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模拟试卷 1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中国封建社会止于( )(A)清朝灭亡(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C) 1840 年鸦片战争(D)武昌起义2 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为强化王权而实行的一种二元统治体制是( )(A)礼乐制(B)宗法制(C)内外服制(D)井田制3 春秋时期,各主要国家赋税改革的重点是( )(A)废除国人土地的私有权(B)废除野人土地的私有权(C)承认野人土地的私有权(D)承认国人土地的私有权4 东汉末年起,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其长官变为管理地方的行政长官。( )(A)尚书(B)巡抚(C)郡守(D)州牧5 秦时官吏告假称( )(A)退休(B)致仕(C)告
2、归(D)休假6 隋代三省制度中,尚书省权力过大,隋文帝为压抑尚书省权力采取的方式是( )(A)不设长官尚书令(B)将宰相议政场所从尚书省搬出(C)剥夺尚书仆射的决策参与权(D)架空尚书省长官的行政权7 唐代行政细则和文秘程式的办事章程称( )(A)律(B)令(C)格(D)式8 五代时期,州机构的体制是( )(A)军民分治(B)军政合一(C)兵民合一(D)兵农合一9 宋朝科举最主要的类型是( )(A)常科(B)制科(C)武科(D)文科10 金朝先后采取了奴隶主贵族专制政体和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在中央行政体制上体现了奴隶主贵族专制政体的是( )(A)北面官制(B)南面官制(C)三省制度(D)勃极烈制
3、11 明朝内阁的文书收发机构是( )(A)通政司(B)翰林院(C)枢密院(D)司礼监12 明洪武年间官员最主要的入仕途径是( )(A)荐举(B)学校(C)科举(D)军功13 清朝全国最高审判机关是( )(A)大理寺(B)太常寺(C)太仆寺(D)鸿胪寺14 清朝的初任官先试用三年,称职后方实授职,此即( )(A)试职(B)署职(C)兼职(D)护理15 光绪皇帝颁布“ 明定国是 ”诏书,宣布变法,史称 ( )(A)“百日维新 ”(B) “预约变法”(C) “预备立宪”(D)“君主立宪 ”16 清政府设立的用以制约“责任内阁” ,并作为皇帝咨询机构的是 ( )(A)枢密院(B)咨议局(C)弼德院(D
4、)行政裁判院17 1915 年 12 月,在云南首举反袁大旗,发起护国讨袁运动的是( )、(A)岑春煊(B)唐绍仪(C)唐继尧(D)蔡锷18 中国近代史上被称为“贿选宪法” 的是( )(A)中华民国约法(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 中华民国宪法(D)钦定宪法大纲19 南京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是( )(A)行政院(B)考试院(C)司法院(D)立法院20 根据官员职务性质和任用方式的不同,南京国民政府将所有官员分为( )(A)特任官和委任官(B)简任官和荐任官(C)政务官和事务官(D)文官和武官21 抗战期间,掌理各部及各省(市)人事行政事务的是( )(A)考试院(B)考试厅(C)人事厅(D)
5、人事处或人事室22 战后南京政府的行政监督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政府内部的监督、对施政过程的监督及( )(A)共产党的监督(B)民主党派的监督(C)国民党的监督(D)国民参政会的监督23 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人民委员会所属各部和地方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所属各部实行( )(A)首长负责制(B)合议制(C)委员会制(D)混合制24 农民主政权中央各部的副部长、局长以及事务工作人员均采用( )(A)选任制(B)委任制(C)考任制(D)荐任制25 1941 年 12 月初,中共中央根据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的建议所发出的指示为( )(A)反对浪费(B)自力更生(C)生产自救(D)精兵简政二、多项选择题26 西周诸
6、侯之间、卿大夫之间联系与决策所采用的礼仪方式主要有( )(A)巡狩(B)朝觐(C)朝会(D)聘问(E)照会27 魏晋以后,御史台完全独立,御史中丞的属官依据职能分为( )(A)典签(B)御史大夫(C)治 (持)节侍御史(D)殿中侍御史(E)侍御史28 唐代考核官员的标准是“四善二十七最” ,“二十七最”主要考核官员的( )(A)品德(B)智慧(C)才干(D)政绩(E)体能29 金朝女真人入仕的主要途径包括( )(A)荫补(B)世选(C)军功(D)科举(E)流外入流30 明清两代与内阁关系密切的中央机构有( )(A)翰林院(B)通政司(C)军机处(D)南书房(E)理藩院31 1884、1885
7、年,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理,晚清政府在下列哪些地区设立了省?( )(A)西藏(B)蒙古(C)新疆(D)台湾(E)盛京32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出现的新的行政监督形式有( )(A)立法机关的监督(B)司法机关的监督(C)行政机关自身的监督(D)审计机关的监督(E)舆论的监督33 属于抗战期间地方县以下“民意机关” 的有( )(A)乡(镇)代表会(B)区民大会(C)区民代表大会(D)保民大会(E)甲民大会34 苏区行政人员奖惩的具体方式有( )(A)警告、记大过(B)精神奖励(C)晋升职务(D)降职、撤职(E)降俸、开除35 各解放区人民政府进行行政监督的形式有( )(A)党的监督(B)权力机
8、关监督(C)内部监督(D)群众监督(E)人民监察机关监督三、名词解释36 世卿世禄制37 五军都督府38 北洋政府的甄别制度四、简答题39 简述中书门下政事堂与唐初政事堂的主要不同之处。40 简述抗战前国民政府简任职公务员的任命资格。五、论述题41 试论中国封建社会克服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所做的努力。42 试述清朝官员选拔制度的多样性。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模拟试卷 1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 2000 多年的历史,起始于战国,止于 1840 年的鸦片战争。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吸取夏朝及商朝早期的历史
9、教训,对王朝管理体系进行调整,实行内外服制以强化王权。内外服制是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区分为内服和外服两大部分。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各国进行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1)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达到了实现封建君主中央集权的目的。(2)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制,奠定了封建中央集权体制的经济基础。(3)变法运动中,各国先后颁布法律,出现依法治民的倾向。(4)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官僚制。(5) 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强化君主专制权力。由此可知,各国赋税改革的重点是承认国人土地的私有权。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东汉末年起,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其长官州牧变为管理地方的行政长官,秦汉原
10、有的郡县两级行政体制为州郡县三级行政体制所取代。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秦时官吏告假称为“告归”,致仕为退休制度。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隋文帝虽采取不设长官的方式以压抑尚书省的权力,但代行其职的左、右仆射仍然在职事官中为最高。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唐代行政运行中对“式”的规定,属识记内容。律是国家的基本法;令是依法制定的行政规则;格是以敕的形式颁布的具体行政法规,涉及范围较为具体,是对律、令的补充;式是包含行政细则和文秘程式的办事章程。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五代的州是军政合一的政府。州之长官仍为刺史,多由武人担任,并兼防御使。9 【正确答案
11、】 A【试题解析】 宋朝有常科、制科和武举,但以常科为主。宋初常科每年一次,后改为三年一次。考试分为三级:取解试、省试和殿试。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金朝先后采取了奴隶主贵族专制政体和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反映在中央行政体制上分别是勃极烈制和三省制度。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明朝中央机构中,有两个机构和内阁关系密切,即翰林院和通政司。其中通政司负责收纳奏章,其长官为通政使。通政司实际是内阁的文书收发机构。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明初特别是洪武年间行政官员的选拔主要依靠荐举和学校两条途径,荐举是洪武年间最主要的入仕途径。宣德以后,科举受到特别重视,成为明朝选官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全国 中国 行政 模拟 1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