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沁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山西省沁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沁县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山西省沁县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其中 18 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912 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零分)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绕地球沿圆轨道飞行的航天器中悬浮的液滴处于平衡状态B. 洗衣机脱水时利用离心运动把附着在衣物上的水份甩掉C. 匀速直线运动因为受合力等于零,所以机械能一定守恒D. 合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机械能一定守恒【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绕地球沿圆轨道飞行的航天器中悬浮的液滴重力提供向心力,处于完全
2、失重状态,故 A 错误;洗衣机脱水时,利用离心运动把附着在衣物上的水份甩掉,故 B 正确;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合力等于零,但机械能不一定守恒,如竖直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机械能不守恒,故 C 错误;合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可能有除重力以外的力对物体做功,机械能不守恒,如起重机匀速向上吊起货物时货物的机械能不守恒,故 D 错误。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名师点睛】解决本题时要知道飞行器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里面的液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可举例来分析抽象的概念题。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绳子系一小球做半径为 R 的匀速圆周运动,若绳子拉力为 F,在
3、小球经过 圆周的时间内, F 所做的功为( )A. 0 B. RF C. RF D. RF【答案】A【解析】绳子拉着小球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绳子的拉力提供向心力,所以绳子拉力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不做功,所以在小球经过四分之一,圆周的过程中, F 所做的功为零,故 A 正确,BCD 错误。- 2 -3.如图所示,甲、乙两水平圆盘紧靠在一起,大圆盘为主动轮,乙靠摩擦随甲不打滑转动。大、小圆盘的半径之比为 3:1,两圆盘和小物体 m1、 m2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m1离甲盘圆心O 点 2r, m2距乙盘圆心 O点 r,当甲缓慢转动且转速慢慢增加时( )A. 物块相对盘开始滑动前, m1与
4、 m2的线速度之比为 1:1B. 物块相对盘开始滑动前, m1与 m2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2:9C. 随转速慢慢增加, m1先开始滑动D. 随转速慢慢增加, m1与 m2同时开始滑动【答案】B【解析】A. 甲、乙两轮子边缘上的各点线速度大小相等,有: 1r 甲 = 2r 乙 ,则得 1: 2=1:2,所以物块相对盘开始滑动前, m1与 m2的角速度之比为 1:2.故 A 错误;B. 物块相对盘开始滑动前,根据 a= 2r 得: m1与 m2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a1:a2= ,故 B 正确;CD. 根据 mg =mr 2知,物体转动的临界角速度 = ,可知甲乙的临界角速度之比为 1: ;由于甲乙的
5、线速度相等,而两物体的角速度之比为 1: 2=1:2,可知当转速增加时, m2先达到临界角速度,所以 m2先开始滑动。故 D 正确, C 错误。故选: BD.点睛:抓住两圆盘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结合圆盘的半径关系得出两圆盘的角速度之比,从而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求出向心加速度之比抓住最大静摩擦提供向心力求出发生滑动时的临界角速度,结合甲乙的角速度进行分析判断4.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 6.6 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 3 -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 )A. 1h
6、 B. 4h C. 8h D. 16h【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设地球的半径为 R,则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 r=66R;已知地球的自转周期 T=24h,地球同步卫星的转动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一致,若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则同步卫星的转动周期变小由 公式可知,做圆周运动的半径越小,则运动周期越小由于需要三颗卫星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所以由几何关系可知三颗同步卫星的连线构成等边三角形并且三边与地球相切,如图由几何关系可知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 r=2R由开普勒第三定律 得:故 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考点:开普勒第三定律【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开普勒第三定律以及同步卫
7、星的性质,要注意明确题目中隐含的信息的判断是本题解题的关键。视频5.地球赤道上有一物体随地球的自转而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为 ,向心加速度为 ,线速度为 ,角速度为 ;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高度忽略)所需的向心力为 ,向心加速度为 ,线速度为 ,角速度为 ;地球同步卫星所需的向心力为 ,向心加速度为 ,线速度为 ,角速度为 。设三者质量相等,则( )- 4 -A. = B. = C. = D. =【答案】D【解析】【分析】题中涉及三个物体:地球赤道上有一随地球的自转而做圆周运动物体 1、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 2、地球同步卫星 3;物体 1 与人造卫星 2 转动半径
8、相同,物体 1 与同步卫星 3 转动周期相同,人造卫星 2 与同步卫星 3 同是卫星,都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分三种类型进行比较分析即可【详解】根据题意三者质量相等,轨道半径 ,物体 1 与人造卫星 2 比较,由于赤道上物体受引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而近地卫星只受万有引力,故 ,故 A 错误;由选项 A 的分析知道向心力 ,故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故 B 错误;由 A 选项的分析知道向心力 ,根据向心力公式 ,由于 m、R 一定,故 ,故 C 错误;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同步,故 ,根据周期公式 ,可知卫星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故 ,再根据 ,有 ,故 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关
9、键要将物体 1、人造卫星 2、同步卫星 3 分为三组进行分析比较,最后再综合;一定不能将三个物体当同一种模型分析,否则会使问题复杂化6.两个行星各有一个卫星绕其表面运行,已知两个卫星的周期之比为 12,两行星半径之比为 21,有下列结论两行星密度之比为 41 两行星质量之比为 161 两行星表面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 81 两卫星的速率之比为 41,正确的有(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研究卫星绕行星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求解忽略行星自转的影响,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列出等式【详解】研究卫星绕行星表面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
10、 5 -,得行星质量 ,则密度 ,两个卫星的周期之比为 1:2,所以两行星密度之比为 4:1,故正确。行星质量 ,已知两个卫星的周期之比为 1:2,两行星半径之比为 2:1,所以两行星质量之比为 32:1,故错误。忽略行星自转的影响,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列出等式 ,所以两行星表面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 8:1,故正确。根据圆周运动公式 ,所以两卫星的速率之比为 4:1,故正确。故选 D。【点睛】求一个物理量之比,我们应该把这个物理量先用已知的物理量表示出来,再根据表达式进行比较向心力的公式选取要根据题目提供的已知物理量或所求解的物理量选取应用7.质量为 5t 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开始以 a=2
11、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受的阻力为 1.0103N,汽车起动后第 1s 末发动机的瞬时功率为( )A. 1.0104W B. 1.1104W C. 2.0104W D. 2.2104W【答案】D【解析】汽车匀速运动时,牵引力等于阻力,即 F=f故此时功率为:故选:C。8.一位质量为 m 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经t 时间,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面,速度为 v在此过程中( )A.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 mv+mg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B.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 mv+mg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C.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 mv,地面对他做的功为D.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 mv-mg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
12、零【答案】B【解析】- 6 -试题分析:人的速度原来为零,起跳后变化 v,以向上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可得,故地面对人的冲量为 ,人在跳起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竖直向上,在跳起过程中,在支持力方向上没有位移,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不做功,故 D 正确。考点:考查了动量定理,功的计算【名师点睛】在应用动量定理时一定要注意冲量应是所有力的冲量,不要把重力漏掉视频9.如图所示,倾角为 的足够长倾斜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以恒定速率运行,一个小物块无初速度的放在传送带上端,传送带与物块间动摩擦因数 ,取传送带底端为零势能面,下列描述小物块速度 ,重力势能 ,动能 和机械能 E 四个物理量随物块沿传送带运动距离x
13、的变化趋势中正确的有 ( ) A. B. C. D. 【答案】BC【解析】【分析】通过过程分析可以确定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开始传送带的速度大于物体的速度,故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故物体的加速度 ;当物体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时,物体的所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上,物体的加速度 ,故 ;由重力势能- 7 -的表达式判断 随 x 是一次减函数;求出动能随位移变化的表达式,比较斜率;求出机械能随位移变化的函数表达式,再判断。【详解】当小物块无初速度的放在传送带上端后,物体向下匀加速,当加速到与传送带的速度相等后,由于传送带与物块间动摩擦因数 ,即是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还大于滑动摩擦力,合力沿斜面向下,继
14、续加速,故 A 错误;取传送带底端为零势能面,重力势能为:, 随 x 是一次减函数,故 B 正确;达到传送带速度之前,对物体由动能定理可得: ,斜率较大;达到传送带速度之后,对物体由动能定理可得: ,斜率较小,故 C 正确;达到传送带速度之前,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机械能增大, ,所以机械能随位移是一次函数;达到传送带速度之后,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机械能减小, ,所以机械能随位移也是一次函数;故 D 错误。故选 B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一般都是根据题意写出函数表达式,再进行判断。比如通过受力分析确定物体的加速度,从而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来判定。10.如图所示,在固定倾斜光滑杆上套
15、有一个质量为 m 的圆环,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30,圆环与竖直放置的轻质弹簧上端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 A 点,弹簧处于原长h。让圆环沿杆由静止滑下,滑到杆的底端时速度恰为零。则在圆环下滑过程中( )A. 圆环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 当弹簧垂直于光滑杆时圆环的动能最大C.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mghD. 弹簧转过 60角时,圆环的动能为【答案】CD【解析】试题分析:在圆环下滑过程中,弹簧的拉力对圆环做功,所以圆环和地球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A 错误;当圆环沿杆的加速度为零时,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此时弹簧处于伸- 8 -长状态,给圆环一个斜向左下方的拉力,故 B 错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沁县 中学 2017 _2018 年高 物理 下学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