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济南的冬天》教学过程设计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济南的冬天》教学过程设计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济南的冬天》教学过程设计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济南的冬天教 学 目 标1饱含深情地诵读课文,发现并体味济南的冬之美。2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作用,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优美的语句。3培养学生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4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教 学 重 难 点1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别是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2景物描述方法和作者感情的抒发。学 情 分 析前一课学习了春 ,学生对描写景物运用生动词语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有所体会,阅读这篇课文,应引导学生自己理解。课前可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课前布置学生去查阅有关老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查阅有关济南的资料,
2、深入了解济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以开阔视野。课 时 分 配2 课时教 学 过 程 设 计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我们欣赏了春天那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后,今天我们要步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冬日的景色。(板书课题)说起冬,尤其是中国北方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寒地冻的萧条画面。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却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就让我们在老舍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济南冬天的水墨画,去体味浸蕴其间的浓郁情致,体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二、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之美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做到:(1)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3、,熟悉课文,这是朗读好的前提。(2)细心体会,理解课文,建立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内心视像,这是朗读好的基础。2(3)以情带声,随课文思想内容与作者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2根据所读内容,解析文章题目。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为标题,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后的“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小结:作者紧扣冬天的山景和
4、水色,铺展出三幅画面:小山摇篮图、雪霁初晴图和空灵水晶图。文章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三、研读精彩语段,学习写景方法1齐声诵读第 4 段,思考:(1)全段的中心句是: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2)全段的层次划分是:全段分为三层:小雪呀/看吧粉色/就是(3)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来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矮松、山尖、草色、阳光。(4)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树尖用“顶” ,山尖用“镶” ,山坡用“穿” ,山腰用“露” ,几个字各得其所。(5)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如: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6)文中是怎样化静为动的呢?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 单元 济南 冬天 教学 过程 设计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