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拨乱反正(1976—1978年))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拨乱反正(1976—1978年))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拨乱反正(1976—1978年))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文化大革命”(19661976 年)、拨乱反正(1976 1978年) )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下列文章、文件中,为“文化大革命” 的发动做了舆论准备的有 ( )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评新编历史剧 五一六通知 部队文艺座谈会 纪要 (A)(B) (C) (D)2 在“文化大革命 ”中,上海 “一月革命”对全国造成的直接影响有 ( )大串联扩展至全国各地各省市掀起夺权高潮各地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武斗事件普遍发生(A)(B) (C) (D)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 文革
2、 ”中对“左”倾错误进行纠正的是 ( )(A)周恩来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B) “二月抗争”(C)拨乱反正(D)邓小平主持的全面整顿4 邓小平在“ 文革” 后期主持工作期间,进行了全面整顿,其进行整顿的领域包括( )军队的整顿工业的整顿农业的整顿文化教育的整顿(A)(B) (C) (D)5 为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伟大群众基础的是( )(A)“反击右倾翻案风 ”(B) “二月抗争”(C) “天安门事件”(D)“南京事件 ”6 “中央文革小组 ”基本上取代了中央政治局的职能是在( )(A)毛主席接见红卫兵后(B) “全面夺权” 后(C)围攻所谓“二月逆流”后(D)八届十二中全会后7 林彪被确定为
3、毛泽东的接班人是在( )(A)中共八届六中全会(B)中共九大(C)中共九届二中全会(D)中共十大8 十一届三中全会过后,少数民族地区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其中的原因不包括( )(A)民族地区也推广了联产承包责任制(B)少数民族地区经过民主改革和土地改革后进人了社会主义阶段(C)落实了民族政策,实行了对外开放(D)根据自身的条件,发展乡镇企业,发展民族经济9 在努力纠正“ 文化大革命 ”错误的过程中,遇到的严重障碍是 ( )(A)华国锋在指导思想上继续犯“左” 的错误(B)江青的顽抗态度(C)社会秩序还极为混乱(D)许多地区受无政府主义干扰10 下列选项中不是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4、中提出的是( )(A)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B)决定走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C)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D)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11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它的意义中不包括( )(A)使人们的思想从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中解放出来(B)恢复发扬实事求是的思想和作风(C)摆脱了长期以来的“左”倾思想束缚(D)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12 1979 年中共中央召开讨论经济工作的会议,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新的八字方针,同 1960 年提出的八字方针,相同点在于( )(A)调整和提高(B)改革和充实(C)巩固和提高(D)调整和整顿13
5、下列不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过后对各方面社会关系的调整的是( )(A)调整落实知识分子政策(B)为国民党投诚人员平反(C)给地主分子改定成分(D)平反冤假错案14 在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其前提不包括( )(A)全面认识建国以来的历史道路(B)完成其他方面的拨乱反正(C)科学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D)正确评价毛泽东和他的思想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5 五一六通知16 “二月抗争 ”17 “批林批孔 ”18 天安门事件19 反击右倾翻案风20 “两个凡是 ”21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三、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2
6、2 简述“文化大革命 ”的历史教训。23 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成就。历史学基础(“文化大革命”(19661976 年)、拨乱反正(1976 1978年) )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965 年底对海瑞罢官的批判已经扩大到了思想文化界,表明毛泽东已经决心借此开展一次政治运动。而“纪要”则全盘否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艺工作成就,反映了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文化界阶级斗争的形势和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决心。考生需对文革初的一系列文件有大致了解。【知识模块】
7、“文化大革命”(19661976 年)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67 年由上海的“一月革命”开始,进而蔓延至全国,开始了全国性的“夺权”斗争,将“文革”推到了新的阶段。夺权者与当权者之间,不同派别的夺权者之间的对立,导致了各地夺权斗争的反复进行并频繁发生不同规模的武斗,使全国陷入了空前的混乱局面之中。本题可能在名词解释中出现。【知识模块】 “文化大革命”(19661976 年)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文革”的过程中,面对严重危害国家的动乱,一些头脑清醒的政治领导人挺身而出,抵制“左”倾的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其中不包括拨乱反正,是因为这是在“文革”结束
8、后开始进行的。【知识模块】 “文化大革命”(19661976 年)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为了实施 1975 年的国民经济计划,邓小平根据毛泽东关于要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明确提出,全国的工业、农业、商业、财贸、文教、科技、军队等各方面的工作都需要整顿。【知识模块】 “文化大革命”(19661976 年)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天安门事件”是全国人民反对“四人帮”抗议运动的集体表现,虽然表面上是悼念周恩来,但是实质上显示了人民对“文革”“左”倾错误的反对,和对邓小平为代表的正确领导的拥护和支持,明显地表现了全国人民的人心向背,为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伟大的群
9、众基础。【知识模块】 “文化大革命”(19661976 年)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967 年 2 月毛泽东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严厉指责在“二月抗争”中坚持正确意见的老同志们。此后,江青、陈伯达等人又在政治局生活会上多次以“资产阶级复辟逆流”的罪名,连续对他们进行批判和围攻,随后中央政治局停止了活动,“中央文革小组”基本上取代了中央政治局。【知识模块】 “文化大革命”(19661976 年)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文化大革命”(19661976 年)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土地改革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的,并非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考生应
10、将其放在我国民族政策大的框架中考查。【知识模块】 拨乱反正(19761978 年)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长期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所积累下来的“左”倾思想根深蒂固,一些实事求是的想法被当做是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文革”结束后,时任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主要领导的华国锋就在指导思想上继续犯“左”倾的错误。【知识模块】 拨乱反正(19761978 年)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决议从根本上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理论”,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除此之外,决议还肯定了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并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
11、初级的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知识模块】 拨乱反正(19761978 年)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这次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开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但是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要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全部完成,考生应注意区分,本题可能在名词解释中出现。【知识模块】 拨乱反正(19761978 年)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960 年的八字方针内容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而新的八字方针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所以相同的地方在于调整和提高。考生除了注意字面意思之外,还应分别对其具体内容进行掌握。【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文化大革命 19661976 拨乱反正 19761978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847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