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祭十二郎文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祭十二郎文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祭十二郎文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祭十二郎文学习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以情动人的文笔,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准确反映笔者思想境界。2.思想教育目标:亲情真实情感的展示。3.能力培养目标: 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感知本文抒发的对亡侄的无限哀痛和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知识积累文学常识作者简介韩愈(768824) ,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河北昌黎,又称昌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任汴州、徐州幕府推官。贞元十八年(802)入国子博士、监察御史,因议赈关中旱,贬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后入为国子博士,累官至中书舍、邢部侍郎。819 年,因上论佛骨表贬潮州刺史。820 年冬入长安,历
2、任国子祭酒、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史部侍郎等。在文学上,他领导了著名的古文革新运动,反对浮艳华美的骈文,恢复散句单行、自由朴实的秦汉散文艺术,掀起了散文的新高潮,奠定了唐宋八大家古文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破骈为散的祭文。文体介绍及本文与一般祭文的区别(1)祭文(悼词)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 ,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绍死者生平事迹,评价其功德贡献;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品质精神。(2)本文既不同于传统祭文,又不同于韩愈本人撰写的其他大量的哀辞、祭文、铭状、碑志。那些都是应约而写,是念给生者听的。而本文不为发表,是作者
3、面对死者叙往事诉衷肠的肺腑之言,正所谓“未尝有意为文”却达到了“文无不至”的境界。 红楼梦中“宝玉祭晴雯”的芙蓉女儿诔就属于这种真情自然宣泄的文字。写作背景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而后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圭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 ,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
4、,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在韩愈诸多优秀的抒情散文里, 祭十二郎文当推为其中的佼佼者,该文在我国浩繁的古代散文作品中,亦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名篇,历来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十二郎,是韩愈的侄子,名老成,他在韩氏族中排行第十二,故称为十二郎。韩愈与十二郎从小生活在一起,情逾一般骨肉。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在京城长安(今西安)任监察御史的韩愈骤闻十二郎死讯,悲不自胜,痛悼万分。在这种巨大的感情压力下,自他胸臆涌出了这篇千古至文。字词汇总通假字2远具时羞之奠:羞通“馐” ,美味食物。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 ,孤独的样子。皆不幸早世:世通“逝” ,死。敛不凭其棺:敛通“殓” ,
5、给死人穿衣入棺。重点实词衔(含着)哀致(表达)诚 掇汝而就(就职上任)汝不果(成为事实、实现) 不克(能够)蒙其泽吊(抚慰)之孤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恨)重要虚词 其其能久存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表选择的连词)其无知,悲不几时。 (表假设的连词)乎其能久存乎?(助词,表疑问或反问语气)矣其信然矣!(判断语气,语气较重)词类活用恐旦暮死:旦暮,名词活用状语,在早晚之间,过不了多久。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夭,动词使动,使早死。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业,名词作动词,继承的事业。长吾女与汝女:长,动词使动,使长大。古今异义少年:古代指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
6、。重点语句惟兄嫂是依:惟是,是文言文中一种宾语前置的句式。吾佐董丞相于汴州:状语后置。课文精要理解主旨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饱含着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全文以向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哀家族之凋落,哀己身之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疑生死之数,乃至疑后嗣之成立,极写内心的辛酸悲痛。理清结构第一部分,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第二部分,写十二郎之死。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第三部分,写对十二
7、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把握重点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韩愈的家境身世?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明确】 (1)少年孤苦:“吾少孤” “惟兄嫂是依” “零丁孤苦”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3(2)为谋生聚少离多:“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又四年,遇汝从嫂丧来葬” “又二年,汝来省吾,止一岁” “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吾佐戎徐州汝又不果来” 。(3)未老先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4)子女年幼:“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
8、,又可冀其成立邪?”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 。作者是怎样在这些看似平淡的家境叙述中抒发悲愤的?【明确】作者写这篇祭文的目的不在称颂死者,而在于倾吐自己的至痛之情。他紧紧围绕着叔侄间生离死别这个中心,选取那些值得怀念、忧戚,或感到遗憾的生活琐事,写来如叙家常,但却充满着生活气息,让人深感真实、可信。作者又不是纯客观的叙事,而是在典型事件的叙述中,侧重抒写自己的无比哀痛之情,他以痛惜、遗憾、内疚之情来叙事,叙事中处处含情,使得叙事、抒情水乳交融。作者又充分运用第一人称的方便,尽情地把自己的一切感受都倾注到叙事之中,写得如泣如诉。本文写得至悲至痛,试思考作者在悲侄儿之死
9、的同时,还抒发了哪些悲情?【明确】 (1)悲叹家族人丁不兴。封建社会门第家族观念极强。韩愈出身于小官吏家庭,家庭浓厚的儒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他,而人丁不兴,使他尤其看重家族成员。然而父母早亡,兄殁南方,两世一身等久已令他体会到家境凄凉之悲了,而如今侄儿又撒手西去,儿子、侄孙尚年幼,韩氏能支撑门面的只有韩愈自己,家庭之事连个商量之人也找不到。这无限的孤独怎不使他悲从中来,进而想到“无意于人世”呢?(2)悲叹自己仕途失意。韩愈 19 岁便离家到京城求发展,但却多次应考落第,25 岁中进士后还要到处请求权贵援引举荐(如与于襄阳书 ) ,29 岁才开始入仕途。到 35 岁写作本文之时的几年间,却辗转迁徙,
10、京城、汴州、徐州、宣城四处漂泊。他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却不得施展,内心自然郁郁寡欢,而此时又得侄儿突然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中情不自禁地蕴含了自身无限的酸楚。于是他便喊出了“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的肺腑之言。揣摩文章第 5 自然段中“邪” “也” “乎” “矣”的用法,体会它们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明确】作者悲伤之情无法抑止,又希望“传之非真” ,因此在本段连用三个“邪”字,三个“也”字,表示不愿相信十二郎的死是真的。三个“乎”字,表示虽不愿相信而事实俱在的矛盾心情。后连用五个“矣”字,表明作者在理念上感到丧报书信决非误传之后的不情愿又无可奈何的心情。知识迁移阅读下面
11、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毛颖传韩愈毛颖者,中山人也。其先佐禹治东方土,养万物有功,因封于卯地,死为十二神。尝曰:吾子孙神明之后,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已而果然。秦始皇时,蒙将军恬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筮者贺曰:“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长须,八窍而趺居,独取其髦,简牍是资。天下其同书,秦其遂兼诸侯乎!”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于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日见亲宠任事。颖为人,强记而便敏,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阴阳、卜筮、占相、医方九流百家、天人之书,及至浮图、老
12、子、外国之说,皆所详悉。又通于当代之务,4官府簿书、市井贷钱注记,惟上所使。自秦皇帝下及国人,无不爱重。又善随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虽见废弃,终默不泄。惟不喜武士,然见请,亦时往。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上亲决事,以衡石自程,虽宫人不得立左右,独颖与执烛者常侍,上休方罢。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上召颖,三人者不待诏,辄俱往,上未尝怪焉。后因进见,上将有任使,拂试之,因免冠谢。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上嘻笑曰:“中书君老而秃,不任吾用。吾尝谓中书君,君今不中书邪?”对曰:“臣所谓尽心者。”因不复召,归封邑,终于管城。其子孙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十二 文学 解析 新人 选修 中国古代 散文 欣赏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