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燕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燕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燕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8-2019 学年度燕岭学校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试题卷(历史科)注意事项:1、 考试时间:100 分钟2答案填写于答题卡、考试完只交答题卡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1.史学大咖黄仁宇指出:“张居正不辞劳瘁,经常以个人之书牍和各地巡抚总督谈论国事中之各种问题,所以各种方针与政策事前已有了默契。当各臣僚建议于御前,而张居正以大学士的资格代皇帝批答时,不过将经过协定的谋略具体化。 ”这说明内阁A. 是专为制约相权而设定的B. 通过票拟权制约皇帝的决策C. 拥有制约皇帝的法定权力D.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答案】D【解析】材料中叙述张居正通过提前与各
2、大臣们讨论国事以便到朝堂时可以迅速达成一致观点,这样的形式有利于提高办事的效率,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A 选项错误,此时的中国宰相制度已经废除;B 选项说法错误,这种形式不是对皇权的制约反而是一种维护;C 选项错误,明朝君主专制制度完备,内阁不具有制约皇权的能力。点睛:解答本题要明确明朝的君主权力问题。明朝宰相制度废除之后,皇帝的权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内阁的出现只不过是辅助皇上处理一些事务,这些事务处理权是皇帝给的,如果一旦皇帝将权力收回,那么他们依旧毫无权力可言。2.雍正元年(1723 年)八月,雍正帝于乾清宫西暖阁召见王公大臣时宣布:“今朕特将此事(按-建储之事) ,亲写密封,藏于匣内,
3、置之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乃宫中最高之处,以备不虞”后来,雍正帝又另书密封一匣, “常以随身” 。秘密立储制的建立表明A. 传统的宗法制已无法维系B. 公开立储威胁到了皇权C. 君主专制统治已达到顶峰- 2 -D. 君权与相权矛盾很尖锐【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雍正帝的秘密立储制,避免了诸子争储,有利于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但冲击了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的宗法观念。故 A 项“已无法维系”错误。根据常识可知康熙帝公开立储带来了巨大的矛盾和纷争,雍正帝不得不改为秘密立储制,这表明公开立储威胁到了皇权,故 B 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军机处的设立是君主专制统治已达到顶峰的标志,
4、故 C 项错误。明朝已经废除了丞相,故 D 项说法错误。3.2015 年习近平在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这一思想源于中国古代的A. 禅让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科举制【答案】C【解析】由材料“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可以联系宗法制的影响。宗法制虽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在今天的积极作用主要是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所以本题选 C。禅让制是指统治者把部落首领之位让给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分封制是周王把王
5、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都与题意无关,故 ABD 三项排除。 4.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实际上经历了“西化” 、 “反西化” 、 “近代化”三个交叉的探索过程。下列各项中,符合“反西化”和“近代化”内容的是A. 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B. 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C. 辛亥革命戊戌变法D.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答案】B【解析】- 3 -本题运用排除法解答, “西化”指的是向西方学习, “反西化”指的是排斥西方, “进代化”是指经济上工业化,政治民主化等四个选项中只有义和团运动是排斥西方的,符合反西化,故排除 AC 两项。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有利于
6、中国经济近代化、政治民主化,故 B 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不符合近代化的说法,故 D 项排除。故选 B。5.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记载:“一九四三年一月十一日,中美、中英新约签字,一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正式终止。治外法权、租界、内河航行权、军舰驶入中国领海权、北平使馆区及北平至海口交通线外困驻兵权,一一取消。 ”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 该材料的记载反映了近代中国从屈辱到最终独立的历史B. 随者不平等条约的废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C.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在反法西斯战场上所做的贡献D. 这些主权最早都是在南京条约及附件中丧失的【答案】C【解析】一九四三年仍然处于旧中国时期,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7、会,故“最终独立”说法错误,故A 错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是在 1949 年新中国成立时,故 B 错误;一九四三年美英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其原因在于中国抗战在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故 C 正确;内河航行权源于天津条约 ,北平使馆区等特权源于辛丑条约 ,故 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一九四三年一月十一日,中美、中英新约签字,一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正式终止” ,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抗战在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或史实错误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6.美国时代周刊载:“在 1937 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 13
8、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 ”文章记载的事件指的是A. 武汉会战B. 淞沪会战C. 台儿庄战役D. 平型关战役【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的信息“1937 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 13 个星期之久” 、 “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 ,可以判断该战役是淞沪会战。1937 年 8 月至 11 月的淞沪会战- 4 -历时三个月,打破了日本 3 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打乱了日军的侵华部署。故答案为 B 项。武汉会战和台儿庄战役发生在 1938 年,平型关大捷是太原会战的组成部分,排除 ACD 项。7.1938 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
9、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 ”“这些条款”最早出现于A. 鸦片战争后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 中法战争后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可知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最早出现于鸦片战争后,故 A 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中法战争后签订中法新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均不符合题意,故 BCD 三项排除。点睛:治外法权是指外国公民免受犯罪地司法管辖的豁免权。另外,一国在他国境内所行使的管辖权也称治外法权。根据条约规定,缔约一方对处于缔约他方领土内的本国国民适用本国的法律,行使
10、本国司法管辖权,其国民不受所在国法律约束和法院管辖,这种治外法权就是领事裁判权。8.陈旭麓,历史学家,一生致力于史学研究。他曾经指出,19 世纪 40 年代、60 年代和 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A. 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B. 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 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D. 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及对外部的学习。结合题干材料“19 世纪40 年代、60 年代和 90 年代”的提示可知,这三个时期正是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洋务
11、运动及维新变法时期。分析选项,C 项表述符合题意,所以应选 C。- 5 -考点: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鸦片战争两次鸦片战争;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西学东渐中体西用与维新变法思想9.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材料中的“转折点”可能出现在A. 国民党的全面进攻时期B. 人民解放战争的笫二年C. 中共进行三大战役时期D. 渡江战役顺利进行时期【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是 1948 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反攻,揭开了人民
12、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B 项正确。1947 年国民党发动全面进攻,与材料信息的转折点不符,排除A。三大决战是发生在 1948 年 9 月-1949 年 1 月,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排除 C。渡江战役,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被推翻,排除 D。所以选 B10. 1948 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正在进行的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13、. 渡江战役【答案】B【解析】解题时依据材料中“1948 年底,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等信息可看出,材料中的文化古迹均在北京。据所学可知 1948 年 11 月1949 年 1 月,在北京发生的战争是平津战役,故 B 项正确;而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均不发生在北京,故 A、C、D 两项排除。11.晏阳初,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1945 年,他在与蒋介石的一次会面中说:“人民遭受了二十一年的内战,他们流尽了鲜血。现在该是为农村的大众干一些事情的时候了。”蒋介石说:“你是个学者,我是个战士。等消灭了对手之后再说吧。 ”下列对此后蒋介石-
14、 6 -消灭对手所作所为的表述正确的是A. 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揭开了全面内战的序幕B. 渡江战役以摧枯拉朽之势迫使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C. 1946 年 6 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D. 1947 年春,国民党军队由重点进攻转为全面进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解放战争概况的掌握。依据所学可知,1946 年 6 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1947 年春,国民党军队由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三大战役以摧枯拉朽之势迫使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所以应选 C。考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15、与中国共产党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2.由著名导演吴宇森执导,章子怡、金城武、宋慧乔、黄晓明等联袂主演的史诗影片太平轮彼岸于 2015 年 7 月 30 日在中国大陆上映。故事讲述了 1949 年 1 月 27 日, “太平轮”因未开夜航灯而被货船“建元轮”撞沉,导致船上近千名绅士、名流罹难。同时损失大量货物、重要国民党档案等。该事件被称为“中国的泰坦尼克号” 。这一悲剧的时代背景是A. 渡江战役后国民党败逃台湾B.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C. 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D. 解放战争走势已渐趋明朗【答案】D【解析】渡江战役发生在 1949 年 4 月,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
16、山、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是在 1947 年,故 BC 两项错误; 1949 年 1 月三大战役即将结束,解放战争的走势已渐趋明朗,故 D 项正确。13.民国法学家王宠惠曾针对民国初年根本法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宪法之制定,有二要义焉:一曰,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也。二曰,宪法者非因一时而定,乃因永久而定也。 ”以该学者视角判断,下列属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的问题是A. 实行民主宪政而非专制政治- 7 -B. 通过法律确立民主共和制度C. 倡导“中国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D. 革命派想借此约束限制袁世凯专权【答案】D【解析】实行民主宪政,符合民主法治精神,不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惠州市 惠东县 学校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