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新华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培优卷试卷(含解析).doc
《天津市新华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培优卷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新华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培优卷试卷(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天津市新华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培优卷试卷(含解析)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60 分钟第 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 25 道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75 分)1. 1978 年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中,前 12 条都是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改变了以往先规定公民义务,再规定公民权利本末倒置的做法。但宪法在增加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的同时,也规定公民有“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这反映了( )A. 民主集中制原则还需要恢复B. 依法治国方略得到正式确立C. 民主法制建设在曲折中前进D. 思想路线拨乱反正全面展开【答案】C【解析】
2、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题眼是“在增加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的同时,也规定公民有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 。题干只涉及“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没有涉及民主集中制需要恢复,故 A 项错误;题干材料“改变了以往先规定公民义务,再规定公民权利本末倒置的做法”说明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有很大的进步,但是“也规定公民有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说明这一时期民主法制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民主法制建设在曲折中前进,故 C 项正确。B、D 两项均不符合题意。2.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谓“坚实的基础”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更加成熟2
3、国民政府的性质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国共两党在建国问题上达成了共识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主革命时期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性质始终没有变,项排除;国共两党因在建国问题上的分歧,导致了内战,因此排除,结合组合情况,正确答案是 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3.余英时认为中国“上至朝廷的礼仪、典章、国家的组织与法律、社会礼俗,下至族规、家法、个人的行为规范的一切建制之中”都贯注了儒家的原则,而这一
4、儒家建制整体的迅速崩溃始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上至朝廷的礼仪、典章、国家的组织与法律、社会礼俗,下至族规、家法、个人的行为规范的一切建制之中”都贯注了儒家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思想上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导致儒家建制整体的迅速崩溃,故 D 正确。鸦片战争时期,清朝统治没有灭亡,故3A 排除。太平天国时期,清朝统治没有灭亡,故 B 排除。戊戌变法仍然为了保存清朝统治,故 C 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影响4.“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
5、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 , “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确立这一方针的历史文献是A. 论联合政府B. 论十大关系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即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AB 明显不属于“国家层面”范畴;C 项不符
6、合史实,排除。本题正确答案选 D。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背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5. “尽管罗马法律在妇女继承财产上做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女们也开始占有大宗财产。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的财政事务和大地产。 ”这段话表明A. 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B. 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C. 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富有自然法的精神D. 妇女的财产占有体现公民法的灵活性4【答案】B【解析】题中所述“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 ,正是因此妇女才开始获得或掌管财产。故选 B。【考点定位】必修一:罗马法。6.
7、明太祖朱无璋认为:“君不能躬揽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为此,他对中央机构做出的重大调整是A. 设立内阁B. 废除丞相制度C. 实行行省制度D. 设立枢密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设立内阁的是明成祖朱棣,不是朱元璋,所以 A 项错误。C 项出现在元朝,不是明朝。D 项是在宋代出现的管理军事的机构,所以排除 ACD 三项而选择 B 项。材料内容明显说明朱元璋认为丞相是其亲自独揽朝政的阻碍,所以要求废除丞相制度。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废除丞相制度7.公元前 399 年,雅典民主法庭以不敬神和腐化青年的罪名判处哲学家苏格拉底死刑。他本可以通过承认错误,避免极刑,但他仍
8、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 雅典民主的形式导致了国家权力的滥用B. 苏格拉底之死意味着希腊人违背了法治原则C. 苏格拉底的“不敬神”源于他的哲学观念“认识你自己”D. 表明了苏格拉底对思想自由的追求【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由5“雅典民主法庭以不敬神和腐化青年的罪名判处哲学家苏格拉底死刑”可知雅典民主的形式导致了国家权力的滥用, 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的“不敬神”源于他的哲学观念“认识你自己” ;由“他本可以通过承认错误,避免极刑,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可知苏格拉底对思想自由的追求,而 B 却不能从材料和所
9、学知识中得出,况且苏格拉底是通过合法程序被判刑的,没有违背法治原则,故 B 不正确。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弊端8.1927 年 11 月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使暴动的城市能成为自发的农民暴动的中心及指导者” ,认为“城市工人的暴动是革命的胜利的先决条件。 ”这说明当时A. 中共仍然坚持以城市为中心来指导中国革命B. 中共开始确立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 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D. 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使暴动的城市能成为自发的农民暴动的中心及指导者” 、 “城市工人的暴动是革命的胜利的先决条件”可知当时中共仍然坚持以城
10、市为中心来指导中国革命,故选 A项;题意反映了当时中共仍然坚持以城市为革命中心,没有体现确立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内容,故排除 B 项;1927 年国民大革命已经失败,革命统一战线破裂,故排除 C 项;中共坚持城市暴动以领导革命的做法不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而是“左”倾错误,故排除D 项。9.元代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被划归陕西行省,使四川盆地的北向门户洞开归州,地处四川、河南二行省之间,却隶属于并不与之连界的湖广行省;同是处于汉水上游汉中盆地的兴元路和沔州,却分属四川、陕西行省。此种行政区划不利于A. 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B. 加强对地方的军事控制C. 各民族之间经济的交流6D. 增强行政区的自
11、然属性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归州却隶属于并不与之连界的湖广行省同是处于汉水上游汉中盆地的兴元路和沔州,却分属四川、陕西行省”等关键信息可知,这种行政区划不利于增强行政区的自然属性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所以答案选 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朝行政区划10.1947 年 7 月,马歇尔计划提出,马歇尔指出: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能指望得到我们的援助。该计划即便不能取得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该取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关于马歇尔计划,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扩大了美国与西欧的矛盾B. 阻碍了西欧一体化
12、进程C. 加速了战后欧洲的分裂D. 推动了冷战的爆发【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歇尔计划。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苏联的经互会是苏联控制东欧,这样也就加速了战后欧洲的分裂,选 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不会扩大美国与西欧的矛盾,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马歇尔计划和西欧一体化进程无关,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马歇尔计划是冷战的一个具体的表现,而不是推动了冷战的爆发,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C。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马歇尔计划【名师点睛】高考历史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
13、识的再认再现、理解、运用。因此,在审题时,一定要联系相关知识,一是为了对备选项进行筛选,二是为了准确理解材料的意思。但是需要考生们特别注意的是审题的最基本做法是把题干和备选项细看一遍,千万不要只看一半就作出选择,而一定要把选择肢看完。711.下列发生在法国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启蒙运动兴起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攻占巴士底狱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启蒙运动的兴起是在 17 世纪,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是在1852 年,攻占巴士底狱是在 1789 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是在 1804 年,所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14、故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肯定筛选法,它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择肢,确定一个正确的选择肢,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择肢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择肢,排除包含这些选择肢的组合,再逐步筛选。辨别法,即用肯定筛选法选出绝对正确的选择肢,用否定筛选法排除绝对错误的选择肢,从而缩小范围,针对不能直接用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确定的选择肢根据所学知识辨别是否符合题意。12.在十二铜表法中,传唤、求偿、所有权及占有等内容都为了使私人之间的商品生产及交换更加的方便、快捷和安全。这表明十二铜表法A.
15、受到平民斗争的推动B. 重在维护私有财产C. 是商品经济发展结果D. 实现社会经济发展8【答案】B【解析】材料中没有对平民斗争推动十二铜表法进行阐释,故 A 项排除;材料中主要阐释的是十二铜表法内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是在强调维护私有财产,故 B 项排除;由“都为了使私人之间的商品生产及交换更加的方便、快捷和安全”等信息可得出十二铜表法在立法上呈现出重视商业的倾向,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 C 项正确;材料中阐释的法律条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却没有体现“实现了” ,故 D 项排除。13.唐朝中央政府一机构, “其属官有给事中四人,正四品,负责审核中书省起草的诏令文书,审阅各种呈文,提出供皇帝参
16、考的处理意见” 。该机构是A. 门下省B. 尚书省C. 吏部D. 礼部【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负责 审核中书省起草的诏令文书”可知是门下省,具有封驳审议的职能,A 项正确。尚书省负责执行,与题干不符,排除 B。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察、升降、调动等事务,与题干不符,排除 C。礼部,掌管国家典章法度、祭祀学校、科举、接待外宾等事务,与题干不符,排除 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 A。14.2016 年美国总统选举将于 2016 年 11 月 8 日举行。根据现行的美国宪法第 22 修正案,美国总统任期 4 年,可以连任一届。各州选举人按该州选民投票结果投票选举产生总统。由此可知,美国实
17、行A. 联邦制B. 总统制C. 共和制D. 君主制9【答案】C【解析】【详解】联邦制是美国的国家组成形式,与总统选举无关,故排除 A 项;根据题意可知,美国的总统由人民选举产生,即国家的权力是属于人民的,所以题意主要强调了美国的共和制而非总统制,故排除 B 项,故选 C 项;美国没有出现过君主,实行的不是君主制,故排除 D 项。【点睛】共和制是相对于“君主制”的称呼,即国家代表机关或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制度。15.1979 年 9 月,铁托在某国际组织首脑会议上发言:我们从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主张各国都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没有
18、同意充当任何人的传声筒或后备军。据材料可知,此国际组织是A.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 华沙条约组织C. 欧洲共同体D. 不结盟运动【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1961 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在南斯拉夫举行,主张反对不结盟、非集团,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从时间“20 世纪 60 年代”和主张“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可以看出这是不结盟运动,故选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本身就是军事政治集团,故 AB 错误;欧洲共同体是区域集团化组织,故 C 错误.16.南京条约第十一条规定: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市 新华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末 培优卷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