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江苏省南京六中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2010-2011年江苏省南京六中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1年江苏省南京六中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2011年江苏省南京六中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 其他 名句名篇默写( 8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 部分 ( 1) ,小楼吹彻玉笙寒。(李 浣溪沙) ( 2)独子莫凭阑,无限江山, 。(李煜浪淘沙令) ( 3)平芜尽处是春山, 。(欧阳修踏莎行) ( 4) ,尘满面,鬓如霜。(苏轼江城子) ( 5) , 歌尽桃花扇底风。(晏 椎馈娥佯程臁罚 br( 6)壮志饥餐胡虏肉, 。(岳飞满江红) ( 7) ,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 8) ,水随天去秋无声。(辛弃疾水龙吟) 答案: ( 1) 细雨梦回鸡塞远 ( 2)别时容易见时难 ( 3)行人更在 春山 外 ( 4)纵
2、使相逢应不识 ( 5)舞低杨柳楼心月 ( 6)笑谈可引匈奴血 ( 7)二十四桥仍在 ( 8)楚天千里清秋 选择题 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3分) A惟妙惟肖连绵不绝迎刃而解截然不同 B眉飞色舞莫明其妙悄无声息杯水车薪 C沸反迎天不期而至平步青云玩忽职守 D肆无忌惮寝食难安曲指可数无拘无束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模式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不断为人们所认识,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恶化已被确认。 B北宋后期是填词艺术、创作技巧愈益成熟的时代,浓郁的抒情色彩和精致的艺术表现使填词、创作达到宋词的高峰
3、。 C当徜徉在议论性散文的小径上时,你是自由的,那些曲曲弯弯的小道,伸向远方,也许并不清晰,但你在漫不经心中或许会忽有所悟。 D叙事性散文往往允许作者跳到前面来,阐释一回,抒发一番,它也许不像小说或戏剧那样能使读者设身处地,但自有它动人心魄的地方。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 构建公民文化:面向 21世纪政治学研究的主题 丛日云 政治学是一门与社会政治生活紧密关联的学科。从一定意义上说,政治学研究就是政治的一部分。从历史上看,政治学的主题总是时代要求的产物。政治学随时代的要求而转换着主题,政治学的研究因为和入政治生活的主旋律才显示出其价值和生命力
4、。 在上个世纪的转折点上,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主派清醒地认识到了世界历史的潮流,把握住了中国政治变革的趋向,以他们的摸索践行书写了中国近代史的传奇。中国传统政 治学向现代政治学的根本转变是从他们开始的。今天,我国的政治发展又进入了特殊的历史转型时期。在我们这一代政治学者的心头,需要有沉重的历史责任感和光荣的历史使命感。改革开放以来,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为基本驱动力,以对外开放为催化剂,带来我国政治结构和政治文化的解构与变迁。 瞩望 21世纪初到中叶,构建健全的民主制度,将成为今后数十年我国政治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是我国政治学研究的主题。新世纪中国政治学的历史使命就是为
5、构建健全的民主制度做理论上的准备和为培育成熟的公民文化提供理论支持。 现代国家权力制度化的阶段 已经过去,在当代社会,政治权威要获得合法性和有效性,必须使社会上具有政治参与要求和能力的部分参与到政治体系和决策过程中来;政治稳定的实现和政治秩序的建立,有赖于社会各种利益得到制度化的代表和表达并参与公平合法的竞争。总之,提高政治效率的关键在于建立一种机制,保障公民能够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进行有效的选择和监督,这绝不是 “镜花水月 ”的痴人说梦。 现代政治 学的研究,最终会落实到指导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将上述构建公民广泛参与的政治结构的理想逐步变成现实,公民文化也会因此而逐步形成并走向成熟。同时,现代中
6、国式公民文化 的成熟还要经历中西政治文化的冲撞与融汇的复杂过程,而政治学的研究对此具有特殊的启动和催化等作用。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小题 1】文章第二段为什么要插入对康梁、孙中山等人事迹的回顾,说说你的想法?( 6分) 【小题 2】依据文本,说说作者认为构建公民广泛参与的现实条件以及未来愿景是什么?( 6分) 【小题 3】政治学研究对公民文化的形成和成熟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6分) 答案: 【小题 1】承接上文,以康梁、孙中山等人的事迹证明政治学的主题是时代的产物,并随时代转 换;( 2 分)由此 引出对新一代政治学者应当具有历史责任感、使命感的号召;( 2分)为下文写
7、中国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构建健全的民主制度提供依据。( 2分) 【小题 1】( 1)改革开放带来政治结构和政治文化的结构与变迁。( 2分)( 2)新世纪我国政治学研究将为构建健全的民主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2分)( 3)建立一种保障公民能够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进行有效的选择和监督的机制,将成 为构建公民广泛参与的政治结构的美好愿景。( 2分) 【小题 1】新世纪中国政治学研究将为培育成熟的公民文化提供理论依据。( 2分)现代政治学研究使构建公民广泛参与的政治结 构逐步成为现实,公民文化也会因此而逐步形成并走向成熟。( 2分)政治学的研究将中西政治文化的冲撞与融汇有启动和催化作用,这将有利于现代中国
8、式公民文化的成熟。( 2 分)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 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 哑巴与春天 迟子建 最惧怕春风的,莫过于积雪了。 , 春风像一把巨大的笤帚,悠然扫着大地的积雪。它一天天地扫下去,积雪就变薄了。这时云雀来了,阳光的触角也变得柔软了,冰河激情地迸裂,流水之声悠然重现,嫩绿的草芽顶破向阳山坡的腐殖土,达子香花如朝霞一般,东一簇西一簇地点染着山林,春天有声有色地来了。 我的童年春光记忆,是与一个老哑巴联系在一起的。 在一个偏僻而又冷寂的小镇,一个有缺陷的生命,他的名字就像秋日蝴蝶的羽翼一样脆弱,渐渐地被风和寒冷给摧折了。没人记得他的本名,大家都叫他老哑巴。他有四五十岁的样子,出奇地
9、黑,出奇地瘦,脖子长长的,那上面裸露的青筋常 让我联想到是几务蚯蚓横七竖八地匍匐在那里。老哑巴在生产队里喂牲口,一早一晚的,常能听见他铡草的声音,嚓 嚓嚓,那声音像女人用刀刮着新鲜的鱼鳞,又像男人抡着锐利的斧子在劈柴。我和小伙伴去生产队的草垛躲猫猫时,常能看见他。老哑巴用铁耙子从草垛搂下一捆一捆的草,拎到铡刀旁。本来这草是没有生气的,但因为有一扇铡刀横在那儿,就觉得这草是活物,而老哑巴成了刽子手,他的那双手令人胆寒。我们见着老哑巴,就老是想逃跑。可他误以为我们把草垛蹬散了他会捉我们问责,为了表示支持我们躲猫猫,他挥舞着双臂,摇着头,做出无所谓的姿态。 见我们仍惊惶地不敢靠前,他就本能地大张着嘴
10、,想通过呼喊挽留我们。但见他喉结急剧蠕动,嗓子里发出 “呃呃 ”的如被噎住似的沉重的气促声,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老哑巴是勤恳的,他除了铡草、喂牲口之外,还把生产队的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冬天打扫的是雪,夏天打扫能是草屑、废纸和雨天时牲畜从田间带回的泥土。他晚上就住在挨着牲口棚的一间小屋里。也许人哑了 ,连鼾声都发不出来,人们说他睡觉时无声无息的。老哑巴很爱花,春天时,他在场院的围栏旁播上几行花籽,到了夏天,五颜六色的花不仅把暗淡陈旧的围栏装点出了生机,还把蜜蜂和蝴蝶也招 来了。就是那些过路的人见了那些花儿,也要多望上几眼,说,这老哑巴种的花可真鲜亮啊,他娶不上媳妇,一定是把花当媳妇给伺候和爱惜着
11、了! 有一年春天,生产队接到一个任务,要为一座大城市的花园挖上几千株的达子香花。活儿来得太急,人手不够,队长让老哑巴也跟着上山了。老哑巴很高兴,因为他是爱花的。达子香花才开,它们把山峦映得红一片粉一片的。老哑巴看待花的眼神是挖花的人中最温柔的。晚上,社员们就宿在山上的帐篷里。由于那顶帐篷只有一道长长的通铺,男女只能睡在一起。队长本想在通铺中央挂上一块布帘,使男女分开,但帐篷里没有帘 子。于是,队长就让老哑巴充当帘子,睡在中间,他的左侧是一溜儿女人,右侧则是清一色的男人。老哑巴开始抗议着,他一次次地从中央地带爬起,但又一次次地在大家的嬉笑声中被按回原处。后来,他终于安静了。后半夜,有人起夜时,听
12、见了老哑巴发出的隐约哭声。 从山上归来后,老哑巴还在生产队里铡草。一早一晚的,仍能听见铡刀“嚓 嚓嚓 ” 的声响,只不过声音不如以往清脆,不是铡刀钝了,就是他的气力不比从前了。那一年,他没有在场院的围栏前种花,也不爱打扫院子,常蜷在个角落里打瞌睡。队长嫌他老了,学会偷懒了,打发了他。他从哪里来 ,是没人知道的,就像我们不知他扛着行李卷又会到哪里去一样。我们的小镇仍如从前一样,经历着人间的生离死别和大自然的风霜雨雪,达子香花依然在春天时静悄悄地绽放,依然有接替老哑巴的人一早一晚地为牲口铡着草料,但我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原来这小镇是少了一个沉默的人 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 (选自散文选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2011 江苏省 南京 中高 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