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七校联盟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选修,含解析).doc
《江苏省七校联盟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选修,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七校联盟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选修,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七校联盟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合测试高二历史试题(选修)(考试时间 100 分钟,总分 120 分)命题人:徐素梅 审核人:朱树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韩非子中记载,赵襄子被围在晋阳城中,解围后,他最先奖赏了没有大功的高赫,群臣不服。赵襄子说:“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惟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孔子听到对此十分赞赏,说道:“善赏哉!”材料体现了孔子什么思想主张A. 行仁政B. 法先王C. 重礼乐D. 正其名【答案】C【解析】据所
2、学可知“行仁政”是孟子的思想主张,故 A 项排除;“法先王”指的是先秦儒家的一种政治观念,意在效法古代圣明君王的言行,是儒家的思想主张,但不合题意,故 B 项排除;据材料中“惟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可知强调的是君臣等级,即礼乐制度,为此孔子“善赏哉” ,故 C 正确;“正其名”属于孔子的思想主张,与礼乐制度无关,故 D 项排除。点晴:凭借对史料关键信息的理解是解答得主要依据,能紧扣“惟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这个关键信息即可准确解题。2.春秋繁露记载:“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其中体现的思想是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君权神
3、授” 、强化君主专制C. “天人感应” 、约束君主行为- 2 -D. “春秋大一统” 、加强中央集权【答案】A【解析】“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体现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约束君主行为,故 C 正确;A、B、D 材料未体现,排除。点睛:尊重材料是解题的唯一秘籍,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体现天人感应。3.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一书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理
4、学A. 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B. 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C. 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D. 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答案】B【解析】据材料“丰富性与普遍性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理学内容的博大精深,同时也体现了对夷务的排斥,故 B 项正确;“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说法过于绝对,理学还吸收了佛、道思想,故 A 项错误;“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说法过于绝对,故 C 项错误;“内容丰富”说法过于片面,故 D项错误。故选 B。4.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梁启超说:“他的政治理想,从近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平平无奇,但三百年前卢骚民约论 (即卢梭社会契
5、约论 )出世前之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高贵产品。 ”他评价的是A. 孔子的春秋B. 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C. 李贽的焚书D.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答案】D- 3 -【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三百年前卢骚民约论 (即卢梭社会契约论 )出世前之数十年”,结合所学知识, 社会契约论阐述了“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思想,宣称“人生而自由的,可是现在他却处处带着脚镣” ,封建专制就是束缚自由的镣铐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反对君主专制,并提出“限制君权” ,保证人民基本权利的主张,与社会契约论的观点类似,再结合材料中提示的时间“三百年前” ,故 D 项正确。A
6、BC 三项中的人物及其作品出现的时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合,故排除 ABC 三项。5.怀素曾这样描述一种书法形式“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 ”当时擅长这种书法的人物是A. 王羲之B. 张旭C. 柳公权D. 颜真卿【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的描述是草书,结合所学,张旭擅长草书,人称“草圣” ,故 B 项正确;王羲之以行书、楷书见长,不符合题意,故 A 项错误;柳公权以楷书见长,不符合题意,故 C项错误;颜真卿以楷书见长,故 D 项错误。6.孙中山在分析太平天国何以失败时认为, “最大的原因
7、,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 “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 。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提出要实行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民生主义D. 新三民主义【答案】B【解析】材料中孙中山在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时指出,太平天国领袖们在定都天京后为争夺皇- 4 -位而自相残杀,认为“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 ,即帝制思想导致运动的最终失败。为避免上述现象的重演,孙中山提出了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即提出了实行民权主义的主张,故选 B。A、C、D 三项概念的范畴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7.在 18331915 年“共和”
8、 、 “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中,19051913 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关键是时间“19051913 年” ,而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在此时间之前,新文化运动在此时间之后,排除。故选 C 项。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走向共和8.在中国近代,五四时代的思想是非常活跃的。 “五四时期对人格的尊严,对人的自由,对学术的独立探讨精神,这些价值正是当前我们开发社会资本
9、,培养文化能力,发展有创见性的理论思维、道德理性和精神价值的必要条件” 。五四时期,思想多元化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各种政治力量寻找中国未来发展的道路B.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C. 当时的中国政府推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D. 帝国主义对华文化侵略的放松【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辛亥革命的失败,引发人们对国未和国革命道路更深的思索;新文化运动促进- 5 -了思想解放,用什么方案拯救国,各派政治力量主张各不相同,形成了五四时代思想多元的局面,A 项符合题意。五四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和经济基础没有根本的变化,排除 B 项;当时的中国政府文化专制的基本方针没有变,排除 C 项;D 项叙述不符
10、合史实。考点:近代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五四运动9.1920 年 9 月出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下图) ,封面设计了一个地球图案,从东西半球伸出两只手紧紧相握,代表了革命团结的力量,该寓意A. 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的肯定与否定B. 暗示新青年成为中共的机关刊物C. 象征国共两党准备第一次合作D. 表达出“以俄为师”的思想【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可知,东西半球两手紧握,代表了革命团结的力量,暗示中国与苏俄团结,可知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号召先进中国人“以俄为师” ,D 项正确;新文化运动中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的肯定与否定,排除 A;新青年不是中共的机
11、关刊物,排除 B;国共两党合作是 1924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排除 C。所以选 D点睛:解决本题首先理解图示“两只手紧紧相握-代表了革命团结的力量”意思,然后运用所学知识是指暗示中国与苏俄团结,号召先进中国人“以俄为师” 。10.“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项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因此,他们能在艰苦的斗争中不出怨言。 ”毛泽东的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于- 6 -A.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 井冈山的斗争C. 论人民民主专政D. 新民主主义论【答案】B【解析】“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属于国共十年
12、对峙时期, 井冈山的斗争属于该时期著作,B 正确;A 属于国民大革命时期;C 属于解放战争时期;D 是抗日战争时期。11.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这些论断A. 促成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的诞生B. 促使国家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C. 引导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D. 推动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战略出台【答案】C【解析】据材料“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邓小平 1992 年南方谈话的内容,中国
13、第一批经济特区的诞生在 1980 年,故 A 选项错误;国家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在 1984 年,故 B 选项错误;邓小平南方谈话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故 C 选项错误;上海浦东开放在 1990 年,故 D 选项错误。故选 C。12.1965 年,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了卫星十年发展规划,其中有一条:1969 或 1970 年发射首颗人造卫星,卫星上天后 10 年发射飞船。该规划的主要成果是A. “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B. 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C. 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D. 首颗近程导弹试验成功【答案】A【解析】- 7 -【详解】根据“卫星十年发展规划” “ 1969 或 1970
14、年发射首颗人造卫星”可知主要成果是“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A 项正确;20 世纪 60-70 年代中国不可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故B 项错误;CD 两项都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CD 两项。1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由 1986 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之后经过 2006 年、2015 年两次修订。这表明A. 我国建立比较完整国民教育体系B.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C. 教育立法保障了基础教育的发展D. 科教兴国战略得到很好贯彻【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修订,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故 C 项正确;仅仅凭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
15、体系,故 A 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故 B 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也不能体现“科教兴国”战略得到很好贯彻,故 D 项错误。故选 C。14.21 世纪,人们通过脸书、微信、微博、谷歌、百度、维基百科等工具进行通信和获取信息,通过“优步”共享汽车,通过“奈飞”共享影视节目,大数据技术将促使商品的生产与供应变得更加合理。这说明A. 人们日常生活过度依赖网络技术B. 技术革命改变社会经济结构C. 信息技术影响人们生产生活方式D. 知识经济推动全球同步发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给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影响,没有对人们过分依赖网络技术进行阐释,
16、故 A 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对社会经济结构进行阐释,故 B 项排除;材料中“脸书、微信、微博、谷歌、百度、维基百科等工具进行通信和获取信息”可得出反映的是信息技术,而“共享汽车” “奈飞共享影视节目” “大数据技术将促使商品的生产与供应变得更加合理”等信息说明了信息技术影响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故 C 项正确;“全球同步”在材料中无体现,故 D 项排除。- 8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变迁信息技术的影响【名师点晴】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影响:(1)积极影响:互联网推动了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促使知识经济的兴起;传统产业也借助互联网提高管理水
17、平,并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市场;改变工作方式,人们可以在家里完成很多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乐趣;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扩大交往,网上购物网络聊天等。还引发了一场学习的革命。(2)消极影响:垃圾信息和网络安全等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安全;各国之间围绕互联网的竞争造成世界更加动荡不安。主要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网络优势传输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容易使青少年沉迷网上虚拟世界,同时互联网上有害信息,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15. 公元前 5 世纪的古希腊学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
18、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 ”这种主张A. 反映出古希腊法律是习惯法B. 说明了古希腊实行民主政体C. 体现了智者学派的思想特征D. 表明知识分子倡导以人为本【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安提丰认为:“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与智者学派的观点“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其约束力是相对的”相一致,故选 C。考点: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雅典的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16.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
19、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 9 -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 都抨击了宗教神学思想B. 两者相互推动C. 都直接猛烈地批判了天主教会D. 都从根本上否定了上帝的权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揭露的是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还未抨击宗教神学思想,故 A 项错误;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对教会的揭露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而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反过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两者相互推动,故 B 项正确;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间接批判天主教会,故 C 项错误;
20、两者否定的都是天主教会而非上帝的权威,故 D 项错误。考点:西方人文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思想主张17. 康德这样定义启蒙:“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是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 ”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就是A. 社会契约B. 思想的自由C. 主权在民D. 人身的自由【答案】B【解析】社会契约强调的是人民把自己的权利以契约的形式建立国家,与题意不符,故 A 项错误;根据题目“不成熟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 ,强调的是需要去
21、除掉别人的引导,自己拥有运用自己理智的决心和勇气,故强调的是思想自由的重要性,故 B 项正确;主权在民主张国家的权力在人民的手中,与题意不符,故 C 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 D 项错误。18.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 18 世纪 80 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 年 52 家,1809 年 64 家,1830 年 99 家,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10 -A. 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B. 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 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 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在棉纺织领域开展,棉纺厂的增加得益于瓦特改良了
22、蒸汽机,以及蒸汽机的推广使用,故 B 项正确;珍妮纺纱机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但不是棉纺厂增加的主要原因,排除 A 项;铁路交通与棉纺厂的增加没有直接关系,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C 项;19 世纪初中国仍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英国棉纺品不可能大量涌入中国,D项错误。19.“从点光源发射出来的光束的能量在传播中不是连续分布在越来越大的空间之中,而是由数量有限的、局限在空间各点的能量子所组成,这些能量子只能整个地被吸收或产生出来。”这一理论的提出A. 科学精准地描述宇宙运行规律B. 颠覆了人们对宏观世界的理解C. 是为了解决热辐射问题的疑点D. 深化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
23、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描述是量子论,不是描述宇宙运行规律,故 A 项错误;量子论主要是对微观世界认识,故 B 项错误;量子论是在研究热辐射中出现的,不是为了解决疑点,故 C 项错误;量子论出现改变了人们认识微观世界,故 D 项正确。考点:近代科学技术的辉煌近代物理学量子论20.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们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 。体现该风格的作品是A.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B.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C.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11 -D. 萧伯纳的苹果车【答案】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联盟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联考 试卷 选修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