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 2019 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科综合化学1.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纤维素、酚醛树脂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 花生油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用于制肥皂C. 石油的分馏所得的馏分一定都是纯净物D. 利用渗析原理,用半透膜和蒸馏水可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答案】C【解析】【分析】纤维素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酚醛树脂是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花生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石油的分馏所得的馏分仍是多种烷烃和环烷烃的混合物;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粒子能透过半透膜;【详解】纤维素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酚醛树脂是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 A正确;花生油是高级脂肪
2、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为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故 B正确;石油的分馏所得的馏分仍是多种烃的混合物,故 C错误;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粒子能透过半透膜,所以用半透膜和蒸馏水可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故 D正确,选 C。2.用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molCH4 与 Cl 2 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的 CH 3Cl 分子数为 N AB. 5.6g Fe 和 6.4g Cu 分别与足量 Cl 2 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 0.2N AC. 0.1mol/L 的 FeCl 3 溶液中,Fe 3 的数目为 0.1 N AD. 3.0 g 葡萄糖和醋酸的混合物中
3、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0.4 N A【答案】D【解析】【分析】CH4与 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CH3Cl、CH 2Cl2、CHCl 3、CCl 4四种卤代烃;Fe 与氯气反应生成 FeCl3;根据 ,没有溶液体积不能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葡萄糖和醋酸的最简式都是 ;【详解】CH 4与 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CH3Cl、CH 2Cl2、CHCl 3、CCl 4四种卤代- 2 -烃,所以 1molCH4与 Cl2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的 CH3Cl分子数小于 NA,故 A错误;Fe 与氯气反应生成 FeCl3,5.6g Fe与足量 Cl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 0.3NA,
4、故 B错误;没有溶液体积不能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故 C错误;葡萄糖和醋酸的最简式都是 ,3.0 g葡萄糖和醋酸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0.4 NA,故 D正确。选 D。3.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A. 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Fe 3O48H NO 3 =3Fe3 NO4H 2OB. Mg(HCO3)2 溶液中加入足量 NaOH 溶液:Mg 2 2HCO 3 2OH =MgCO3CO 32 2H 2OC. 向含有 0.2 mol FeI 2 的溶液中通入 0.1 mol Cl 2 充分反应:2I Cl 2=2Cl I 2D. 明矾溶液中加入 Ba(OH) 2 溶液至生成沉淀的物
5、质的量最多:Al3 2SO 42 2Ba 2 4OH =AlO2 2BaSO 42H 2O【答案】C【解析】【分析】A项,电荷不守恒;B 项,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镁,反应应生成氢氧化镁;C 项,还原性:I Fe2+,氯气先氧化碘离子;D.当把铝离子转化为 Al(OH)3时,沉淀物质的量最多。【详解】A 项,电荷不守恒,故 A项错误;B 项,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镁,因此反应应生成氢氧化镁而非碳酸镁,故 B项错误;C 项,还原性:I Fe2+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0.1 mol Cl2完全反应变为 Cl ,转移电子 0.2 mol,0.2 mol FeI2中含有 0.4 mol I ,因此
6、氯气完全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2I +Cl22Cl +I2,C 项正确;D.当把铝离子转化为 Al(OH)3时,沉淀物质的量最多,故 D项错误;正确选项 C。4.O2F2可以发生反应:H 2S+4O2F2SF 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是氧化产物B. 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若生成 4.48 L HF,则转移 0.8 mol电子D.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O 元素由+1 价降低到 0价,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所以氧气是还原产物,故 A正确;B在反应中,O 2F2中的 O元素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所以该物质是氧化剂,
7、而- 3 -硫化氢中的 S元素的化合价是-2 价,反应后升高为+6 价,所以 H2S表现还原性,O 2F2表现氧化性,故 B错误;C不是标准状况下,且标准状况下 HF为液态,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 HF的物质的量,所以不能确定转移电子的数目,故 C错误;D该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由-2 价升高到+6 价被氧化,O 元素由+1 价降低到 0价被还原,氧化产物为SF6,还原产物为 O2,由方程式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的比是 4:1,故 D错误;故选 A。【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名师点晴】为高频考点和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答题注意把握元素化合价的变
8、化,为解答该题的关键,反应 H2S+4O2F2SF 6+2HF+4O2中,S 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6 价被氧化,O 元素由+1 价降低到 0价被还原;氧化产物为 SF6,还原产物为 O2,以此解答该题。视频5.设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反应 3Cl 2 + 8NH3=6NH4Cl + N2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有 0.3 mol Cl 2 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数为 0.6N AB. 若生成 2.24 L N 2,则转移的电子数为 0.6N AC. 若有 1.2N A 个电子发生转移,则被氧化的 NH 3 的质量是 27.2 gD. 若生成 1 mol NH 4Cl
9、转移的电子数是 n,则 N A=1/n【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反应 3Cl2+8NH36NH 4Cl+N2中,3Cl 26Cl -6e -,2NH 3N 26e -,所以 0.3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6NA,故 A正确;B、反应 3Cl2+8NH36NH 4Cl+N2中,3Cl26Cl -6e -,2NH 3N 26e -,生成 1mol氮气转移电子 6mol,生成 2.24 L氮气物质的量不一定是 0.1mol,转移的电子数不一定为 0.6NA,故 B错误;C、反应 3Cl2+8NH36NH 4Cl+N2中,3Cl 26Cl -6e -,2NH 3N 26e
10、-,转移 6mol电子,被氧化的氨气为 2mol,有 1.2NA个电子发生转移,则被氧化的氨气物质的量为 0.4mol,被氧化的氨气的质量0.4mol17g/mol6.8 g,故 C错误;D、依据反应的电子转移守恒可知,生成 6mol氯化铵时电子转移 6mol,生成 1mol氯化铵转移电子 1mol,若生成 1 mol的氯化铵转移电子数是n个,则 NAn,故 D错误;故选 A。- 4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6.向某 NaOH 溶液中通入 CO 2 气体后得到溶液 M,因 CO 2 通入的量不同, 溶液 M 的组成也不同,若向溶液 M 中逐滴加入盐酸,产生的气体体积 V(CO 2)与
11、加入盐酸的体积 V(HCl)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与判断 不正确的是(不计 CO2溶解)A. 若 OB=0,则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OH CO 2=HCO3B. 若 OB=BC,则溶液 M 为 Na2CO3 溶液C. 若 OBBC,则溶液 M 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为 CO 32 和 HCO3D. 若 3OB=BC,则溶液 M 中 c(NaHCO 3)=2c(Na2CO3)【答案】C【解析】【分析】向 NaOH溶液中通入 CO2,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CO2+2OH =CO32 +H2O、CO 2+OH =HCO3 ,向 M溶液中滴加盐酸,涉及的反应可能有 H+OH =H2O、
12、CO 32 +H+=HCO3 、HCO 3 +H+=H2O+CO2;【详解】A.若 OB=0,向 M溶液中滴加盐酸,立即产生气体,则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 +H+=H2O+CO2,说明 M为 NaHCO3溶液,则形成 M的过程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CO2+OH =HCO3 ,故 A正确;B.若 OB=BC,即 OB段消耗的盐酸与 BC段消耗的盐酸相等,OB 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 +H+=HCO3 ,即 M溶液为 Na2CO3溶液,故 B正确;C.若 OBBC,则 OB段发生的反应有 H+OH =H2O,CO 32 +H+=HCO3 ,那么溶液 M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为 OH 与 C
13、O32 ,故 C错误;D.若 3OB=BC,可根据 CO32 +H+=HCO3 ,HCO 3 +H+=H2O+CO2进行计算,BC段:CO 32 + H+ = HCO3 ,1mol 1mol 1molOB段:HCO 3 + H+ = H2O+CO2- 5 -3mol 3molM溶液中 n(NaHCO3)=3mol1mol=2mol,n(Na 2CO3)=1mol,即 n(NaHCO3)=2n(Na2CO3),所以c(NaHCO3)=2c(Na2CO3),故 D正确,答案选 C。7.一个密闭容器,中间有一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厚度不计)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当左边充入 1mol N2, 右边充入 CO
14、和 CO 2 的混合气体共 8g 时,隔板处于如图位置(保持温度不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右边 CO 与 CO 2 分子数之比为 1:3B. 右侧 CO 的质量为 2.75gC. 若改变右边 CO 和 CO 2 的充入量而使隔板处于离右端 1/6处, 保持温度不变,则前后两次充入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之比为 5: 3D. 右侧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 16 倍【答案】D【解析】【分析】左右两侧气体温度、压强相同,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左右体积之比为4:1,则左右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 4:1,所以右侧气体物质的量为 =0.25mol,CO 和 CO2质量为 8g,设 CO的
15、物质的量为 xmol,则 CO2物质的量为(0.25x)mol,28x g+44(0.25x)g=8g,x= mol,则 CO的物质的量为 mol,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 mol。【详解】A. 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分子数之比,所以右边 CO与 CO2分子数之比为mol: mol=3:1,故 A错误;B. m(CO)=nM= mol28g/mol=5.25g,故 B错误;C. 若改变右边 CO和 CO2的充入量而使隔板处于距离右端 1/6处,则左右空间体积之比为5:1,充入 CO2和 CO物质的量为 =0.2mol,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压强之比,所以其压强之比为 0.25mol:0
16、.2mol=5:4,故 C错误;D. 相同条件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右边气体平均摩尔质量- 6 -= =32g/mol,氢气摩尔质量为 2g/mol,所以混合气体与氢气密度之比为 16:1,故 D正确,答案选 D。8.NaNO 2 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已知 NaNO 2能发生反应:2NaNO24HI=2NOI 22NaI2H 2O。(1)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2)根据上述反应,鉴别 NaNO 2 和 NaCl。可选用的物质有水、碘化钾淀粉试纸淀粉、白酒、食醋,你认为必须选用的物质有_(填序号)。(3)请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_Al NaNO3 NaOH=
17、NaAlO2 N2 H2O若反应过程中转移 5 mol 电子,则生成标准状况下 N 2 的体积为_L。 “钢是虎,钒是翼,钢含钒犹如虎添翼” ,钒是“现代工业的味精” 。钒对稀酸是稳定的,但室温下能溶解于浓硝酸中生成 VO 2 。(4)请写出金属钒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5)V 2O5 是两性氧化物,与强碱反应生成钒酸盐(阴离子为 VO 43 ),溶于强酸生成含钒氧离子(VO 2 )的盐。请写出 V 2O5 分别与烧碱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盐的化学式:_、_。【答案】 (1). NaNO2 (2). (3). 10 6 4 10 3 2 (4). 11.2 (5). V6H 5NO 3
18、=VO 2 5NO 23H 2O (6). Na3VO4 (7). (VO2 ) 2SO4【解析】【详解】I.(1).在反应 2NaNO24HI=2NOI 22NaI2H 2O中,N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I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氧化剂是 NaNO2,故答案为:NaNO 2;(2).由 2NaNO24HI=2NOI 22NaI2H 2O可知,鉴别 NaNO2和 NaCl,可选择碘化钾淀粉试纸、食醋,变蓝的为 NaNO2,故答案为:;(3).Al元素的化合价从 0价升高到+3 价,N 元素的化合价从+5 价降低到 0价,由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应方程式为 10Al+6 NaNO3+4NaOH
19、=10 NaAlO2+3N2+2 H 2O,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若反应过程中转移 5 mol 电子,则生成标准状况下 N2 的体积为 22.4 L/mol=11.2L,故答案为:10 6 4 10 3 2;11.2;II.(4).金属钒与浓硝酸反应成 VO2 、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V+6H+5NO3=VO2+5NO2+3H 2O,故答案为:V+6H +5NO3=VO2+5NO2+3H 2O;- 7 -(5).V2O5 是两性氧化物,与强碱反应生成钒酸盐(阴离子为 VO 43 ),所以 V2O5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盐的阳离子为钠离子,酸根离子为 VO43 ,则盐的化学式为 Na3VO4
20、;V 2O5与稀硫酸溶液反应生成含钒氧离子(VO 2 )的盐,所以阳离子是 VO2 ,阴离子是硫酸根离子,则盐的化学式为(VO 2 ) 2SO4,故答案为:Na 3VO4;(VO 2 ) 2 SO4;9.某强酸性溶液 X 中可能含有 Fe2 、Fe 3 、Al 3 、Ba 2 、NH 4 、CO 32 、NO 3 、SO 42 、SiO 32 中的若干种,现取 X 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有一种气体为红棕色。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由强酸性条件即可判断 X 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2)溶液 X 中关于硝酸根离子的判断,正确的是_(填编号,下同)。a一
21、定含有 b一定不含有 c可能含有(3)气体 F 的电子式为_,化合物 I 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4)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 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5)对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可以另取 X 溶液,加入下列溶液中的一种,根据现象即可判断, 该试剂最好是_。NaOH 溶液 KSCN 溶液 氯水和 KSCN 的混合溶液 pH 试纸 KMnO 4 溶液【答案】 (1). CO32 、SiO 32 (2). b (3). (4). 共价键和离子键 (5). 3Fe2+ +4H+ +NO3 = 3Fe3+NO + 2H2O (6). AlO2 2H 2OCO 2=HCO3 Al(OH) 3 (7).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莆田市 第二 十四 中学 2019 届高三 化学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