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1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1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11及答案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 11及答案解析(总分:4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是(分数:2.00)A.学习心理学B.人格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动机心理学3.在皮亚杰看来,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是(分数:2.00)A.运算B.图式C.适应D.平衡化4.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的阶段是(分数:2.00)A.婴儿阶段B.幼儿阶段C.小学阶段
2、D.青少年阶段5.在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三元论中,用来解释分析能力的亚理论是(分数:2.00)A.成分亚理论B.经验亚理论C.情境亚理论D.逻辑亚理论6.加涅提出的学习水平分类纳入到其提出的学习结果的类别是(分数:2.00)A.言语信息B.认知策略C.智慧技能D.态度7.某位学生最近一段时间及时完成作业,老师告诉他放学后不必再留在教室里完成作业了,此后该生继续按时完成作业,这时该生受到了(分数:2.00)A.正强化B.负强化C.正惩罚D.负惩罚8.海明威曾说,他每完成一部分创作之后,他就奖励自己一杯咖啡,然后继续写作,这在班杜拉看来,属于(分数:2.00)A.外部强化B.间接强化C.替代强化D.
3、自我强化9.教师在教学时先教最一般、最抽象的概念,然后教较为具体的概念,最后教最为具体的概念,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教师贯彻的教学原则是(分数:2.00)A.综合贯通原则B.渐进分化原则C.直观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10.对于一个长期遭受学业失败的学生,当在一次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教师引导其进行合适的归因,能够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原因类型是(分数:2.00)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11.通过课堂学习,小学生了解了“长方形”具有的一系列属性,包括有四条边、对边相等且平行、是一个平面封闭图形。此时,小学生关于长方形的知识的表征形式是(分数:2.00)A.图式B.命题C.表象D.概念12.学
4、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同时学习英语,如果不能辨别某些字母的发音区别,发生的学习迁移的类型是(分数:2.00)A.正迁移B.负迁移C.垂直迁移D.一般迁移13.在弗拉维尔(Flavell)看来,元认知的成分有(分数:2.00)A.元认知知识、元认知控制B.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C.元认知体验、元认知控制D.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控制14.当我们解决一个问题时,百思不得其解,但却在不再想这个问题做其他事情时突然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现象被称作(分数:2.00)A.功能固着B.定势C.酝酿效应D.灵感15.社会规范内化的最高阶段是(分数:2.00)A.依从B.认同C.信奉D.同化二、辨析题(总
5、题数:3,分数:6.00)16.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17.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的四个子过程是线性发展过程。(分数:2.00)_18.加德纳认为人类的各种智能是完全独立的。(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19.试述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学工作的启示。(分数:2.00)_20.简述动作技能形成中的特征变化。(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21.必答题(分数:2.00)_22.新加坡拍摄的一部电影小孩不笨 2中描述了这样的故事: 8 岁的杰利与父母、哥哥和祖母住在一起,尽管他和哥哥成绩都是不错的,却
6、总是得不到家长的认可。妈妈作为新加坡最畅销杂志的编辑,对自己和哥哥学谦的学习成绩要求很高,成绩稍有下降便会斥责;爸爸则整天忙于工作,几乎没有时间跟孩子们沟通。学谦的好友成才出身贫寒,他的父亲为了不让儿子重蹈自己年轻时误入歧途的覆辙,对他管教十分严格,但父亲没有文化,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他的打骂令成才产生了极强的逆反心理,他和父亲几乎不说话。成才甚至经常逃学,违反校规,被学校开除后更是和一群社会青年混在一起。 一天老师抽查学生违规带手机上课的情况,竞从学谦那里发现了一张黄色光盘。在与老师抢夺光盘的过程中,学谦竞和老师大打出手。学谦的这种行为触犯了校规,在全校大会上被执行鞭刑。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
7、强烈反响,许多人认为这种当众体罚学生的行为存在不妥。 迫于舆论压力,被学谦殴打的老师决定辞职。同时学谦的父母也对他倍感失望,他们痛骂学谦,给他的心灵带来极大创伤。学谦不再用功学习,而是和成才与那群社会青年厮混。父亲为了挽回,特意带学谦外出就餐,并送给他一部自己公司研制的视频手机。本以为这样可以和儿子拉近距离,但学谦却丝毫不领情。在社会青年的引诱下,学谦与成才一起到商店偷东西,却被两个自称刑警的人抓住。刑警向两个孩子勒索三千元,否则将把他们送进警察局。无奈之下两人四处筹钱,学谦甚至动用了杰利的零花钱,却仍然无法凑够。其实,杰利积攒零用钱是为了买爸爸一个小时的时间,这样他就可以和妈妈一起来观看自己
8、在学校演出的节目了。 当爸爸妈妈得知这件事后,心中无比愧疚。妈妈辞去了收入可观的工作,准备把时间都花在陪伴孩子上,爸爸也推掉了许多应酬,但学谦对他们的态度却依然如故。为了凑齐三千元,学谦决定和成才一起铤而走险。他们打劫了一位老奶奶,并抢走了她的项链。但过后他们又为自己的行为后悔,于是赶回来将项链送还给老奶奶。周围不知情的人们围攻学谦和成才,恰好被路过的成才的父亲看到。父亲不顾一切保护儿子,自己从楼梯上跌落,导致头部受重伤(学谦的父亲正要接待重要客户,却从视频手机上看到儿子被打的画面,于是不惜和老板翻脸赶到事发现场)。在父亲的苦苦哀求下,老奶奶决定不追究两个孩子的责任。成才的父亲被送到医院,弥留
9、之际成才才真正体会到父亲博大而含蓄的爱。 为了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成才利用自身优势苦练散打,并在国际大赛上获奖为国争光。而学谦则在父亲的配合下,将两名冒牌刑警绳之以法。学谦与父母一同来到学校观看杰利的演出,通过这一系列的事情他们悟出了许多道理,一家人终于冰释前嫌,生活将重新开始。 请用学习过的三种理论解释电影中的相关情节。(分数:2.00)_23.是一般迁移?什么是特殊迁移?分别阐述一种与之相关的学习迁移理论。(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 11答案解析(总分:4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
10、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是(分数:2.00)A.学习心理学B.人格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 D.动机心理学解析:解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心理学规律的科学。因此,答案为 C。3.在皮亚杰看来,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是(分数:2.00)A.运算B.图式 C.适应D.平衡化解析:解析:皮亚杰使用图式这个概念表示认知发展的结果。图式是指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在皮亚杰看来,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个体所拥有的图式具有质的不同。也就是说,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使用不同的
11、认知工具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因此,答案为 B。4.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的阶段是(分数:2.00)A.婴儿阶段B.幼儿阶段C.小学阶段 D.青少年阶段解析:解析: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划分为 8个阶段,18 岁前有 5个阶段:第一个阶段(Ol 岁)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的阶段,体验希望的实现。第二个阶段(13 岁)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的阶段,体验意志的实现。第三个阶段(36 岁,即幼儿园阶段)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的阶段,体现目的的实现。第四个阶段(612 岁,即小学阶段)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的阶段,体验能力的实现。第五个阶段(1218 岁,
12、即中学阶段)是获得同一感,克服混乱感的阶段,体验忠诚的实现。因此,答案为 C。5.在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三元论中,用来解释分析能力的亚理论是(分数:2.00)A.成分亚理论 B.经验亚理论C.情境亚理论D.逻辑亚理论解析:解析:斯腾伯格用成分亚理论解释分析能力,用经验亚理论解释创造能力,用情境亚理论解释实践能力。6.加涅提出的学习水平分类纳入到其提出的学习结果的类别是(分数:2.00)A.言语信息B.认知策略C.智慧技能 D.态度解析:解析:加涅最初提出八种学习水平分类,后来他将八种学习水平分类进行概括纳入到智慧技能这一学习结果中。7.某位学生最近一段时间及时完成作业,老师告诉他放学后不必再留在
13、教室里完成作业了,此后该生继续按时完成作业,这时该生受到了(分数:2.00)A.正强化B.负强化 C.正惩罚D.负惩罚解析:解析:斯金纳将强化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强化,一种负强化。正强化是通过施加正强化物提高行为反应概率的强化,负强化是通过减免负强化物提高行为反应概率的强化。同样惩罚也分为两种,正惩罚和负惩罚,正惩罚是通过施加负强化物降低行为反应概率的惩罚,负惩罚是通过减免正强化物降低行为反应概率的惩罚。因此,答案为 B。8.海明威曾说,他每完成一部分创作之后,他就奖励自己一杯咖啡,然后继续写作,这在班杜拉看来,属于(分数:2.00)A.外部强化B.间接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 解析:解析:
14、班杜拉将强化分为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强化属于外部强化,也叫直接强化。观察到榜样行为的后果,同样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属于替代强化。人们对达到自己预期标准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以激励自己,这是自我强化。因此,答案为 D。9.教师在教学时先教最一般、最抽象的概念,然后教较为具体的概念,最后教最为具体的概念,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教师贯彻的教学原则是(分数:2.00)A.综合贯通原则B.渐进分化原则 C.直观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解析:解析:奥苏伯尔提出了两种教学原则:一种是渐进分化原则,一种是综合贯通原则。渐进分化原则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时先教最一般、最抽象的概念,然后教较为具体的
15、概念,最后教最为具体的概念。综合贯通原则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时先教具体的概念,随着学生对具体概念的掌握,再帮助学生将这些具体的概念联系起来。因此,答案为 B。10.对于一个长期遭受学业失败的学生,当在一次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教师引导其进行合适的归因,能够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原因类型是(分数:2.00)A.能力 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解析:解析:对于一个长期遭受学业失败的学生而言,树立信心是第一位的,因此选项 A最为合适。对于长期取得学业成功的学生,再次取得好成绩,选项 B效果更好,能够使其戒骄戒躁,继续努力。11.通过课堂学习,小学生了解了“长方形”具有的一系列属性,包括有四条边、对边相等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教育 心理学 1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