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 ”这一思想主张最有可能出自先秦时的 A法家 B道家 C墨家 D儒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的大意是说:仁就光荣,不仁就耻辱;现在的人既厌恶耻辱却又居于不仁的境地,这就好像既厌恶潮湿却又居于低洼的地方一样。假如真的厌恶耻辱,那最好是以仁德为贵,尊敬读书人,使有贤德的人处于一定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的职务。并且趁国家无内忧外患的时候修明政治
2、法律制度。这样做了即使是大国也会畏惧你。可见材料强调的是 “仁与德 ”,因此属于儒家思想,故 D项正确, ABC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 柳诒征中国文化史载: “(宋 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 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印刷术的发展 B科举制度完善 C造纸术有所突破 D图书成为商品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从而促进了士大夫藏书数量的迅速增加,故 A项正确;科举制度完善与士大夫藏数量的增加有关,但不是主要原因,故
3、B项排除;造纸术在东汉就已经有所突破,与题干时间不符,且印刷术更有利于增加书的数量,故 C项排除;图书成为商品与士大夫藏数量的增加没有必然联系,且材料无法体现,故 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印刷术(活字印刷术) “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 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 ”这说明 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C汉字的造字及识记特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 答案: C 试题分 析:本题
4、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信息 “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 ”,可知题干强调的是汉字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故 C项正确; A项中主要原因的说法材料不能得出,故排除; 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D项表述错误,字母文字也具有实用性,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汉字的作用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 ”“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 ”,这些诗句是对下列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A书法 B绘画 C戏剧 D杂技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
5、题干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 ”的信息可知这符合戏曲夸张虚拟化的特点,故 C项正确; ABD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戏曲的特点 下面漫画所要表达的意图是 A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B传统文化的大众化 C传统文化的创新化 D传统文化的庸俗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 ”、 “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 ”的信息可知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庸俗化,故 D项正确; ABC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戏曲的特
6、点 为弘扬传统文化,衡阳市八中团委拟出一期题为 “走进京剧 ”的墙报。某班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使用排除法较好,结合所学可知,昆剧被誉为戏曲之祖,京剧吸收各种戏剧之长而成,不是 “戏剧之祖 ”,故 B项错误;京剧的形成是在乾隆时期徽班进京后,不是元末初创,也不是康乾京化,故 CD两项错误;故答案:为 A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京剧 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 哈雷
7、在诗作致人杰中写道: “天空最深处的秘密被揭示,是最外面的天球旋转的力不再隐藏。 现在已知骇人的彗星走过的弯曲路径;扫帚星的天象不再令人惊奇。 所有这 些,让古代贤人苦恼,学派之间徒然争吵,我们看到,数学驱散云雾 ” 据此判断这篇诗作是歌颂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达尔文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 “现在已知骇人的彗星走过的弯曲路径;扫帚星的天象不再令人惊奇 ”,可知该科学家发现了天体的运动规律;从 “我们看到,数学驱散云雾 ”的信息可知该科学家在数学领域也作出了巨大贡献,结合所学知识,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解释了自然界的规律,创立
8、了微积分,故 B项正确, ACD项错误。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经典力学 牛顿 达尔文在研究中发现: “在浅色的桦树林里,浅色种类的蛾通常是深色种类的蛾的 6倍;相反,在深色的松树林,深色种类的蛾通常为浅色种类的蛾的 16倍 ”。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A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 B生物个体之间存在本种类内部的竞争 C生物的进化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D不同物种的变异是 “自然选择 ”的结果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信息可知,在 “浅色的桦树林、深色的松树林 ”环境中生活的蛾,其颜色种类的分布是有差异的,这 说明生物物种的种类与生物生存环境之间有密切
9、联系,因此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 D项正确; ABC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进化论 达尔文 下面漫画进步与退步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书写工具的进步导致了书写质量的下降 B计算机的应用给传统文化带来严重冲击 C传播手段的进步导致了传统媒体的衰退 D计算机的使用减弱了文字的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漫画的标题进步与退步来理解漫画信息,进步指的是书写工具在进步,有毛笔变为钢笔在变为计算机,而退步应该指的是随着计算机的应用,现在能写一手毛笔字和钢笔字的人数急剧减少,这说明计算机的应用给传统文化,特别是书法带来了冲击,故B
10、项正确;书写工具的进步提高了书写质量,故 A项错误; C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文字的作用并未减弱,故 D项错误。 考点:现代科学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 计算机 下表是时务报以中国为主题的译稿 (翻译外国人 “看清朝 ”的文章 )分类表(部分 ),这主要 反映了维新派 类别 篇数 比例 列强在中国 215 47.4% 经济 /财政 /商务 87 19.2% 总论 (变法维新主张 ) 19 4.2% A对变法的具体主张缺乏研究 B希望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 C通过外国人施压清政府进行变法 D着重强调发展近代工商业经济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表格信息可以看出,时务报中
11、翻译的译稿 “列强在中国 ”所占比列最大,说明维新派关注的焦点在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再结合时务报属于维新变法时期宣传变法的报刊,可得出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来挽救民族危机,故 B项正确;变法维新主张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故 A项错误; 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经济类虽占比重不如 “列强在中国 ”,因此着重强调得说法错误,故 D项排除。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维新派的思想主张 齐如山回忆录中载, “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 了外国。 招学生太费事,于是由八旗官学中挑选,虽然是奉官调学生,但有人情可托的学生谁也不会去,所挑选者,大多数都是没有人情,或笨而不用功的学生。 这些学
12、生入同文馆之后, 许多人便同他们断绝了亲戚关系。 ”材料说明京师同文馆招生困难的根本原因是 A洋文学科的增设 B顽固势力的反对 C社会观念的落后 D大家子弟的谨慎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 “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 ”“这些学生入同文馆之后, 许多人便同他们断绝了亲戚关系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社会的思想观念极其保守,从而导致京师同文馆招生困难,故 C项正确; AB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洋务运动(京师同文馆)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186
13、5年 李鸿章说: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 1894年 郑观应说: “西人以商 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 1903年 章太炎说: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 1913年 梁启超说: “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 A实现中国工业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推动中国近代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题干要求 “共同诉求 ”,李鸿章主张机器生产,郑观应主张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章太炎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来改造旧社会,梁启超主张提高国民的觉悟,改造国民的思想,他们四人
14、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这都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故 C项正确; AB项不是共同点,排除; D项与李鸿章、郑观应的主张不符,排除。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李鸿章、郑观应、梁启超 陈独秀认为: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 ”“若是决计守旧 ,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 ”“若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 ”“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能相容 ”。下列说法中最符合题意的是 A陈独秀倡导使用新法 B陈独秀提倡民主与科学 C陈独秀认为新法优于旧法 D陈独秀未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答案: D 试题分
15、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可知, “西洋的法子 ”指的是西方的民主科学等思想, “中国的法子 ”指的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题干中陈独秀认为两者水火不容,如果要革新,就需要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这说明其存在绝对主义的倾向,故 D项正确。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有学者指出: “民国三四年的时候,复古主义披靡一时,什么忠孝节义,什么八德的建议案,连篇累牍地披露出来,到后来便有 的结果。可见这种顽固的思想,与恶浊的政治,往往相因 而至。 ”文中 “”处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A亡国 B革命 C帝制 D尊孔 答案:
16、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注意题干时间 “民国三四年 ”,抓住 “复古主义披靡一时,什么忠孝节义,什么八德的建议案,连篇累牍地披露出来 ”的信息,联系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可知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故 C项正确, ABD项错误。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尊孔复古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后汉书 蔡伦传)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据材料能得出 “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 ”这一结论 B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17、 C人们的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信息表明由于竹简和细绢作为书写材料,缣贵而简重,导致人们使用不便,于是蔡伦才改进了造纸术,从中可以 看出人们需要更加便捷的书写材料推动了造纸术的改进,故 C 项正确;蔡伦是改进造纸术而不是发明,故 A 项错误; B 项与材料信息关联不大,排除;对原料的选择可以降低成本,故 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造纸术的发展 “启蒙思想家手中所持有的武器同样是传统里面的东西 是借助于远古的传统反对近世的传统。 ”“近世的传统 ”是指 A古
18、希腊罗马思想传统 B神权思想与拜金主义 C封建专制与宗教神学 D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启蒙运动的斗争矛头直指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因此题干中 “反对近世的传统 ”的含义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与宗教神学体系,故 C项正确; AD项属于 “借助于远古的传统 ”,排除; B项不如 C项更符合启蒙运动斗争的对象,故排除。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特点 马丁 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说: “一个皮匠、铁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但都是被授予圣职的神甫和主教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就是神
19、甫和主教 B神甫和 主教要从各种职业的人中选举产生 C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要信奉上帝 D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是在上帝面前权利平等的教士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信息可知,路德认为,尽管每个人的工作和职务不同,但都是上帝授予圣职的神甫和主教,即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故 D 项正确; A 项理解明显错误;B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美国华裔学者杜维明在超越启蒙心态一文中说: “他们(儒家)有这样一种认识,即每个人命中注定是嵌于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独一无二的人。但是,每一个人同时具有自我教育
20、、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内在可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儒学的核心是 “仁 ”和 “礼 ” B儒学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协调 C儒学注重个人的身份地位 D儒学对秩序维护和个人发展同等重视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中 “每个人命中注定是嵌于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独一无二的人 ”的信息,强调了个人的身份地位(礼乐等级),体现了对秩序的重视和维护, “每一个人同时具有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内在可能 ”又强调个人发展的内在可能,故 D项正确。 AB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 C项理解不够全面,故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 孟
21、子曾批判某家学说: “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 ”他们批判的是 A儒家 的 “仁政 ”思想 B墨家的 “兼爱 ”思想 C法家的 “刑不避大夫 ”思想 D荀子的 “性恶论 ”思想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词 “无父无君 ”“尊卑无别 ”,可知该思想冲击了等级秩序,墨家的 “兼爱 ”思想主张同等的爱一切人,爱无差等,故 B项正确;儒家思想强调长幼尊卑,故 AD项排除;法家思想主张君主集权,与 “无父无君 ”的信息不符,故 C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墨家
22、思想(兼爱) 有人说: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 天人感应 学说 ”。董仲舒下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 C “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 D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就是说臣民要绝对服从君主,君主要绝对服从 “天 ”的意志,这一方面神化了皇权,同时用天的权威限制皇帝私欲,如果君主有错误,天就会以阴阳灾异来给予儆戒、惩罚,如果君主施行仁政,国泰民安,天就 会以祥瑞来给予鼓励,这符合天人感应的思想,故 B项正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湖南 衡阳市 第八 中学 上期 期中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