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三峡》练习题2新人教版.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三峡》练习题2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三峡》练习题2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9 三峡一、课文梳理1、 标注字音。阙( ) 曦( ) 襄( ) 溯( ) 漱( )2、 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略无阙处( ) 或王命急宣( )属引凄异( ) 良多趣味( )3、 翻译句子。(1)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4、 请用“/”标出句子的朗读停顿。(1)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理解识记5、 三峡是所著的水经注疏中的一段。 水经注是的著作。6、 三峡中突出三峡山势的雄伟峻拔的句子是,以比喻手法来突出夏季水暴涨后江水湍
2、急的句子是,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总写春冬季的景物特征的句子是。三、美景品析7、三峡很美,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你能用“三峡的美,你看”的句式说一说吗?示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8、这样美的三峡,作者共用一百五十余字就描绘得如此出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令人称奇。请你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 (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示例:语文的描写手法美,下面描写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同时又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侧面烘托了
3、三峡峰峦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四、课外拓展9、下列几段文字与文中哪些内容相关?(1) 、陆游入蜀记:“夹江千峰万嶂,有竞起者,有独拔者,有崩欲压者,有危欲坠者,有横裂者,有直坼者,有凸者,有洼者,有罅者,奇怪不可尽状,初冬草木皆青苍不凋。 ”(2) 、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3) 、杜甫秋兴八首:“听猿实下三声泪” ;白居易送萧处士游黔南:“江从巴峡初成字,猿过巫阳始断肠。 ”10、假如你是一个导游,请依据课文内容和的有关材料,写篇 400 字左右的“三峡风光”导游词。附学习方法提示学习一篇文言文,首先要弄通它的文意,这包括读准
4、字音、理解词义、能用现代汉语说出其文意、朗读时正确停顿。这些可看作是对文章的初步感知,即学习文言文的最初目标。文言文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理应汲取其精华。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精髓的基础上,适当的记忆还是有必要的。而其有效的方法是结合具体的语境加以记忆。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美点很多,我们应该在弄懂文意的基础上,捕捉文章的美点进行赏析。对文章美点的赏析,可从内容、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切入。考虑到题目有一定的难度,特提供示例参考。用课文来印证古诗文,这是综合性学习的一种全新的方法,其作用: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助于拓宽知识面,可谓一箭双雕。依据“课文
5、内容和课外的有关材料”写导游词,也是一种综合性学习的方法,它把读、写、说有机地结合了起来。3承天寺夜游练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记叙文一般具备六个要素,请你将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六要素写在下面横线上(如果有些要素在文中体现不明显,可以不写) 。 (4 分)_ _ 2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1 分) 念:_ 遂:_ 3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晓雾将歇(消散)B.夕日欲颓(坠落) 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三 单元 三峡 练习题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