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板块三现代世界与中国专题10中国现代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与中外科技文化学案.doc
《(全国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板块三现代世界与中国专题10中国现代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与中外科技文化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板块三现代世界与中国专题10中国现代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与中外科技文化学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10 中国现代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与中外科技文化考点一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1.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发展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2.邓小平理论(1)酝酿:粉碎“四人帮”后,中国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抉择。在邓小平支持下,思想领域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提出:1978 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号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2前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3)发展:1982 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2、(4)完善:1992 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南方谈话” ;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当代中国的三大思想解放运动(1)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 1978 年 5 月思想理论界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主张,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打破了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对人们的思想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 1992 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解决了困扰人们的姓“资”姓“社”的问题。(3)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 1997 年党的十五大,会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了困扰人们的姓“公”姓“私”的问题。1.毛泽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正如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 ”这表明毛泽东( )A.坚持只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B.全面彻底否定俄国式的革命道路C.全盘吸收了马克思列宁主义D.准确把握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答案 D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毛泽东思想的实质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精准把握,故 D 项正确。2.“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
4、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源。”以上言论出自毛泽东撰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此时的中国( )A.国民革命运动如火如荼B.革命根据地成燎原之势C.工农红军正在战略转移D.抗日民主运动蓬勃发展答案 D解析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是毛泽东在 1939 年写的一篇对国情认识的文献,当时全3国的抗战正在进行,故 A 项错误;革命根据地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末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建立,故 B 项错误;红军的战略转移主要集中在 1934 年至 1936 年间,故 C 项错误;1939 年正处于团结一切力量进行民族抗战的时期,故 D 项正确。3.1992 年,邓小平南下视察,途中就社会主义的本质
5、,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改革开放、革命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做了深刻阐发。这一系列阐发( )A.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问题B.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C.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地位D.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答案 A解析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解决了姓资姓社的问题,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问题,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问题,故 A 项正确;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中共十四大,故 B 项错误;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地位是中共十五大,故 C 项错误;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与邓小平南方谈话无关,故 D 项错误。考点二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时期 政策 成就
6、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接管和改造旧学校,掌握学校领导权,建立人民教育事业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教育学校将德育放在首位;全日制教育、半工半读和职业教育相结合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量的劳动后备军和建设人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受“左”倾思想影响,出现了教育的“大跃进”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导致教育质量下降“文化大革命”时期“四人帮”迫害教育工作者,高考制度被废止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以来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提出“三个面向” ,优先发展教育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大量人才,促进了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教育、科技和经济之间的关系(1)教育是科
7、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科技和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4要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2)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也推动着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3)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又带动国民经济的提高。(4)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因此,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4.中国科学院档案处保存的文件表明,1951 年至 1958 年中国共派出留苏学生 7 493 人,其中 69%的留学生学习工科专业,10.6%的学习理科,6.9%的学习农林,3.4%的学习医学,3.2%的学习文科,1
8、.7%的学习文化艺术,1.6%的学习财经。这是我国当时( )A.“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B.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C.文化教育全面改革的需要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答案 D解析 1995 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时间不对,故 A 项错误;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 1992 年中共十四大,时间不对,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留苏学生选择专业的情况,不涉及国内的文化教育改革,故 C 项错误;据材料可得,由于“一五”计划的开展,为了满足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留苏学生选择工科专业的占绝大多数,故 D 项正确。5.新中国历史上曾掀起过一场“读书热” ,年轻人奋发读书、立志成才、改变命运,年长者也勤奋学习、不甘
9、落后,誓言“把四人帮耽误的时间补回来!” ,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人们都处于饥渴阅读状态之中。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中华民族面临复兴的重任B.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D.世纪之交,中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答案 C解析 据材料“年轻人奋发读书、立志成才、改变命运,年长者也勤奋学习、不甘落后”“把四人帮耽误的时间补回来”可知,此现象的背景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故 C 项正确。6.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发展教
10、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此后,中国政府( )A.制定“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5B.初步建立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D.制定“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答案 C解析 “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表明中国政府制定的教育发展措施是在1992 年之后,制定“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是在 1956 年,故 A 项错误;初步建立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 1965 年,故 B 项错误;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是在 1995 年,故 C 项正确;制定“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是在 1983 年,故 D 项错误。考点三 现代西方与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现代西方科技1.相对论和量子论(1)相
11、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2)量子论:普朗克提出。揭示了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到新的层次和领域。2.现代信息技术(1)产生发展:1946 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1969 年,国际互联网问世。(2)意义: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推动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3)消极影响:垃圾信息、网络犯罪、虚拟社会等新问题。(二)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1.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侧重发展军事科技)(1)“两弹一星”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2、1964 年,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70 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2)杂交水稻袁隆平于 1973 年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籼型杂交水稻品种“南优 2 号” 。(3)生物技术1965 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2.20 世纪 80 年代后(侧重为经济建设服务)(1)计算机1983 年,中国成功研制出高性能计算机“银河号” 。1997 年, “银河号”巨型计算机使中国进入世界先进行列。6(2)载人航天2003 年,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并安全返回,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助推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1)人民成为国家的主
13、人是科技发展的政治基础。(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前提。(3)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4)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推动和需要是重要动力。(5)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和积极引进世界先进技术。(6)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为科技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7.爱因斯坦曾言:“在我之前,人们都认为,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从宇宙中拿走,那剩下的就是时间和空间,我却证明,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拿走了,什么都剩不下。 ”爱因斯坦的理论( )A.建立的信息网络大大缩小时空距离B.大大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
14、究C.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D.主要论证时间和空间可以单独变化答案 C解析 爱因斯坦的理论是相对论,没有建立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建立了信息网络,故 A 项错误;大大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研究的是普朗克的量子论,故 B 项错误;爱因斯坦的理论改变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也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故 C 项正确;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认为时间、空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时间和空间无法单独变化,故 D 项错误。8.下表列出了 19、20 世纪之交,物理学上有重大意义的实验发现年代 人物 贡献 年代 人物 贡献1895 伦琴发现 X射线 1900维拉德 GA.MMA.射线1897
15、汤姆 发现电子 1901 考夫曼电子的质量随速度增加1898 居里夫妇 钋和镭 1902 勒那德光电效应基本规律7这些发现( )A.弥补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B.宣告了量子论这一现代物理理论的诞生C.从根本上动摇了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D.促使人们冲破原有物理学理论的框架答案 D解析 相对论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方面的不足,但材料与相对论无关,故 A 项错误;量子论诞生的标志是普朗克量子假说的提出,与材料无关,故 B 项错误;没有任何一个理论动摇了牛顿的经典力学,故 C 项错误;材料使人们冲破了原有的物理学理论的框架,从微观的角度认识世界,故 D 项正确。9.在 1958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2019 高考 历史 复习 板块 现代 世界 中国 专题 10 重大 思想 理论 成果 中外 科技 文化学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92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