.1 调查时间 防治措施前和防治 1 年之后各调查 1 次。7.2 调查方法 采取标准株调查方法,在各防治小区内按对角线位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4 4109-2022 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 4109 2022 油茶 防治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