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
《陕西省渭南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渭南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陕西省渭南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一 、 现 代 文 阅 读 ( 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人的觉醒与魏晋风度李泽厚魏晋时期,社会变迁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上的表现,是占据统治地位的两汉经学的崩溃。代之而兴的是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基本特征,就是人的觉醒。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在对日常人事的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被钟嵘推为“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的
2、这些“古诗”中,却有多少个字用于这种人生无常的慨叹! 它们与友情、离别、相思、怀乡、行役、命运、劝慰、愿望、勉励结合糅杂在一起,愈显其沉郁和悲凉。这种感喟,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魏晋诗篇中这一命题的咏叹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审美魅力,与其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密不可分。从黄巾起义前后起,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接着便是战祸不已,疾疫流行,死亡枕藉,连大批的上层贵族也在所不免。于是,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便突现出来了。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正因为如此,才使那
3、些公开宣扬“人生行乐”的诗篇也抒发着一种向上的、激励人心的意绪情感: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底下的,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老骥长嘶,建安风骨的人生哀伤是与其建功立业“慷慨多气”结合交融在一起的。在“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后面的,是“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企图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找寻人生的慰藉和哲理的安息。正由于有这种内容,便使所谓“人的觉醒”没有流于颓废消沉;正由于有人的觉醒,才使这种内容具备美学深度。由人的觉醒意识的出现到人的存在风貌的追求,其间正以门阀士族的政治制度和取才标准为中介。 曹丕确定九品中正制度以来,对人的评议不再停留在东汉时代的道德、操守、儒学、气节的品评,人的才情、气质
4、、格调、风貌成了重点所在。“朗朗如日月之入怀”“双眸闪闪若岩下电”“若登山临下,幽然深远”无不要求以漂亮的外在风貌表达出高超的内在人格。“以形写神”和“气韵生动”,在这一时期被提出,是毫不偶然了。所谓“气韵生动”就是要求绘画生动地表现出人的内在精神气质、格调风度,而不在外在环境、事件、形状、姿态的如何铺张描述。“以形写神”也是这个意思。顾恺之说,“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 2 -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即是说,“传神”要靠人的眼睛,而并不靠人的形体或在千什么;眼睛才是灵魂的窗子。这种美学趣味和标准,与前述人物品评一致,它们共同体现了这个时代的精神魏晋风度。(节选自美的历程,有改动)1下列各项中,
5、不属于“魏晋风度”出现的原因的一项是 ( 3 分) ( )A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战祸不已,原本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上占据统治地位的经学解体,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兴起。B魏晋时期,由于社会原因,人生短促而多苦难,但一些人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努力思考把握人生的方法,这种探寻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C当时对人的评议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九品中正制度为代表,门阀士族的政治制度和取才标准,导致那个时代对人的存在风貌的追求。D“气韵生动”“以形写神”就是要求绘画生动地表现出人的内在精神气质、格调风度,它与“朗朗如日月之入怀”等表达出的内在人格,共同体现了魏晋风度。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6、( 3 分) ( ) A人的觉醒是魏晋时期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基本特征,它突出地表现在把握住短促而苦难的人生,活出生命的意义和精彩。B正因为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死亡枕藉,当时的文人才写下“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等诗句,表达积极向上的情绪。C古诗十九首中,人生无常的慨叹与友情、离别、命运、劝慰、愿望、勉励等结合糅杂在一起形成的感喟,成为从建安直到晋宋时期的典型音调。D魏晋时期对人的评价实现了从关注人的道德、操守、儒学、气节到关注人的才情、气质、格调、风貌,以漂亮的外在风貌表达出高超的内在人格的转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钟嵘评价
7、古诗十九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可见,他也认为古诗十九首常常表达人生无常的慨叹。B顾恺之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要从眼睛去表现一个人的才情、气质、格调、风貌等,这与“双眸闪闪若岩下电”的说法异曲同工。C建安风骨的人生哀伤与建功立业交融在一起,正是人生短暂才更想建功立业,正是希望建功立业才更觉人生短暂,二者互为因果。D魏晋风度的形成源于当时的社会变迁,它不仅表现为人物品评中对人的存在风貌的追求,而且表现为其他领域中对人的内在精神气质的强调。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老刘喜秋香- 3 -秋高气爽,菊花飘香。老伴已故一百零一天了
8、。老刘半宿起来,打开灯,奋力地擦地擦窗抹完桌子后,赶快把白日才买回的两盆亮黄的菊花摆放在正厅最显眼的位置。今天,老刘胆量倍增,要冲出子女为他找老伴所设的所有包围圈,去老家把和他同岁的寡妇秋香妹子接来。这个日期,是秋香暗示给他的。老伴烧“一七”那天,闺女菊花很懂老刘的心思,开着车把她秋香姑接来。菊花牢记妈在家种地时,秋香姑和妈好的似亲姐妹,帮妈干活,帮妈伺候瘫痪在炕的奶奶。奶奶拿她当亲闺女待,家里有了好吃的,都给她送一份。那天,秋香刚进门就看到了老刘那热辣辣的目光,尽围着他发射。在菊花的示意下,秋香把老刘拉到里间,掩上门,轻轻地给了他两捶,把菊花的意思变成了死命令:“嫂子没过百日,不准你胡来,城
9、里像你这样的尽他妈出洋相,老伴去世没几天,就领个来家,还形影不离地到处瞎显摆,见了熟人,没说话,先咯咯咯地笑,丢死人了!”秋香的捶暖温温的,把老刘一下子就捶到了中学时代。那时,秋香是四庄八屯的大美人,老刘是村里唯一一个高中生,状元哎。老刘上学,家里没有咸菜捎,秋香就把她家里的豆酱饼子烤得黄黄的香香的拿给他。老刘就痴乎乎地认为,秋香要和他好呢。在一个月圆的晚上,老刘把秋香约到村头上,吞吞吐吐地提出了订婚要求,结果,秋香变着脸,气抖擞地该出手时就出手,狠巴巴地给了他两捶说:“你傻了?不成材料!我关心你,是叫你考上大学,成人才!我已定婚了。你就老老实实的吧!”这时,老刘就听到了杏花姐在草垛后“咯、咯
10、、咯”的笑声,还说:“使劲捶!”也就是秋香的这两捶,把老刘捶得头脑清醒地进了大学,成了国家干部。秋香对老刘有恩。老刘就山誓海盟:非秋香不娶,别说等一百天,就是等三百天也要等!秋香守了七年寡了,伺候偏瘫的婆婆(王婶),就是最贤慧的闺女也比不上。老刘想起秋香帮老伴伺候母亲的那些日日夜夜,今天,该是他大显身手帮秋香伺候王婶了。老刘决不含糊,在准备给王婶住的东卧室忙得汗流浃背,把才买的数字电视放到东墙边架好,把才买的可移动的高级便盆放到床边用专用布盖好,还有暖瓶、餐巾纸都各就各位。老刘有滋有味地忙着,就把孩子们给他制定的苛刻“婚姻法”抛到九霄云外了。那是烧“七七”那天,还是菊花去把她秋香姑请了来。两个
11、儿和两个儿媳,很明白,像老刘这样高工资,伺候窝里拉窝里尿的老母亲辛苦了三年的有功之臣,是城里老寡妇们争抢的对像。于是,烧完了“七七” ,家中浓云密布,在严肃、紧张的气氛中,由大儿宣布了老刘找老伴的四不准:不准打结婚证;不准找有病的;不准找熟人;不准找拖儿带女的。这四不准把老刘和秋香成婚的道一下堵死了。老刘火冒三丈,喘气的声音,活像气棒在打气。秋香一看他那张苦瓜脸,赶快把他拽到里间里,狠狠地拧了他两下说:“您就照孩子们说的办吧!”“那咱俩就不用结婚了?”- 4 -“这事我从未敢想过。我是不会来找难看出洋相的。我要在家好好伺候老人!”“我要把王婶接来,和您一块儿伺候!”“您是俺亲哥哥,千万千万别犟
12、了!”“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八点整!”自鸣钟一报时,老刘慌了。他怕孩子们来了捣乱,他要先把生米做成熟饭,便急三火四地梳洗打扮了一番,一个七十岁的老头,楞是感觉年轻了十岁。老刘快速提着给秋香买的高档羊毛衫,夹起提包,刚走到门口就被两个儿和两个儿媳堵了个正着。大儿伸开双臂挡着,嬉皮笑脸地说:“爸,您那儿也不能去!”老刘怒火中烧,质问:“为啥?”“您要给俺留条做人的道。 ”“就是那四不?”“那是告诉市里老寡妇的,让您清静省力少费口舌呢。 ”老刘正莫名其妙,楼下欢快的汽车鸣笛声,给老刘送来了惊喜。两个儿子和两个儿媳赶快往下跑。老刘从窗上一望,喜从天降,是菊花把她秋香姑和她王奶奶接来了。老刘立刻老泪纵横了
13、。厅内的菊花,鲜艳亮丽,好香,好香啊!4 下 列 对 作 品 有 关 内 容 的 分 析 和 概 括 , 恰 当 的 一 项 是 (3 分 )( )A 小 说 的 开 头 “老 刘 要 冲 出 子 女 所 设 的 所 有 包 围 圈 , 去 接 秋 香 妹 子 来 ”, 反 衬 出现 在 社 会 年 轻 人 不 理 解 老 人 , 为 老 人 的 再 娶 设 置 层 层 障 碍 的 现 实 。B 小 说 中 间 插 入 “老 刘 吞 吞 吐 吐 地 提 出 了 订 婚 要 求 ”的 情 节 , 为 后 文 “老 刘 迎 娶秋 香 ”的 情 节 做 铺 垫 , 同 时 使 小 说 的 情 节 更
14、 加 曲 折 、 耐 人 寻 味 。C 小 说 中 秋 香 贤 惠 、 大 方 , 菊 花 温 柔 、 孝 顺 , 这 些 人 物 和 老 刘 一 起 构 成 小 说 的 人 物 群 ,他 们 都 有 美 好 的 品 质 , 也 正 是 小 说 要 歌 颂 的 对 象 。D 小 说 通 过 富 有 特 色 的 语 言 来 塑 造 老 刘 和 秋 香 这 两 个 人 的 形 象 , 比 如 “尽 他 妈 出洋 相 “到 处 瞎 显 摆 ”“吞 吞 吐 吐 地 提 出 了 订 婚 要 求 ”等 使 人 物 形 象 更 加 丰 满 。 5.作品 中 的 老 刘 有 哪 些 性 格 特 征 ? 请 简
15、 要 分 析 。 (5 分 )答 :6.作 品 为 什 么 以 “厅 内 的 菊 花 , 鲜 艳 亮 丽 , 好 香 , 好 香 啊 ! ”结 尾 , 结 合 全 文 , 谈谈 你 的 看 法 。 (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5 -我于 1986 年考入军艺文学系,比莫言低一届,他是师兄。当时,作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文学新星,莫言已成为很多文学青年的偶像。记得 1986 年我从广州军区去军艺参加考试时,在食堂门口遇见本军区的作家雷铎,他介绍旁边一个胖胖的人说:“他就是莫言。 ”接着我们蹲在草坪旁吃饭,因为当时文学圈流行一种“凭感觉写小说”的说法,
16、而莫言的作品正成为这种说法的例证。我就问:“什么是感觉?”他狡黠一笑,回答:“都是瞎扯的。 ”实际上,他对家乡高密生活的感觉,是前所未有的。对莫言最熟悉的,是他的军艺同班同学,后成为文学评论家、茅盾文学奖评委、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的朱向前。昨晚,我和朱向前在电话里聊了很久。 “你知道莫言的笔名怎么来的吗?” “当时文学爱好者很多,但不少人是把文学当作名利的敲门砖,不去刻苦写作,而是到处清谈吹嘘。莫言虽然当时没有名气,但很看不惯这种风气,认为作家还是要靠作品吃饭,莫要靠嘴巴发声音。于是给自己起了这个笔名,正好也与真名管谟业音相仿。他的性格也是如此,平时很少说话。 ”1984 年秋天,解放军艺术学
17、院由著名作家、后任总政文化部长的徐怀中将军领衔,创建了文学系。莫言当时是总参下面一个学校的副连级教员。他报名参加了几轮考试,也获得了通过。但不知何故,他却没在规定的时间来军艺报到。按规定,他就不能录取了。看着他茫然无措的样子,系主任徐怀中把他叫去,问他写过什么东西?莫言忐忑地从包里摸出 1982年发表在莲池上的小说民间音乐递过去。徐怀中看完,用异样的神情望着面前的年轻军官,说很好呀,报到吧!就这样,莫言这匹“千里马” ,让“伯乐”徐怀中一眼相中,正式走上了文学道路。昨晚,我联系徐怀中,他正在广西休养,老部长对弟子的获奖表示祝贺,随后又淡然一笑说,我就不评了,现在应该让广大读者评说了。朱向前说,
18、开学时,全班先自我介绍。他们看到许多当时军队文学界大名鼎鼎的作家坐在面前,有李存葆、钱钢、李荃等等。数来数去,就他们俩是无名小卒。去饭堂的路上,他俩自然靠拢。朱问:“你写过什么?” “嘿,不值一提,我就是来瞎混的。你呢?” “我从福州军区来的,写过点小玩意。 ”军艺的学员宿舍是四个人一间,在这种环境下,莫言无法安静地写作,于是就在文学系的梯形教室里写。每天晚上,同学们有的外出访亲探友,有的喝酒侃大山,有的看书,只有莫言,躲在教室里一写就写到凌晨两三点钟。当时不排除有人背后讥讽:这能成吗?但莫言很快就开始爆发了。从 1985 年开始,他陆续发表透明的红萝卜 白狗秋千架 枯河红高粱等。国内文学界到
19、处在打听:谁是莫言?他是干什么的?当知道莫言是军艺文学系的学生时,许多杂志的编辑以及文学爱好者,都跑来狭窄的宿舍,找他约稿,探讨文学。他只得躲起来。1986 年,著名作家张洁应邀来军艺上课,她说她刚从法国回来,外国的作家问她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坛有什么大事?她说:出现了莫言。而朱向前则凭借同窗好友的关系,成为最早评论莫言作品的评论家。他从 1986 年开始评莫言, 天马行空莫言小说评点 在传统与现代的堤岸之间成为莫言成名的“助推- 6 -器” 。 人民日报在 1986 年 12 月首次评价莫言也是朱向前的文章深情于他那方小小的邮票莫言小说漫谈 。而最早预言莫言将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也是朱向前,他在
20、 1990 年任军艺文学系教授时,就在课堂上说,莫言的小说虽然是写中国农村,但深刻的人性刻画,生动的语言描绘,已超越国界。他将成为中国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人!如此大胆的预言,使他受到很多质疑。但近来,朱向前接到无数电话祝贺:“你的预言应验啦!” (摘编自中国日报 ,作者张晓然,有改动)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莫言认为作家要靠作品吃饭, 民间音乐 透明的红萝卜 白狗秋千架 枯河 红高粱等,就是他不靠嘴巴发声的表现。B莫言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与“伯乐”助力有关,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徐怀中、副院长朱向前就是“伯乐” 。C莫言认为,如果有了一点小
21、名声就浮躁起来,就会使自己坠入深渊,面对许多杂志编辑和文学爱好者约见,他只好躲起来。D这篇文本旨在告诉人们,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耐得住寂寞的意志和刻苦不懈的努力,离不开领导的提挈和同志们的帮助。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 分) ( )( )A莫言在上世纪 80 年代的小说都是根据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感觉创作出来的, “都是瞎扯的”一句表现了莫言的谦虚态度。B莫言的真名叫管谟业,他取莫言为笔名,是为了讽刺那些把文学当作名利的敲门砖,不去刻苦写作、到处清谈吹嘘的人。C莫言刚到军艺,在大名鼎鼎的作家面前谦虚谨慎,心理自卑, “不值一提,我就是来瞎混的”一句就是这一心理的写照。
22、D莫言在军艺刻苦写作,有时写到凌晨两三点钟,引来不少讥讽,直到红高粱等优秀作品发表后,这种讥讽才平息。E朱向前教授在 1990 年预言莫言将成为中国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人,这是对莫言创作精神和成果的莫大肯定。9莫言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 分)二 、 古 代 诗 文 阅 读 ( 35 分 )( 一 ) 文 言 文 阅 读 (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
23、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 7 -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
24、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10 下列各句中加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 )偭规矩而改错 吾独穷困乎此时 何方圜之能周兮 忽反顾以游目兮佩缤纷其繁饰兮 自前世而固然 宁溘死以流亡兮 伏清白以死直兮A B C D11对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长声叹息而掩面哭泣啊,哀怜百姓的生活是多么艰难。B.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忧郁愁苦我失意潦倒啊,在这个时世只有我贫穷困苦。C.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鸷鸟卓尔独立不能同群啊,都这样自古代直到如今。D.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坚守清白而站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渭南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学期 第三次 月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