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28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28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28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 28及答案解析(总分:7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9,分数:18.00)1.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明代初年,废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同时与“六部”合称为“七卿”,与六部地位不相上下的是( )。(分数:2.00)A.都察院B.内阁C.通政司D.大理寺3.明初中央官制中的三法司是指( )。(分数:2.00)A.刑部、鸿胪寺、大理寺B.刑部、都察院、通政司C.通政司、大理寺、鸿胪寺D.刑部、都察院、大理寺4.明太祖洪武年问与科
2、举制相关的一次大案是( )。(分数:2.00)A.空印案B.南北榜案C.胡蓝之狱D.哭庙案5.雍正帝为了证明清朝统治的合理性以及自己即位的合法性,颁布了( )。(分数:2.00)A.圣谕十六条B.圣谕广训C.仁说D.大义觉迷录6.清朝由盛转衰的重要标志是( )。(分数:2.00)A.康乾盛世B.嘉庆继位C.天地会起义D.白莲教起义7.发生在雍正时期的文字狱是( )。(分数:2.00)A.南山案B.明史案C.吕留良案D.胡中藻案8.乾嘉学派的三大考史著作是( )。廿二史札记十七史商榷廿二史考异文献通考(分数:2.00)A.B.C.D.9.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是( )。(分数:2.00)A.四库
3、全书B.古今图书集成C.永乐大典D.理学大全二、名词解释(总题数:14,分数:28.00)10.名词解释 21-28小题。(分数:2.00)_11.元丰改制(分数:2.00)_12.头下军州(分数:2.00)_13.四时捺钵(分数:2.00)_14.猛安谋克制(分数:2.00)_15.澶渊之盟(分数:2.00)_16.靖康之变(分数:2.00)_17.隆兴和议(分数:2.00)_18.行省制(分数:2.00)_19.达鲁花赤(分数:2.00)_20.宣政院(分数:2.00)_驱口_交子_23.斡脱钱(分数:2.00)_三、史料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12.00)24.史料分析题 29-30小
4、题。(分数:4.00)_阅读以下史料,并回答问题: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 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日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惟肖者也。 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才,颖封人之锡类。不弛劳而底豫,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体其受而归全者,参乎!勇於从而
5、顺令者,伯奇也。 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於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西铭问题:(分数:4.00)(1).以上是哪位思想家的作品?(分数:2.00)_(2).简述其主要思想。(分数:2.00)_阅读以下史料,并回到问题: “古之有国家迫于危亡者,不过守与奔而已。今以守无人,以奔则无地,所以諰諰然惟冀阁下之见哀而赦已,前者连奉书,愿削去旧号,是天地之间,皆大金之国,而尊无二上,亦何劳师远涉而后为快哉!”(宋高宗致信金兵元帅)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朕兼爱南北之民,屈己讲和,非怯于用兵也。若敌国交恶,天下受弊,朕实念之。今通好休兵其利博矣。士大夫狃于偏见,以讲和为弱,以用兵为强
6、,非通论也。”(宋高宗对大臣所言)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问题:(分数:4.00)(1).简述以上史料反映的历史背景。(分数:2.00)_(2).在以上思想指导下,最终产生了什么后果?(分数:2.00)_四、论述题(总题数:9,分数:18.00)25.论述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分数:2.00)_26.以汉、唐、宋为核心,试述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变迁。(分数:2.00)_27.论述王安石变法。(分数:2.00)_28.简述元代的政治制度建设成就。(分数:2.00)_29.试论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变迁。(分数:2.00)_30.简述北宋与辽的关系。(分数:2.00)_31.简述宋金关系。(分数:2.
7、00)_32.论述宋代理学的发展。(分数:2.00)_33.试举出两本代表明清史学成就的典籍。(分数:2.00)_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 28答案解析(总分:7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9,分数:18.00)1.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明代初年,废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同时与“六部”合称为“七卿”,与六部地位不相上下的是( )。(分数:2.00)A.都察院 B.内阁C.通政司D.大理寺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明代中央官制。明初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
8、,地位与“六部”相当。3.明初中央官制中的三法司是指( )。(分数:2.00)A.刑部、鸿胪寺、大理寺B.刑部、都察院、通政司C.通政司、大理寺、鸿胪寺D.刑部、都察院、大理寺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明初司法机关。刑部接受天下复审,都察院主管纠察,大理寺负责驳正,合称三法司。4.明太祖洪武年问与科举制相关的一次大案是( )。(分数:2.00)A.空印案B.南北榜案 C.胡蓝之狱D.哭庙案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明初重要大案的性质。南北榜案是指在洪武三十年(1397),当年的会试录取的全为南方人,明太祖怀疑作弊,于是杀主考官,重新考试,结果录取的又全是北方人。无奈之下,明朝后来的科举分为南北两榜分别录
9、取。胡蓝之狱是明太祖朱元璋借口胡惟庸谋反,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重大政治案件。空印案与户部钱粮相关。哭庙案是清初事件。5.雍正帝为了证明清朝统治的合理性以及自己即位的合法性,颁布了( )。(分数:2.00)A.圣谕十六条B.圣谕广训C.仁说D.大义觉迷录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清初政治。大义觉迷录是清代雍正帝所编著,全书共四卷,主张清朝的正统性和“华夷一家”,以期消弭汉人的“夷夏之防”。圣谕十六条是由康熙颁布的,圣谕广训是雍正二年(1724)出版的官修曲籍,源于圣谕十六条。仁说的作者是朱熹。6.清朝由盛转衰的重要标志是( )。(分数:2.00)A.康乾盛世B.嘉庆继位C.天地会起义D.白莲教起义
10、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清朝农民起义。白莲教起义又称“川楚白莲教起义”,指清嘉庆元年(1796)至九年(1804),湖北、四川、陕西三省以白莲教为组织形式的农民反抗封建压迫的起义。清政府镇压白莲教起义耗费军费 2亿两,相当于当时四年的财政收入,使清王朝元气大伤。白莲教起义成为清王朝的统治逐渐走向衰落的标志。7.发生在雍正时期的文字狱是( )。(分数:2.00)A.南山案B.明史案C.吕留良案 D.胡中藻案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清朝的文化专制政策。其中明史案、南山案发生在康熙时期,吕留良案发生在雍正时期,胡中藻案发生在乾隆时期。8.乾嘉学派的三大考史著作是( )。廿二史札记十七史商榷廿二史考异文献通
11、考(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此题考查乾嘉史学的成就。其中赵翼的廿二史札记、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被称为乾嘉学派的三大考史代表作。9.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是( )。(分数:2.00)A.四库全书B.古今图书集成 C.永乐大典D.理学大全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对丛书和类书的区分。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古今图书集成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二、名词解释(总题数:14,分数:28.00)10.名词解释 21-28小题。(分数:2.00)_解析:11.元丰改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元丰改制是北宋宋神宗元丰年间的重要改革。宋初实行差遣制
12、度,造成机构重叠、官员冗滥。从元丰三年(1080)开始,宋神宗着手改革官制,史称“元丰改制”。主要内容包括:制定寄禄格,确定官员俸禄及升降品级标准;改革铨选制度;仿唐六典所载官制,颁三省、枢密院、六曹条制,依新制任命三省长官,实行新官制。元丰改制基本上只限于中央机构,而且许多地方不彻底,但与宋初比较,对原有的机构体系做了一定的整顿、调整,并且确立起一套较为集中统一的行政体系,职司也趋于归位。这一体系基本沿用到宋亡。)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宋代官制改革。答案中应当指出元丰改制的原因、过程、内容以及其重要的历史意义。12.头下军州(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头下军州是辽代地方行政制度之
13、一。辽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以部族制和州县制双轨分治。除此之外,还有头下军州,是由辽的宗室、外戚、大臣和所属部族首领中立有战功者,以其所分得或所俘获的人口为主体建立的州县。头下军州的刺史由中央任免,其他官吏则由头下主自行委派。头下军州的赋税除酒税和一半田租交纳辽政府外,其余全归头下主。)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辽代官制。答案中应当指出头下军州的具体所指以及特点。13.四时捺钵(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四时捺钵是辽代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辽建国后,皇帝按春、夏、秋、冬四季外出游猎,朝中官员随行,并于游猎地区设置行帐,名为“捺钵”。捺钵最初没有定制,至圣宗朝,始有固定地点,并趋制度化。其中夏捺
14、钵在永安山或炭山,与南北面诸大臣会议国事;冬捺钵在永州东南,与南北面大臣议国事及接受外使朝贺。捺钵成为辽帝定期会见南北面大臣、决定军国大事的政治中心。)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辽代官制。答案中应当指出四时捺钵的具体内容以及作用。14.猛安谋克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猛安谋克制是金朝在女真族内部实行的军事和行政合一的制度。随着金政权的建立,猛安谋克又演变为军政合一的地方行政组织。金太祖时,统一规定三百户为一谋克,谋克即百夫长;十谋克为一猛安,猛安即千夫长。猛安、谋克既是行政长官,又是军事首领。金熙宗统一全国行政区划时,仍保留猛安谋克作为女真地方的地区政权组织形式,使之成为军事、经
15、济、行政三位一体的封建化基层组织。)解析:解析:此题考查金朝政治制度。答案中应当指出猛安谋克制的性质、具体内容以及这一制度的历史意义。15.澶渊之盟(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澶渊之盟是宋辽签订的停战议和盟约。景德元年(1004)九月,辽圣宗及其母萧太后率 20万大军南下,围攻定州。宰相寇准坚持请真宗北上“亲征”。此时宋辽大军正在澶州对垒,宋真宗登澶州城督战,宋军士气大振。辽有意退兵,于是双方议和。议定:宋、辽约为兄弟之围;宋每年纳给辽银 10万两,绢 20万匹;宋、辽边境维持旧状,仍以白沟河为界。史称此议为“澶渊之盟”。“澶渊之盟”以后,宋辽两国进入和平相处的时期,双方分别置榷
16、场,进行双边贸易。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北宋末年,长达百年之久。宋辽边境安定,生产有所恢复和发展。)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宋辽关系。答案中应当指出澶渊之盟签订的过程、内容以及澶渊之盟对宋辽两国的意义。16.靖康之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靖康之变指金国使北宋灭亡的事件。靖康元年(1126)秋,金军第二次南下,东、西两路军会师,合围东京(今河南开封),闰十一月二十五日,京师城破,宋钦宗亲往金营投降。金统治者在大肆掠夺后,于次年三月立宋朝投降派张邦昌为傀儡皇帝,改国号楚。四月初一,俘虏徽、钦二帝及宗室、后妃、官僚、百工等数千人,携带大批掠夺的金银珠宝、珍贵书籍北撤。北宋的统治至此结束。
17、徽、钦二帝先后死于五国城。)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宋金关系。答案中应当指出靖康之难的时间、过程以及意义等。17.隆兴和议(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隆兴和议是 1164年宋金之间重订的和约。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张浚主持北伐,却遭到符离之战的失败。隆兴二年(1164),宋金和谈,重新订立和约:南宋对金不再称臣,改为侄叔关系;宋、金之间仍维持绍兴和议后的疆界;宋每年给金的银、绢由各 25万两、匹,减为各 20万两、匹;宋割商、秦两州给金;金国逃到南宋的人员不再追回。隆兴和议后宋、金之间 40年未发生大的战争。)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宋金关系。答案中应当指出隆兴和议的时间、背景、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中国 古代史 模拟 2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