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考点78糖类、油脂、蛋白质必刷题.doc
《2019年高考化学考点78糖类、油脂、蛋白质必刷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化学考点78糖类、油脂、蛋白质必刷题.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考点七十八 糖类、油脂、蛋白质1灾后重建需要大量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地震后很多地方发生了火灾,棉、麻、丝、毛的燃烧产物都只有 CO2和 H2OB 灾区紧急供电需要用到汽油、柴油,石油经过常压蒸馏可得到汽油、柴油等燃料C 灾区缺少食品,食品中的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可用(C 6H10O5)n表示,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D 灾民生活中需要的蛋白质、食用油、蔗糖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2下列关于糖类水解产物或水解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所有的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单糖B 蔗糖与麦芽糖的水解产物相同C 淀粉在人体内直接水解成葡萄糖D 在酸的催化作用下,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水解成葡萄
2、糖【答案】D【解析】A.糖类物质中的单糖,如葡萄糖等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 A 错误;B.麦芽糖和蔗糖互为同分异构体,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故 B 错误;C.部分淀粉在口腔中被唾液淀粉酶水解为麦芽糖,然后进入体内水解为葡萄糖,故 C 错误;D.在酸的催化作用下,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水解成葡萄糖,故 D 正确,答案选 D。3科学家发现了利用泪液来检测糖尿病的方法,其原理是用氯金酸钠(NaAuCl 4)溶液与溶液中的葡萄糖发生反应生成纳米金单质颗粒(直径为 2060nm)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氯金酸钠中金元素的化合价为+3B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2 -C 检测时,
3、NaAuCl 4发生氧化反应D 纳米金单质颗粒分散在水中所得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答案】C4 “胃动力不够,请吗丁啉帮忙”是一句广告词,吗丁啉是一种常见的胃药,其有效成分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物质属于芳香烃B 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 该物质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和取代反应D 该物质是一种蛋白质【答案】C【解析】A 项,该物质中含 C、H、O、N、Cl 元素,不属于烃,错误;B 项,该物质属于小分子化合物,错误;C 项,结构中含“ ”和氯原子,能发生水解反应和取代反应,正确;D 项,该物质是小分子化合物,不属于蛋白质,错误;答案选 C。5生
4、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B 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C 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D 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答案】B- 3 -【解析】A棉和麻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与淀粉分子中的 n 值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选项 A 错误;B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其主要合金元素是铬,选项 B 正确;C花生油是不饱和酯类,牛油是饱和酯类,选项 C 错误;D蛋白质要在催化剂作用下才能水解为氨基酸,豆浆煮沸是蛋白质发生了变性,选项 D 错误。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油脂皂化反应可用硫酸作催化剂B 油脂和蛋白质都能
5、发生水解反应C 淀粉溶液中加入硫酸,加热 45min,再加入少量银氨溶液,加热,有光亮银镜生成D 花生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7下列实验现象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 SO 2 分别通入 Ba(OH) 2 和 Ba(NO 3)2 溶液中,均产生白色沉淀B 溴水分别滴入植物油和己烯中,溴水均褪色C 鸡蛋白溶液中分别加入 NaCl 溶液和 HgCl 2 溶液,均有固体析出D 分别加热盛有 NH 4Cl 和单质碘的试管,管口均有固体凝结【答案】B【解析】A 项,SO 2 + Ba(OH)2=BaSO3+H 2O,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把 SO2氧化为
6、硫酸根离子,Ba 2+和 SO42-生成 BaSO4沉淀,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者反应原理不一样,故 A 项错误。B 项,植物油和己烯中均含有不饱和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 B 项正确;C 项,鸡蛋白溶液加入 NaCl 发生盐析从而有固体析出,而加入 HgCl2是由于重金属使蛋白质变性从而有固体析出,原理不同,故 C 项错误;D 项,加热 NH4Cl,试管口的固体是 NH4Cl 分解产生的 HCl、MH 3重新化合生成的 NH4Cl;加热单质碘,试管口的固体是升华的 I2气体重新凝华的固体 I2,一个是化学变化,一个是物理变化,原理不同,故 D 项错误。- 4 -8生活中常用烧碱来清
7、洗抽油烟机上的油渍(主要成分是油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烧碱具有强腐蚀性,故清洗时必须戴防护手套B 热的烧碱溶液去油渍效果更好C 清洗时,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D 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答案】D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向混有苯酚的苯中加入浓溴水,过滤,可除去其中的苯酚B 向酸性 KMnO4溶液中滴加维生素 C 溶液, KMnO 4溶液褪色,说明维生素 C 有还原性C 向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加新制 Cu(OH)2浊液,加热未见红色沉淀,说明淀粉未水解D 向 NaOH 溶液中加入溴乙烷,加热,再加入 AgNO3溶液,产生沉淀,说明溴乙烷水解【答案】B【解析】A. 向混有苯
8、酚的苯中加入浓溴水,生成的三溴苯酚仍可溶于苯中,A 错误; B.向酸性 KMnO4溶液中滴加维生素 C 溶液,KMnO 4溶液褪色,说明维生素 C 有还原性,B 正确;C. 向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加新制 Cu(OH)2浊液,由于没有先加碱把硫酸中和,所以不可能产生红色沉淀,C 不正确;D. 向 NaOH 溶液中加入溴乙烷,加热,再加入 AgNO3溶液,产生沉淀,由于没有先加稀硝酸将溶液酸化,过量的碱也可以与 AgNO3溶液反应产生沉淀,所以 D 不正确。10下列有关实验检验方法和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 将乙醇和浓硫酸混合加热,生成的气体先通过足量的水,再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最后通过少量溴
9、水,观察到溴水褪色,证明反应生成了乙烯。B 将某卤代烃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生成淡黄色沉淀,说明含有溴原子。C 向甲酸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未看到砖红色沉淀,说明甲酸分子结构中没有醛基。- 5 -D 淀粉溶液中加热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加热后再滴加碘水,观察溶液变蓝色,说明淀粉没有水解。【答案】A【解析】A、将乙醇和浓硫酸混合加热,生成的气体先通过足量的水除去乙醇蒸气,再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最后通过少量溴水,观察到溴水褪色,证明反应生成了乙烯使溴水褪色,选项 A 正确;B、卤代烃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溶液呈碱性,含有
10、NaOH,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沉淀而干扰实验现象,应在水解后加入硝酸酸化,选项 B 错误;C、醛和甲酸、甲酸根离子中都含有醛基,都能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选项 C 错误;D碘能使淀粉试液变蓝色,向滴有稀硫酸的热淀粉液中滴加碘水,溶液呈蓝色,说明淀粉没有完全水解,但不能说明淀粉没有水解,选项 D 错误。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麦芽糖和蔗糖水解产物均含有葡萄糖,所以不能用银镜反应鉴别B 纤维素分子中葡萄糖单元含有羟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C 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 Br2的 CC14溶液退色D 两种不同的氨基酸可以形成不同的二肽【答案】A12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
11、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A向 NaI 溶液中滴入少量新制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紫色I 还原性强于 ClB 向某溶液中滴加 H2O2溶液后再加入 KSCN,溶液呈红色 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C 测定等浓度的 Na2CO3和 Na2SO3溶液的 pH,Na 2CO3的 pH 大于 S 的非金属性比 C 强- 6 -Na2SO3溶液D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并加热,冷却,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未出现红色沉淀蔗糖未水解【答案】A【解析】A. 向 NaI 溶液中滴入少量新制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紫色,说明发生反应:2I -+Cl2=I2+2Cl-,从
12、而可得 I 还原性强于 Cl ,故 A 正确;B.原溶液中可能本来就含有 Fe3+,故 B 错误;C.亚硫酸并不是硫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则等浓度的Na2CO3的 pH 大于 Na2SO3溶液,并不能说明 S 的非金属性比 C 强,故 C 错误;D.由于实验中没有中和作催化作用的硫酸,从而没有出现砖红色沉淀,不一定是蔗糖未水解,故 D 错误。13下表中鉴别物质的试剂选择或现象描述有错误的是( )选项 待鉴别的两种物质 选用试剂 现象A A12O3、SiO 2 稀硫酸 A12O3能溶解,SiO 2不能B 苯、乙醇 金属钠 乙醇与钠反应产生气体,苯不能C 淀粉、麦芽糖 碘酒 淀粉变蓝色,
13、麦芽糖不变色D Na2CO3溶液、NaOH 溶液 酚酞 NaOH 溶液显红色,Na 2CO3溶液为无色【答案】D14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7 -A向某钠盐 X 的溶液中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加 BaCl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X 一定是 Na 2SO4B 酸性硝酸铁溶液中加入几滴碘化钾淀粉溶液,出现蓝色说明三价铁具有较强氧化性,将 I 氧化C SO2气体通入 Ba(NO3)2溶液中,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是 BaSO4D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并加热,冷却,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未出现红色沉淀蔗糖未水解【答案】C15下列有关物质
14、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药皂中含有苯酚,能杀菌消毒,故苯酚具有强氧化性B 氢氧化镁分解时吸收大量的热量,添加到合成树脂中可作阻燃剂C 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可用铝制容器贮存氯化钠溶液D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用于制硬化油【答案】B【解析】A、苯酚的水溶液可使菌体蛋白变性杀菌消毒,但苯酚无强氧化性,故 A 错误;B、阻燃物质原理有三个: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三者具其一即可,氢氧化镁在 380时分解,方程式为:Mg(OH) 2 MgO+H2O氢氧化镁分解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能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反应生成的水蒸气能稀释可燃物表面的氧气,生成氧化镁固体
15、能隔绝氧气或空气,故 B 正确;C、氯离子可以破坏氧化膜,加快铝腐蚀,故 C 错误;D、油脂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加成,得到熔点更高的物质,可用于制硬化油,故 D 错误。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8 -A 乙烯在空气中燃烧时有黑烟,因此可以用燃烧法区别甲烷和乙烯B 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加热发生取代反应C 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蛋白质发生变性D 氨基酸能够以不同数目和顺序相结合形成结构复杂的多肽【答案】C【解析】A. 甲烷和乙烯的含碳量不同,燃烧的现象不同,所以可用燃烧法区别甲烷和乙烯,故 A 正确;B. 苯在浓硫酸作用下可发生硝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 B 正确;C. 蛋白质在硫
16、酸铵溶液中发生盐析,没有发生变性,故 C 错误;D. 氨基酸发生缩聚反应,可形成多肽化合物,故 D 正确,答案选 C。17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纤维素、酚醛树脂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 花生油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用于制肥皂C 石油的分馏所得的馏分一定都是纯净物D 利用渗析原理,用半透膜和蒸馏水可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答案】C18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应用不正确的是A 石英坩埚耐高温,可用来加热熔化 NaOH 固体B 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C FeCl 3溶液能与 Cu 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D 医用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来消毒杀菌【答案】A【解析】A、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氢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化学 考点 78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必刷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