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玉山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平行班).doc
《江西省玉山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平行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玉山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平行班).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玉山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总分: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微”视角下的“大”能量彭 榕网络谣言是在网络这一特定的环境下,网络使用实体以特定方式传播的对网民感兴趣的事务、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解释。也有学者认为,网络谣言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由此可见,网络谣言是基于网民通过网络对某一事件表达立场、观点,并传递事件本身的信息(非全面也非客观),网络谣言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也并非完全与事实真相相悖,只是未经证实的一种舆论形态
2、。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在微博上发布的信息并非都经过求证,也不排除个别人通过微博恶意传播虚假信息和言论,以制造舆论焦点的目的。绝大部分微博博主都来自社会底层,与传播新闻媒体、主流门户网站的从业人员不同,他们很少带有预设立场和功利性,但也缺少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与理性思维,微博博主发布信息更多是率性而为,其优势与不足都是显而易见的。绝大多数微博博主身上的“民粹主义”倾向更加明显,且往往以弱者面孔出现。在平民话语权得到伸张的今天, “有话要说”的人越来越多, “屌丝”声讨“二代” 、官员腐败等能得到诸多网民的回应与关注,但往往很少有人去确认这些信息本身真实与否。这些现象都在客观上促进了谣言的产生和
3、扩散。基于信任人际群体的传播特征。微博传播信息基本遵循博主发布信息,粉丝接收信息,并进行下一轮次传播这一规律,微博传播信息一般情况下是基于信任的人际群体。而信息在信任的人际群体里传播时一般会呈现出传播者不过多考虑信息的真伪而直接进行下一轮次传播的现象。这种基于信任群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就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插上了翅膀。谣言酿成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谣言一旦产生,就会借助互联网这样开放的平台呈“爆炸式”的扩散,大量的网民和普通民众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接触到谣言信息。此时,有的民众会出于不同目的或相信或半信半疑,并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民众的实际行动又反过来印证着谣言,从而引发谣言在更大范围的传播。例如,在“抢盐风
4、波”中,网络传播盐要涨价或吃碘盐可以预防核辐射的谣言,大批民众便涌到街头抢购,抢购行为也似乎印证了谣言的内容,从而引发了更大范围的抢购风潮。在谣言的传播过程中,一旦有公众将传闻付诸行动,必然会引发谣言更大范围的传播,难免酿成公共危机事件。由于微博发布信息多属于个体行为,受信息发布者素质、知识视野、判断能力等因素影- 2 -响,多加入了发布者个人的理解,往往不能全面地反映客观事实。此外,在微博发布信息的过程中,不可否认有个别博主不经过求证,就将道听途说的信息通过微博发布出去,甚至个别怀有不良用心的博主歪曲客观事实来发布微博信息。在此,需特别指出的是,微博实现了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影响力大的博主发布
5、的信息更容易扩散并引发二次传播。当这些不能准确反映客观事实的信息对公众有足够的吸引力时,网络谣言将不可避免地产生。(节选自人民论坛)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传统媒体发布的信息必须经过论证,符合事实。微博则明显不同,发布的信息无须经过论证,也有人借微博传播虚假信息与言论。B. 网络谣言主要通过微博这个媒介传播没有事实根据、未经证实的信息,且这些信息反映的是广大网民感兴趣的事务、事件或问题。C微博发布信息的轨迹:首先博主发布信息,其次粉丝接收信息,基于信任,稍加过虑筛选,他们就进行了下一轮次传播。D微博传播的模式为一对多,网络谣言较多地产生于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
6、博主发布的不能准确反映客观事实的信息,并引发了再次传播。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文章围绕着谣言传播的原因及危害,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证结构十分清晰。B第四段中,作者列举“抢盐风波”一事,是为了论证谣言有二次传播的“爆发力” 。C文章第二、三段从客观事实出发,从两个层面阐述了谣言得以快速传播的深层次原因。D文章最后指出微博发布受发布者自身综合素质的影响,直接决定了发布内容的真伪,当发布的信息不能反映客观事实时,网络谣言必定发生。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网民通过网络对某一事件表达的立场与观点,传递未经证实的信息即为网络谣言,其
7、实这些谣言并非完全空穴来风,也并非完全与事实真相相悖。B绝大部分微博博主之所以发布信息率性,是因为他们来自于社会底层,很少带有预设立场与功利性,缺少媒体人的专业素养与理性思维。C网民和普通民众在短时间内接触到谣言信息后,出于不同目的相信或半信半疑,并采取行动来印证着谣言,谣言在更大范围传播,从而酿成公共危机事件。D微博发布信息大多数属于个体行为,一般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主要与信息发布者的素质、知识视野、判断能力等因素相关。(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垃圾中诞生的艺术家- 3 -萨娜珍妮社区一角的垃圾堆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旁边的棚
8、子就是我的办公室,从今年夏天起,我开始为爱荷华州伽菲德湾垃圾公司工作。棚子外面的那一堆是我从垃圾中挑出来的“精品”,如松了一格的木梯子、旧铁锹、生锈的金属配件、旧板条箱,等等。我也曾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在西部航空公司当部门经理,但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令我失去了一切。刚来的时候,我就注意到这里的山雀可多了,我喜欢听它们唧唧喳喳的叫声,后来我还弄来鸟食喂它们。往往刚投食,各种小鸟便欢聚一堂,甚至还有松鼠。而我就把棚子当成掩体,躲起来悄悄观察它们。观鸟成了我在垃圾堆里上班最愉快的事。那天,看着山雀在一边啄食,我突然有了灵感,垃圾堆里面多少好东西可以拿来利用啊!我搜出一把旧梯子,将它安置在棚子旁边;一只方
9、形盒子钉在梯子顶端;为了更好地保护它,我又翻出一个塑料板,从中间扳弯了做成三角形屋顶;再放一些松树枝条在梯步上做装饰。好啦,一个高高的鸟食盒!现在,来测试一下小鸟们喜不喜欢,我在新作品里装满鸟食,然后溜进棚子暗中观察。几分钟后,小家伙们就争先恐后地扑了下来。第二天一大早,收垃圾的车来了,司机走出来,他没有向垃圾捣碎机那边去,反而向我的鸟食盒这边来。他难道要投诉我“贪污”这些垃圾?“这些都是你做的呀?”他好奇地东摸摸西看看, “非常古朴,很像在艺术画廊看到的作品。 ”“谢谢, ”我回答道, “很高兴你喜欢它们。 ”我敢打赌,我的脸肯定红了。 “你该多做一些。 ”他临走前对我说。因为受到了鼓励,于
10、是我又把旧靴子和一些松树枝绑在生了锈的铁锹上,然后挂在墙上。在它的旁边,我挂上一只旧轮胎,中间拴一条铁链,又一只鸟食盒诞生了。整个上午,周围的居民来了一拨又一拨,不断对我的作品大加赞赏。 “好看!有创意!真了不起!”可我觉得,这有些奇怪,我只是把他们丢弃的垃圾重新整理了一下,他们就对着自己的垃圾欣赏备至。 “人呀,真滑稽。 ”我对着自己,也对着小鸟嘀咕道。那天下午,一辆高级轿车开了过来,一位打扮入时的高雅妇人从车上走出。 “你能不能把那个卖给我,给你 400 美元?”她指着我那个由旧轮胎、铁链、鸟食盒组成的“艺术品”说。我惊讶得哑口无言。 “啊,夫人, ”呆住了一会儿,我才试着说, “是这样,
11、这不是我卖东西的地方。实际上,这里是社区的垃圾处理站,你知道的。 ”她挺奇怪地看着我。 “是的,这些材料原本是垃圾, ”她说, “可你把它们变成了艺术品,很不错的艺术品!这样吧,如果你改变了主意,就给我来电话。 ”她递给我一张名片,开车走了,留下我站在原地,看着那个轮胎发呆。不久,周围的居民便陆续拿来一些东西,问能否在我的艺术创作中派上用场。他们在这些鸟食盒旁边摄影留念,还把他们的朋友从大老远的地方请来,专程参观我的作品。谁能料到一堆废物会变成旅游景点。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经当地媒体报道后, “垃圾艺术”迅速成为了新锐艺术的代名词,以无可阻挡之势席卷全美,那些我从未谋面的著名艺术家也在殿堂之
12、上呼吁全民收集垃圾,打造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 。但这一切都与我无关。我依旧- 4 -当我的垃圾清理工,挑拣垃圾,在灵感来时敲敲打打做新的鸟食盒。一天,一位叫约翰的中年男人来了,他径直走进我的棚子。 “我来只是想告诉你,你的工作干得很漂亮,作品也非常吸引人。 ”他说, “我想过来看看又有什么新作品问世了。有你在,明明是最不乐意干的倒垃圾的活儿却让我们觉得很愉快。 ”“谢谢, ”我说, “很高兴您喜欢它们,这里对我来说也成了个特别的地方。 ”阳光正照在一个旧电视机的屏幕上,我又有了一个新的灵感,把它变成一个鸟食盒,小鸟们将和戴安娜克瑞儿一起歌唱。废物堆上,我迎来了新的一天,仿佛上帝在向我展示,一
13、切皆有可能。 (节选自外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以“垃圾中诞生的艺术家”为题, “垃圾”与“艺术家”这两个有较大差异的词汇组合在一起,悬念十足,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B.当垃圾车司机赞赏“我”做的鸟食盒像画廊里的作品时, “我”高兴并且脸红了, “高兴”是一种礼貌性的回应, “脸红”流露出羞怯和不自信。C.当周围居民围观“我”的作品并对其大加赞赏时, “我”感到有些奇怪,并认为他们的举动“真滑稽” ,这表明在“我”看来自己的作品没有什么价值。D.结尾处“阳光正照在一个旧电视机的屏幕上,我又有了一个新的灵感” , “阳
14、光”对“我”的心态有烘托作用,说明“我”积极地去发现生活中的美。5.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 分)答: 6.小说开头说“经济危机令我失去了一切” ,结尾说“一切皆有可能” ,这两句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 分)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28 日,网上流传一段视频,视频中一名开宝马车男子与骑电动车男子在路口发生争执,“宝马男”从车中拿出长刀砍向骑车男子,未想到长刀掉落被骑车男子捡起,骑车男子持刀还击将“宝马男”杀害。据调查,事发 27 日晚间,江苏省昆山市震川路一路口。视频中显示,一辆
15、白色宝马车驶入非机动车道,与正常骑行的电动车发生争执,宝马车后座一男子下车与骑车人发生口角- 5 -并推搡。此时,宝马车司机从车上下来,对骑车人拳打脚踢,后又返回车内拿出一把长刀,砍向骑车人。骑车人虽连连躲避,但仍被砍中。未曾想宝马司机砍人时,长刀不慎落地,骑车人抢先一步捡起长刀,反过来砍向宝马司机,宝马司机连连躲避逃窜,但骑车人依然追上连砍数刀。后来,相关图片和网络信息显示,宝马车司机被骑车人砍杀致死。事件发生后,网友们议论纷纷。有人认为,骑车人属于正当防卫,有网友表示:“单车男后面追上去,是为了阻止纹身男及其帮凶回车拿另外的刀具,仍在正当防卫的范围内。 ”也有人认为,骑车人属于防卫过当,微
16、信名为“沈队长”的网友说:“如果砍一两刀就没事! 砍的刀数多了属于防卫过当!” (节选自昆山日报2018 年 8 月 29 日)材料二:刑法第 20 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材料三:我国目前在正当
17、防卫的认定问题上面临以下三重困境:私力救济必需性与备用性的矛盾。从国家层面看,正当防卫制度属于公民的一种私力救济权,即在公力救济无法及时到达的情境下,公民可以进行私力救济。由于公力救济的不足,加之人类自然具有的防卫本能,使得防卫权成为一项必然存在的自然权利。与此同时,现代国家机器的建立,将刑罚权归于国家所有,公力救济优先于私力救济。这就决定了私力救济是一种后备力量,作为一项次位救济手段,不适宜提倡适用。于是,这对矛盾就转化为提倡防卫权与限制防卫权之间的此消彼长。与之相应,有一种现象值得关注:一方面,在理念上提倡公民行使正当防卫权。但在另一方面,司法实践对正当防卫的认定,表现出限制防卫权行使的趋
18、势。公民行使权利和滥用权利的边界模糊。从公民层面看,在涉及正当防卫的诸多案件中,绝大多数案件起因都是被告人与被害人之间存在矛盾。可见正当防卫权行使的背景之一是行为人面对被激化的矛盾。如果放宽正当防卫的认定,就会不可避免存在滥用防卫权的潜在危险。虽然有防卫过当制度的保障,但防卫过当作为一种法定从轻情节,刑罚力度较一般犯罪较为轻缓。一旦正当防卫权被滥用,社会秩序的混乱与不稳定是可想而知的。可是,从目前司法认定正当防卫的严格程度来看,防卫权的基本行使已然受到过度限制。面对不法侵害,- 6 -也许行为人只能一味退让,一旦反抗,稍不留意造成对方轻伤或更为严重的损害结果,就难以避免刑事处罚。正确行使权利与
19、滥用权利的边界十分模糊,司法审判人员难以把握。司法审判公正性与操作性的矛盾。从制度运行层面看,司法公正的实现有赖于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准确适用法律。然而,在法律适用上,正当防卫案件虽然案情一般较为简单,但是在衡量对比各成立要件上却具有一定难度。在事实认定上,被告人要主张正当防卫的事实必须提供充足的证据。可是,正当防卫案件多发于肢体冲突中,具有变化迅速、突发性以及隐蔽性等特点。举证难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其结果往往是辩护意见不予采纳。与此同时,信访问题始终是横亘在司法实践中的一道难题,尤其是在出现死伤结果时必须有人对此负责的观念依然存在。面对被害人及其家属的重压,碍于压力,加上工作考核的存在,司法机
20、关很难作出防卫人因正当防卫而无罪的处理。(尚玉明认定正当防卫的三重困境 ,有删节)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关于昆山市血案,视频显示,白色宝马车违章在先,宝马车司机欺人在后,且又先持刀砍人,只是因凶器落地被骑车人捡起反击,将其砍杀致死。B昆山市血案发生后,网友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骑车人行为无可非议,属于正当防卫;但也有网友认为骑车人的行为超过限度,属于防卫过当。C我国刑法规定,对行凶、杀人、抢劫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D私力救济必需性与备用性的矛盾,公民行使权利和滥用权利的边界模糊,司
21、法审判公正性与操作性的矛盾,这是我国当前认定正当防卫面临的三重困境。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开宝马车男子被骑电动车男子持刀还击杀害后,认为防卫过当的一方主要着眼于骑车男子在对方已经丧失抵抗力情况下,依然继续伤害对方并将其杀害。B关于正当防卫,即便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的,也应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的一些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造成罪犯伤亡也不属防卫过当。C私力救济和公力救济之间的矛盾有时会转化为提倡防卫权与限制防卫权之间的此消彼长,导致司法实践对正当防卫的认定,表现出限制防卫权行使的趋势。D公民行使权利和滥用权利的边界模糊,让司法审判人员面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玉山县 第一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学期 月考 试题 平行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