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相见欢》练习题新人教版.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相见欢》练习题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相见欢》练习题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相见欢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注】词牌名,靖康之难后作者南渡,作此词。(1)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请作分析。 (3 分)(2)词的最后一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用了何种修辞手法?作简要分析。 (3 分)(3)词的下阕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4)用自己的话描述“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的画面,并说说其表达效果。(5)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赏析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的表达效果。 (4 分)(7)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词句加以分析。 (4 分)(8)上
2、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5分)(9)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 分)(10)词的上片是通过哪些景色描写来营造意境的?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分)(11). 著名抗金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到“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用以再现扬州烽火硝烟的场景。同样提及“扬州” ,朱敦儒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请结合下片诗句作简要分析。 (6 分)(12).“相见欢”是这篇作品的 。 (1 分)(13).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3 分)A.
3、“清秋” 一词,点明登楼时节,渲染肃杀氛围。B.“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一句,以乐景写哀情。C.“倩悲风” 一语,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传神。D.“吹泪过扬州” 一语,富有动感,极具感染力。(14).画线句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请加以分析。 (3 分)2(15) 下列诗句与“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项是( )(2 分)A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 相见欢)B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C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 无题)D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韦应物 闻雁)(16) 下列选项中最不符合这首词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一项是( )
4、(2 分)A国家灭亡之悲痛 B收复中原之渴望 C壮志难酬之愤激 D怀念故土之深切相见欢 练习 参考答案(1)【答案】 上片写登楼所见的无边秋色,夕阳流水,营造出清冷萧条的意境,抒发了因山河残破而悲凉抑郁的心情。 (景物, “秋色” “夕阳流水”1 分;特点, “冷落萧条”1 分;感情 1 分。共 3 分) 【解题思路】 抓住景物“秋色” “夕阳” “流水” ,分析特点“冷落萧条” ,结合注释,点明情感“因山河残破而悲凉抑郁的心情” 。(2)【答案】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请求“悲风”把泪吹到扬州去,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 “拟人”1 分,分析及感情分,共 3 分)3【解题思路】 “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六 单元 相见 练习题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