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职业资格】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13-1及答案解析.doc
《【医学类职业资格】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13-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职业资格】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13-1及答案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13-1 及答案解析(总分:46.99,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2,分数:32.00)1.卵圆孔附近继发孔缺损见于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CFallot 四联症 D动脉导管未闭E大血管移位(分数:1.00)A.B.C.D.E.2.主动脉右移,骑跨于室间隔上方的先天性心脏病见于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CFallot 四联症 D动脉导管未闭E非纠正型大血管移位(分数:1.00)A.B.C.D.E.3.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最严重的部位通常是A升主动脉 B主动脉起始处C胸主动脉 D主动脉弓E腹主动脉(分数:1.00)A.B.C.D.E.4.心肌梗
2、死时最主要的病变是A凝固性坏死 B充血、出血和炎症反应C心肌溶解坏死 D出现肉芽组织E形成瘢痕(分数:1.00)A.B.C.D.E.5.心肌梗死最常见的部位是A左心房 B右心房C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和室间隔前 2/3D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后 1/3 和右心室E左心室侧壁和膈面(分数:1.00)A.B.C.D.E.6.左心室向心性肥厚见于A冠心病 B高血压C二尖瓣狭窄 D二尖瓣关闭不全E感染性心内膜炎(分数:1.00)A.B.C.D.E.7.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见于A慢性肾盂肾炎 B快速进行性肾炎C肾动脉粥样硬化 D高血压肾病E肾梗死(分数:1.00)A.B.C.D.E.8.对于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
3、块来说,正确的是A纤维帽厚B脂质核心小(40%)C炎细胞少D多引起不稳定型心绞痛E不易破裂(分数:1.00)A.B.C.D.E.9.恶性高血压的病变特征是A大动脉粥样硬化 B发生脑出血C发生细动脉玻璃样变D发生小动脉内膜增生E增生性小动脉硬化和坏死性细动脉炎(分数:1.00)A.B.C.D.E.10.关于风湿病的描述,错误的是A与 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B抗原抗体交叉反应是其发生的主要机制C累及全身结缔组织的一种非化脓性炎症D好发于心脏、关节及皮肤等E基本病变分为渗出期、坏死期、增生期及愈合期(分数:1.00)A.B.C.D.E.11.风湿性心内膜炎最常累及A肺动脉瓣 B三尖瓣C主动脉
4、瓣 D二尖瓣E左心房后壁(分数:1.00)A.B.C.D.E.12.风湿性关节炎属于A肉芽肿性炎 B纤维素性炎C化脓性炎 D出血性炎E浆液性炎(分数:1.00)A.B.C.D.E.13.风湿性心肌炎的特征性病变是A结缔组织的黏液变性B结缔组织的纤维素样坏死CAschoff 小体形成D小瘢痕形成E弥漫性浆液性炎(分数:1.00)A.B.C.D.E.14.关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正确的是A多由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所致B常发生于原来无病变的心内膜C瓣膜闭锁缘上见成排小疣状白色血栓赘生物D可致瓣膜溃疡、穿孔或(和)腱索断裂E很少导致瓣膜关闭不全(分数:1.00)A.B.C.D.E.15.患有金黄色葡萄球菌
5、败血症时,最可能引起的心内膜炎是A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B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C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D慢性风湿性心内膜炎E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心内膜炎(分数:1.00)A.B.C.D.E.16.主动脉粥样硬化最危险的并发症是A斑块内出血 B斑块破裂C血栓形成 D动脉瘤破裂E钙化(分数:1.00)A.B.C.D.E.17.心脏重量增大,左心室厚度显著增厚,左心室流出道主动脉瓣下方间隔球形隆起致流出道受阻见于A扩张型心肌病 B肥厚型心肌病C限制型心肌病 D酒精性心肌病E克山病(分数:1.00)A.B.C.D.E.18.梅毒性主动脉炎时的病变应为A病变主要累及腹主动脉B内膜表面粥样斑块C常形成夹层动脉瘤D主动
6、脉瓣膜正常E左心室肥大和扩张(分数:1.00)A.B.C.D.E.19.梅毒性主动脉炎一般可见A内膜层变薄B内膜深层见较多泡沫细胞C弹性纤维和平滑肌多发性灶状破坏和小瘢痕形成D中膜平滑肌显著增生变厚E外膜滋养血管缺如,其他正常(分数:1.00)A.B.C.D.E.20.好发于左心房,肉眼呈球形、息肉样、分叶状或绒毛状的心脏常见肿瘤可为A横纹肌瘤 B间皮瘤C黏液瘤 D软组织肉瘤E恶性淋巴瘤(分数:1.00)A.B.C.D.E.21.属于假性动脉瘤的是A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B梅毒性动脉瘤 C细菌性动脉瘤D外伤性动脉瘤 E先天性脑动脉瘤(分数:1.00)A.B.C.D.E.22.主动脉中膜内出血,并
7、致其分离形成中膜内假血管腔,应称为A真性动脉瘤 B假性动脉瘤C梭形动脉瘤 D夹层动脉瘤E蜿蜒状动脉瘤(分数:1.00)A.B.C.D.E.23.下列有关结节性多动脉炎病变的描述,正确的是A小动脉内膜和中膜以至全层纤维素样坏死B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管壁全层C动脉壁的坏死被肉芽肿取代,肉芽肿长期存在D后期炎症消退,管腔恢复正常E管壁上常见类上皮细胞和朗格汉斯巨细胞(分数:1.00)A.B.C.D.E.24.全身中、小动脉壁坏死性炎症,病灶动脉走行呈结节状分布,应考虑为A结节性多动脉炎 B血栓性血管炎C动脉粥样硬化 D血栓闭塞性脉管炎E细菌性动脉炎(分数:1.00)A.B.C.D.E.25.病因
8、未明的下肢中等动脉和静脉内皮细胞增生,伴血栓形成,管壁纤维素样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的血管病变,应考虑为A结节性多动脉炎 B高血压病动脉病变C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D动脉粥样硬化E细菌性动脉炎(分数:1.00)A.B.C.D.E.26.下列有关血栓性静脉炎病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常由局部感染蔓延至静脉B多累及盆腔静脉、髂静脉、股静脉、下腔静脉和门静脉等C静脉管壁呈现炎症 D管腔内血栓形成E管腔内血栓难于机化和再通(分数:1.00)A.B.C.D.E.27.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理诊断标准是右心室壁厚度A肺动脉瓣左下方 6cm 处9mmB肺动脉瓣左下方 5cm 处8mmC肺动脉瓣左下方 4cm
9、 处7mmD肺动脉瓣左下方 3cm 处6mmE肺动脉瓣左下方 2cm 处5mm(分数:1.00)A.B.C.D.E.28.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病的中心环节在于A慢性支气管炎加重 B继发性肺结核C长期肺气肿D肺部病变致肺动脉压升高E心力衰竭(分数:1.00)A.B.C.D.E.29.心瓣膜闭锁缘上可见成排细小的白色血栓性赘生物,见于A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B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C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D慢性风湿性心内膜炎E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心瓣膜炎(分数:1.00)A.B.C.D.E.30.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多见于A胶原病性心包炎 B结核性心包炎C化脓性心包炎 D真菌性心包炎E尿毒症性心包炎(分数:1.00)
10、A.B.C.D.E.31.原发性心肌病的类型除外A扩张型心肌病 B风湿性心肌病C肥厚型心肌病 D限制型心肌病E克山病(分数:1.00)A.B.C.D.E.32.对于动脉粥样斑块基本成分来说,正确的是A内膜表面树皮样皱纹B内膜深部为大量富含脂质的坏死物质及钙化C中膜弹力纤维和平滑肌多发性、灶状破坏D中膜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E外膜滋养血管壁增厚,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分数:1.00)A.B.C.D.E.二、B 型题(总题数:2,分数:5.00)A腹膜呈颗粒状、小结节状,镜下见腹膜表面形成粗细不等的乳头,常伴有砂粒体和间质反应B肠系膜上见一较大的囊性肿物,囊壁由纤维结缔组织和少量平滑肌
11、束组成C腹膜呈灰白半透明状增厚,镜下组织内可见大量异型肿瘤细胞D腹腔内聚集大量半透明的胶冻状黏液物,腹膜上可见大小不等的半透明囊泡E腹膜表面散在大小不等的灰白结节,肿瘤由分化好的平滑肌束互相编织而成(分数:2.50)(1).肠系膜囊肿(分数:0.50)A.B.C.D.E.(2).播散性腹膜平滑肌瘤病(分数:0.50)A.B.C.D.E.(3).腹膜假黏液瘤(分数:0.50)A.B.C.D.E.(4).腹膜种植性肿瘤(分数:0.50)A.B.C.D.E.(5).腹膜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分数:0.50)A.B.C.D.E.A病因不明,可能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进展可致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B纤维素性炎C
12、慢性非特异性炎D化脓性炎E坏死性肺炎(分数:2.50)(1).小叶性肺炎(分数:0.50)A.B.C.D.E.(2).大叶性肺炎(分数:0.50)A.B.C.D.E.(3).病毒性肺炎(分数:0.50)A.B.C.D.E.(4).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分数:0.50)A.B.C.D.E.(5).慢性支气管炎(分数:0.50)A.B.C.D.E.三、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10.00)案例 5 岁女童,1 周前受凉发热,咳嗽、咳痰;先是咳黏液,近 2 天咳嗽、咳痰加重,咳脓痰,并伴有呼吸困难。体格检查:体温 39,脉搏 156 次/分,呼吸 24 次/分。急性病容,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唇发绀
13、,鼻翼扇动。听诊双肺散在中、小水泡音。心音低钝,心率 156 次/分,心律齐。实验室检查:白细胞 20109/L。X 线检查:左、右肺下叶散在分布的灶状阴影。入院后经积极治疗症状未见减轻,之后患者很快出现了肝、脾脏肿大,病情逐渐加重,抢救无效死亡。尸检主要见:左、右肺下背叶侧,肺表面和切面均见多灶状和小片分布的实变病灶。肝脏、脾脏和肾脏肿大,被膜紧张。显微镜下:气管和左、右主支气管壁弥漫性炎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肺内实变病灶可见细支气管壁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管腔内有大量脓细胞和渗出物,其周围肺泡腔内充满纤维素、水肿液和大量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部分区域病灶相互融合成片。肝小叶中
14、央静脉和肝窦扩张淤血、脾淤血明显和肾脏髓质血管明显扩张淤血。(分数:9.99)(1).从临床病史和尸检病理所见,该病例患有如下哪几种疾病(分数:3.33)A.急性支气管炎B.支气管哮喘C.小叶性肺炎,伴部分小叶融合性肺炎D.支气管扩张 E大叶性肺炎 F肺间质纤维化(2).本病例,尸检时肝、脾和肾脏肿大。显微镜:肝、脾淤血明显和肾脏明显的淤血,提示该病例有(分数:3.33)A.急性右心衰竭B.慢性左心衰竭C.体循环淤血D.右心排出量增多 E有效循环血容量增加 F肺间质纤维化(3).本病例的直接死亡原因分析是(分数:3.33)A.急性支气管炎致呼吸衰竭B.小叶融合性肺炎致呼吸衰竭C.小叶性肺炎,肺
15、间质纤维化致呼吸衰竭D.小叶融合性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 E小叶融合性肺炎引起急性心力衰竭 F肺间质纤维化致呼吸衰竭病理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13-1 答案解析(总分:46.99,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32,分数:32.00)1.卵圆孔附近继发孔缺损见于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CFallot 四联症 D动脉导管未闭E大血管移位(分数:1.00)A. B.C.D.E.解析:继发孔缺损通常也称为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在胚胎期间沟通左、右心房的孔道,称卵圆孔。房间隔缺损是心房间隔在形成上发生障碍。一般缺损较大,多在卵圆孔附近称第二孔(继发孔)型缺损,或
16、房间隔的前下方称第一孔(原发孔)型缺损。2.主动脉右移,骑跨于室间隔上方的先天性心脏病见于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CFallot 四联症 D动脉导管未闭E非纠正型大血管移位(分数:1.00)A.B.C. D.E.解析:Fallot 四联症是一种先天性心脏血管畸形,包括肺动脉狭窄、高位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于室间隔之上和右心室肥大。其中主动脉右移骑跨于室间隔之上仅见于 Fallot 四联症。故应选 C。3.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最严重的部位通常是A升主动脉 B主动脉起始处C胸主动脉 D主动脉弓E腹主动脉(分数:1.00)A.B.C.D.E. 解析: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大、中动脉,如主动脉、颈动脉、髂
17、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和四肢动脉等。主动脉粥样硬化可累及主动脉各部位,但腹主动脉病变最严重。4.心肌梗死时最主要的病变是A凝固性坏死 B充血、出血和炎症反应C心肌溶解坏死 D出现肉芽组织E形成瘢痕(分数:1.00)A. B.C.D.E.解析: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续性缺血所致的心肌缺血性坏死,常表现为凝固性坏死。此外还可见梗死灶周围充血、出血和炎症反应;心肌也可溶解坏死,梗死第七天长出肉芽组织,逐渐形成瘢痕。5.心肌梗死最常见的部位是A左心房 B右心房C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和室间隔前 2/3D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后 1/3 和右心室E左心室侧壁和膈面(分数:
18、1.00)A.B.C. D.E.解析:典型的心肌梗死发生的部位与闭塞的冠状动脉支供血区一致。依次为:左室前壁、心尖部、室间隔前 2/3(占 50%);左室后壁、室间隔后 1/3 及右心室(占 25%30%);左主侧壁,隔面及左房(占 15%20%)。6.左心室向心性肥厚见于A冠心病 B高血压C二尖瓣狭窄 D二尖瓣关闭不全E感染性心内膜炎(分数:1.00)A.B. C.D.E.解析:高血压时,由于血压持续升高,外周阻力增加,左心室因压力负荷增加而发生代偿性肥大。由于左室壁厚,代偿能力强,心脏重量可达 400g 以上,有的可以达 800g 以上。左室壁厚可达 1.52.0cm,乳头肌和肉柱增粗、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职业资格 病理学 专业知识 专业 实践 能力 13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