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2.5水循环同步测试(含解析)(新版)苏科版.doc
《八年级物理上册2.5水循环同步测试(含解析)(新版)苏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2.5水循环同步测试(含解析)(新版)苏科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2.5 水循环 一、单选题1.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沸腾时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B. 从冰箱里拿出的冰块周围出现“白气”是升华现象C. 水蒸气液化成水,分子间距离增大 D. 冰雹在下落过程中表面熔化成水需要吸收热量2.秋天的早晨,山区公路上容易出现大雾,影响行车安全。从物理学角度看,雾是由下列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 A. 液化 B. 凝华 C.升华 D. 汽化3.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地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下列不属于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 ) A. 蒸发 B. 径流 C. 水汽输送D. 太阳辐射4.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 ) 2A. 干冰变小 B. 树
2、枝上的霜C. 干手器将手烘干 D. 冰雪消融5.在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 冰雪消融 B. 露珠晶莹 C. 霜满枝头 D. 冰花剔透 6.今年夏天,我县遭遇严重干旱,为尽量减少干旱带来的损失,保证人畜饮水,县委、政府组织了相关部门适时进行人工降雨,大大地缓解了旱情人工降雨的方法之一是利用飞机向云层里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由固态直接转化为气体云中的小水滴就会被冻结成许多小冰晶,促使更多的水蒸气凝结在上面,小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开始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化为雨滴,降落到地面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的物态变化顺序是( ) A. 干冰升华,水蒸气先凝华后熔化 B. 干冰汽化,水蒸气先凝
3、固后熔化C. 干冰升华,水蒸气先凝华后液化 D. 干冰汽化,水蒸气先凝固后液化7.小龙去鹤地水库度假,一天清晨,发现在水库水面上有一些雾气,这个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 ) A. 液化 放热 B. 升华 吸热 C. 凝固 放热D. 熔化 吸热8.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时,会发现瓶外壁“出汗”,这是( ) A. 水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 B. 瓶外壁上的水汽化产生的现象C. 空气中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D. 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39.下列事例表示的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 ) A. 花瓣上的露珠 B. 隆冬河面上的冰 C. 雪山下的流水D. 草叶上的霜二、填空题10.夏天洗好的
4、衣服晒干了,是 _ 现象;冬天,冰冻的衣服也可以晾干,这是 _ 现象;深秋的早晨,卧室窗户玻璃的内表面有一层“水汽”,这是 _ 现象,严冬的早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结有一层冰花,这是 _ (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11.寒冬,气温迅速降到 0以下时,学校要求各班级早上暂停拖地,目的是为了防止水发生_,避免使同学们摔倒受伤此时教室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_而成的(以上填物态变化名称),这层冰花在窗户玻璃的_(内侧/外侧)小林回到家中,打开冰箱门,一会儿发现冷藏室的底部上有很多水,这是由于水蒸气的_而形成的,这个过程中_(吸收/放出)热量 12.如图实施人
5、工降雨时,通过飞机或其他运载工具向云层中播撒干冰,干冰升华 _热,使云层中水蒸气遇冷 _成冰晶,冰晶增多、增大,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就下落,大冰晶在下落过程中_成水(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形成降雨13.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_,此过程会_(吸热/放热) 三、解答题14.李军同学在实验室模拟“云和雨的形成”,如图所示,请写出整个过程主要的物态变化的名称4四、实验探究题15.“模拟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它以真实的自然环境或客观事实为原型,创造出和自然环境或客观事实相同或相近的实验环境对具体的问题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1)如图所示是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为了让实验效果明显,实验时应在锥形瓶中加
6、入 _ (填冰、温水、与室温相同的水),在在蒸发容器中放入 _ (填冰、温水、与室温相同的水) (2)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在锥形瓶口内有 _ 出现,其形成的原因是 _ 在蒸发容器的底部出现了水滴这就形成了“雨” (3)人们把善于传热(或传热本领大)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例如金属就是热的良导体;人们把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你认为如图中的蒸发容器用 _ 容器为好(选填“金属”或“玻璃”) 五、综合题16.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 , 这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
7、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 , 5与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物态变化的名称_ 、 _ 、 _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_ (3)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三项节约用水的措施_ 17.地球拥有的总水量约为 1.41018吨其中,含盐的海水约为 1.321018吨由于盐份的问题,海水不能被陆地上的生命直接作为水源来利用陆地上的淡水来自天上海水在阳光下蒸发变成水蒸气,把盐留在了海里,而淡水蒸发到天上,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也有的小水滴凝固成了小冰晶,它们共
8、同形成了云云被风吹到陆地的上空,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水滴和冰晶降落到大地上如此,陆地上的江河、湖泊、湿地才得以形成它们是陆地生命的淡水源由于陆地上的淡水也会因日晒而减少,或通过江河流回大海,地球可供陆地生命使用的淡水量不到地球总水量的千分之三,因此陆地上的淡水资源量是很紧缺的图 1 是我国节水标志,图 2 是每年“世界水日”宣传主题请你认真阅读,回答下列问题:(1)海水 _ (填“能”、“不能”)被陆地上的生命间接作为水源来利用 (2)海水在阳光下 _ 变成水蒸气,把盐留在了海里,而淡水蒸发到天上,水蒸气遇冷 _ 成小水滴或 _ 成小冰晶,也有的小水滴凝固成了小冰晶,它们共同形成了云 (3)请你
9、就节水和减少水污染各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_ 6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 【解析】【解答】解:A水沸腾时温度不变,但不断吸热,内能增加,故错误;B从冰箱拿出的冰块周围出现“白气”是液化现象,故错误;C水蒸气液化成水,分子间距离减小,故错误;D冰雹下落过程中表面熔化成水需要吸热,故正确故选 D【分析】水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而不能说明分子很小2.【答案】A 【解析】【解答】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成的小液滴,属于液化现象,故 A 是正确的。故选 A【分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物态变化有熔化、汽化、升华、凝固、液化、凝华六种形式;熔化是
10、由固态变成液态,汽化是由液态变成气态,升华是由固态变成气态;凝固是由液态变成固态,液化是由气态变成液态,凝华是由气态变成固态。3.【答案】D 【解析】【解答】解: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地表水(海水)蒸发云水汽输送云降水地表径流,重力与太阳辐射是水循环的动力,但不属于水循环,故 ABC 属于水循环,不符合题意,D 不属于水循环,符合题意;故选 D【分析】地表水通过汽化(蒸发)变为水蒸气,通过水汽输送,形成降水,降水在地球表面形成地表径流,然后再重复前面的过程,形成地球上的水循环4.【答案】B 【解析】【解答】A、干冰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过程,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故 A 不符合题意;B、霜是空
11、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故 B 符合题意;C、干手器把手烘干是手上的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 C 不符合题意;D、冰雪消融,是固态冰雪变为液态水的过程,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 D 不符合题意,7故答案为: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物态变化的吸放热的掌握情况。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到变化前后的水的状态,找到相应的物态变化。5.【答案】A 【解析】【解答】A 冰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物理 上册 25 水循环 同步 测试 解析 新版 苏科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