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山东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目的)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山东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目的)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山东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目的)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山东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目的)模拟试卷 1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的教育目的观。(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2 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是( )。(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B)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C)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D)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3 教育目的可以发挥( )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B)激励、评价和统一的作用(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4 教育目的是衡量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根据和标准,这反映了教育目的的(
2、)。(A)平衡作用(B)评价作用(C)导向作用(D)激励作用5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隋朝创立科举制度,从教育目的的理论角度来说,属于( )。(A)社会本位论(B)科学本位论(C)宗教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6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 )。(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普遍和特殊的关系(D)量变和质变的关系7 “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 21 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 ,是在( )中提出的。(A)1985 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 198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 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1999 年
3、全国教育代表大会8 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 )。(A)社会本位论思想(B)个人本位论思想(C)社会效益论思想(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9 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求决定,认为个人只是教育加工培养的对象,强调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公民,这种观点属于(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形式教育(D)实质教育10 ( )是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A)美育(B)德育(C)智育(D)劳动技术教育11 教育创新的关键在于( )的创新。(A)教育环境(B)教育
4、思想观念(C)教育媒介(D)教育方法12 爱因斯坦认为:“ 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一个和谐的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借着教育得到对事物及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觉,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有亲切的感觉,对于人类的各种动机、各种期望、各种痛苦有了解,才能和别的个人和社会有合适的关系。” 爱因斯坦的上述看法反映出的教育目的观是( )。(A)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B)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C)实用主义教育目的观(D)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13 ( )是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A)培养学生认识美的能力(B)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C)提高学生发现美的
5、能力(D)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14 ( )的本质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教育目标(D)培养目标15 教育目的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 ) ,以及课程和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A)教育目的(B)教育目标(C)教育管理(D)教学管理16 “在教育的目的决定方面,个人不具有任何价值,个人不过是教育的原料,个人不可能成为教育的目的。”这表达的教育的价值取向是( )。(A)社会本位(B)个人本位(C)团体本位(D)虚无主义17 教育目的对( )
6、 具有指导意义。(A)部分学校(B)所有学校(C)高等教育(D)基础教育二、多项选择题18 教育目的“ 个人本位” 论的基本观点有 ( )。(A)尊重人的自然本性(B)培养合格公民(C)关注个人的价值和地位(D)教育以社会稳定和发展为最高宗旨(E)内隐的教育目的19 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 )。(A)政治思想素质教育(B)道德素质教育(C)科学文化素质教育(D)身体素质教育(E)心理素质教育20 教学目标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由( )组成。(A)教学总目标(B)学校教学目标(C)课程目标(D)单元目标三、判断题21 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 )(A)正确(B)错误22
7、 体育的任务就是增强学生体质。 ( )(A)正确(B)错误23 教育目的本质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因此,尽管一些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同,但其教育目的都是相同的。 ( )(A)正确(B)错误24 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 )(A)正确(B)错误25 教育目标是社会对教育所要成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要求。 ( )(A)正确(B)错误26 教学手段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 )(A)正确(B)错误四、简答题27 简述教育目的的基本内涵。山东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目的)模拟试卷 1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意思是君子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山东省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教育 理论 综合 知识 目的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