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四单元“冷战”时期的东西方世界第16课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课件川教版.pptx
《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四单元“冷战”时期的东西方世界第16课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课件川教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第四单元“冷战”时期的东西方世界第16课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课件川教版.pptx(3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16课 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导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挑起了“冷战”(Cold War)。东西方两大阵营严重对峙,双方唇枪舌剑,互有攻守,世界呈现出“不战不和”的“冷战”局面。让我们翻开战后初期的历史篇章,去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德国柏林墙(Berlin Wall),二战以后,德国及其首都柏林被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实行军事管制。1949年,在美国的策划下,德国西部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德国、西德)。接着,在苏联的支持下,德国东部建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民主德国、东德)。1948年底,柏林正式分裂为两个城市。1961年8月12日夜,东德对西柏林边界实行
2、封锁,架设铁丝网。到9月,高约3.5米的水泥石头墙开工建设。到1989年10月,形成全长近154千米的环绕西柏林的围墙。柏林墙是东西方冷战的标志,是美苏冷战对抗的产物,德国由此成为冷战的前沿阵地。,1949年开国大典油画 (董希文 绘),中国人民在中共领导下,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继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具有伟大的世界意义。,战后欧亚两洲陆续建立起11个人民民主国家,后又扩展到拉丁美洲(古巴)。加上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形成了社会主义世界体系(战后世界格局的最大
3、变化)。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是战后世界形势的一个巨大变化,对于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示意图,形成社会主义世界体系,美军航空母舰和舰载飞机,战后初期,面对所谓“共产主义的威胁”和社会主义国家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美国采取以“遏制”(实质是称霸)苏联为中心的“冷战”(所谓“冷战”,是指二战后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政策。,2019/3/6,6,“冷战”的含义:,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目的: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以外一切
4、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冷战(COLD WAR)的含义:,是指二战后(1947-1991)在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主要是美苏之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分析冷战形成的原因,材料一: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 斯大林 材料二: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陶瓷店 我们必须教导他们如何知行而止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1.二战极大地改变了国际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美国
5、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它把苏联视为其称霸全球的主要障碍,企图遏制苏联。,2.美苏之间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日益加剧。,战后初期美苏力量对比:,势均力敌,3.二战刚刚结束,包括美苏两国人民在内的世界人民强烈要求和平,反对战争。,4.美苏实力相对均衡,谁也不敢贸然发动战争。,丘吉尔前往美国密苏里州富尔敦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和平砥柱”演说,美苏两国领导人杜鲁门和斯大林之间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也加剧了美苏两间的冲突与对抗。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在富尔敦发表反苏反共演说,称苏联进行扩张,“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为“
6、冷战”的兴起推波助澜。,哈里 杜鲁门,S,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铁幕”实际上是指苏联对东欧各国实行的所谓“高压控制”。所以丘吉尔号召西方国家联合起来,依靠美国实力,反对苏联和东欧各国,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铁幕演说”是美国统治当局借丘吉尔之口发出的第一个明白无误的“冷战”信号。因此,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打响了“冷战”的第一枪,揭开了“冷战”序幕。,1946年3月丘吉尔在杜鲁门陪同下前往富尔敦发表和平砥柱演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
7、加勒斯特和索非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高压控制下。”丘吉尔和平砥柱,主张(实质):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运动,冷战信号的发出“铁幕”演说,第16课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1、背景;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 2、含义;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以遏制共产主义。 3、序幕; “铁幕演说”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于1946年访问美国时,发表了以“铁幕”一词而闻名的反苏反共演说,主张遏制苏联,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 主张:反苏反共,4、表现; 政治上、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 1)内容:领导“自由
8、世界”、“授助”某些国家“复兴”“防止共产主义渗透” 2)实质:以维护美国的安全为幌子,干涉各国内政;以反苏反共为借口,掩盖其全球扩张的野心。 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1949年4月4日签署北大西洋公约 美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 2)1955年5月14日签署了华沙条约 苏联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华约)。 3)两大条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全面对峙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同时也把“冷战”推向了高潮。,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冷战”演说,美国是“冷战”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
9、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发表政府咨文,要求美国援助“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且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标志着“冷战”正式爆发,16,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讲“全世界都在注视我们,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1947年4月5日杜鲁门的一次演讲,思考,1.“自由国家”是什么性质的国家?,3.杜鲁门的真实意图是什么?,指资本主义国家,2.美国的主要矛头指向什么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称霸世界,(一)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
10、的标志,冷战的表现,华盛顿的“和平鸽”(苏联冷战宣传漫画),美国鉴于两大阵营的对立、美国外交政策的转变、对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敌视(杜鲁门主义提出背景)而形成的“杜鲁门主义”,是对苏联发动“冷战”的宣言书,同时也是美国全球扩张野心的体现。1990年11月,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第二次首脑会议宣告结束,“冷战”历时40余年。,杜鲁门主义实质是以维护美国的安全为幌 子,干涉各国内政,以反苏反共为借口,掩盖 其全球扩张的野心。,政治表现,马歇尔计划的宣传画,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 George Catlett Marshall 1880.12.311959.10.16 美国陆军五星上将 美国国务卿,保护下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历史 下册 世界 现代史 第四 单元 冷战 时期 东西方 16 美苏 对峙 局面 形成 课件 川教版 PPT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40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