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期中)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期中)试卷(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期中)化学试题1.从 20世纪 90年代开始,叠氮化钠用作汽车司机安全防护袋的气源,能在发生碰撞的瞬间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将气囊鼓起。装运叠氮化钠的包装箱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应该是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给信息可知叠氮化钠为易爆品,对应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应为爆炸品,据此来判断。【详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故 A正确;B图中所示标志是剧毒品标志,故 B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 C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放射性物品标志,故 D错误;答案选 A。2.本草纲目中记载“用浓酒和槽入
2、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描述的方法是A. 过滤 B. 蒸发 C. 蒸馏 D. 萃取【答案】C【解析】【详解】由“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可知:烧酒的酿造方法为:加热浓酒和糟,利用沸点的不同,将酒蒸出,然后用器皿盛装冷凝后的馏分。该方法与蒸馏原理相同,故为蒸馏;答案选 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 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B. 酸性氧化物是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C. 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 H+的化合物是酸D. 由同种元素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答案】A【解析】【详解】A.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故 A正确;B.酸性氧化物不一定和水反应得到对应的酸,如难溶于水的二氧
3、化硅和水之间不反应,故 B错误;C.只有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 H+的化合物才是酸,有些化合物在溶液中能电离出H+,但并不是酸,如 NaHSO4,故 C错误;D.由同种元素构成的物质不一定属于纯净物,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只有碳元素组成,故D错误;答案选 A。【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注意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CO、NO 等;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 Mn2O7;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Na2O2、Al 2O3等。4.下列实验操作及仪器使用正确的是A. 蒸发时,待坩埚内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B.
4、蒸馏时,发现忘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C. 配制溶液时,洗净的容量瓶需烘干后再用于实验D. 分液时,先将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然后将上层液体也从下口放出【答案】B【解析】【详解】A.蒸发溶液应在蒸发皿中进行,并不是坩埚,故 A错误;B.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故 B正确;C.配制溶液时,洗净的容量瓶不需要干燥,烘干后再使用会造成容量瓶容积不准确,故 C错误;D.活塞到漏斗管口还残留一部分下层液体,如果将上层液体也从下口放出,残留的下层液体- 3 -会一起被放出,故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
5、液体从上口倒出,故D错误;答案选 B。5.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丁达尔效应是鉴别胶体和溶液的物理方法B. 电泳实验说明某些胶体粒子带有电荷C. 豆腐的制作与胶体的性质有关D. 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制得氢氧化铁胶体【答案】D【解析】【详解】A.丁达尔效应是胶粒对可见光的一种漫反射现象,属于物理变化,而溶液不具有此现象,故 A说法正确;B.因某些胶体粒子带有电荷,故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发生定向移动,故 B说法正确;C.豆浆属于液溶胶,通过“点卤” (加入电解质)可使之发生聚沉而制得豆腐,故豆腐的制作与胶体的性质有关,C 说法正确;D.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氢氧化铁
6、的沉淀,一般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加到沸水中,持续加热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即得氢氧化铁胶体,故 D说法错误;答案选 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气是电解质B. 盐酸是强电解质,所以导电能力比醋酸溶液强C. 氯化银难溶于水,所以氯化银是非电解质D. 蔗糖溶液不能导电,所以蔗糖是非电解质【答案】D【解析】【详解】A.氨气的水溶液能导电,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的物质是一水合氨,不是氨气,所以氨气是非电解质,故 A说法错误;B.盐酸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其导电能力也不一定比醋酸溶液强,因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大小有关,较稀的盐酸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较小,
7、导电能力较弱,而较浓度的醋酸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较大,导电能力较强;故 B说- 4 -法错误;C.化合物为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与化合物的溶解性没有关系,氯化银虽难溶于水,但在溶液中却能完全电离,故氯化银为强电解质,C 说法错误;D. 蔗糖在溶液中以分子形式存在,不能电离,则蔗糖溶液不能导电,蔗糖在熔融也不导电,所以蔗糖是非电解质,D 说法正确;答案选 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电解质的相关概念,学生的易错点为盐酸和氨水的类别,其中盐酸和氨水都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HCl 是强酸,为强电解质;一水合氨为弱碱,为弱电解质,一水合氨并不等同于氨水。7.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B
8、. C. D. 【答案】C【解析】【详解】A.硝酸根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硝酸镁的电离方程式为:Mg(NO 3)2=Mg2+ + 2NO3-,故 A错误;B.氯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其电离方程式应为:AlCl 3=Al3+3Cl- ,故 B错误;C.硫酸铝钾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故 C正确;D. 高锰酸根离子为原子团,不能拆开书写,其电离方程应为:KMnO 4=K+MnO4-,故 D错误;答案选 C。8.下列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2H2SO4 2SO2+O 2+2H 2O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A.反应中有硫、氧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9、;- 5 -B.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反应前后钠、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答案选 B。9.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混合物 纯净物 酸性氧化物 碱 盐A 空气 淀粉 CO2 石灰水 KAl(SO4)2B 豆浆 Cu SO3 烧碱 NaHCO3C 稀硫酸 石墨 CO 氨气 CuSO45H2OD 冰水混合物 生石灰 Cl2O7 纯碱 Cu2(OH)2CO3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详解】A.淀粉为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石灰水为碱的水溶液,属
10、于混合物,故 A分类错误;B.烧碱为 NaOH,属于碱;其它分类均正确,故 B分类正确;C.CO为不成盐氧化物,并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氨气并不是碱,一水合氨为一元弱碱,故 C分类错误;D.冰水混合物的成份为水分子,属于纯净物;纯碱为碳酸钠,属于盐类,故 D分类错误;答案选 B。10.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 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氧元素参加B. 氧化还原反应中不能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变化C. 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 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答案】D- 6 -【解析】【详解】A.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的电子的转移,不一定有氧元素参加反应,故 A说法错误;B.在氧化还原
11、反应中,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元素可能是同一种元素,故 B说法错误;C.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氧气到臭氧的转化,反应前后氧元素的价态并没有发生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 C说法错误;D.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的转移,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故 D说法正确;答案选 D。11.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氯化铁溶液:B. 使酚酞变红的溶液:C. 稀硫酸溶液:D. 无色透明的溶液:【答案】C【解析】【详解】A.氯化铁溶液中的氯离子与银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故不能大量共存;B.合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HSO 3-与氢氧根离子会反应,故不能大量共存;C
12、.稀硫酸溶液中,NH 4+、Al 3+、Cl -、K +等离子间均不发生反应,故能大量共存;D. MnO42-在水溶液中为墨绿色,故 D与题意不符;答案选 C。【点睛】在无色溶液中,一些在水溶液中呈现出颜色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Cu2+、Fe 3+、Fe 2+、MnO 4-、Fe(SCN) 2+、Fe(C 6H5O) 63-等有色离子等均不能大量共存。1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A. 硝酸钾溶液(硝酸银):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过滤B. 二氧化碳(HCl):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气体C. 氮气(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粉,收集气体D. 氯化钠溶液(单质碘):加入酒精萃取
13、后分液【答案】C- 7 -【解析】【详解】A.硝酸钾溶液中混有硝酸银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会导致混入钠离子等新的杂质,故 A方法错误;B.二氧化碳与饱和碳酸钠溶液也能发生反应,故 B方法错误;C.混合气体通过通过灼热的铜粉时,氧气与铜粉发生反应,氮气与铜粉不反应,最终收集到的是氮气,故 C方法正确;D.酒精能与水任意比例互溶,不能作为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溶有单质碘的萃取剂,故 D方法错误;答案选 C。13.同温同压下,质量忽略不计的两个气球 A和 B,分别充入 X气体和 Y气体,且两气球的体积相同。若相同条件下,A 气球放在 CO中静止不动,B 气球放在 CO中上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A气
14、球的质量大于 B气球 B. X 可能是氮气,Y 可能是甲烷C. X气体的密度大于 Y气体 D. A 气球内分子数小于 B气球【答案】D【解析】【分析】同温同压下,充气后两气球的体积相等,则两气球中所含气体分子物质的量相等;A 气球置于 CO中,气球静止不动,X 气体的密度与 CO接近,B 气球置于 CO中,气球上浮,Y 气体的密度比 CO小,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则 X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8,Y 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 28;据此分析可得结论。【详解】A.两气球中所含气体分子物质的量相等,X 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28g/mol,Y 气体的摩尔质量28g/mol,
15、则充气后 A气球质量大于 B气球,故 A叙述正确;B.氮气的相对分质量为 28,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6,小于 28,故 B叙述正确;C.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则 X气体的密度大于 Y气体的密度,故 C叙述正确;D.同温同压下,两气球的体积相同,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 A、B 两气球中气体的分子数目相同,故 D叙述错误;答案选 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理解,在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 8 -的密度之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14.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11.2LH 2O含有的分子数为 0.5
16、NAB. 46gNO2和 N2O4混合物含有的原子数为 3NAC. 20gNaOH固体溶于 1L水可制得 0.5mol/L氢氧化钠溶液D. 常温常压下,32g 氧气含有的原子数为 NA【答案】B【解析】【详解】A.在标准状态下,水为非气态,11.2L 水的物质的量并不等于 0.5mol,故 A错误;B.NO2和 N2O4的最简式均为 NO2,故 46g混合物中含有的 NO2组合的物质的量为 1mol,则含3mol原子,即 3NA个,故 B正确;C.20gNaOH固体溶于 1L水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并不等于水的体积,即得到的溶液的体积并不是 1L,故 C错误;D. 32g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32
17、g32g/mol=1mol,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1mol2=2mol,原子个数为 2NA,故 D错误;答案选 B。【点睛】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物理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是解题的基础。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时需要注意:气体的摩尔体积适用的对象为气体;必须明确温度和压强;标准状态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 22.4L/mol。1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B. 氯化铁溶液中投入铜片:C. 碳酸钙溶于醋酸溶液:D. 氯化铁和氢氧化钾溶液混合:【答案】D【解析】【详解】A.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时的离子反应为:HCO 3-+H+=CO2+H 2O,故 A书写错误;B.该反
18、应电荷不守恒,氯化铁溶液中投入铜片的离子方程式应为 2Fe3 Cu=2Fe 2 Cu 2 ,- 9 -故 B书写错误;C.醋酸为弱酸,在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碳酸钙溶于醋酸溶液的离子方程式应为: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 2O,故 C书写错误;D.氯化铁和氢氧化钾溶液混合时,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 D书写正确;答案选 D。16.下列反应中有非金属元素被氧化的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A.由反应方程式可知,CO 中 C的化合价由+2 价4 价,化合价升高,即有碳元素被氧化,故 A符合题意;B.由反应方程式可知
19、,铁单质被氧化生成氯化铁,过程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由 0价+2 价,铁元素被氧化,但铁元素为金属元素,故 B与题意不符;C.该反应中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 C与题意不符;D.在反应中镁元素的化合价由 0价+2 价,即镁元素被氧化,而氢元素被还原,则该反应中金属元素被氧化,而非金属元素被还原,故 D与题意不符;答案选 A。17.下列反应能用 表示的是A. 硫酸氢钠溶液和碳酸钾反应 B. 碳酸钙和稀盐酸的反应C. 碳酸钠溶液和醋酸的反应 D. 碳酸氢钠溶液和稀硫酸的反应【答案】A【解析】【详解】A.硫酸氢钠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其中只有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
20、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可用 CO32-+2H+=H2O+CO2表示;B.碳酸钙难溶于水,不能拆成离子形式,不能用 CO32-2H +CO 2H 2O表示;C.醋酸为弱酸,在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不能用 CO32-2H +CO 2H 2O表示;D. 硫酸和 NaHCO3溶液的反应的离子反应为 HCO3-+H+H 2O+CO2,与碳酸盐的阴离子不同,- 10 -故不能用 CO32-2H +CO 2H 2O表示;答案选 A。18.某同学购买了一瓶“84 消毒液”,包装说明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84消毒液”保存时不能敞口放置,需要密封保存B. 该“84 消毒液”中 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第三中学 2018 _2019 学年 高一化学 学期 第一 考试 期中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