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甘肃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甘肃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甘肃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甘肃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 “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 ”(无适:没有嫡子。钧:均等)这段记载说明( ) A宗法制要求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 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 C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 D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大体含义是王后没有嫡子,就立庶出长子为王位继承人;如果王子年龄相同,就以德行好坏为依据选择继承人,若道德好坏没有大的差异以占卜结果为准,由此不难看出古代宗法制有一套比较完整周密的系统规则,所
2、以答案:选 D, A B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特征。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有人说: “英国革命前后,在传承中创新是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之一。 ”下列史实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 A通过革命处死了国王 B不断进行殖民扩张 C共和制度建立起来 D议会制度逐步完善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英国是人类历史上代议制创立的先河,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就已经有限制王权的传统,经过革命,议会制度逐步完善和发展。所以 D正确。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创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
3、福说: “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这说明英国的责任内 阁制 ( ) A首相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国会负责 B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C内阁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对首相进行限制与制约 D首相和内阁成员中的多数可能来自不同的政党,因而相互牵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因为在英国,内阁成员是必须与首相共进退的,所以不存在商量,而是服从。而且英国首相必须对议会负责,所以应该会受到议会的监督,就是议会
4、与内阁的互相信任问题。所以 B正确。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集体负责制 华盛顿在 1787年 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 “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 ”这里所说的 “彻底变革 ”是指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根据题干中的时间及说话人,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美国 1787年宪法出台之前的背景时期,当时处于松散的邦联时期,所以 “彻底变革 ”是指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5、 ABC三项 不符合美国当时情况。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背景 张友伦在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问题中说: “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和批准标志着新的资产阶级政体的产生和美国民主制度的确立。 按照联邦宪法的规定,美国的新政体摒弃了欧洲立法机构至上的传统,采取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而又互相制衡的原则。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新的资产阶级政体 ”是指联邦政体 B欧洲的立法机构至上,没有分权和制衡 C “分权与制衡 ”是联邦宪法的典型特征 D联邦宪法的民主性体现在以议会为中心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
6、 1787 年美国宪法确立的 “新的资产阶级政 体 ”是总统共和制政体, A 错误;分权和制衡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之一,因此, B 项表述不正确;由材料关键信息 “美国的新政体摒弃了欧洲立法机构至上的传统 ”,可知 D 项表述错误,排除 D 项。本题正确答案:选 C。 考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 年宪法的特征 美国学者科恩在论民主中说 “国家之间常为自己在多大程度上 实现了民主发生争论。如果指称某一政府或某一套国家制度是民主的,那只会使这一问题益加混乱。声称某些国家是民主的,是要以武断的方式来解决这类问题。这是用未经证明的假定来进行辩论。问题的焦点是
7、这一套或那一套国家制度更民主一些(或不太民主)。 ”该学者的核心观点是 ( ) A民主至今还未真正实现 B有国家就不可能有民主 C民主是一个比较级概念 D对民主的争论毫无意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从材料 “这是用未经证明的假定来进行辩论。问题的焦 点是这一套或那一套国家 制度是否更民主一些(或不太民主) ”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民主是相对的,是也是持续发展的一个过程,民主是一个比较级概念,故选 C。 考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民主 1850年普鲁士宪法规定: “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每项法律需经国王和两院同意
8、,财政法案和国家预算应首先提交下院(大资产阶级和容克所控制),国家预算上院(国王控制)可以全部通过或者全部否决 ”。这一规定 ( ) A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B使两院权力超过国王 C国王仍具有否决权 D使资产阶级和容克独立掌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准确比较和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此题考查的是普鲁士的政治制度。解读题干材料,可知,普鲁士政体已经初步具有代议制度的形式,但专制主义的色彩仍很浓厚。普鲁士正在由封建君主政体向立宪君主制度转化。根据关键信息 “国家预算上院(国王控制)可以全部通过或者全部否决 ”,可知, C国王仍具有否决权,符合题意。故,
9、正确答案:选 C;其余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普鲁士宪法 宪法通过后,共和派在 众议院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 1877年支持君主制的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亲共和的内阁辞职,并解散众议院。共和派在重选中获胜,麦克马洪遭到彻底失败后承认: “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 ”。该事件 A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B君主派由此退出历史舞台 C确立了总统制的共和制 D维护了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 “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 ”可以得出在法国政治体制
10、中,维护 “议会至上 ”的原则。所以答案:选 D。 考点:近代欧美资产阶 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法国议会至上 根据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甚至只要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符滕堡三个邦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对其不利的议案。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 A分裂割据的局面未完全消除 B由各邦分享军事、外交大权 C组织形式呈现联邦主义性质 D体现普鲁士的专制主义传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A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到 1871 年德意
11、志已经完成统一; B、 D 两项材 料没有涉及,排除;材料体现普鲁士在各邦中占据独特地位,但是其权力受到其他邦国的制约,反映了联邦制的制衡原则。 考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联邦制 “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 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 ,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 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也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其中 “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 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
12、题考查学生月的材料并与教材知识联系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指的是法西斯主义上台,希特勒后来发动二战,可知根源在于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所以 C正确。 考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 拿破仑说: “如果华盛顿是个法国人,而又生活在这样一个时期:内处崩溃边缘,外遭敌人侵略,我想他就不会是华盛顿;如果他坚持自己所为,我想他只会被认为是傻瓜。至于我,只是戴着王冠的华盛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华盛顿军事指挥能力及治国能力不如拿破仑 B法国需要仿照美国建立
13、三权分立的联邦体制 C拿破仑为封建专制制度辩护,违背了历史潮流,是一种逆行倒退 D法国拿破仑独裁专制和美国华盛顿维护民主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月的材料并与教材知识联系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的能力。而又生活在这样一个时期:内处崩溃边缘,外遭敌人侵略,我想他就不会是华盛顿;指出获胜顿实行独裁专制的必要性, “至于我,只是戴着王冠的华盛顿。 ”可知华盛顿维护民主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所以 D正确。 考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民主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 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
14、贱买贵卖的特权 -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陈腐世界的代表 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 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 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月的材料并与教材知识联系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鸦片战争对中国而言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对英国来说是打开中国市场的侵略战争,由于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因此中国战败。 B鸦片是打开中国的敲门砖; C结果是中国战败;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是英国,它是侵略者
15、。所以 A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 “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 夷 字。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 “天朝上国 ”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月的材料并与教材知识联系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中 “自不得提书 夷 字。 “可知清政府的 “天朝上国 ”规制受到冲击,可知,清政府开始做出了改变。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 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
16、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天朝上国 ”规制受到冲击 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与教材知识联系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可是费正清是在为英国的鸦片战争辩护,而没有看到鸦片战争的侵略性的实质,所以 B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
17、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实质 英文版南京条约第十款的直译为: “中国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通商口岸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该则例将公开颁布。 ”这一条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 ) A使清朝在广州的通商旧制得以延续 B为中英平等经济交往奠定基础 C为英国干涉中国关税主权埋下伏笔 D使中国完全丧失了海关管理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与教材知识联系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南京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所以 A错误; B中的平等交往表述有误; D完全丧失海关管理权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表
18、述符合题干内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影响 人们经常用国内生产总值(简称 GDP)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来论证本国的国际地位及发 展方向。但也有人以 1840年中国的 GDP是世界的 33%,但之后就逐步沦为半殖民地;而 1949年中国的 GDP虽是世界的 6%,却赢得了真正的独立并逐步走向大国这些史实来反对 GDP决定论。据此,下列该现象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A GDP的确能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可以证实国家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B GDP只能反映当时经济状况,故不能反映国家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C GDP的国际地位变化趋势经常与该国国际地
19、位变化趋势成反方向 D决定 GDP变化的经济性质才是真正决定国家的地位和发展方向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与教材知识联系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的描述 A的表述与题干相反所以错误; B只能反映当时也表述错误; C中表述的成反方向也表述错误, D表述的内容与题干相符,所以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背景、影响 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 “三不管 ”。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 ) A封建落后性 B治安
20、管理的不合理性 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月的材料并与教材知识联系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提到一度畸形繁荣,所以 A不正确; BD是材料反映的表面现象;由题干材料是租界和地方当局均不管理而又畸形繁荣所以 C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英国前首相托尼 布莱尔(任期: 19972007 年)曾说,伊丽莎白女王就是“不安全的世界中一个代表团结的符号 ”。这表明英国君主立宪体制之下,国王的作用在于( ) A凝聚民族精神 B确定内阁人选 C开展国务活动
21、D推动世界和平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英国国王只是一个 “虚位元首 ”。国王名义上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 ,形式上有权任命首相、各部大臣等高级官员 ,有权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 ,有权批准法律。她拥有的各种权力都是形式上的 ,仅具有象征性的地位。在实际政治生活中 ,真正的国家权力掌握在议会和内阁手中。故选 A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国王统而不治 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的解说词中这样说道: “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真正公司
22、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 ”这说明( ) A罗马法具有进步性和时代的局限性 B罗马法导致公司组织的诞生 C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罗马法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从材料 “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 ”可以看到罗马法的进步性,从材料 “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 ”可以看到罗马法的时代局限性。所以 A 正确。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影响 礼记记载: “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坊者也。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 ”由此可见,制定礼乐制度的目的是( )
23、A加强中央集权 B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C维护社会等级秩序 D打击地方诸侯势力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 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及与教材内容联系的能力。所谓的礼乐制度,实际上就是统治者为维护统治 所制定规范,要求人们遵守而不可逾越,以维护其统治。故应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礼乐制度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答案: C 试题分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甘肃 天水市 第一 中学 上期 期中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