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涟水中学高一第三次模块检测历史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涟水中学高一第三次模块检测历史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涟水中学高一第三次模块检测历史卷(带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涟水中学高一第三次模块检测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会战,其最重要意义在于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掌握了抗日战争的主动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抗战主要目的并非歼灭日军的有生力量,而是以空间换时间,争取抗战时机的好转。 考点:抗日战争 点评:国民政府军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只是依靠政府和军队进行抗战,不能有效的抵制日军的进攻,但是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使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规定列强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 “使馆界 ”,各国驻兵保护的不平等条约签订于 ( ) A鸦片战争后 B中法战争后 C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
2、军侵华战争后 答案: D 试题分析:规定列强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 “使馆界 ”,各国驻兵保护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签订于八国联军侵华后。故选 D。 ABC项均不符合事实。 考点:辛丑条约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辛丑条约的内容。辛丑条约是进入新世纪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中条约中有内容规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不允许中国人居住,惩办参加义和团反帝运动的大臣,并称为首 祸诸臣。这体现了清政府此刻已经完全沦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五四运动时期,天津学生联合会贴出一副对联: “振民气合民力万众一心,御国敌除国贼匹夫有责。 ”其中的 “国敌 ”最主要是指 ( ) A日
3、本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答案: A 试题分析: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就是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加之一战中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签订灭亡中国的 “二十一条 ”,故 “国敌 ”应指日本。故选 A。 BC 项在一战期间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项也是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但是并未有日本赤裸裸的对中国的侵略。 考点:五四运动 点评:此题考查的五四运动的基本内容。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的群众运动。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反对的主要的对象一是本国的腐朽的北洋政府,另一个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爱国精神是贯穿运动的始终。此外,还有民主与科学的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等。与此相关的
4、知识点如五四运动的背景等也需要掌握。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当年红军 “远征 ”的直接原因是 ( ) A把革命火种撒播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 B东北沦 陷,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C “避敌主力,打其虚弱 ”,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D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 ”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红军 “远征 ”指的是长征,长征的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故选 D。 A项错误,红军长征的目的是摆脱不利的局面; B项是在1935年,长征是在 1934年开始的; C项明显错误,是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斗争策略。因此 ABC均错误。 考点:长征 点评:由于王明、李德等
5、错倾错误的影响,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战略大转移,总的行程两万五千里,是历史上最大的转移。在 长征中,革命的精干力量得到保存,同时在沿线宣传了革命的思想,扩大了红军的影响。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 “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幸存。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他说的 “新的革命策略 ”是指 A武装反抗的策略 B “农村包围城市 ”的道路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D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材料中的 “逃进了华南山区,毛泽东、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 ”等关键信息可以得到答案:。故选 B。 A项在
6、1927年的八七会议上做出, C项在瓦窑堡会议上做出, D项在 1937年的洛川会议上做出,均不符合题干要求。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相关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 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可以分为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要特别注意共产党的政策及这些政策所产生的影响。 历史学家眼里的毛泽东中记载: “红一方面军将士的浴血奋战,中央高层的开明、务实,与各部队首长强烈要求改变被动型行军等意见,以及实现了不流血式 的改组中央和 军事指挥机构,是会议成功的诸要素。 ”以下对该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 )
7、A提出了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B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C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红军长征。根据题干信息 “红一方面军 ”“以及实现了 不流血式 的改组中央和军事指挥机构 ”等分析是遵义会议的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故选 C。A项是中共二大上; B项是中共八七会议上; D项是在 1949年。 考点:遵义会议 点评:遵义会议是在 1935年 1月召开的长征途中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纠正了王明、
8、李德等人的左倾错误,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是我党军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的典范,标志着我党由幼年发展到成熟阶段。 下图为在卢沟桥拍摄的历史照片。该照片的历史价值在于它见证了 ( ) A九一八事变 B徐州会战 C淞沪会战 D全国抗日战争开始 答案: D 试题分析:卢沟桥事变是在 1937年 7月 7日,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故选 D。A项是在 1931年; BC 项是在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 考点:七七事变 点评: 1937年 7月 7日夜,宛平城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便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称有一名日军士兵于
9、演习时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遂炮轰宛平城,中国拉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 1937年 2月,中共致电国民党,提出了 “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 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 ”等主张。这表明 (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中国共产党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交给了国民党 C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D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倾向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主张全民族抗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
10、国特区政府 ” 这反映了中共积极倡导国共第二次合作。故选 C。 A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 1937年 9月成立的; B项错误,国共二次合作有两个政权,共产党的领导权并未放弃; D项错误,民族矛盾上升为第一位的矛盾,需要团结一致共赴国难。 考点:抗日战争 点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此抗日战争中国存在两个战场、两个抗战路线,体现了不同的指导思想。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外,抗日战争的意义也需要掌握。 细菌战是日军侵华战争的重要形式,残
11、害了许许多多的中国军民。下列与此直接有关的事 A发动九一八事变 B发动七七事变 C制造南京 大屠杀 D组建 731部队 答案: D 试题分析:日本侵华期间,残暴的侵略者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称为七三一部队,他们惨无人道地用中国活人作试验。故选 D。 ABC项与日军细菌战等信息关系不大。 考点:日军罪行:细菌战 点评:七三一部队是日军细菌研制部队。 731部队也是在抗日战争( 1937年 -1945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法西斯于日本以外领土从事生物战细菌战研究和人体试验相关研究的秘密军事医疗部队的代称,也是日本法西斯侵略东北阴谋发动细菌战争期间(从 1931年到第二次世界大
12、战结束的 1945年)屠杀中国人民的主要罪证之一。 1940年 12月 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当天可能播出的新闻是 ( ) A百团大战最新战况 B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C中共七大召开 D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答案: A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紧扣 “1940年 12月 ”, A、 B、 C、 D四项分别发生在 1940年下半年, 1937年 7月, 1937年 8月和 1945年 8月。故选 A。 考点:百团大战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百团大战的时间及具体内容,百团大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
13、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主要是以破坏敌人的交通线为主,历时四个月,取得巨大的胜利,振奋了抗日军民的信心。平型关战役、太原会战、台儿庄战役等抗日战争时期的著名战斗也需要掌握 1944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主张将中国列为 “负责维持和平的四大国之一 ”。罗斯福作出上述决定主要是因为 ( ) A中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B中美建立了友好关系 C中国顽强抗击日本侵略 D中国实力大大增强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 1944年处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在远东战场抗击着日本法西斯。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C。罗斯福主要是看中的中国的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因此 A错误; B项材料未体现
14、; D项说法错误,中国的国际地位是因为中国的贡献,而不是实力强大。 考点:抗日战争 点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与此相关其它知识点如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合作,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了抗战的胜利。抗日战争中国存在两个战场、 两个抗战路线,体现了不同的指导思想。此外,抗日战争的意义也需要掌握。 “ 你从不曾看见,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他们的热血。 ”该歌词描述了 ( ) A北伐战争的革命洪流 B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 C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 D人民群众支缓解放战争的豪情
15、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 “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 ”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是说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赴国难。故选 C。ABC项都是内战,无法体现出材料中的 “保卫祖国 ”等内容。 考点:抗日战争 点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雪洗了近百年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独立,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相关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电视剧建国大业有组镜头: 1945年 8月,毛泽东与蒋介石都穿着中山装参加重庆谈判新闻发布会。毛泽东说: “国共两党继承的是中
16、山先生民主革命的衣钵,同宗同源 ” 大公报报道: “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 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 ”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许多 “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 ”盼望 ( ) A毛蒋两人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B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C共产党与国民党轮流执政 D国共两党和平协商,建立联合政府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重庆谈判的主题是探讨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的前途,而不是毛蒋两人消除隔阂,共同抗日,排除 A 项;重庆谈判时人们的期盼只能是和平建国,应是国共合作 B项错在 “与民主党派合作 ”;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不主张两党轮流执政,排除 C;和平协商,创建联合政府才是
17、谈 判的真正目的,所以选 D。 考点:重庆谈判 点评:抗战胜利后,建立一个怎样的政府,中国走向何方成为全体中国人关注的焦点。 1945年 8月,毛泽东到达重庆,国共两党会谈。最终签订了双十协定,规定建立一个民主的联合政府,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但是,国民党很快的撕毁了政协决议,发动了内战。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战争题材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占重要的地位。下列战争电影宣传图所反映的史实,其先后顺序排列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是抗战时期,时间是 1937年 12月; 是土地革命时期,时间是1927年; 是解放战争时期,时间是 1947年; 是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海战。故选 D。 考点:近代中国
18、重要历史事件 点评:此题实际上是借电影考查的发生在我国近代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掌握他们发生的时间顺序。与此相关的涉及到电影有关的知识需要掌握。我国第一部电影摄制于 1905年,是我国电影的开端; 1913年的难夫难妻是我国第一部故事片; 1931年的歌女红牡丹是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渔光曲是我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 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发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是: “本战役 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 占领新安镇、台儿庄、临沂等地 从北面威胁徐州。 ”据此判断该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 “歼灭黄百韬兵团
19、 ”、 “从北面威胁徐州 ”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是指的三大战役当中的淮海战役。故选 C。 AB项是抗战期间发生的战役; D项是在解放战争的后期,渡江解放南京。 考点:解放战争 :三大战役 点评:三大战役是在解放战争后期国共两党之间的战略决战。三大战役基本上歼灭了国民党的精锐力量,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进程。与 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渡江战役等需要了解。 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下列口号: “打倒列强,除军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将革命进行到底 ”。它们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 ) A工农武装割据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抗击外来侵略 D推翻国民
20、政府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材料,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工农武装割据;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 -抗击日本帝国主义;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 “将革命进行到底 ” -推翻国民政府统治。同时符合的历史发展主题应是 B项 “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相关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 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可以分为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要特别注意共产党的政策及这些政策所产生的影响。 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使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答案: B 试
21、题分析: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最终使王国力量逐渐的强大,不听中央节制,后来实行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 权得到加强。 考点:推恩令 点评: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后随着王国力量的增强,中央的控制力越来越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削弱王国的势力。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宋太祖时期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的努力也需要把握。 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与法制是现代西方民主法制的源头,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的确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答案: A 试题分析: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一些原则、运作方式为后来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所借鉴,罗马法更是西方国家制定法律原则的基础。 考点:古希腊民主制与罗马法 点评:古希腊文明是西方世
22、界文明的源头,古希腊文 明特别是雅典民主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近代西方文化的复兴 文艺复兴也是借助于古希腊罗马文化而发动的。罗马法在维护罗马的统治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同时对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达 20余年 (1897 1920年 )。他的大量报道 .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他不可能留下的是 ( ) A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B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C大总统宣誓的照片 D五四运动的有关报道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时间 1887年到 1920年这一段时间分析, A是不可能
23、亲历的,火烧圆明园是在 1860年; B是可以看到的,八国联军侵华是在 1900年; C是可以看到的,中华民国成立是在 1912年; D是发生在 1919年,是可能看到的。故选 A。 考点:近代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近代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需要对相关的基本史实有比较熟悉的把握,同时也要准确的知道相关事件的时间。中国近代史的两大线索:列强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侵华史包括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抗 争史包括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都需要掌握。 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下图所示的文件,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 涟水 中学 第三次 模块 检测 历史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