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案24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含解析).doc
《(全国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案24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案24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含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一、对点练1.下列有关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叟”,我国古代对年老男子的一种带有轻蔑口吻的称谓,如“河曲智叟”“童叟无欺”等。B.“大夫”,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C.“庶人”,古代泛指无官爵的平民。周代上层为卿、大夫、士,下层为庶人。D.“千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2.下列有关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忧”,母亲丧事。古代子女为父母守丧,不行婚嫁之事,不参与吉庆之典,官者须离职。B.“豫章”,古代区域名称,在汉代设郡,指现在的南昌地区,
2、唐代初期把豫章郡改为“洪州”。C.“吏部”,掌管天下所有官吏的任免、升降、调动和选拔考试等事务,长官称吏部尚书。D.“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贵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南北朝时期指太尉、司徒、司空。3.下列有关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朔漠”,指北方的沙漠地区。如杜甫咏怀古迹:“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B.“公车”,汉代官署名。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C.“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起于明代。D.“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东
3、林书院等。4.下列有关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人”原指被荐举的人,唐宋时指地方推举赴京应科考者,明清时指在每年一次的乡试中合格者。B.“刑部”又称“秋官”“宪部”,与吏、户、礼、兵、工并称古代六部,负责审定律令及审核刑狱。C.“河阳”中“河”专指“黄河”,古人认为“山南水北谓之阳”,故“河阳”指黄河北岸的某地区。D.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分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件。5.下列有关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客”,指被贬谪在外的官吏,如范仲淹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B.“樽”,指酒杯。如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
4、十千。”C.“举案齐眉”,汉代梁鸿的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总是把端饭的托盘举得和眉毛一样高,以示尊敬,故后世常用本词表示夫妻相敬。其中“案”指书案。D.“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26.下列有关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分别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的称号。B.“大理寺”,官署名,掌刑狱案件审理。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明清时期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狄仁杰就曾在此任职。C.“服除”,指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古制规定父母去世,均要守丧,是为丁忧,
5、时间视亲疏而定;丁忧期间不能为官,已为官者则需停职守制。D.“擢”,提升官职,其他如“除”“拔”“拜”也指官职的提升,“改”“徙”“知”等都可以表示官职的变动,而“出”特指离京外调,“入”则指入京为官。7.下列有关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元、中元和下元合称“三元”,其中“上元”指农历的正月十五,旧俗在上元夜张灯游乐,所以又叫“灯节”。B.“鼎”,形制多为圆腹三足两耳,主要用于煮肉盛肉,腹下可烧火。后来常用“钟鸣鼎食”形容贵族生活奢侈豪华。C.在“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中,“亲戚”指的是外亲,也就是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人。D.阳春白雪都是古代楚国的歌曲名,当时被认为是高
6、雅的乐曲。后多用“阳春白雪”比喻高深典雅、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初举进士,为州第一,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于是乡里皆称之。淳化三年,再举乃中,授隰州军事推官。拜参知政事。公入谢,上曰:“先帝尝言卿可用,吾今用卿矣。”公益感激自励。以疾告归其政。乃诏优公不朝,而使视事如故。居岁中,数以告,乃得还第。景祐元年八月庚申,公薨于家,年六十有八,赠兵部尚书。(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有改动)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讳”,古代对君主、尊长名字避开不直称叫讳,规矩是“讳名”不“讳姓”,在死后的君主或尊
7、长的名前加“讳”字,以示尊重。B.“进士”,指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乡试考取后进入殿试的读书人,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的统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C.“参知政事”,简称“参政”,唐宋时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以参知政事为副宰相。D.“庚申”,这里表示日期,采用的是我国古代常用的干支纪时法。庚申前一位是己未,后一位是辛酉。二、仿真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912 题。3(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未尝出。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上奇其材,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
8、夫。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久之,天子下诏曰:“右将军光禄勋安世辅政宿卫,肃敬不怠,十有三年,咸以康宁。夫亲亲任贤,唐虞之道也,其封安世为富平侯。”大将军光薨后数月,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车骑将军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忠信谨厚,勤劳政事,国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为大将军。”上亦欲用之。安世闻指,惧不敢当。请间求见,免冠顿首曰:“老臣诚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继大将军后,唯天子财 哀,以全老臣之命。”上笑曰:“君言泰谦。君而不可,尚谁可者!”安世深辞弗能得。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绝勿复为通。有郎功高不调,自言,安世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
9、。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绝不许。已而郎果迁。莫府长史迁,安世问以过失。长史曰:“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安世曰:“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其欲匿名迹远权势如此。安世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补吏,上以为北地太守。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 ,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积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元康四年春,安世病,上疏归侯,乞骸骨。天子报曰:“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卫将军富平侯印薄朕忘故,非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2020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24 了解 掌握 常见 古代 文化 知识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