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1课孔子与老子课件岳麓版必修320190115589.ppt
《2018_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1课孔子与老子课件岳麓版必修320190115589.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1课孔子与老子课件岳麓版必修320190115589.ppt(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单元概览 时空定位单元主题,【时空坐标】,【主要线索】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历程和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源于春秋时期的孔子和老子。孔子倡导的“仁”和“礼”的思想成为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成为许多朝代创立初期统治阶级治国的基本法则。 2.战国时期,儒、墨、道、法等不同学派著书立说,彼此驳难,吸收融合,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3.汉代董仲舒对先秦儒学进行改造发挥,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从此成为正统思想。 4.宋明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
2、进一步思辨化、系统化、哲理化,发展至理学阶段,形成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流派。 5.明清之际,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批判宋明理学,与时俱进,倡导求实精神,为儒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6.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领先世界;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贡献突出;天文学、数学、农学和医学等方面成就辉煌。,第1课 孔子与老子,史料探究,课前预习,随堂训练,素养落实,素养落实 价值立意素养提升,【主题立意】 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们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习目标】 (1)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探究,理解孔子、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合理解释历史问题的素养
3、。 (2)通过将孔子、老子的思想与春秋晚期的阶段特征相联系,培养学生将历史事实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思考的时空观念。 (3)通过对孔子、老子思想体系的比较、评价,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成就,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文化自信。,课前预习 课前自学释疑解惑,知识梳理,一、孔子的学说 1.历史地位: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 学派的创始人。 2.思想内容 (1)核心思想:“仁”(内在自觉)和“ ”(外在约束),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实现的途径分别是遵循“忠
4、恕”之道和“正名”。 (2)政治主张:提倡“ ”,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以“礼”治国,逐步改良政治。,儒家,礼,为政以德,(3)哲学思想: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 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4)教育思想: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等。 3.影响 (1)在 和社会变革的时代并未受到太多的重视。 (2)汉代大一统之后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 二、老聃与道德经 1.地位: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 学派的创始人。 2.著作:后人将其思想整理为道德经,又称老子。,人世间,诸国争霸,主流,道家,3.思想 (1
5、)哲学 本原论:“ ”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天命观:“天法道,道法自然”。 辩证法: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2)政治:主张“ ”,以“无事取天下”。 4.影响:道家学派对 ,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影响深远。,道,无为而治,中国文化,史料探究 主题探究史料教学,探究主题1 道家和儒家的思想时空观念与史料实证 材料一 孔子成长的时代,鲁国政乱“陪臣执国命”成为当时各国的普遍态势。孔子认为,正是因为内心道德秩序的缺失才导致社会秩序的崩坏,要想修复礼乐秩序,必须从人心入手。因此,既然无望入朝执政扭转乾坤,那么退而育化人心也是从根本上培育社会的元气。 闫志历史突围:图说春秋战国
6、材料二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无罪)而无耻(羞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规矩)。 论语,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 【问题】 (1)根据材料一,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孔子从事教育的目的。为达目的,他提出了哪些主要主张? (2)材料二分别体现了儒家和道家的什么思想? 【解读】 第(1)问,分析“目的”,据材料一“鲁国政乱”“陪臣执国命成为当时各国的普遍态势”得出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据材料一“想修复礼乐秩序,必须从人心入手”得出孔子从事教育的目的是教化民众,匡正社会秩序;结合所学回答孔子的主要主张。第(2)问,孔子主张重德
7、轻刑(德主刑辅),老子主张强与弱的相互转化,可以得出辩证法思想。,【结论】 (1)目的: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从事教育的目的是教化民众,匡正社会秩序。主张:仁、礼。 (2)分别体现出儒家为政以德的思想和道家的辩证法思想。 【深化拓展】 孔子与老子思想的主要区别 (1)孔子的思想是积极入世,甚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体现的是一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执着精神;而老子是“知其不可为而不为”,是避世思想,是一种看破规律、尊重规律的超脱精神。 (2)孔子的思想主要研究社会人际关系,重视人伦道德,对“天道”避而不谈;而老子思想则研究“天道”,用“道”来解释宇宙的起源和演变,对现实社会则恰恰消极避之。,探究
8、主题2 孔子“仁”的思想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与家国情怀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为仁由己。”“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 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问题】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概括指出孔子实现“仁”的途径有哪些?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度 高中历史 第一 单元 中国古代 思想 宝库 孔子 老子 课件 岳麓版 必修 320190115589 PPT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49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