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 振振有词 ,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B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 浩如烟海 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C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 电光火石 ,让小余心头郁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气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 D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 平分秋色 。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
2、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 A振振有词: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 ,强词夺理,贬义词,并不表示理由充分。 C项 “电光火石 ”,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像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亦用作比喻行动迅速,出手先制。 D项 “平分秋色 ”,意思是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 表示平局。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拿来主义选段,完成小题。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得 “平民化 ”,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
3、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 “出售存膏,售完即止 ”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阿刺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可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 “拿来主义 ”怕未免有 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 我们要或存放,或使用,或毁灭。 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小题 1】( 1)第一段中的 “鱼翅 ”、 “烟枪和烟灯 ”、 “姨太太 ”运用的修
4、辞方法是( ) A借代 B暗喻 C明喻 D借喻 (2)它们各指什么? “鱼翅 ”指 _。 “烟枪和烟灯 ”指 _。 “姨太太 ”指 _。( 4分) 【小题 2】第二段层次划分正确的是 ( ) ( 2分) A / B / C / D / 【小题 3】下面各句分别从什么角度阐明 “拿来主义 ”的?( 5分)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 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 我们要或存放,或使用,或毁灭。( ) 他占有,挑选。( ) 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 答案: 【小题 1】( 1) D ( 2)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
5、。 “烟枪烟灯 ”比喻文化遗产中完全没有价值,但可适当保存以教育后代的部分。 “姨太太 ”比喻文化遗产中的 “糟粕 ”,应果断抛弃。 【小题 2】 D 【小题 3】 实行 “拿来主义 ”的原因; 实行 “拿来主义 ”的前提条件; 实行“拿来主义 ”的态度、方法; 同 ; 实行 “拿来主义 ”的结果。 【小题 1】 试题分析:借喻是比喻的一种。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借喻由于只 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该段文字
6、是从正反两方面分析的。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五句话分别从原因、条件、态度、方法和结果几个方面来阐述 “拿来主义 ”的。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传奇 12年,羽坛 “超级丹 ” 格林 2012年 8月 5日,在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单打决赛 中,林丹与李宗伟上演了完美无缺的对决大片,让世界观众过足了顶级欣赏之瘾。最终,林丹耗时 79分钟2:1逆转击败李宗伟,夺得 2012年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冠军金牌,成为奥林匹克史上羽毛球男子单打卫冕第一人。 “林丹的霸气从小就有。
7、 ”林丹母亲接受采访时说, “林丹不服输,比较好强 ”。不服输、要强的性格,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成就了后来的林丹,也让他在职业生涯中多次遭遇危机。 2000年,林丹这一批年龄段的球员开始接受国家队的选拔。然而,第一批选拔名单里没有他。后来,林丹被单独通知进入国家队,两个月后,亚洲青年锦标赛 在日本开打,林丹拿下了男团、男单两项冠军,在国家队逐步站稳了脚跟。 从少年体校到国家队,林丹顶着 “No 1”的光环走来,直到 2002年。当时,国际羽联在每局 7 分制和 15 分制上摇摆不定,林丹一时调整不过来,接连输球,且都是首轮出局, “林一轮 ”的外号不胫而走。那大半年,国家队教练不再让林丹参加任何
8、比赛,而这接连几次的挫败也惊醒了少年成名的林丹,他意识到不能仅仅拿着天赋做武器,他开始对自己 “下狠手 ”,除了苦练,还是苦练。 天道酬勤,林丹开始爆发,在接下来的赛事中狂揽 5个冠军。 2004年的全英公开赛,林丹更是将 丹麦名将皮特 盖德拉下了马,夺得男单桂冠的同时,也从对手那里获得了 “超级丹 ”的称号。 战胜盖德让林丹的自信心再度爆棚,出征雅典奥运前,林丹目标直指冠军。他甚至把自己夺冠后的庆祝动作都设计好了,但是,雅典奥运却给林丹上了一课。 雅典奥运会,林丹的首轮对手是印尼选手苏西洛。 “因为担心这担心那,上场后感觉自己怎么也释放不出来。相反,我的对手的状态特别棒。 ”林丹最终以12比
9、 15、 10比 15败下阵来。 经历了 “一轮游 ”的打击,林丹的心情跌到了谷底。回到北京,林丹细细咀嚼总教练李永波的话,仔细分析自己的失利原因。他 明白了自己被淘汰其实不是什么大冷门,外界把他捧得太高了,他还不是 “超级丹 ”。 “雅典奥运会的失败教会我用平静心态看待比赛和人生。 ” 林丹平静了。于是,我们看到, 2004年广州公开赛上,当鲍春来在拉锯战中回球落网,林丹兴奋地将球拍抛向空中,继而双手握拳举向空中、跪地、仰天长啸。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潮中,他右手举起向四面看台献上标准的军礼 “ 超级丹 ”回来了 ! 不过,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是那个霸气到有些嚣张的愣小子了。 2008年 8月 1
10、7日,北京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决赛,林丹对阵李宗伟。赛前,林丹很从容, “我记 得当天下午临出发前,我把音响声音开到很大,跟着音响一起唱。记得有周杰伦 Live版的听妈妈的话,演唱会上那山呼海啸般的尖叫声让我提前进入了状态。 ” 整个看台被红色淹没,那种狂热好像随时都要把屋顶掀翻。第二局打到 20比8,林丹拿到冠军点, “我提醒自己要冷静下来,拿下这最后一分。深呼吸,屏息凝神,我能听到球拍击球时发出的 刷刷 声,一声比一声坚定,一声比一声致命。 ”看回放录像的时候,林丹自己也承认, “我很少看到自己如此专注 ”。 林丹拿下了奥运会的男单冠军。这只是开始。 2010年广州亚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中,
11、 林丹再次击败李宗伟夺冠。他成为第一个也是目前世界羽毛球历史上唯一一位全满贯选手。 2011年、 2012年,超级丹依然不可撼动。到今天,林丹已握有 17个世界冠军头衔。 然而,林丹没有陶醉于冠军这个美词上。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 “其实我真的不是看中某一个冠军,我看中的是我 12年的职业生涯,我给中国羽毛球能带来什么,给羽毛球这项运动带来什么,或者给自己带来什么,这个比金牌意义更大。 ” (选自青年文摘 2012年第 18期,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5 分) A在这篇 新闻通讯的开篇,作者不惜用 “完美无缺 ”“顶级 ”等溢美之词来
12、盛赞伦敦奥运会林丹与李宗伟羽毛球单打决赛的精彩。 B知子莫如母,引用林丹母亲对其不服输性格的介绍,为后面写他夺冠的霸气做了铺垫,这样更具有说服力。 C出征雅典奥运前,林丹甚至把自己夺冠后的庆祝动作都设计好了,说明他信心满满,志在必得。但最终输在自己的患得患失上。 D写北京奥运会狂热的场面,是为了衬托当晚比赛的惊心动魄,表现观众对林丹的喜爱和支持。 E林丹是第一个也是目前世界羽毛球历史上唯一一位全满贯选手,而且已握有 17个世界冠军头衔,因此被队友誉为 “超级丹 ”。 【小题 2】 作者怎样写 2004年广州公开赛上林丹夺冠后的一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 【小题 3】结合文本,探究羽坛
13、“超级丹 ”的成长的条件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6分) 答案: 【小题 1】将麦子与其他庄稼作对比,暗示了麦子的不平凡:它的生命必将经历严冬的洗礼;( 2分)为下文点出主题 “复活 ”作铺垫。( 2分) 【小题 2】 作者通过一系列动作表现了林丹夺冠后欣喜若狂的激动心情,是一种释放,也是一种交代。( 2分)这样写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使报道更为翔实。 【小题 3】 外部条 件:要有参加国家队,参加国际比赛的舞台,要有强大的对手。 个人因素:不服输的精神,要强,有霸气。对自己下狠手,苦练。经历失败和挫折,自我总结,调整心态。追求远大的目标,不陶醉于冠军,追求比金牌意义更大的东西。(观点 3分,分析
14、3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D写北京奥运会狂热的场面,是为了衬托林丹的镇定沉稳,说明林丹的成熟。 E“超级丹 ”的称号是 2004年全英公开赛夺冠后,从对手丹麦名将皮特 盖德拉那里获得的。)(答对一项得 3分,答对两项得 5分)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句子作用分析题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作答。在内容上,可结合着文章内容、表达的情感及与主旨的关系;在结构上可根据句子所在段落位置判断,如果句子所在的段是在文章结尾,则其句子作用有:点明中心、升华主题、呼应开头、收束全文、引人深思等。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
15、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为探究性题目,具有开放性,回答时应在联系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题干中的条件和要求分析作答。只要能自圆其说,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体悟,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 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义,完成小题。 寇洛,上谷昌平人, 累 世为将吏。父延寿,和平中,以良家子镇武川,因家焉。 洛性明辨,不拘小节。正光末,以北边贼起,遂率乡亲避地于并、肆,因从尔朱荣征讨。及贺拔岳西征,洛与之乡里,乃募从入关。破赤水蜀,以功拜中坚将军、屯骑校尉、别将,封临邑县男,邑二百户。又从岳获贼帅尉迟菩萨于渭水,破侯伏侯元进
16、于百里细川,擒万俟丑奴于长坑。洛每力战,并有功。加龙骧将军、都督,进爵安乡县子,累迁征北将军、卫将军。于平凉,以洛为右都督。 侯莫陈悦既害岳, 欲并其众。时初丧元帅,军中惶扰,洛于诸将之中,最为旧齿,素为众所信。乃收集将士,志在复仇,共相纠合,遂全众而反。既至原州,众咸推洛为盟主,统岳之众。洛复自以非才,乃固辞,与赵贵等议迎太祖 。魏帝 以洛有全师之功,除武卫将军。 太祖至平凉,以洛为右大都督。从讨侯莫陈悦,平之,拜泾州刺史。魏孝武西迁,进爵临邑县伯,邑五百户。寻进位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进爵为公,增邑五百户。 大统初,魏文帝 诏曰: “往者侯莫陈悦远同逆贼, 潜 害故清水公岳,志在兼并。当时
17、造次,物情惊骇。使持节、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前泾州刺史、大都督 、临邑县开国公寇洛,忠款自心,勋 诚 早立,遂能纠合义军,以待大丞相。见危授命,推贤而奉, 此而不赏,何以劝励将来 可加开府,进爵京兆郡公。 ”封洛母宋氏为襄城郡君。又转领军将军。三年,出为华州刺史,加侍中。与独孤信复洛阳,移镇弘农。四年,从太祖与东魏战于河桥。军还,洛率所部 镇 东雍。五年,卒于镇,时年五十三。 (节选自 周书 列传第七 ) (注 ) 太祖:西魏权臣宇文泰为北周奠定国基,其子宇文觉正式建国后,追尊宇文泰为文王。庙号大祖。 魏帝:北魏孝武帝元修。 魏文帝:西魏文帝元宝炬。 【小题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 不 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福建省 福州 中高 一下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