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20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20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20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 20及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 )是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分数:2.00)A.教学理论B.学习理论C.个体差异D.认知理论3.小学阶段的儿童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的( )。(分数:2.00)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4.艾里克森认为( )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分数:2.00)A.婴儿期
2、B.学前期C.学龄期D.青年期5.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有机体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与其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一现象称之为( )。(分数:2.00)A.消退B.泛化C.获得D.分化6.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基本内容是( )。(分数:2.00)A.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B.一个原是无条件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无条件刺激做出反应C.一个原是条件刺激与一个原来不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条件刺激做出反应D.以上都不对7.提出顿悟论的心理学家是(
3、)。(分数:2.00)A.布鲁纳B.桑代克C.苛勒D.托尔曼8.发现式教学方法的最大缺点是( )。(分数:2.00)A.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B.导致学生机械学习C.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D.太耗费时间9.关于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分数:2.00)A.动机水平越高,学习效率也越好B.学习难度大时,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率好C.学习任务容易时,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率好D.不管学习任务的难度如何,均是中等程度动机水平时学习效率最好10.研究表明,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问题情境的难度在( )左右。(分数:2.00)A.50B.60C.70D.8011.广义知识学习阶段与分类模型
4、表明,在确定知识类型时要考虑( )。(分数:2.00)A.学习的内容B.学科特点C.测量的条件D.学习所处的阶段12.各种技能的形成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是( )。(分数:2.00)A.知识B.示范C.练习D.讲解13.创造一个故事,将所要记忆的信息编在一起的学习策略属于( )。(分数:2.00)A.编码与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元认知策略14.一般人在 20岁后( )的发展达到顶峰,30 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分数:2.00)A.一般因素B.流体智力C.特殊因素D.晶体智力15.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方面,其中( )涉及解决问题和判定思维成果的质
5、量,强调比较、判断、评估等分析思维能力。(分数:2.00)A.分析性智力B.创造性智力C.实践性智力D.成功智力16.( )受不良道德认识和错误思想的支配,出现的频率高,次数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直接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分数:2.00)A.犯罪行为B.错误行为C.过错行为D.品德不良行为17.( )是指一个人为了实现道德要求,战胜利己的动机作出合理的决定和排除内外障碍坚持道德行为的能力。(分数:2.00)A.社会规范B.道德情感C.道德知识D.道德意念二、辨析题(总题数:3,分数:6.00)18.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19.利用图形记忆是精细加工策略的一种常
6、用方式。(分数:2.00)_20.问题解决的策略就是算法。(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7,分数:14.00)21.简述认知方式差异以及对教育的启示。(分数:2.00)_22.代币制经济只在哪三种情况下建议使用?(分数:2.00)_23.编码系统在学习中是如何形成的?(分数:2.00)_24.简述支架式教学。(分数:2.00)_25.如何进行归因训练?(分数:2.00)_26.简述技能的概念、特点、类型以及作用。(分数:2.00)_27.简述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发展的一般规律。(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28.必答题(分数:2.00)_29.分析影响学
7、习动机的因素。(分数:2.00)_五、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分数:6.00)30.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包括( )。(分数:2.00)A.初创时期B.发展时期C.成熟时期D.深化拓展时期31.班杜拉认为强化可分为( )。(分数:2.00)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32.发现学习有以下作用:( )。(分数:2.00)A.提高智能的潜力B.使外部奖赏向内部动机转化C.学会将来作出发现的最优方法和策略D.帮助信息的保持和检索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 20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
8、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 )是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分数:2.00)A.教学理论B.学习理论 C.个体差异D.认知理论解析:3.小学阶段的儿童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的( )。(分数:2.00)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解析:4.艾里克森认为( )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分数:2.00)A.婴儿期B.学前期C.学龄期D.青年期 解析:5.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有机体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与其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
9、其条件反应,这一现象称之为( )。(分数:2.00)A.消退B.泛化 C.获得D.分化解析:6.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基本内容是( )。(分数:2.00)A.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 B.一个原是无条件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无条件刺激做出反应C.一个原是条件刺激与一个原来不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条件刺激做出反应D.以上都不对解析:7.提出顿悟论的心理学家是( )。(分数:2.00)A.布鲁纳B.桑代克C.苛勒 D.托尔曼解析:8.发现式教学方法的最大缺点是( )。(分数
10、:2.00)A.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B.导致学生机械学习C.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D.太耗费时间 解析:9.关于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分数:2.00)A.动机水平越高,学习效率也越好B.学习难度大时,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率好C.学习任务容易时,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率好 D.不管学习任务的难度如何,均是中等程度动机水平时学习效率最好解析:10.研究表明,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问题情境的难度在( )左右。(分数:2.00)A.50 B.60C.70D.80解析:11.广义知识学习阶段与分类模型表明,在确定知识类型时要考虑( )。(分数:2.00)A.学习的内容B.学科特点
11、C.测量的条件D.学习所处的阶段 解析:12.各种技能的形成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是( )。(分数:2.00)A.知识B.示范C.练习 D.讲解解析:13.创造一个故事,将所要记忆的信息编在一起的学习策略属于( )。(分数:2.00)A.编码与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D.元认知策略解析:14.一般人在 20岁后( )的发展达到顶峰,30 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分数:2.00)A.一般因素B.流体智力 C.特殊因素D.晶体智力解析:15.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方面,其中( )涉及解决问题和判定思维成果的质量,强调比较、判断、评估等分析思维能力。(分数:
12、2.00)A.分析性智力 B.创造性智力C.实践性智力D.成功智力解析:16.( )受不良道德认识和错误思想的支配,出现的频率高,次数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直接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分数:2.00)A.犯罪行为B.错误行为C.过错行为D.品德不良行为 解析:17.( )是指一个人为了实现道德要求,战胜利己的动机作出合理的决定和排除内外障碍坚持道德行为的能力。(分数:2.00)A.社会规范B.道德情感C.道德知识D.道德意念 解析:二、辨析题(总题数:3,分数:6.00)18.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解析:19.利用图形记忆是精细加工策略的一种常用方式。(分数:2
13、.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利用图形记忆是编码与组织策略的一种常用方式。)解析:20.问题解决的策略就是算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问题解决的策略包括算法式和启发式。算法式要求对能实现问题解决的全部可能性一一加以检验,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但能保证问题的最终解决。启发式策略,以一定的以往经验为基础,采用选择方式探索解决问题。它能帮助问题解决者携到问题解决的捷径。在复杂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常常采用这种策略。)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7,分数:14.00)21.简述认知方式差异以及对教育的启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认知模式
14、,是指个人在认知过程中所经常采用的、习惯化的方式。认知方式的分类很多,研究较多的认知方式包括场独立和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整体型与系列型、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内倾和外倾等。 (1)场独立与场依存:场独立和场依存这两个概念最初来源于威特金对知觉的研究。威特金将受环境因素影响大者称为场依存性,把不受或者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者称为场独立性。场独立和场依存认知风格与学习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场依存性者对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更感兴趣,场独立性者在数学与自然科学方面更加擅长。场独立与场依存的学生对教学也有不同的偏好,场独立的学生易于给无结构的材料提供结构,能够适应结构不严密的教学方法,场依存的学生喜欢有严
15、密结构的教学。 (2)沉思型与冲动型:沉思型与冲动型是两种不同的认知风格。沉思型的人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谨慎、全面地检查各种假设,在确认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才会给出答案;而冲动型的人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他们不习惯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全面考虑。 (3)整体型与系列型:整体型的人遇到任务时,倾向于检验较大的特征或假设,喜欢搜集大量的材料,努力探索某种范式和关系,系列型的人则努力探索具体明确的材料,倾向于考究较少的材料,利用逐步的方法来证实或否定他们的假设。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种适合于学生自己偏好的学习方式来学习的机会。 (4)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此概念最早来源于吉尔福德的智力理论,他认为,
16、辐合思维型的人在解决问题时需要从提供的信息中找到一个明确的传统的正确答案。发散思维的人很善于解决需要多个同等可接受答案的问题,这些答案强调多样性和创造性。 (5)内倾和外倾:卡尔荣格认为存在两种不同的心理类型内倾的和外倾的,人们用这两种相反方式来看待世界。外倾者的行为主要指向外部世界的各种事件,他们的思维是受客观事物支配的。与此相反,内倾者往往根据个人价值观和标准评判外部事件,其思维受个人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影响,甚至为它们而困惑。在荣格的理论中,每个人都有内倾和外倾倾向,只不过某一特征在个人行为和有意识思维中占主导地位,与此相对的特征处于无意识中,像阴影一样继续存在。内倾和外倾的性格与学生学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教育 心理学 2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