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课件.ppt
《2019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课件.ppt(14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情精解读,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目录 CONTENTS,考纲原文,命题规律,命题分析预测,考点1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考点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考点3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考点4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考点5 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考点6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B.考法帮题型全突破,C.积累帮素养大提升,积累1 非连续性文本的注意要点,积累2 传记的相关知识,积累3 新闻的相关知识,积累4 访谈的相关知识,积累5 调查报告的相关知识,积累6 科普文章的相关知识,考点7 对文本
2、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考点8 解答实用类文本中的探究题,考情精解读,考纲原文 命题规律 命题分析预测,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考纲原文,(3)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 D (1)评价文本
3、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4.探究 F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考纲原文,命题规律,命题规律,续表,命题规律,续表,命题规律,续表,1.2017年全国卷考查了非连续性文本,并涉及图表内容,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快速阅读和理解文本的角度提升考生的语文素养。 2.在选材上,往年都以传记类文本为主,2017年全国卷考查了报告、新闻体裁的文本,因此不排除以后会对其他体裁的文本进行考查,考生要对各种体裁全面
4、掌握。 3.在考查形式上,客观选择题的比例提高,难度有所降低。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中出现了两道“四选一”、一道问答题的形式,考生需要注意。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考查频率较高,考生在复习中应加以重视。,命题分析预测,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考点1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考点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考点3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考点4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考点5 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考点6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考点7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考点8 解答实用类文本中的探究题,第1讲 小说阅读,考点
5、总述:所谓“重要概念”是指那些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或者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概念。“文中”是概念的语境,也就是说概念的含义为具体语境所左右。“理解”是指领会概念含义并能作简单的解释。这个考点要求考生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概念的意义,特别是临时意义,即理解概念在语境中的具体意思,该考点多在科普类、报告类等文本中考查。综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所谓“重要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具有重要地位的术语。多用专业术语是实用类文本的特点之一,高考考得最多的是处于文本核心地位的专业术语(常常就是文章所写的主要对象),考点1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把握专业术语内涵的主要方法是
6、充分利用文中的相关语句。 2.具有概括作用的词语。有些词语对文中其他内容具有某种概括作用,或者说,它所包含的意义,在上下文中有充分展开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说,只有准确筛选出这些被概括的语句,才能准确理解词语在文中的特殊含义。 3.具有特指对象的词语。有些词语在文中有特定的指代对象,与之密切相关的语句可作为这些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解释。 4.具有深层含义的词语。这类词语在文中找不到可以直接解释其含义的对应语句,而要将其表层含义和所处的语境联系起来,揣摩其深层含义。 考查形式一般是选择题,要求选出对某一概念理解正确(或错误)的一项;或是问答题,要求回答某一概念的内涵。,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典例
7、1:2015湖南,13,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生物电池可以利用蜗牛体内的葡萄糖发电。我们在蜗牛壳上钻孔,把覆盖着酶的电极植入聚集在蜗牛身体和壳之间的血淋巴,也就是蜗牛的血液中。与其他类型的电池类似,我们的电池也是基于化学反应来让电子流动的:一个电极捕获血淋巴中葡萄糖的电子,之后这些电子会通过外部回路包括我们想要供电的任何设备抵达相对的电极。在那里,电子与血淋巴中的氧反应形成水。输出的电力很微弱,在微瓦的量级上,而且在数分钟后会因葡萄糖耗尽而断电。收获能量之后,蜗牛通过吃喝会恢复体内的葡萄糖水平,就可以再次发电了。而蜗牛看来并没有受到生物电池的伤害。,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
8、电池的输出功率受两个因素的限制:蜗牛微小身体内的葡萄糖含量,以及葡萄糖向电极扩散所用的时间。如果医生把类似的某种装置植入人体而不是蜗牛体内,我们就能获得更强更持久的电流,因为人类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要比蜗牛的高,而且人类的循环系统会持续把新的葡萄糖补充给电极(蜗牛没有闭合的循环系统)。一个想法是用我们的生物电池基于人体的修改版来为植入医疗设备供电,例如起搏器。蜗牛不能为手机充电,但它能为微型传感器供电,这促成另一个想法让蜗牛、蠕虫和昆虫为环境监测和国土安全服务。,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文脉梳理 第段:主要介绍生物电池利用蜗牛体内葡萄糖发电的“原理”。这种电池与其他类型的电池类似,也是基于化
9、学反应让电子流动的。 第段:重点介绍生物电池运用到医疗、环境监测和国土安全等领域的“前景”。首先,肯定“电池的输出功率受两个因素的限制”,重点强调蜗牛没有闭合的循环系统,而人类的循环系统会持续把新的葡萄糖补充给电极。其次,强调人类身体较蜗牛有一定的优势,生物电池若能用于植入人体的医疗设备,将可以造福于人类。最后,阐明生物电池为环境监测和国土安全服务的想法。,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下列对“生物电池”的阐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生物电池可以利用蜗牛血液中的葡萄糖来发电,这种电池与其他类型电池类似,也是基于化学反应让电子流动的。 B.生物电池通过植入生物血液中覆盖着酶的电极来捕
10、获葡萄糖中的电子,这些电子可以通过外部设备到达相对电极。 C.生物电池输出的电力十分微弱,只能用微瓦来计算,短短几分钟后便会因血淋巴耗尽而引起断电现象。 D.生物电池在利用蜗牛发电时电子与血液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水应该没有对蜗牛造成伤害。,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C项中“因血淋巴耗尽而引起断电现象”这一说法与原文“会因葡萄糖耗尽而断电”的表述有出入。此处属于偷换概念。 答案:C,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通关方略: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方法 1.准确审题,明确方向。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都存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致命陷阱,准
11、确审题、明确答题方向是做对题、答准题的前提。 2.全文搜寻,逐段圈点。“重要概念的含义”大都不会集中出现在某一处或某一段,而是有序地分布在多个段落中。 3.回文对照,辨同析异。选择题的众多选项基本上都来自原文,因此辨析原文语句与选项的差异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要善于发现各选项与原文之间的异同,特别要注意两者在数量、范围、程度、语气等方面的差异。,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4.摘选原文,组织答案。针对考查“重要概念”的主观题,要先通过找概念、找限制、找要求、找暗示等方法准确审题,然后判定问题涉及的段落区间,联系上下文,圈定关键词句,最后用自己的语言将其组织起来。,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考点总
12、述:“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通常是指:1.结构复杂的长句;2.统摄全篇的中心句,即文眼;3.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4.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关键句等。实用类文本中的句子,一般不像文学类文本或论述类文本中的句子含意那样复杂,而是简单明了、层次清晰。考查形式一般是选择题,要求选出对某一句子含意理解正确(或错误)的一项;或是问答题,要求回答某一句子的含意。,考点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典例2:2015福建,14,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说不尽的萤火虫 中国有着悠久的萤火虫文化。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萤火虫就成为先民的关注对象,诗中“
13、町疃鹿场,熠耀宵行”就是描述萤火虫的。古代诗人常借萤火虫抒情达意,唐代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便是千古绝唱。“囊萤夜读”的故事家喻户晓,也曾激励过无数学子发奋努力。 现代人是不再需要“囊萤”来夜读了。到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发明出荧光灯。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是一种生物光,它不同于其他的光会伴生热量的损耗,是目前已知唯一几乎没有热损耗的光源,因此,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也叫“冷光源”。荧光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能源使用率,但与萤火虫的发光率相比还差得太远。 最近,研究人员在研究萤火虫发光器时,还意外发现了一种锯齿状排列的鳞片,它可以提高发光器的亮度。科学家
14、将其应用在二极管(LED)的设计中,制作出模仿萤火虫发光器天然结构的LED覆盖层,可使其效率提高50%以上。这种新颖设计可能会在几年内应用在LED生产中。 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也越来越多地作为遗传标记的首选来检测基因表达。人们不但利用萤火虫的基因检测癌细胞,还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萤火虫的基因转移到玉米中,较快地培育出可以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系。,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萤火虫还是血吸虫病的防疫助手,水生萤火虫的幼虫吃包括钉螺在内的螺类,而钉螺正是血吸虫的唯一宿主。萤火虫体内的腺甙磷酸,可作为一种优异的检测剂来检测水的污染程度。萤火虫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环境,凡
15、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 遗憾的是,如今,萤火虫在部分地区已越来越少见。除了自然天敌外,人类成了萤火虫最大的“天敌”。美国一些医药公司为了获取萤火虫体内特有的虫荧光素和虫荧光素酶,出价购买萤火虫,导致人们大肆捕捉萤火虫。在日本,20世纪60年代的工业污染和城市扩张,致使萤火虫幼虫的生存率直线下降。,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萤火虫求偶时,雌雄之间会发出特异的闪光信号以吸引异性并交尾。然而城市的亮光干扰了它们的闪光交流,当萤火虫感知到外界灯光时,就会停止发光、飞行、求偶,最终导致种群减少甚至灭绝。去年夏季一些城市刮起萤火虫展览热,千里迢迢从外省引入萤火虫,然后在
16、公园放飞。但萤火虫的很多种类年复一年地在同一个栖息地聚集、交配,即使栖息地遭到破坏,也不会迁往别处。萤火虫成虫的唯一使命就是繁殖,寿命很短,长的也就十几天。萤火虫本就不适合长途迁徙,目的地栖息环境又不太合适,它几乎活不了几天,繁殖就更是不可能了。不少专家为此呼吁:与其引进萤火虫,不如改善自然环境。 那些曾在林间泽畔“熠耀宵行”的萤火虫,如今已与我们渐行渐远,靠,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工引进不能“引”来它们的回归。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因而要靠自然来解决。而且,保护萤火虫不能光着眼于一个物种,而是要通过保护整片栖息地来保护许多物种。如果做到这一点,引来的肯定不只萤
17、火虫。萤火虫如是,熊猫如是,白鹳也如是总之,我们应多想想如何对自然更友好,与万物共存共荣。 (摘编自新华文摘2014年第13期),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文脉梳理 第段:文章的第一部分,写萤火虫文化的悠久历史以及萤火虫蕴含的审美情感。古诗文的引用增添了文章的文学韵味,使科普文章免于枯燥,也是科普类文章文学性特点的体现。 第段:文章的第二部分,写萤火虫的现代应用:提高能源使用率、制造提高效率的LED覆盖层、检测癌细胞、培育玉米新品系以及防疫、检测水质等。写萤火虫的诸多用处也是在为下面的内容张本、蓄势。 第段:文章的第三部分,写人类活动导致萤火虫数量减少。与前面写萤火虫的巨大作用形成鲜明的对比
18、,借此希望引起人们的警醒:保护萤火虫,刻不容缓。 第段,写人类对萤火虫的肆意捕捉以及工业污染、城市扩张给萤火虫带来的灾难。,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第段,写城市灯光以及人们引进萤火虫对萤火虫生存的影响。 第段:文章的第四部分,从萤火虫延伸到自然界的其他物种,进而联想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呼吁保护生物、珍爱自然,让人类与自然共存共荣。卒章显志,增加了文章的内涵,提升了科普文的思想价值。,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请根据文本,分析“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这句话的含意。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这句话出自文章的最后一段,由萤火虫的属性,揭示了其与自
19、然、文化的关系。作答时,要联系全文,分别对萤火虫在文化方面所承载的作用和在自然方面所表现出的生命哲理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答案。 答案:【要点】萤火虫“也是文化的”:有助于人类对血吸虫病的防疫;能启迪人类的科学发明;还是我们民族审美情感的寄托。“归根结底是自然的”:萤火虫是大自然的一分子,对它的保护要遵从大自然的规律。,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通关方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技巧 1.结构复杂句。对这样的句子,主要采用分析其结构的办法来分析其含意,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如果是复句,先找准其第一层,这样就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 2.修辞句。首先要弄清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再还
20、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句子的比喻义、双关义等。 3.观点句或结论句。实用类文本涉及对观点句或结论句的理解,往往会带有探究性的要求,这时对句子含意的理解,已不是“理解”层级上的句子理解,而是“探究”层级上的句子理解,这时往往要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三方面考虑分析,即先解释是什么,再分析为什么、怎样做。,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答题模板: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提问模式】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答题模式】该句子生动、具体(或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表达了(效果)。,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考点总述: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就是要把握新概念和
21、新知识,理解并阐释文中的主要内容,提取并组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 文本类型不同,高考命题所关注的信息重点也就有所区别。传记,主要关注传主的性格特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新闻,主要关注最具价值的动态;访谈,主要关注被访谈者所提及的知识、观点和人生理念;科普文章,主要关注科学新动态、新发现;报告,主要关注调查所获得的事实和结论。本考点主要以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频率较高,考查热点主要有提炼概括、转换说法、语言重组等,试题难度适中。,考点3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典例3: 2015福建,13,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阅读文本见P076【典例2】说不尽的萤火虫
22、 为保护萤火虫,我们要注意萤火虫的哪些习性?请简述。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本文围绕萤火虫这一对象展开,题目要求对萤火虫的习性进行概括。作答本题,要找出答题区间。仔细阅读全文可知,答案信息主要集中在第五、七段,将相关内容概括出来即可。 答案:萤火虫对栖息地生态环境有较高要求。多不喜迁徙。求偶时以闪光信号吸引异性。对外界亮光反应敏感。(意思对即可),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通关方略:解答该考点题目,必须把握以下两点: 1.定位筛选。首先,审好题干,勾画出关键句,锁定有效的答题区间,要准而全;其次,对照题干要求,将文中的有效信息进行重新排列组合;最后,选择适宜的角度作答,按
23、照题干要求,使“问”与“答”有直接的关联性。 2.提炼整合。这类试题分值一般都是6分,往往是36个要点,有一两个要点用直摘法(直接摘出原文中的重点句作为要点)或跳摘法(找到概括要点不可缺少的要素,将这些要素进行总结)稍作整合即可。注意:考生在对文中的重要句子进行摘抄时要从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严格紧扣题干要求,将题干要求与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进行组合,使之成为全面、凝练、流畅而又切合要求的答案,避免答案不到位,甚至答非所问。,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答题模板: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设问方式】 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叙写或论述的? 文章写了描述对象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某人(某物),原因
24、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答题步骤】 第一步,提取要点词语。 第二步,分点整合答案。,语文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考点总述:语言特色,指的是文本在语言上所呈现出的特征。文本类型不同,语言方面也表现为不同特色。如传记语言蕴藉典雅,访谈语言灵动得体,科普文章通俗易懂。文章结构,指的是文章内部的组织和构造,包括层次与段落、过渡与照应、开头与结尾等。实用类文本在安排结构时一般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按照事物之间的逻辑顺序以及人们的认识规律进行。在非连续性文本中,多表现为并列结构,每则材料单独讲述一个事件或一种现象,几则材料共同说明一个主题。,考点4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中心意思,指的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语文 复习 专题 实用 文本 阅读 课件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