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专题第8课启功传奇讲义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专题第8课启功传奇讲义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专题第8课启功传奇讲义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启功传奇启功(19122005),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诗人,国学大师。1933 年经傅增湘先生推介,受业于陈垣,涉足学术流别与考证之学。后聘为辅仁中学国文教员;1935 年任辅仁大学美术系助教;1938 年后任辅仁大学国文系讲师,兼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从事故宫文献馆审稿及文物鉴定工作;1949 年任辅仁大学国文系副教授兼北京大学博物馆系副教授;1952 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
2、、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主要著作古代字体论稿 诗文声律论稿 启功丛稿 启功韵语 启功絮语 启功赘语 汉语现象论丛 论书绝句 论书札记 说八股 启功书画留影册 。启功传奇记叙了有关启功先生的许多逸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启功先生的为人和求学精神,体现了他自强不息、勤奋好学、忠于爱情、勇于求知、淡泊名利、达观开朗的书法大家的风范。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雍正(yng) 翰林(hn) 衣钵(b)后裔(y) 渊源(yun) 陈垣(yun)耄耋(mo di) 夙愿(s) 鸾凤(lun)悲恸(tng) 闭门羹(gng) 温馨(xn)撒手人寰 (hun) 狡黠 (xi)(二)多音字1因词而异创Error
3、! 数Error!佛Error! 晃Error!2一言辨异- 2 -他给自己定了一个模(m)式,按如此的模(m)样找对象。自己不努力,即使靠皇家祖荫(yn)荫(yn)庇,也无济于事。二、写准字形Error! Error!Error! Error!Error! Error!三、近义辨析(1)悉心 细心填一填钱波对母亲悉心照顾,倾注了自己的所有财力,其细心程度超过了一般人。两者都有“用心”之意。辨一辨“悉心” ,指用尽全部心思;“细心” ,指用心细致,周到。(2)审查 审察填一填这个案件也抓获了一些嫌疑人进行审查,经过反复审察,最终没有发现侦破线索。两者都有“查看”之意。辨一辨 “审查” ,指检查
4、核对是否正确、妥当,多指计划、提案、著作、个人的资历等;“审察” ,指仔细观察。四、成语释义1词语理解(1)脱颖而出: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2)呕心沥血: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3)患难与共: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受困难或灾祸。(4)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5)在劫难逃:迷信的人认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灾难是无法逃脱的。现在借指坏事情一定要发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6)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7)弥留之际: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重将死;际:时候。病危将死的时候。(8)书香门第: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9)矫
5、揉造作:矫:使弯的变成直的;揉:使直的变成弯的。比喻过分做作,极不自然。(10)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11)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3 -(12)相濡以沫:濡:沾湿;沫:唾沫。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13)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像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非常热闹。2辨析正误阳明光生病期间呕心沥血,在弥留之际还不能改变其根深蒂固的思想,前不久病愈后态度才有所改转变。辨析:“呕心沥血” ,不是指生病吐血。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弥
6、留之际”指病危将死的时候。从后文“前不久病愈后”看,用法不当。 对 应 学 生 用 书 P35Error!启 功 传 奇重 点 解 读 一、阅读 P81P82“独创启姓,自当始祖”这一部分,回答问题。1为什么启功“从未用过爱新觉罗 ”?参考答案:不愿吃祖宗饭,要靠自己本领谋生。2从节选部分看,启功是如何报答师恩的?参考答案:耄耋之年伏案三年,创作了上百幅书画作品,义卖所得设立“励耘”奖学金。3本部分最后,作者引用赵朴初先生的诗有何作用?参考答案:作者引用赵朴初先生的诗,高度赞美了陈垣校长诲人不倦、桃李满园的人生。对启功知恩图报的品格激赏不已。二、阅读 P84P86“三怕与二不怕 ”这一部分,回
7、答问题。4启功先生的“三怕” “二不怕”分别表现了启老哪些个性特点?请加以概括。参考答案:启功先生第一“怕过生日” ,表现了他生活平易崇尚简约不事张扬的个性;第二怕沾“皇家祖荫” ,可见他不愿借“爱新觉罗”这个皇族贵姓来抬高自己、荫庇自己,而想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开创自己的事业,表现了他独立自强的个性;第三怕良朋给自己介绍老伴,表现他与夫人相濡以沫生死不弃的深情重义;不怕病不怕死这“二不怕”表现启功先生超脱淡定的人生态度。- 4 -5试评析第段中启功一番话所用修辞及表达效果。参考答案:本段启老运用了双关修辞。双关是利用汉字的字、音、义的相同相异之差别而形成言此而及彼的语言效果,主要有谐音和语义两种
8、。谐音双关:利用语音相近的不同词语形成由此及彼的表达效果。如弟子称“博导”以示尊敬,启老自称“拨倒”(一拨就倒)、“驳倒”(一驳就倒)以示年纪老迈,谦称学术平平;如有人贺称“部级” ,启老顾左右而言他,故意说成“不急” ,表现他淡看名利平易近人的特点。语义双关:利用一词多义的特点形成一语双关的表达效果。如启老说史称“满族”为“胡人” ,故自己所讲为“胡言” ,故意错解,化严肃为轻松,既体现出他诙谐平易的特点,也营造了轻松的会场气氛。双关运用得好,往往可以由此及彼,拓展联想,达到婉转含蓄,诙谐幽默的效果。6如何理解第段中“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这句话?它表现了启功先生生平经历和人品个性
9、中怎样的特点?参考答案:“计平生,谥曰陋” ,指回顾自己一生,用戏赐自己谥号的形式概括自己平实简朴到乃至“简陋”的人生经历和日常生活,可见启老对平凡简约人生的推崇;“身与名,一齐臭” ,指生前的盛名随着生命的消失而消散,因而不必太看重生前的声名。从中可见启老淡泊名利淡对生死的从容淡定的人生态度。难 点 探 究 1四个小标题分别表现了启功哪些方面的特点?提示:(1)标题一,介绍身世,体现他出身名门、家学渊源却不蒙祖荫独立自强、刻苦求学不忘师恩;(2)标题二,写夫妻患难与共,相濡以沫;(3)标题三,侧重其作为书法家的一面,写其发愤练字、苦心钻研,独创“启”体;(4)标题四,写其为人平易,知情重义,
10、淡看功名利禄和生老病死,言谈风趣幽默。2本文在选择材料上有什么特点?提示:注重选取能够体现传主精神的材料。如“独创启姓,自当始祖”一节文字可以看出启功先生独立自强的个性,以此为线,又串起了其他材料,使得文章不枝不蔓。而“患难与共情未了”一节则集中笔力写启功夫妻伉俪之情。虽然几十年的夫妻相处,作者只择取了几件小事加以介绍,但启功夫妇患难与共的款款深情却跃然纸上。1精于选材,于细微处见精神小传选材关注细微小事、逸闻趣事,如双膝跪拜谢恩情、 “文革”抄写“大字报” 、换床明志绝说客、谈笑撰写墓志铭等,于细微处见精神,传主形象呼之欲出。整个小传生动有趣,细节传神。2采用小标题的形式四个小标题将全文分为
11、四个部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四部分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立体地表现了传主形象。- 5 -3多处引用诗文诗文的引用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情趣,同时很好地为所要表达的内容服务。如在“独创启姓 ,自当始祖”一节中,作者引用赵朴初的诗,是对启功先生和其老师陈垣纯洁、真切的友谊和他们献身教育、桃李满天下的礼赞。 对 应 学 生 用 书 P36素 材 应 用 素材 1 启功先生出身名门,为“爱新觉罗”的后代,但他在所有的书画、著作、文章和书信中,从未用过“爱新觉罗” ,并诙谐地说:“不吃祖宗饭,不当八旗子弟 ,靠自己的本领谋生。”应用角度:本则材料可用于与“路靠自己去走”等相关的作文中。素材 2
12、 一般人学书法都是从写“九宫格”或“米字格”开始,但启功发现了问题所在,他认为前人在汉字结体上总结的规律有缺陷,于是他采用了一个更符合字形结构的划分法,这就是他首创的“五三五”不等分。应用角度:本则材料可用于与“谈创新” “不迷信权威”等相关的作文中。素 材 积 累 一、启功诗词选录沁 园 春检点平生,往日全非,百事无聊。计幼时孤露,中年坎坷,如今渐老,幻想俱抛。半世生涯,教书卖画,不过闲吹乞食箫。谁似我,真有名无实,饭桶脓包。偶然弄些蹊跷,像博学多闻见解超。 笑左翻右找,东拼西凑,繁繁琐琐,絮絮叨叨。这样文章,人人会作,惭愧篇篇稿费高。从此后,守收摊歇业,再不胡抄。(末三句一作“收拾起,一孤
13、堆拉杂,敬待摧烧” 。)贺 新 郎古史从头看。几千年,兴亡成败,眼花缭乱。多少王侯多少贼,早已全都完蛋,尽成了,灰尘一片。大本糊涂流水账,电子机,难得从头算。竟自有,若干卷。书中人物千千万。细分来,寿终天命,少于一半。 试问其余哪里去?脖子被人切断。还使劲,龂龂争辩。檐下飞蚊生自灭,不曾知,何故团团转。谁参透,这公案?- 6 -二、启功论学书 1或问学书宜学何体,对以有法而无体。所谓无体,非谓不存在某家风格,乃谓无某体之严格界限也。以颜书论,多宝不同麻姑,颜庙不同郭庙。至于争坐,祭侄,行书草稿,又与碑版有别。然则颜体竟何在乎?欲宗颜体,又以何为准乎。颜体如斯,他家同例。 2写字不同于练杂技,并
14、非有幼功不可者,甚至相反。幼年于字且不多识,何论解其笔趣乎。幼年又非不须习字,习字可助识字,手眼熟则记忆真也。 3作书勿学时人,尤勿看所学之人执笔挥洒。盖心既好之,眼复观之,于是自己一生,只能作次一名家之拾遗者。何谓拾遗,以己之所得,往往是彼所不满而欲弃之者。或问时人之时,以何为断。答曰:生存人耳。其人既存,乃易见其书写也。 4凡人作书时,胸中各有其欲学之古帖,亦有其自己欲成之风格。所书既毕,自观每恨不足。即偶有惬意处,亦仅是在此数幅之间,或一幅之内,略有成体段者耳。距其初衷,固不能达三四焉。他人学之,籍使是其惬心处,亦每是其三四之三四,况误得其七六处耶。 5学书所以宜临古碑帖,而不宜学时人者
15、,以碑帖距我远。古代纸笔,及其运用之法,具有不同。学之不能及也,乃各有自家设法了事处,于此遂成另一面目。名家之书,皆古人妙处与自家病处相结合之产物耳。三、自撰墓志铭1978 年,启功 66 岁时,妻子、母亲和恩师已经先后离他而去,回想半世艰辛岁月,启功悲痛之余写下了这首诙谐、精炼自撰墓志铭: 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六,读如溜,见唐韵正) 贾平凹自传贾平凹,姓贾,名平凹,无字无号;娘呼“平娃” ,理想于通顺,我写“平凹” ,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第四 专题 课启功 传奇 讲义 苏教版 选修 传记 选读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