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辽宁盘锦第二高级中学高一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辽宁盘锦第二高级中学高一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辽宁盘锦第二高级中学高一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辽宁盘锦第二高级中学高一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把下列带序列号的句子组合成语义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 ( )( 3分) 站在历史的海岸边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 , ; , ; , 。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这是豪壮的选择 纵然蒙冤受辱,也不随其流扬其波 这是执著的选择 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得、躬耕陇亩 这是高雅的选择 纵然马革裹尸魂归关西,也要扬声边塞尽扫狼烟 A B C D 答案: D 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 3分) A
2、人生如 白驹过隙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B你这部小说已经写了大半;请我继续写下去;我怎敢 狗尾续貂 。 C多年前,妈妈给他织了一件漂亮的毛衣,直到现在他都没舍得穿,真可谓敝帚自珍 呐! D他把事情真相告诉我后,我心中的疑团 涣然冰释 。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B植树节这几天,几个学校的领导都来到了植树现场。 C他每个月的工作量都要超过预定计划。 D到北京参观奥运村及新改造后的 “地铁 ”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有的人经常焦虑不安,怀疑自己身体这儿有病,那儿有
3、问题,惶惶不可终日。这种状态发展严重的,在医学上称为 “焦虑症 ”。焦虑症属于神经官能症,是一种不能很好地适应正常环境的反应。这种病人,对现实和未来充满困扰、恐惧和危机感,通过植物神经系统,产生了种种内脏症状。 患这种病的病人性格常不稳定,常觉大祸临头,死亡降临。因此,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身出冷汗,手脚颤抖。其特点是突然而来,突然而去。病人自己说不清是怎么回事。有 “心脏撞击胸壁 ”、 “透不过气来 ”的感觉,并由此担心是 “心脏出了毛病 ”而四处求医,可是什么大毛病也查不出来。 慢性焦虑症,患者常诉说心烦意乱,不易入睡。也有人出现一种 “睡眠缺失感 ” 客观上呼呼大睡,但醒来时却说 “一分钟
4、也没有睡着 ”。因长期失眠,病人十分苦恼,平时表现焦躁、孤独、羞怯、慌乱、紧张、易怒,也有的情绪郁闷,不愿与别人接触,郁闷在心,久思成疾。患者 常出现各种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和体征,如头晕、多汗、恶心、呕吐、持续腹胀、便秘、心慌、尿频、思想不集中、视力模糊等。病人常怀疑自己的内脏有严重的病变,忧心忡忡,惶惶不安,但经医生详细检查,却无异常发现。 焦虑症是由于中枢神经机能失调引起的,并无任何器质性病变,所以患者应当相信医生的话,解除 “身患重病 ”的顾虑,建立一个必胜的信念,靠自己的能力把自己从 “病 ”的陷坑中拉上来。作为患者的亲人、家属,不要认为他们是 “装病 ”,生活上要关怀、体贴,多做安慰
5、工作。改变生活的环境,让病人到外面散散心,多做些户外活动,这可分散对 疾病的注意力。作为医者,对病人诉说的症状要做出解释,以消除病人的疑虑。除进行心理暗示疗法外,再适当配以抗焦虑药,疾病的魔影就会很快自然消失。 【小题 1】下列对 “焦虑症 ”的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焦虑症 ”是一种怀疑自己有病,经常焦虑不安的病症。 B “焦虑症 ”是一种对现实和未来充满困扰、恐惧和危机感的病症。 C “焦虑症 ”是一种很不适应正常环境并怀疑自己有病的病症。 D “焦虑症 ”是一种不能很好地适应正常环境怀疑自己有病而产生的神经性病症。 【小题 2】 “焦虑症 ”致病的生理机制是( ) A性格不稳定
6、,环境困扰。 B长期精神刺激。 C中枢神经系统失调。 D长期失眠导致心理问题。 【小题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患 “焦虑症 ”的病人,对现实和未来充满困扰、恐惧和危机感,通过植物神经系统,产生了种种内脏症状。 B慢性 “焦虑症 ”患者都会出现 “睡眠缺失感 ”。 C ”焦虑症 ”患者常出现各种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和体征 ,思想不集中、视力模糊。 D腹胀、便秘、心慌、尿频等都属于内脏病症。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C 【小题 1】 B 【小题 1】从题目来看考查下定义,所以要先确定属性, “焦虑症 ”属于神经疾病。然后再分析其主要症状。其中 D 比较完整。而
7、AB 两项没抓住事物的本质;C“很不适应 ”与原文 “不能很好的适应 ”表意不一致。 【小题 1】题目要求找出致病的原因,但有限制,必须是生理机制方面的。 A外部原因不属于 “机制 ”; B含外部原因; D不属于生理机制,与心理方面的原因有关。 【小题 1】与原文进行对照,原文为患者不易入睡,也有人出现一种 “睡眠缺失感 ”。而 B 慢性 “焦虑症 ”患者都会出现 “睡眠缺失感 ”。不同之处是原文中为有人,而选项中为都会,过于绝对。 阅读 下面这篇小说,完成小题 父亲的一课 王熙章 16岁那年 ,父亲送我去一家电脑培训中心学习微机课程 ,那些枯燥的操作命令很快使我厌倦了。渐渐地 ,一有空我便溜
8、到与中心相邻的 “创世纪 ”网吧上网玩游戏 ,几个月下来 ,我微机知识没学到多少 ,倒是对那些神奇莫测的游戏入了迷 ,经常玩个通宵达旦。 网吧老板是一个过早秃顶的中年男人 ,在众多网民中 ,他好像独独对我这个学生特别反感 ,走来走去总要教训我两句 :“玩物丧志 ,这词儿你懂吗 ” 世上哪有老板赶顾客出门的道理 我对他的告诫当成了耳旁风 ,只顾在网吧中玩得昏天黑地。 一天 ,父亲从乡下到 城里来看我。我正痴迷地玩 “僵尸与侠客 ”的游戏 ,突然听到身后一个声音说 :“好精彩 ,好安逸哟 !” 这话音好耳熟 ,方言土语在城里极少能听见。我猛回头 ,只见父亲不知何时站在了我的身后。那一刻 ,我有一种
9、做贼的感觉 ,赶紧站起身 ,垂手而立。父亲却神情古怪地一把拉住我的手说 :“章子 ,精彩 ,来 ,继续玩 !” 我做梦也没想到父亲不但不骂我 ,竟然让我教他玩游戏。我兴奋地抓住他的手 ,教他如何选择按键、如何控制鼠标、如何躲避对方的打击、如何出击 ,没想到父亲学得还真快 ,不到 3分钟便投入于那醉人的游戏中。 一晃 7天过去了。父亲的玩法越来越 高明 ,也越来越上瘾 ,竟好几天通宵达旦泡在网吧中。 这时 ,我的衣袋中只剩下 30块钱了。父亲省吃俭用 ,每月寄 400元钱给我做生活费 ,我却将它们全都消费在了这些醉人的游戏中 ,刚过了半个月 ,我的衣袋就快空了 ,再向父亲要钱 ,我开不了口。 那
10、天在网吧里 ,父亲问我 :“章子 ,身上有钱吗 拿出来 ,让爸过足这把瘾 !” 一听这话 ,我的脑袋便 “嗡 ”地一下大了。我家在城里没有亲戚 ,身上没了钱 ,我跟父亲在城里如何生活 父亲是个复员军人 ,只听说他在城里有一个战友叫方伯雄 ,我到城里来上学 ,父亲便让我去找方伯伯 ,可我却压根儿没心思去见那些古 板的人。 那个秃顶的网吧老板又来催缴费了。按每小时两元结算下来 ,父亲已欠费 300余元。眼看父亲翻遍他所有的衣兜 ,再也没有翻出一分钱来 ,我心里焦急万分。 网吧老板呈现出他从未有过的凶相 ,威胁说 :“3个小时内不缴清欠费 ,就把你们扭送到派出所。 ”父亲眼巴巴地望着我 ,我偷眼看着
11、网吧老板那副讨债不成不罢休的架势 ,不由胆战心惊。 我退下手腕上那块花去父亲 80元钱买给我的手表作抵押 ,谁知网吧老板竟然不屑一顾。 父亲指着他身上那件过年时新买的呢大衣诚惶诚恐地说 :“要不 ,我、我脱下这身衣服给你 ” 网吧老板用鼻孔哼了一声说 :“一个乡下人的破衣服 ,能值几块钱 ” 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 ,将我们围了个水泄不通 ,有人在对我的父亲指指点点 :“没钱玩什么游戏 乡巴佬 !”这时我看见父亲的嘴角抽了抽 ,就在那一刻 ,我感觉那讥讽的话语就像皮鞭似地抽打在我的脸上。我发狂似地冲出人群 ,找我的同学去借钱 ,可他们一见我 ,仿佛都如见了瘟神 ,慌忙离去。 “天哪 ,这个时候
12、,我到哪里去弄钱解救我的父亲 ”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不停地在心里说。我不禁悔恨交加。回到网吧 ,跪倒在父亲面前 ,我痛哭失声地说 :“爸 ,是我害了你 ,我不该教你玩这种害人的游戏 !” 父亲也不禁老泪 纵横 ,他一把拉起我说 :“孩子 ,你终于明白了 ,这就叫玩物丧志 !来 ,爸给你介绍一位伯伯 ,他就是我在家跟你提起过的方伯雄伯伯 !” 我抬起头来 ,顺着父亲所指的方向看去 ,只见网吧老板一反常态 ,正笑吟吟地站在我的面前 (节选自当代微型小说精选) 【小题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 ) A “父亲却神情古怪地一把拉住我的手 ”, “神情古怪 ”一
13、词表现了父亲看到 “我 ”痴迷于网络游戏的惊诧感觉。 B小说通过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塑造出方伯伯这一形象丰满的人物,使小说情节具有很强的戏剧性。 C小说中描写围观人群对父亲讥讽的话语、同学对 “我 ”借钱时的慌忙躲避,是为了反映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自私和冷漠。 D这篇小说以 “父亲的一课 ”为题,意在表现父亲对 “我 ”的一次教育。小说以“我 ”沉溺网络游戏为开端, “我 ”到处筹钱替父亲还债是小说的高潮。 E小说中 “我 ”对学习微机课程感到枯燥,却对网络游戏非常痴迷,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对教育内容和方式的思考。 【小题 2】小说情节发展似乎有些 “突兀 ”,但细细看来,一切都在情理之中。试就
14、文中的 “伏笔 ”和 “铺垫 ”各举一例作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3】小说中的 “我 ”是怎样的一个人物?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小说描写了一位父亲独特的教育方式,对于这种方式,有人表示赞同,有人表示异议,你的看法怎样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8分) 答案: 【小题 1】 AC 【小题 1】 (1)“他好像独独对我这个学生特别反感 ”, “走来走去总要教训我 ”,网吧老板对 “我 ”的特别态度为后文他就是和父亲共同 “演戏 ”的战友这一情节埋下了伏笔。( 2) “我家在城里没有亲戚,身上没了钱 ,我跟父亲在城里如何生活 ”为后文父亲欠费又无力偿还而遭到老板
15、逼迫和路人讥讽作了铺垫。 【小题 1】我 ”是一个曾经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思进取然而能够改正错误的农村青年。 “我 ”借进城学习微机之机迷恋于网络游戏,置方老板的批评于不顾,经常玩个通宵达旦,说明了 “我 ”已经成了一个网痴。当父亲与 “我 ”同玩游戏的窘态教育了 “我 ”之后, “我 ”又能痛哭失声,改正错误。这说明 “我 ”是个有改过自新的勇气的青年。 【小题 1】第一种观点:以 “儿子 ”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始教育,更具认同感;让“儿子 ”切身感受到沉溺网络游戏的严重后果,更具说服力;让 “儿子 ”体会到父亲的煞费苦心和爱子之深,更具震撼性。 第二种观点:这种教育方式过程沉重, 给孩子的心灵带来
16、了消极的体验;这种教育方式单一,必须结合语言教育等其他方式;这种教育方式结果不确定,有可能诱发其他不良后果。 【小题 1】 A项 “神情古怪 ”不仅是惊诧,还有其他复杂的情感 ,C项认为 “是为了反映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自私和冷漠 ”错误。所以选择 AC。 【小题 1】本题题干中已指出文中多处有伏笔,伏笔指文中有些情节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做了铺垫,使之发展更合理。这需要一定的筛选能力。例如网吧老板的反常表现。 【小题 1】分析人物时可从其行为中总结。如他经常去网吧,是一个不良少年,但在父亲的感动之下,改过了。所以概括 时要全面。 【小题 1】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育方法也不尽相同。不管选择哪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辽宁 盘锦 第二 高级中学 第一次 阶段 考试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