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课件岳麓版必修320190115585.ppt
《2018_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课件岳麓版必修320190115585.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课件岳麓版必修320190115585.ppt(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史料探究,课前预习,随堂训练,素养落实,素养落实 价值立意素养提升,【主题立意】 孙中山创立的三民主义引导中国人民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制的中华民国,实现了划时代的历史性巨变;新三民主义的提出顺应了时代潮流,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学习目标】 (1)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探究,使学生掌握新旧三民主义创立的背景,形成历史发展的时空观念。 (2)通过探究相关史料,对比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了解其在理论内容上的变化,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以及史料实证、合理解释历史问题的素养;理解掌握新旧三民主义的发展变化对后来中国革命发生的深远影响,形成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认
2、识历史问题的素养。,(3)通过对孙中山的民主追求的学习,理解伟人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和为革命事业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通过了解三民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到革命理论需要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完善。,课前预习 课前自学释疑解惑,知识梳理,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 1.提出背景 (1)面对鸦片战争之后的危局,许多志士仁人提出的各种变法救国主张皆以失败而告终。 (2)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喊出了 的口号。 2.思想渊源 (1)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 (2)受中国 的重要启迪。 (3)受西方先进政治、经济和科技成果的影响。,振兴中华,传统思想,二、三民主义 1.提出:1905
3、年8月,孙中山创建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平均地权”的纲领,并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其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2.内容 (1)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 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2)民权主义:推翻 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 (3)民生主义:解决以 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中国同盟会,创立民国,满洲贵族,君主专制,土地,3.意义 (1)集中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2)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政府。 (3)孙中山以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
4、,制定颁发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民族独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 1.提出: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改组了国民党,确立了联俄、联共、 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2.内容 (1)民族主义:对外反对 ,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和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决。 (2)民权主义: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与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扶助农工,帝国主义,节制资本
5、,3.评价 (1)具有鲜明的 的革命性,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2)核心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3)孙中山实行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实现了国共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四、三民主义学说的历史地位 1.是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既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内容,又具有浓厚的 的民族特色。 2.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反帝、反封建,爱国主义,史料探究 主题探究史料教学,探究主题1 三民主义创立的背景时空观念与史料实证 材料一,材料二 189
6、4年,孙中山在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影响下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但是遭到李鸿章的冷遇。从此,孙中山放弃了改良思想,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问题】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创立的背景。 【解读】 材料一中的时局图说明20世纪初的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材料二反映的是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及孙中山的思想主张由改良到革命的转变;再结合所学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各种救亡实践的失败回答。 【结论】 背景:列强侵略加剧导致民族危机深重;清政府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鸦片战争以来的各种救亡实践相继失败;孙中山上书改革碰壁后转向革命。,探究主题2 三民主义史料实证与唯物
7、史观 材料 20世纪初,民族主义引进中国之时一直隐然深埋在汉族士人心中的对满洲贵族统治合理性的质疑,在甲午对日海战失败之后开始全面爆发,一场擎着种族革命大纛的资产阶级革命,已在知识和思想界之外的政治领域迅速地展开这种民族主义的革命宣传和策略即是一把双刃剑:在鼓动起民族革命激情的同时,也大大伤及中华民族的整体统一。 陈永霞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主义思潮 【问题】 材料中的“民族主义”指的是什么?据材料指出它对中国近代革命的影响。 【解读】 材料中的“种族革命”体现了一定的民族狭隘性。其既调动了人们的革命热情,又不利于中华民族的统一。,【结论】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影响:有利于掀起辛亥革命高
8、潮(鼓动革命热情);不利于民族统一。,【深化拓展】 三民主义推动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表现 (1)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使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的统治秩序再也不能稳定下来。 (2)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孙中山领导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大大推动了中国民主化的进程,也使民主共和思想得到传播。,探究主题3 新三民主义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 材料 这种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是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真三民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只有这种三民主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度 高中历史 第五 单元 现代 中国 先进 思想 22 孙中山 民主 追求 课件 岳麓版 必修 320190115585 PPT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49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