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林芝市二高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u:64第 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7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实验仪器不宜直接用来加热的是( )A. 试管 B. 坩埚 C. 蒸发皿 D. 烧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试管、坩埚和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烧杯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故选 D。考点: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2.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乙醇
2、是可燃性液体,答案选 C。考点:考查危险化学品标示判断3.下列物质分离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B. 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C. 用淘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D. 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中的泥沙【答案】A【解析】【详解】A萃取剂应与水互不相溶,酒精和水混溶,不能用作萃取剂,A 错误;B蒸馏适用于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因此可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B 正确;2C金子的密度比较大,在沙子的底部,可用淘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C 正确;D泥沙不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D 正确。答案选 A。【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的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注意萃取剂的使用,把
3、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为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4.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 SO42,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A. 加入稀硝酸酸化的 Ba(NO3)2溶液B. 加入盐酸酸化的 BaCl2溶液C. 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 Ba(NO3)2溶液D. 先加盐酸酸化,再加 BaCl2溶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加入 HNO3酸化了的 Ba(NO 3) 2溶液,若为亚硫酸根离子也生成白色沉淀,不能检验,A 错误;B、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 SO42-,应先加盐酸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再加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可检验,B 正确;C、先加 HNO3酸化,再加 Ba(NO 3) 2溶液,若为亚硫酸根离子也生成白色沉
4、淀,不能检验,C 错误; D、加入 HCl 酸化了的 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可能为 AgCl,不能检验,D 错误。答案选 B。考点:考查离子的检验。5.关于 2mol 二氧化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质量为 44g B. 质量为 88g C. 分子数为 6.021023 D. 有 4 mol 原子【答案】B【解析】CO2的摩尔质量是 44g/mol,所以 2molCO2的质量是 88g,选项 A 不正确,B 正确;根据可知,分子数是 26.021023,选项 C 不正确;根据化学式可知,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2mol36mol,选项 D 不正确,答案选 B。6.用 NA表示阿伏加德
5、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H2SO4的摩尔质量与 NA个硫酸分子的质量相等B. 标准状况下,22.4L 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 10NAC. 由 CO2和 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 N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 2NA3D. 常温常压下,14g N 2含有分子数为 NA【答案】C【解析】【详解】A、摩尔质量的单位为 g/mol,质量的单位为 g,故两者只是数值上相等,A 错误;B、标准状况下水是液态,22.4L 水的物质的量不是 1mol,其中所含的电子数不是 10NA,B错误;C、由 CO2和 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 NA个分子,物质的量是 1mol,根据化学式可知其中的氧原子数为 2N
6、A,C 正确;D、常温常压下,14g N 2的物质的量是 14g28g/mol0.5mol,含有分子数为 0.5NA,D 错误。答案选 C。7.下列溶液中与 50 mL 1 molL1 的 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 )A. 100 mL 3 molL1 的 KClO3 B. 75 mL 2 molL1 的 NH4ClC. 125 mL 2 molL1 的 CaCl2 D. 150 mL 3 molL1 的 NaCl【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氯化铝的化学式可知 50 mL 1 molL1 的 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 3 molL1 ,则A、氯酸钾溶液中不存在氯离子,A 错
7、误;B、2 molL 1 的 NH4Cl 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 2 molL1 ,B 错误;C、2 molL 1 的 CaCl2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 4 molL1 ,C 错误;D、3 molL 1 的 NaCl 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 3 molL1 ,D 正确。答案选 D。8. 下列有关气体的体积叙述正确的是( )A. 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 22.4LB. 非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不可能为 22.4LC. 标准状况下,1molH 2和 1molH2O 所占的体积都约为 22.4LD. 在温度和压强相同的状况下,相同质量的一氧化碳和氮气体积相同【答案】D4【解析】考查气体的
8、摩尔体积的相关知识;气体的体积必须先声明其状态(压强与温度) ,否则没有意义,据此可排除 A。而标准状态下气体的摩尔体积大约为 22.4L,前提是气体,故排除C;而在非标准状况下,1mol 气体的体积也可能为 22.4L(通过改变压强与温度即可实现) ;一氧化碳和氮气的式量相同,故等质量时物质的量相同,同相同的温度与压强下,体积必然相同,故答案为 D9.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 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停止加热B.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 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
9、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蒸发操作时,当大部分固体析出后,即可停止加热,靠余热将水分完全蒸干;选择萃取剂时,萃取剂要与原溶剂不互溶,且密度要与原溶剂的密度相差较大,选项 AD 是错误的,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 AD。考点:考查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
10、、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0.将 4g NaOH 溶于水配成 50mL 溶液,取出 5mL,这 5m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2 mol/L B. 1 mol/L C. 0.1 mol/L D. 0.05 mol/L【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4g/(40g/mol)=0.1mol,所以c=0.1mol/0.05L=2mol/L,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因此取出的 5ml 溶液的浓度仍为52mol/L。答案选 A。考点:物质的量浓度11.提纯含有少量 Ba(NO3)2杂质的 KNO3溶液,可使用的方法为A
11、. 加入过量 Na2CO3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 HNO3B. 加入过量 K2SO4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 HNO3C. 加入过量 Na2SO4 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 HNO3D. 加入过量 K2CO3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 HNO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以溶液中的 Ba2 用碳酸钾除去,过量的碳酸钾用硝酸酸化除去,答案选 D。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该类试题需要注意的是在解答物质分离提纯试题时,选择试剂和实验操作方法应遵循三个原则: 1.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水除外)
12、 ,即分离提纯后的物质应是纯净物(或纯净的溶液) ,不能有其他物质混入其中;2.分离提纯后的物质状态不变;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即选择分离提纯方法应遵循先物理后化学,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12.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 饱和食盐水 B. 浓硫酸 C. 水 D. 氢氧化铁胶体【答案】D【解析】分析: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详解:A、B 属于溶液;C 是水,属于纯净物;D 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为 D。点睛: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 ,这种现象叫丁达尔现象,也叫丁达尔效应。经常采用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判断胶
13、体的存在。13.下列分散系属于悬浊液的是( )A. 牛奶 B. 蔗糖溶液 C. 泥浆水 D. 氢氧化铁胶体【答案】C【解析】6A. 牛奶属于胶体,故 A 错误;B. 蔗糖溶液属于溶液,故 B 错误;C. 泥浆水属于悬浊液,故 C 正确;D. 氢氧化铁胶体属于胶体,故 D 错误;故选 C。点睛: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来分类,把分散系划分为:溶液(小于 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 100nm),其中固体颗粒形成的浊液是悬浊液,液体颗粒形成的浊液是乳浊液。14.Fe(OH)3胶体和 FeCl3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 )A. 两者均有丁达尔效应 B. 两者均能透过半透膜C. 加入
14、盐酸先沉淀,随后溶解 D. 分散质粒子可通过滤纸【答案】D【解析】【详解】A、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A 错误;B、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B 错误;C、氯化铁与盐酸不反应,氢氧化铁胶体遇到盐酸发生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盐酸过量后溶解氢氧化铁,C 错误;D、胶体粒子和溶液中的粒子均可以透过滤纸,D 正确。答案选 D。15.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乙醇 B. 液氯 C. 醋酸 D. 碳酸钠【答案】A【解析】A. 乙醇是非电解质,A 正确;B. 液氯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B 错误;C. 醋酸属于酸,是电解质,C 错误;D. 碳酸钠属于盐,是电解质,D 错误。答案选 A
15、.16.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 氢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H + + OH- H 2OB.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镁溶液混合:Ba 2 +SO42- BaSO 4C. 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CO 32- + 2H+ H 2O + CO2D. 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Fe 2O3 + 6H+ 2Fe 3+ + 3H2O【答案】D【解析】A、氢氧化铜为难溶物,在离子方程式中不可拆开,故 A 错误;B、漏掉了镁离子与氢氧根7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Ba2+SO42 +Mg2+2OH =Mg(OH)2+BaSO 4,故 B 错误;C、HCO 3 为多元弱酸的酸式根离子,不能拆,离子方程式为
16、HCO3 +H+=CO2+H 2O;D、电荷守恒、拆分正确、产物正确,故 D 正确。故选 D。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 NAB. 0.5 mol H2SO4含有的原子总数目为 3.5NAC. HNO3的摩尔质量是 63 gD. 0.5NA个氯气(Cl 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 1 mol【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32g 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1mol,含有 2mol 氧原子,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2NA,A错误;B、05 mol H2SO4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05 mol7NA=35N A,B 正确;C、摩尔质量的单位是 g/mol,C 错误;D、05N A个
17、Cl2的物质的量为 mol=05 mol,D 错误;故0.5NANA选 B。考点: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相关知识。1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 0.2 molL1 K2SO4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 000 mL 溶液中所含 K 、SO 42 总数为 0.3NAB. 500 mL 溶液中有 0.1NA个 KC. 1 L 溶液中 K 的浓度为 0.4 molL1D. 1 L 溶液中 SO42 的浓度是 0.4 molL1【答案】C【解析】A 项,1 000 mL 溶液中含有 0.2 molK2SO4所含 K 、SO 42 总数为 0.5NA,错误;B 项,N(K )=“0.
18、2“ molL1 0.5 L2NA0.2N A,B 项错误;C 项,K 的浓度为 0.2 mol1 20.4 molL 1 ;D 项,SO 42 的浓度是 0.2 molL1 ,与溶液的体积无关。1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H2SO4的摩尔质量是 98B. 等质量的 O2和 O3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相同8C. 等质量的 CO 与 CO2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 711D. 98g H2SO4溶解于 500mL 水中,所得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 molL-1【答案】B【解析】【详解】A、H 2SO4的摩尔质量是 98g/mol,A 错误;B、O 2和 O3均是氧元素形成的单质,因此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藏自治区 林芝 第二 高级中学 2018 _2019 学年 高一化学 上学 期期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