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灵山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海南省海口市灵山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测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海口市灵山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测试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海南省海口市灵山中学 2019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测试试题(含解析)第卷 选择题(36 分)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内,否则以零分计算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a:23 Cl:35.5 S:32 Fe:56 Mg:24 Al:27 N:14一、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A. Na、K遇湿易燃物品 B. TNT、NH 4NO3爆炸品C. CH4、C 2H5OH易燃气体 D. 浓 H2SO4、浓 HNO3腐蚀品【答案】C【解析
2、】【详解】ANa、K 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易燃,故为遇湿易燃物品,故 A 正确;BTNT、NH 4NO3碰撞能发生爆炸,为爆炸品,故 B 正确;C乙醇常温下为液态,属于易燃液体,故 C 错误;D浓硫酸、浓硝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属于腐蚀品,故 D 正确;故选 C。2.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 ,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B.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 ,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C.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D. 古剑“沈卢” “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 ,剂钢指的是铁的合
3、金【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青蒿素的提取用的是低温萃取,属于物理方法,A 错误;B、气溶胶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B 正确;C、铁置换铜属于湿法炼铜,C 正确;D、剑刃硬度要大,所以用碳铁合金,D 正确,答案选 A。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的有关判断3. 下列描述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铁粉作袋装食品的抗氧化剂 B. 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2 -C. 氢氟酸作普通玻璃的刻蚀剂 D. 有机溶剂作食用油的萃取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铁粉作袋装食品的抗氧化剂属于化学变化,A 错误;B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属于化学变化,B 错误;C氢氟酸与二氧化硅反应,作普通玻璃的刻蚀剂,属于化学变化
4、,C 错误;D有机溶剂作食用油的萃取剂属于物理变化,D 错误,答案选 D。考点:考查物质变化判断4. 利用太阳能分解制氢,若光解 0.02 mol 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生成 H2的质量为 0.02gB. 可生成氢的原子数为 2.4081023个C. 可生成 H2的体积为 0.224L(标准状况)D. 生成 H2的量理论上等于 0.04mol Na 与水反应产生 H2的量【答案】D【解析】根据方程式 2H2O=2H2+O 2,光解 0.02 mol 水,可产生 0.02 mol H2和 0.01 mol O2。则可得:A可生成 H2的质量为 0.04g,错误;B可生成氢的原子数为
5、2.4081022个,错误;C可生成标准状况下 H2的体积为 0.448L,错误;D0.04mol Na 与水反应产生 0.02 molH2。故选 D。5.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选项 A B C D强电解质 KNO3 H2SO4 BaSO4 HClO4弱电解质 HF CaCO3 HClO CH3COONH4非电解质 SO2 金属 Al H2O C2H5OHA. A B. B C. C D. D- 3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常见的强电解质为强酸、强碱、大多数的盐、活泼金属氧化物,B 中碳酸钙属于盐,属于强电解质,Al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错误;C、H 2O 属于弱电解
6、质,故错误;D、CH 3COONH4属于盐,属于强电解质,故错误,因此选项 A 正确。考点:考查强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等知识。6.配制 0.1 mol/L 的 NaOH 溶液,下列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偏低的是A. 移液前容量瓶内有水珠 B. 用滤纸称量 NaOH 固体C. 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 D.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答案】B【解析】【详解】A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会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受影响,故 A 错误;B氢氧化钠易潮解变质,用滤纸称量 NaOH 固体,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 B 正确;C摇匀后,由于部分溶液在刻度
7、线上方,液面低于刻度线属于正常现象,不影响配制结果,故 C 错误;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准确把握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是解题关键。根据 c=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 n 和溶液的体积 V 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 n 和 V 怎样的变化。二、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 0 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 2分,选两个且都
8、正确得 4 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 0 分)7. 下列指定微粒的数目相等的是A. 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B. 等物质的量的水与重水含有的中子数C. 同温、同压、同体积的 CO 和 NO 含有的质子数D. 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答案】A- 4 -【解析】试题分析:A、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 CH2,由 n= 可知,等质量时含 CH2的个数相同,1个 C2H4分子共用 6 对电子(其中 4 个 C-H,2 个 C-C) ,1 个 C3H6分子共用 9 对电子(其中 6个 C-H,3 个 C-C) ,因此可以发现规律:1 个 CH2平均共用 3 对电
9、子,含 CH2的个数相同则共有电子对数相同,故 A 正确;B、H 2O 中的中子数为 8,D 2O 中的中子数为 10,则等物质的量的水与重水含有的中子数不同,故 B 错误;C、同温、同压、同体积,由 n= 可知,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C、N 的质子数不同,则 CO 和 NO 含有的质子数不同,故 C 错误;D、铁和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Fe 的化合价均由 0 升高为+2 价、Al 元素的化合价均由 0 升高为+3 价,则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不等,故 D 错误;故选 A。考点:考查了物质的量的计算的相关知识。8.取 100 mL 0.3 molL1 和 30
10、0 mL 0.25 molL1 的硫酸注入 500 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该混合溶液中 H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 0.21 molL1 B. 0.42 molL1C. 0.56 molL1 D. 0.26 molL1【答案】B【解析】该混合溶液中 H+的物质的量为 n(H+)=(0.1 L0.3 molL-1+0.3 L0.25 molL-1)2=0.21 mol,所以 c(H+)0.21/500103 molL1 =0.42 molL-1,故 B 正确。9.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0.1 molL1 NH4HCO3溶液:K 、Na 、SO 42-、OH B
11、. 能使 pH 试纸显红色的溶液:Na 、NH 4+、Fe 3+、NO 3-C. 0.1 molL1 CH3COONa 溶液:Mg 2 、Cl 、H 、SO 42-D. Kw/c(H )0.1 molL 1 的溶液:K 、Na 、NO 3-、SiO 32-【答案】BD【解析】【详解】ANH 4HCO3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 OH-,能够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故 A 不选;B能使pH 试纸呈红色的溶液,显酸性,在酸性溶液中 Na 、NH 4+、Fe 3+、NO 3-不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故 B 选;CCH 3COONa 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 H+,故 C 不选;DK w/c(H +)=0.1 molL-
12、1- 5 -的溶液显碱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 D 选;故选 BD。10.有硫酸镁溶液 500 mL,它的密度是 1.20 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是 4.8%,则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4.0% B.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2.4 mol/LC. 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40 D. 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是 19.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故 A 正确;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故 B 正确;水的质量为 ,水的物质的量为 25.33mol,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225.33,故 C 错误;硫酸根
13、离子的质量分数是 ,故 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11.能正确表达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 用稀盐酸除去水垢:2H CaCO 3=Ca2 CO 2H 2OB. 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合加热:2H FeS=H 2SFe 2C. 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2Al 3 3CO 32-=Al2(CO3)3D. Na2O2溶于水产生 O2 Na2O2H 2O=2Na 2OH O 2【答案】A【解析】【详解】A用稀盐酸除去水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H CaCO 3=Ca2 CO 2H 2O,故 A正确;B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2FeS+6H2SO4
14、(浓)2Fe3+3SO42-+3SO2+2S+6H 2O,故 B 错误;C铝离子水解显酸性,碳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混合后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3+3CO32-+3H2O=2Al(OH) 3+3CO 2,故 C 错误;DNa 2O2溶于水产生 O2,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故 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判断,注意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本题的易错点为 B,要注意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其中主要以硫酸分子存在。- 6 -12.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与硫酸亚铁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未配平)
15、:KMnO4FeSO 4H 2SO4K 2SO4MnSO 4Fe 2(SO4)3H 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e2 的还原性强于 Mn2B. MnO4-是氧化剂,Fe 3 是还原产物C. 生成 1 mol 水时,转移 1.25 mol 电子D. 取反应后的溶液加 KSCN 溶液,可观察到有血红色沉淀生成【答案】AC【解析】【详解】A该反应中还原剂是 Fe2+,还原产物是 Mn2+,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故 A 正确;B该反应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由+7 价变为+2 价,铁元素的化合价由+2 价变为+3 价,所以氧化剂是 MnO4-,还原产物是 Mn2+,故 B 错误;C根据得失电
16、子相等配平方程式得 2KMnO4+10FeSO4+8H2SO4=K2SO4+2MnSO4+5Fe2(SO 4) 3+8H2O,根据方程式知,生成 1mol 水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1.25mol,故 C 正确;D铁离子和硫氰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络合物而没有沉淀,故 D 错误;故选 AC。【点睛】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元素化合价变化是解本题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铁离子的检验中的现象是溶液变成血红色,不是血红色沉淀。第卷 非选择题(64 分)三、填空题13.计算后填空:(1)在标准状况下,448 mL 某气体的质量为 0.64 g,这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2)某氯化铁与氯化钠
17、的混合液,已知 c(Fe3 )0.2 molL 1 , c(Cl )1 molL 1 。则c(Na )为_。(3)19 g 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 RCl2中含有 0.4 mol 的 Cl ,则 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4)500mL Fe2(SO4)3溶液中含 Fe3 28 g,则溶液中 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1 。(5)在无土栽培中,配制 1 L 含 5 mol NH4Cl、1.6 mol KCl、2.4 mol K 2SO4的某营养液,若用 KCl、NH 4Cl、(NH 4)2SO4配制,则需 KCl、NH 4Cl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_、_。【答案】 (1). 32 (2).
18、0.4mol/L (3). 24 (4). 1.5 (5). 6.4mol - 7 -(6). 0.2mol【解析】【详解】 (1)在标准状况下,448mL 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0.02mol,该气体的质量为 0.64g,则其摩尔质量为 =32g/mol,故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故答案为:32;(2)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总数相等,则有 c(Na +)1+c(Fe 3+)3=c(Cl -)1,即:c(Na +)1+0.2mol/L3=1mol/L1,解得:c(Na +)=0.4mol/L,故答案为:0.4mol/L;(3)设 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x,则 RCl2的摩尔质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南省 海口市 灵山 中学 2019 届高三 化学 学期 第一次 测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