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邳州四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doc
《江苏省邳州四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邳州四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抽测高一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C解析:A. (正确。考查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及信息的整合。原文说“语序在汉语里通常较为固定。但有时出于表达之需要,也可在不改变句子基本意义之情况下,将词语之顺序变换一下,目的是为了增强表达效果。这即是通常所说的变式句或倒装句。 ”选项包括三个层次:方法是调整词语顺序,与原文一致;目的是“增强表达效果” ,选项改变成“使表达更生动准确” ,正是修辞的效果;意思相同出自“不改变句子基本意义” ,这里用“原常式句”代替“语序较为固定” )B. (正确。
2、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原文“以上两句话意思一样。但是例(1)语气肯定语意要重些,例(2)用否定句式语意就轻得多。 ”选项用“更有力”概括了原文意思。)C.(错误。考查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和信息的整合能力。原文说“所谓炼句 ,一方面是指对句子的锤炼,另一方面则就是指的对句式的选择和使用。锤炼句子主要是为了使句子表达连贯、周密、简练和生动。 ”可见“为了使句子表达连贯、周密、简练和生动。 ”是锤炼句子的内容,与“对句式的选择和使用”同属于“炼句” ,是并列的关系,不是指同一个意思。 )D.(正确。考查对文中信息概括的能力。原文“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所选句式要与其所要表达的意思、所要
3、传达的语气情味相契合;二是所选句式要与其前后句式上下均匀、和谐;三是所选句式要与语篇的整体语境所要表达的内容相和谐,与文章主题、上下文语境,包括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要吻合。 ”概括得出选项。 )2.B解析 A.(正确。第 2节说“所谓“炼句” ,一方面是指对句子的锤炼,另一方面则就是指的对句式的选择和使用。 ”下文分别从“锤炼”和“选用”展开论述,属总分结构)B.(错误。 “这孩子漂亮”的例子是论证“除了运用语序变化,还可以通过运用虚词和语调来构成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同样的意思”的)C.(正确。原文“长句和短句各有各的好处。一般来说,短句简洁明快、铿锵有力,长句涵义丰富、叙述周详,选用哪一种句式要根据
4、表达的内容和交际的目的来决定。 ”选项据此总- 10 -结。 )D.(正确。原文各开头句子能看出这一特点。体现的是思考与分析的层次联系,思路和调理都很清晰)3.A解析:A. (正确。原文说“可以通过运用虚词和语调来构成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同样的意思。其它如双重否定句式、设问句式、反问句式等等使用时都有特定的修辞效果。 ”可知这些句式只是为了更好的表达效果,意思还是一样的,故正确)B.(考查对文本整合、推断的能力。错误。原文说“锤炼句子主要是为了使句子表达连贯、周密、简练和生动。要使句子连贯须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句子之间的配合问题,即注意上下文衔接紧密而不中断,条理层次清楚而不紊乱;一是句子内部的组织
5、问题,即注意句中成分的组合得当,文气通畅。要使句子表达周密则需要做到修饰恰当、谨防缺漏、考虑周到、照应严密。 ”可见选项前两部分是对文意的概括和推断,属“连贯” ,正确。 “表达周密”属于“周密” ,此处张冠李戴了。 )C. (考查对原文信息推断的能力。错误。原文说“句子还分长短,但这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一篇文章里的短句在另外的文章中有可能是长句。 )D.(错误。考查对原文信息的推断能力。原文说“对偶句、排比句、顶真句等等都属于整句结构。这些结构的使用都有超越于一般散句的特殊的修辞效果。汉语在句式的选用上比较讲究“错综” ,即使句子整散结合。通过这种方式使语句结构整中见散、同中存异,可以避
6、免句式的单调平板,使语言富于变化,而增加文章的波澜。 ”因此,尽可能多地选用貌似顺理成章,实则与原文不符。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4.B (“心甘情愿帮助别人”错, “我”不是心甘情愿买礼物的)5.心理上,对自己善行的怀疑和矛盾;行为上,很不情愿地给小女孩买礼物,担心礼物投暗;做法上,追问女孩礼物的情形,以证实自己的礼物被人冒送(自己的善行被他人窃取)的猜测。 (3 个层次,每点 2分)6.因意外而震惊,小女孩的回答出乎自己意料;愧疚,为自己以小人之心度人而深感惭愧;感动,为邻区祖母的善良和对自己的赞美而感动。(3 个层次,每点 2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7.C解析:A. (正确。考查“归纳整合文
7、中信息和内容要点”的能力。针对材料一和材料二对- 11 -该小说的评价,概括得出。 )B(正确。考查“检索提取文本中的重要信息” “归纳整合文中信息和内容要点”的能力。材料一中明确强调“这篇小说作为高考文学类阅读材料,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这篇小说内容正面,主题积极。二是这篇小说在艺术上有创新。 ”可见选择标准明确而严格。材料一开头就说“获 19951996年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 、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中国作协抗战文学优秀作品奖。 ”再结合其他年份考查的文本,故得出选项的结论。考虑到学生未必对其他年份的内容熟知,题干中就用了“容易”这样的留有余地的说法,不影响考生对结论的判断。这道题的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邳州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下学 期期 试题 扫描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