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登勃朗峰》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登勃朗峰》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登勃朗峰》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登勃朗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朗读中感受景色的奇美,人物的奇特。2抓住关键句,品味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优美又幽默的语言,理解作者的情怀。3体会这篇游记写景叙事相结合的写法,详略得当,使文章错落有致。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3教学难点:2.4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七年级下学期学过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还记不记得?哪位同学来背诵一下?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见闻和感受呢?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马克吐温登勃朗峰看一看作者登勃朗峰又有怎样的见闻和感受呢?二、整体感知1速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
2、的。【交流点拨】是以作者前往勃朗峰途中的所见所感为线索组织材料的。2作者的游览线路是怎样的?【交流点拨】作者在前往勃朗峰的途中,首先坐火车到了马蒂尼;然后取道黑首;逗留高地,抵达阿冉提村;到达沙蒙尼。3.如果让大家用一个字来概括作者登勃朗峰的所见所感,你会用哪一个字来概括呢?【交流点拨】奇三、品读“奇”1. 文章具体写出了什么的奇?【交流点拨】景的奇,人的奇,事的奇本文主要写奇景,奇人奇事。2.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2 至 6 段,从中找出你描写路途中所见景物最优秀的段落、句子,并概括写了什么地方的什么景物,景物怎样的特点?作者又是如何将景物的特点描绘出来的?示例:第 2 自然段“有一处需经
3、隧道,穿山而过;俯瞰脚下峡谷,只见一股清流急湍其间,环顾四周,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整个黑首道上,到处瀑布倾泻,轰鸣作响。” 写脚下峡谷:清流瀑布;美不胜收通过视觉和听觉,写出景物的美。第 3 自然段,写勃朗峰:白雪覆盖,日照其上,光艳耀目;威严,独踞苍穹。2远观勃朗峰,“独踞苍穹”的“踞”形象地写出了其威严的特点。第 4 自然段,写勃朗峰周围的山峰:浅棕色的光秃尖岩;奇特。运用比喻,把山峰的形状比作“美女的纤指”“主教头上的帽子”,写出了山峰形状的奇特。第 56 自然段,写勃朗峰附近的一座峰巅: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变幻无穷。轻柔,美丽。运用比喻,将“朵朵白云”比作“游丝蛛网
4、”和“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突出白云的纤巧、轻柔、美丽(1)“有些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纤指;有一怪峰,形如塔糖。 ”【交流点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山峰或比作“美女的纤指” ,或比作“塔糖” ,形象地写出了山峰的形状,突出了勃朗峰周围山峰奇形怪状、千姿百态的特点。(2)“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 ”【交流点拨】描写峰巅的奇幻色彩和白云姿态,从侧面反映了勃朗峰景色的美丽壮观,如梦似幻。(3)“自然界中最美丽最精致的造物,莫过于肥皂泡泡了: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
5、并蔓延开去的肥皂泡。 ”这里联想到肥皂泡,抒发了怎样的感慨?(课文旁批 4)【交流点拨】作者由勃朗峰美丽景色,尤其是神奇变幻无穷的云彩联想到肥皂泡。肥皂泡的色彩也是变幻无穷的,且转瞬即逝,这和作者在勃朗峰上见到的奇美景象相似。作者这种特别联想,一方面表达了对大自然创造如勃朗峰神奇美丽一般景观的赞叹;一方面也感慨如此的美景转瞬即逝,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人们应好好珍惜吉时美景,人们也应积极投身大自然,纵享大自然的馈赠。教师总结:勃朗峰周围的景物在作者笔下展现的如此奇美是因为:大量的修辞,丰富的想象,多角度的描绘3. 再读课文,欣赏奇人奇事旅途中不只有风景,奇人奇事亦乐也。 (课文旁批 5)奇人奇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五 单元 19 勃朗 教学 设计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