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1及答案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7.50)1.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是_(分数:2.50)A.各尽所能,按需分配B.各得其所,互相谦让C.各尽所能,按劳分配D.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率先建立起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提出这一论断的是_(分数:2.50)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3.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_(分数:2.50)A.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善C.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不发达D.社会主义理论不完善4.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
2、能在一国或者数国首先取得胜利”这一著名论断的依据是_(分数:2.50)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C.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D.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5.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是_(分数:2.50)A.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B.工人阶级先锋队C.国家利益的忠实代表D.劳动群众的代表6.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宗旨是_(分数:2.50)A.为人民服务B.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C.武装夺取政权D.集体主义7.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_(分数:2.50)A.民主集中制B.下级服从上级C.地方服从中央D.群众服
3、从干部8.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的根本标志是_(分数:2.50)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C.提出了较为完善的党纲D.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本国实践相结合9.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_(分数:2.50)A.坚持无产阶级专政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C.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D.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10.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是_(分数:2.50)A.实质上的民主B.政治权利上的民主C.坚持党的领导D.经济和社会权利上的民主11.列宁指出,“马克思丝毫不想制造乌托邦,不想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问题,正像一个自然科学家已经知道某一新
4、的生物变种是怎样产生以及朝哪个方向演变才提出该生物变种的发展问题一样”,这里强调的是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下列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观点的是_(分数:1.50)A.要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B.要与空想社会主义展望未来社会的方法划清界限C.要像自然科学那样精确,对未来社会作详尽的描绘D.要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12.共产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实现按需分配,原因在于_(分数:1.50)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B.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C.社会制度完善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D.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和社会制度完善13.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
5、会,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这“三大差别”必然要消失。其中,消灭“三大差别”的根本原因在于_(分数:1.50)A.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B.社会制度的完善C.人们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D.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14.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特征是_(分数:1.50)A.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B.按需分配C.国家消亡D.对生产实行有计划的组织和管理15.1894 年 1 月 3 日,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在日内瓦出版的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于伟大
6、诗人但丁的对旧纪元所做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界定。恩格斯回答说,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出下面一段话外,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这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_(分数:1.50)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B.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C.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D.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16.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变化表明_(分数:2.50)A.资本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B.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是
7、没有根据的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已经消失D.当代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更充分的物质条件17.“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主要依据是_(分数:2.50)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B.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矛盾不可调和C.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D.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18.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_(分数:2.50)A.无产阶级如何掌握政权的全面论述B.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C.无产阶级政党赢得革命胜利道路的全
8、面论述D.共产主义实现途径的全面论述19.江泽民说:“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这里所说的“远大理想”是指_(分数:2.50)A.共产主义远大理想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D.个人对将来职业的向往与追求20.牢固地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来自于_(分数:2.50)A.人们革命热情的高涨B.资本主义现阶段的长足发展C.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现实D.对于实现共产主义客观必然性的正确认识21.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体现是_(分数:2.50)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B.社
9、会主义荣辱观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D.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52.50)22.“由于历史进程的曲折而不得不开始社会主义革命的那个国家愈落后,它由旧的资本主义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关系就愈困难。”这句话可以理解为_(分数:2.50)A.越是落后的国家越容易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B.社会主义可能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C.社会主义革命客观条件成熟的程度对向社会主义过渡有重大的影响D.社会主义在比较落后国家的胜利必然带来一系列新课题23.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_(分数:2.50)A.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决定的B.是由英雄人物的个人
10、意志决定的C.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D.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24.社会主义建设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其原因包括_(分数:2.50)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还不成熟B.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D.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25.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在于_(分数:2.50)A.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各不相同B.各国社会发展阶段各不相同C.各国历史传统存在差异性D.时代和实践不断发展26.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实践告诉我们_(分数:2.
11、50)A.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要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B.发展社会主义,不等于不认可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C.改革或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D.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27.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持续发展是不可扭转的趋势,因为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从根本上克服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社会主义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在相互作用中不断产生矛盾,改革是克服这些矛盾的最有效途径。社会主义在改革中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必须做到_(分数:2.50
12、)A.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B.要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C.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D.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28.无产阶级产生的条件包括_(分数:2.50)A.群众基础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革命中来B.阶级基础工人运动的发展C.文化基础崇尚公平正义的文化传统D.思想基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29.马克思主义政党是_(分数:2.50)A.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B.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C.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D.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30.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_(分数:2.50)A.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B.前者侧重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
13、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C.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D.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3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其中,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社会,这里的全面发展指的是_(分数:2.50)A.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B.人的才能和工作能力得到发展C.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得到发展D.人无所不能32.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和阶级斗争消灭的经济根源有_(分数:2.50)A.生产的高度发展已经使所有人的物质利益都得到了保障B.生产的高度发展已经使社会分工得以完全消除C.全体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D
14、.社会不再因为经济利益的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集团33.关于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国家将会消亡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2.50)A.国家的消亡是指政治国家的消亡,是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国家机器的消亡,它并不是社会组织管理机构的消亡B.随着国家的消亡,人类第一次作为统一的社会而存在和发展,各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为统一的世界历史C.在没有阶级和国家的情况下,仍然需要有一定的社会机构来对社会进行组织和管理D.这种社会组织管理机构只具有人们自我管理的性质,而不再具有政治压迫和暴力镇压的功能34.马克思曾把人的发展历史进程区分为三个阶段,并认为它们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形态。这三个阶段有_(分数:2
15、.50)A.“人的依赖关系”阶段B.“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C.“物的独立性”阶段D.“自由个性”阶段35.作为社会历史范畴,自由王国是指_(分数:2.50)A.人们不受任何制约的自由状态B.人们完全认识了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必然性C.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而成为自己和社会关系的主人D.共产主义的社会状态36.下列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2.50)A.是一种没有任何矛盾的社会B.不是一种不需要也不能够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的静止状态C.将是一个在更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前进的社会D.是人类历史的终结和自由自觉历史的开端37.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其基本依据是_(分数:
16、2.50)A.共产主义的性质和特征B.人类社会发展规律C.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D.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38.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是因为_(分数:2.50)A.社会主义充分发展并向共产主义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B.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C.阶级的消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D.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39.“两个必然”指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两个绝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
17、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关于“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2.50)A.“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是有内在联系的B.“两个必然”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C.“两个绝不会”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D.“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绝不会成为现实40.关于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除了从社会形态更替规律上作了一般性的历史观论证外还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实证的剖析,科学地论证了_(分数:2.50)A.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B.资本主义发展的自我否
18、定的趋势C.资本主义灭亡的具体途径和方式D.工人阶级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历史使命41.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关系有_(分数:2.50)A.二者有着内在联系和本质上的一致性,总体上属于一个类型的社会形态B.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和必由之路C.社会主义是基础,共产主义是前景D.社会主义能够直接进入共产主义42.关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2.50)A.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就集中体现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上B.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C.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D.把追求共同理想与追求远大理想统一
19、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当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7.50)1.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是_(分数:2.50)A.各尽所能,按需分配B.各得其所,互相谦让C.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D.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解析:解析 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D 项表面上符合按劳分配的原则,但实际上“不劳不得”这个判断过于绝对对于那些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来说,尽管他们不能参加劳动,但是仍然会参与社会分配。因此,正确答案为 C。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率先建立起
20、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提出这一论断的是_(分数:2.50)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 D.毛泽东解析:解析 题干所列观点,是列宁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伟大贡献。因此,正确答案为 C。3.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_(分数:2.50)A.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善C.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不发达D.社会主义理论不完善解析:解析 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因此,正确答案为 A。4.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者数国首先取得胜利”这一著名论断的依据是_(分数:2.50)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
21、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D.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解析:解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各国的内部矛盾,奠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胜利的历史条件。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曾得出过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发生的结论。但列宁根据帝国主义时期的新变化,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并领导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开始变为现实。因此,正确答案为 B。5.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是_(分数:2.50)A.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B.工人阶级先锋队 C.国家利益的忠实代表D.劳动群众的代表解析:解析 马克
22、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所做的最简要、最明确的表述。因此,正确答案为 B。6.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宗旨是_(分数:2.50)A.为人民服务 B.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C.武装夺取政权D.集体主义解析:解析 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因此,正确答案为 A。7.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_(分数:2.50)A.民主集中制 B.下级服从上级C.地方服从中央D.群众服从干部解析:解析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因此,正确答案为 A。8.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的根本标志是_(分数:2.50)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C.提出了较为完善的党
23、纲D.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本国实践相结合 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的根本标志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因此,正确答案为 D。9.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_(分数:2.50)A.坚持无产阶级专政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C.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D.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都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为了胜利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改善党的领导。因此,正确答案为 C。10.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是_(分数:2.50)A.实质上的
24、民主B.政治权利上的民主C.坚持党的领导 D.经济和社会权利上的民主解析:解析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因而从根本上说是迄今人类历史发展中最民主的制度。社会主义民主高于资本主义民主,它不但是形式上的民主,也是实质上的民主;不但是政治权利上的民主,更是经济和社会权利上的民主。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领导人民实现着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坚持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如果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人民群众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民主权利就会再次丧失。在这个原则问题上,决不能动摇。因此,正确答案为 C。11.列宁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3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